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5-20  82



1.本技术涉及光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光纤连接器的主要用途是用以实现光纤的接续。已经广泛应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连接器,其种类众多,结构各异。
3.本技术涉及的光纤连接器,包括:外壳、插芯、套管、弹簧及压套,传统方式下,上述部件以人工或半自动方式进行组装,由于未实现组装全自动,光纤连接器组装生产的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在自动或人工装配光纤连接器的过程中,弹簧由于处于外壳及压套形成的容腔内,其漏装后不易目视发现,因此,有必要开发一款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以自动检测装配完成的光纤连接器内是否装配有弹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该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该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可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机,用于检测完成装配的光纤连接器内是否装配有弹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提出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压紧组件和检测顶升组件,用于检测配置于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内是否装配有弹簧;检测压紧组件包括检测压紧动力部件和检测压紧部件,在检测压紧动力部件的驱使下检测压紧部件可压紧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检测顶升组件包括检测顶抵动力部件、检测顶抵部件和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检测顶抵部件在检测顶抵动力部件的驱使下可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并抵顶该光纤连接器的插芯,使插芯回缩预设行程;检测顶抵动力部件的工作模式包括检测模式,当检测抵顶部件将插芯抵顶并回缩预设行程,检测抵顶动力部件可受控进入检测模式,若光纤连接器内装配有弹簧,在当前检测模式下该被压缩的弹簧可回弹,并驱使插芯及检测抵顶部件脱离当前位置,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可检测到检测抵顶部件脱离当前位置并输出预设信号。
8.优选地,配置气缸作为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设有第一气路接口和第二气路接口;当第一气路接口接入预设气源,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可驱使检测顶抵部件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当第二气路接口接入预设压力的气源,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可驱使检测顶抵部件远离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
9.优选地,所述第一气路接口与气源之间配置有第一气路切换装置,第一气路切换装置可控制所述第一气路接口接入气源或接入大气;所述第二气路接口与气源之间配置有第二气路切换装置,第二气路切换装置可控制所述第一气路接口接入气源或接入大气;检测抵顶动力部件处于检测模式,所述第一气路与所述第二气路接口均接入气源。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气路接口与所述第一气路切换装置之间配置有第一调压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气路接口与所述第二气路切换装置之间配置有第二调压装置。
11.优选地,配置气缸作为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该气缸配置的活塞杆磁环感应器作为所述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
12.优选地,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下端用于压紧预设位置处的光纤连接器,预设位置处的光纤连接器竖直放置且其压套的一端朝上;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上端设有套管导入部件,套管导入部件设有套管导入通道,套管导入通道连通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下端,套管导入部件的上端设有套管插入口,通过套管插入口插入配置于套管导入通道的套管可插入被所述检测压紧部件压紧的光纤连接器内。
13.优选地,所述套管导入部件自接近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套管切断组件、套管位移组件和套管定位组件;套管切断组件可将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配置的套管切断;套管位移组件可将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配置的套管夹持后向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一端移动;套管定位组件可将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配置的套管顶紧使其保持当前位置。
14.优选地,所述套管切断组件包括套管切断动力部件、套管切断刀架和套管切断刀片,所述套管导入部件设有套管切刀避位槽,在套管切断动力部件的驱使下安装于套管切断刀架的套管切断刀片可插入套管切刀避位槽,以将套管导入通道内的套管切断;所述套管位移组件包括套管夹持气缸、套管位移升降气缸及套管夹持爪片;所述套管导入部件设有套管夹持避位槽,套管夹持爪片安装于套管夹持气缸,在套管夹持气缸的驱使下相对设置的两套管夹持爪片可相互接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松开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的套管;所述套管导入部件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套管导入通道连通的套管夹持避位槽;套管夹持爪片可通过套管夹持避位槽夹持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的套管,并在所述套管位移升降气缸的驱使下夹持套管在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往复运动;所述套管定位组件包括套管定位气缸和套管顶紧部件,所述套管导入部件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套管导入通道连通的套管顶紧避位部,在套管定位气缸的驱使下套管顶紧部件可通过套管顶紧避位部压紧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的套管。
