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5-19  144



1.本实用新型属于蟑螂诱捕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


背景技术:

2.蟑螂具有繁殖迅速的特点,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是细菌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蟑螂捕捉装置有电击式蟑螂捕捉盒,其利用电击的方式对蟑螂进行灭杀,除了设置有带有电击电路的捕杀板,一般还会配置用于引诱蟑螂的饵料。但是上述的电击式蟑螂捕捉盒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蟑螂被灭杀后,蟑螂尸体会堆积在捕杀板上,会对后续的蟑螂进入造成影响,需要使用者对其进行经常清理,使用不便的同时较为消耗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分隔放置外壳,对蟑螂尸体进行分隔放置,可以更多尸体,并且利用驱动电机带动空气流动,增强诱导效果的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
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包括分隔放置外壳、踏板、中心板和诱导组件,所述诱导组件可拆卸设于中心板顶部,所述分隔放置外壳套接于诱导组件和中心板外侧,所述踏板对称设于分隔放置外壳两侧;所述分隔放置外壳包括外壳体、分隔壳体、内壳体和外侧底板,所述外侧底板套接于中心板外侧,所述内壳体设于外侧底板顶部且套接于诱导组件外侧,所述外壳体设于外侧底板远离内壳体的一端上,所述分隔壳体设于外侧底板顶部中心处且设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通过外壳体、分隔壳体和内壳体,分隔成两个空间,用于储存被灭杀的蟑螂尸体,并且通过分隔壳体,实现均匀放置,避免蟑螂尸体堆积,导致空气利用率不高,需要工作人员多次清理,提高工作人员处理的频率,增加工作量。
5.进一步地,所述诱导组件包括诱导杆、透气罩、通风仓、通风杆、放置仓、驱动电机、固定套环、灭杀保护层和蓄电池,所述放置仓设于中心板顶部,放置仓内可以用于含水海绵,增强空气潮湿,吸引蟑螂,所述放置仓为上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通风仓设于放置仓内壁上端,所述通风杆可转动设于通风仓内,所述透气罩设于放置仓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透气罩下且固定连接于通风杆上,所述诱导杆设于透气罩顶部,所述固定套环固定套接于诱导杆下端且设于透气罩顶部,所述蓄电池设于诱导杆顶部,所述灭杀保护层设于蓄电池下且设于中心板顶部且电连接于蓄电池,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通风杆转动,促进空气流动,增强蟑螂诱导效果,并通过通电的灭杀保护层,将蟑螂灭杀。
6.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板和外侧底板之间设有外磁吸环和内磁吸环,所述外磁吸环设于外侧底板内壁底面上,所述内磁吸环套接于中心板外侧面上,方便分隔放置外壳和诱导组件固定,利用磁吸固定方便清理分隔放置外壳。
7.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顶部设有把手。
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上端开口直径大于分隔壳体上端开口直径,所述外壳体高度大于分隔壳体高度。
9.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外壳体、分隔壳体和内壳体,分隔成两个空间,用于储存被灭杀的蟑螂尸体,并且通过分隔壳体,实现均匀放置,避免蟑螂尸体堆积,导致空气利用率不高,需要工作人员多次清理,提高工作人员处理的频率,增加工作量,并且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通风杆转动,促进空气流动,增强蟑螂诱导效果,并通过通电的灭杀保护层,将蟑螂灭杀,而且分隔放置外壳和诱导组件通过磁吸固定,方便清理分隔放置外壳。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11.其中,1、分隔放置外壳,2、踏板,3、中心板,4、诱导组件,5、外壳体,6、分隔壳体,7、内壳体,8、外侧底板,9、诱导杆,10、透气罩,11、通风仓,12、通风杆,13、放置仓,14、驱动电机,15、固定套环,16、灭杀保护层,17、蓄电池,18、外磁吸环,19、内磁吸环,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4.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包括分隔放置外壳1、踏板2、中心板3和诱导组件4,所述诱导组件4可拆卸设于中心板3顶部,所述分隔放置外壳1套接于诱导组件4和中心板3外侧,所述踏板2对称设于分隔放置外壳1两侧;所述分隔放置外壳1包括外壳体5、分隔壳体6、内壳体7和外侧底板8,所述外侧底板8套接于中心板3外侧,所述内壳体7 设于外侧底板8顶部且套接于诱导组件4外侧,所述外壳体5设于外侧底板8 远离内壳体7的一端上,所述分隔壳体6设于外侧底板8顶部中心处且设于内壳体7和外壳体5之间。