15.优选地,还包括:装配检测组件;所述装配检测组件包括装配检测动力部件、装配检测卡持部件和装配检测感应部件;装配检测卡持部件的前端设有与光纤连接器的外壳预设方向的宽度匹配的装配检测槽,装配检测卡持部件在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的驱使下可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若预设位置放置的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与压套正确装配,该光纤连接器的外壳可卡入装配检测槽,装配检测感应部件可检测装配卡持部件到达该位置并给出预设信号。
16.优选地,配置气缸作为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设有第三气路接口,当第三气路接口与气源接通,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可驱使所述装配检测卡持部件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第三气路接口与预设气源之间设有第三调压装置。
1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提出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压紧组件和检测顶升组件,用于检测配置于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内是否装配有弹簧;检测压紧组件包括检测压紧动力部件和检测压紧部件,在检测压紧动力部件的驱使下检测压紧部件可压紧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检测顶升组件包括检测顶抵动力部件、检测顶抵部件和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检测顶抵部件在检测顶抵动力部
件的驱使下可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并抵顶该光纤连接器的插芯,使插芯回缩预设行程;检测顶抵动力部件的工作模式包括检测模式,当检测抵顶部件将插芯抵顶并回缩预设行程,检测抵顶动力部件可受控进入检测模式,若光纤连接器内装配有弹簧,在当前检测模式下该被压缩的弹簧可回弹,并驱使插芯及检测抵顶部件脱离当前位置,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可检测到检测抵顶部件脱离当前位置并输出预设信号。该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可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机,用于检测完成装配的光纤连接器内是否装配有弹簧。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9.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光纤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光纤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光纤连接器组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光纤连接器组装机隐藏机架保护罩后的示意图。
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光纤连接器组装机的工位示意图。
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压套上料装置与第一转盘装配示意图。
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压套上料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压套上料装置侧视示意图。
2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检测压紧组件侧视示意图。
2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图9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
3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装配检测组件示意图。
31.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光纤连接器装配示意图。
32.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出的检测压紧组件及装配检测组件的气路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0035]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7]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8]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9]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0]
实施例1
[0041]
参考图1及图2所示,一种光纤连接器900包括:外壳901、插芯902、弹簧903、压套904及套管905。
[0042]
参考图3至图5所示,一种光纤连接器组装机,设有机架组件,机架组件包括机架底座101和机架保护罩102,机架底座101上设有机架台板103,机架台板103上配置有第一回转装置104,第一回转装置104包括受控转动的第一转盘105,该第一转盘105圆周均布的设有8个光纤装配治具106;俯视第一回转装置104,第一转盘105以逆时针转动,按预设时间逆时针每次转动45度角,其中第一转盘105的3点钟方向的外侧配置为外壳上料工位2,以外壳上料工位2为起点逆时针绕第一转盘105每间隔45度依次配置为:插芯上料工位3、弹簧上料工位4、第一压套上料工位5、第二压套上料工位6、弹簧检测工位7及下料摆盘工位8。
[0043]
参考图6至图11所示,弹簧检测工位7设有弹簧检测装置700,包括:检测压紧组件7100和检测顶升组件7500,用于检测配置于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内是否装配有弹簧;检测压紧组件7100包括检测压紧动力部件7101和检测压紧部件7102,在检测压紧动力部件7101的驱使下检测压紧部件7102可压紧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检测顶升组件7500包括检测顶抵动力部件7501、检测顶抵部件7504和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7505;检测顶抵部件7504在检测顶抵动力部件7501的驱使下可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并抵顶该光纤连接器的插芯,使插芯回缩预设行程;检测顶抵动力部件7501的工作模式包括检测模式,当检测抵顶部件将插芯抵顶并回缩预设行程,检测抵顶动力部件可受控进入检测模式,若光纤连接器内装配有弹簧,在当前检测模式下该被压缩的弹簧可回弹,并驱使插芯及检测抵顶部件脱离当前位置,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7505可检测到检测抵顶部件脱离当前位置并输出预设信号。
[0044]
具体来说,配置气缸作为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7501;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7501设有第一气路接口7502和第二气路接口7503;当第一气路接口7502接入预设气源,所
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7501可驱使检测顶抵部件7504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当第二气路接口7503接入预设压力的气源,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7501可驱使检测顶抵部件7504远离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在所述第一气路接口7502与气源之间配置有第一气路切换装置7506,第一气路切换装置7506可控制所述第一气路接口7502接入气源或接入大气;所述第二气路接口7503与气源之间配置有第二气路切换装置7507,第二气路切换装置7507可控制所述第一气路接口7502接入气源或接入大气;检测抵顶动力部件处于检测模式,所述第一气路与所述第二气路接口7503均接入气源。
[0045]
气缸的活塞两侧的受力面积不一致,并且气缸还要负担活塞杆本身的重量,处于检测模式下的气缸其第一气路接口7502和第二气路接口7503应接入不同压力的气源,因此,在所述第一气路接口7502与所述第一气路切换装置7506之间配置有第一调压装置7508;所述第二气路接口7503与所述第二气路切换装置7507之间配置有第二调压装置7509。
[0046]
具体来说,配置气缸作为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7501,该气缸配置的活塞杆磁环感应器作为所述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7505。
[0047]
在检测工位,加入套管装配功能,在检测弹簧的同时可以装配套管,进一步提升该装置效率,所述检测压紧部件7102的下端用于压紧预设位置处的光纤连接器,预设位置处的光纤连接器竖直放置且其压套的一端朝上;所述检测压紧部件7102的上端设有套管导入部件7103,套管导入部件7103设有套管导入通道7107,套管导入通道7107连通所述检测压紧部件7102的下端,套管导入部件7103的上端设有套管插入口7108,通过套管插入口7108插入配置于套管导入通道7107的套管可插入被所述检测压紧部件7102压紧的光纤连接器内。
[0048]
具体来说,所述套管导入部件7103自接近所述检测压紧部件7102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检测压紧部件7102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套管切断组件7200、套管位移组件7300和套管定位组件7400;套管切断组件7200可将所述套管导入通道7107内配置的套管切断;套管位移组件7300可将所述套管导入通道7107内配置的套管夹持后向所述检测压紧部件7102的一端移动;套管定位组件7400可将所述套管导入通道7107内配置的套管顶紧使其保持当前位置。所述套管切断组件7200包括套管切断动力部件7201、套管切断刀架7202和套管切断刀片7203,所述套管导入部件7103设有套管切刀避位槽7104,在套管切断动力部件7201的驱使下安装于套管切断刀架7202的套管切断刀片7203可插入套管切刀避位槽7104,以将套管导入通道7107内的套管切断;所述套管位移组件7300包括套管夹持气缸7301、套管位移升降气缸7302及套管夹持爪片7303;所述套管导入部件7103设有套管夹持避位槽7105,套管夹持爪片7303安装于套管夹持气缸7301,在套管夹持气缸7301的驱使下相对设置的两套管夹持爪片7303可相互接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松开所述套管导入通道7107内的套管;所述套管导入部件7103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套管导入通道7107连通的套管夹持避位槽7105;套管夹持爪片7303可通过套管夹持避位槽7105夹持所述套管导入通道7107内的套管,并在所述套管位移升降气缸7302的驱使下夹持套管在所述套管导入通道7107内往复运动;所述套管定位组件7400包括套管定位气缸7401和套管顶紧部件7402,所述套管导入部件7103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套管导入通道7107连通的套管顶紧避位部7106,在套管定位气缸7401的驱使下套管顶紧部件7402可通过套管顶紧避位部7106压紧所述套管导入通道7107内的套管。
[0049]
参考图12所示,外壳901设有卡槽,压套904设有卡扣,若压套904向下压入深度不足,压套904的卡扣将会把外壳顶变形,因此可通过装配检测组件7600进行检测;所述装配检测组件7600包括装配检测动力部件7601、装配检测卡持部件7603和装配检测感应部件7605;装配检测卡持部件7603的前端设有与光纤连接器的外壳预设方向的宽度匹配的装配检测槽7604,装配检测卡持部件7603在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7601的驱使下可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若预设位置放置的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与压套正确装配,该光纤连接器的外壳可卡入装配检测槽7604,装配检测感应部件7605可检测装配卡持部件到达该位置并给出预设信号。
[0050]
配置气缸作为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7601,为避免气缸接入的气源的气压过大,导致装配检测卡持部件7603在即使光纤连接器未装配到位的情况下强行卡入,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7601设有第三气路接口7602,当第三气路接口7602与气源接通,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7601可驱使所述装配检测卡持部件7603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第三气路接口7602与预设气源之间设有第三调压装置7606。