15.所述诱导组件4包括诱导杆9、透气罩10、通风仓11、通风杆12、放置仓13、驱动电机14、固定套环15、灭杀保护层16和蓄电池17,所述放置仓 13设于中心板3顶部,所述放置仓13为上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通风仓11设于放置仓13内壁上端,所述通风杆12可转动设于通风仓11内,所述透气罩10设于放置仓13顶部,所述驱动电机14设于透气罩10下且固定连接于通风杆12上,所述诱导杆9设于透气罩10顶部,所述固定套环15固定套接于诱导杆9下端且设于透气罩10顶部,所述蓄电池17设于诱导杆9顶部,所述灭杀保护层16设
于蓄电池17下且设于中心板3顶部且电连接于蓄电池17。
16.所述中心板3和外侧底板8之间设有外磁吸环18和内磁吸环19,所述外磁吸环18设于外侧底板8内壁底面上,所述内磁吸环19套接于中心板3外侧面上。
17.所述蓄电池17顶部设有把手20。
18.所述外壳体5上端开口直径大于分隔壳体6上端开口直径,所述外壳体5 高度大于分隔壳体6高度。
19.具体使用时,首先将设备放置在蟑螂出没的地点,然后启动驱动电机14,通过驱动电机14带动通风杆12转动,促进空气流动,增强蟑螂诱导效果,并通过通电的灭杀保护层16,将蟑螂灭杀,清理蟑螂尸体时,脚踩踏板2,手提把手20,即实现分隔放置外壳1和诱导组件4分离,然后将分隔放置外壳1内的蟑螂尸体倾倒至专用的收纳器具内,完成清理。
2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隔放置外壳、踏板、中心板和诱导组件,所述诱导组件可拆卸设于中心板顶部,所述分隔放置外壳套接于诱导组件和中心板外侧,所述踏板对称设于分隔放置外壳两侧;所述分隔放置外壳包括外壳体、分隔壳体、内壳体和外侧底板,所述外侧底板套接于中心板外侧,所述内壳体设于外侧底板顶部且套接于诱导组件外侧,所述外壳体设于外侧底板远离内壳体的一端上,所述分隔壳体设于外侧底板顶部中心处且设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组件包括诱导杆、透气罩、通风仓、通风杆、放置仓、驱动电机、固定套环、灭杀保护层和蓄电池,所述放置仓设于中心板顶部,所述放置仓为上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通风仓设于放置仓内壁上端,所述通风杆可转动设于通风仓内,所述透气罩设于放置仓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透气罩下且固定连接于通风杆上,所述诱导杆设于透气罩顶部,所述固定套环固定套接于诱导杆下端且设于透气罩顶部,所述蓄电池设于诱导杆顶部,所述灭杀保护层设于蓄电池下且设于中心板顶部且电连接于蓄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和外侧底板之间设有外磁吸环和内磁吸环,所述外磁吸环设于外侧底板内壁底面上,所述内磁吸环套接于中心板外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顶部设有把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上端开口直径大于分隔壳体上端开口直径,所述外壳体高度大于分隔壳体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包括分隔放置外壳、踏板、中心板和诱导组件,所述诱导组件可拆卸设于中心板顶部,所述分隔放置外壳套接于诱导组件和中心板外侧,所述踏板对称设于分隔放置外壳两侧。本实用新型属于蟑螂诱捕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通过分隔放置外壳,对蟑螂尸体进行分隔放置,可以更多尸体,并且利用驱动电机带动空气流动,增强诱导效果的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诱导效果的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诱导效果的分层式蟑螂诱捕灭杀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川 胡佳礼 符史桥 李江第 郑善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口尚虹蚊虫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37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