[005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2]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压紧组件和检测顶升组件,用于检测配置于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内是否装配有弹簧;检测压紧组件包括检测压紧动力部件和检测压紧部件,在检测压紧动力部件的驱使下检测压紧部件可压紧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检测顶升组件包括检测顶抵动力部件、检测顶抵部件和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检测顶抵部件在检测顶抵动力部件的驱使下可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并抵顶该光纤连接器的插芯,使插芯回缩预设行程;检测顶抵动力部件的工作模式包括检测模式,当检测抵顶部件将插芯抵顶并回缩预设行程,检测抵顶动力部件可受控进入检测模式,若光纤连接器内装配有弹簧,在当前检测模式下该被压缩的弹簧可回弹,并驱使插芯及检测抵顶部件脱离当前位置,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可检测到检测抵顶部件脱离当前位置并输出预设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气缸作为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设有第一气路接口和第二气路接口;当第一气路接口接入预设气源,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可驱使检测顶抵部件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当第二气路接口接入预设压力的气源,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可驱使检测顶抵部件远离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路接口与气源之间配置有第一气路切换装置,第一气路切换装置可控制所述第一气路接口接入气源或接入大气;所述第二气路接口与气源之间配置有第二气路切换装置,第二气路切换装置可控制所述第一气路接口接入气源或接入大气;检测抵顶动力部件处于检测模式,所述第一气路与所述第二气路接口均接入气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路接口与所述第一气路切换装置之间配置有第一调压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气路接口与所述第二气路切换装置之间配置有第二调压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气缸作为所述检测顶抵动力部件,该气缸配置的活塞杆磁环感应器作为所述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下端用于压紧预设位置处的光纤连接器,预设位置处的光纤连接器竖直放置且其压套的一端朝上;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上端设有套管导入部件,套管导入部件设有套管导入通道,套管导入通道连通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下端,套管导入部件的上端设有套管插入口,通过套管插入口插入配置于套管导入通道的套管可插入被所述检测压紧部件压紧的光纤连接器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导入部件自接近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套管切断组件、套管位移组件和套管定位组件;套管切断组件可将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配置的套管切断;
套管位移组件可将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配置的套管夹持后向所述检测压紧部件的一端移动;套管定位组件可将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配置的套管顶紧使其保持当前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切断组件包括套管切断动力部件、套管切断刀架和套管切断刀片,所述套管导入部件设有套管切刀避位槽,在套管切断动力部件的驱使下安装于套管切断刀架的套管切断刀片可插入套管切刀避位槽,以将套管导入通道内的套管切断;所述套管位移组件包括套管夹持气缸、套管位移升降气缸及套管夹持爪片;所述套管导入部件设有套管夹持避位槽,套管夹持爪片安装于套管夹持气缸,在套管夹持气缸的驱使下相对设置的两套管夹持爪片可相互接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松开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的套管;所述套管导入部件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套管导入通道连通的套管夹持避位槽;套管夹持爪片可通过套管夹持避位槽夹持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的套管,并在所述套管位移升降气缸的驱使下夹持套管在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往复运动;所述套管定位组件包括套管定位气缸和套管顶紧部件,所述套管导入部件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套管导入通道连通的套管顶紧避位部,在套管定位气缸的驱使下套管顶紧部件可通过套管顶紧避位部压紧所述套管导入通道内的套管。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检测组件;所述装配检测组件包括装配检测动力部件、装配检测卡持部件和装配检测感应部件;装配检测卡持部件的前端设有与光纤连接器的外壳预设方向的宽度匹配的装配检测槽,装配检测卡持部件在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的驱使下可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若预设位置放置的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与压套正确装配,该光纤连接器的外壳可卡入装配检测槽,装配检测感应部件可检测装配卡持部件到达该位置并给出预设信号。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气缸作为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设有第三气路接口,当第三气路接口与气源接通,所述装配检测动力部件可驱使所述装配检测卡持部件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第三气路接口与预设气源之间设有第三调压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弹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压紧组件和检测顶升组件,用于检测配置于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内是否装配有弹簧;检测顶升组件包括检测顶抵动力部件、检测顶抵部件和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检测顶抵部件在检测顶抵动力部件的驱使下可接近预设位置的光纤连接器并抵顶该光纤连接器的插芯,使插芯回缩预设行程;当检测抵顶部件将插芯抵顶并回缩预设行程,检测抵顶动力部件可受控进入检测模式,若光纤连接器内装配有弹簧,在当前检测模式下该被压缩的弹簧可回弹,并驱使插芯及检测抵顶部件脱离当前位置,检测抵顶件位置感应部件可检测到检测抵顶部件脱离当前位置并输出预设信号。件脱离当前位置并输出预设信号。件脱离当前位置并输出预设信号。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玲 王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雅合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37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