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镇痛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家庭与医院的便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
背景技术:2.很多疾病都会产生疼痛,而且有些还特别疼痛,使人极度难受,如一些结石病,但是现在医学上为了缓解人的疼痛,大量使用一些药物来镇痛,但是药品会使人产生依赖,对身体产生大量的副作用,而且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身体的抗药性,药品也会慢慢失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利用电磁、超声、热的方法缓解人的疼痛,该装置在相应的智能控制系统(不是本发明的重点,这里不详细说明,见与本发明同日申请的该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能自动手动调节,自动校正,减轻人的疼痛,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家庭与医院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便一种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该装置安装与调试都比较简单,能自动手动调节,自动校正,自动监测,可以减轻人的疼痛,减少药物的使用以及抗药性,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家庭与医院的使用。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一根绑带i、一个控制手环ii、一个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iii;所述的绑带i包括绑带基带,低压远红外加热层,超声和电磁阵列层;所述的控制手环ii包括控制手环结构;所述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iii包括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结构;所述的绑带基带包括绑带基带底层,绑带基带上层,四个子母扣底座,绑带基带底层与绑带基带上层通过拉链结合一起,四个子母扣底座固定在绑带基带上层上用于固定超声和电磁阵列层。
5.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低压远红外加热层包括低压远红外加热层垫层和低压远红外加热丝,低压远红外加热丝固定在低压远红外加热垫层上,低压远红外加热丝与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结构中综合电源信号驱动输出接头相连,低压远红外加热层固定于绑带基带底层上。
6.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超声和电磁阵列层包括基带,基带上设有四个子母扣扣头,在基带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d1,温度传感器d2,温度传感器d3,在基带上还设有用于固定超声探头和电磁探头子母扣底座阵列,超声探头和电磁探头固定于子母扣底座阵列上,超声探头和电磁探头分别与与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结构中综合电源信号驱动输出接头相连。
7.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手环结构包括lcd触摸液晶屏,usb接口,手环环结构,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与手环环结构相连,usb接口位于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的一个侧面,在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的底部设有手环综合信号测量传感组。
usb接口、506-与上位机接口、507-串口、601-超声换能器基体、602-子母扣超声电极扣头、701-电磁探头基体、702-电磁线圈、703-子母扣电磁电极扣头。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根绑带i、一个控制手环ii、一个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iii;所述的绑带i包括绑带基带1,低压远红外加热层2,超声和电磁阵列层3;所述的控制手环ii包括控制手环结构4;所述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iii包括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结构5;所述的绑带基带1包括绑带基带底层101,绑带基带上层102,四个子母扣底座103,绑带基带底层101与绑带基带上层102通过拉链结合一起,两层中间是低压远红外加热层2,低压远红外加热层2固定于绑带基带底层101,绑带基带底层101材料可以由一些隔热阻燃的材料构成,目的是防止低压远红外加热层2热量的流失以及阻燃,绑带基带上层102可以由一些传热阻燃的材料构成,目的是使低压远红外加热层2热量传给疼痛处的皮肤,四个子母扣底座103固定在绑带基带上层102四个角上用于固定超声和电磁阵列层3,采用子母扣底座是更于拆卸与安装方便。
30.所述的低压远红外加热层2包括低压远红外加热层垫层201和低压远红外加热丝202,低压远红外加热丝202固定在低压远红外加热垫层201上,低压远红外加热丝202与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结构5中综合电源信号驱动输出接头504相连,低压远红外加热层2固定于绑带基带底层101上,低压远红外加热层垫层201可以由一些隔热阻燃的材料构成,低压远红外加热丝202在电压的作用下,产生远红外线以深入人体的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远红外线的深透力可达肌肉关节深处,改善关节的疼痛,可以调节自主神经,能将人体疲劳和老化的物质直接从皮肤代谢。
31.所述的超声和电磁阵列层3包括基带301,基带四个角上设有四个子母扣扣头302,四个子母扣扣头302分别四个子母扣底座103对应,在基带301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d1 303,温度传感器d2304,温度传感器d3305,这三个传感器可以测量皮肤的温度,在基带上还设有用于固定超声探头6和电磁探头7子母扣底座阵列306,超声探头6和电磁探头7固定于子母扣底座阵列306上,超声探头6和电磁探头7分别与与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结构5中综合电源信号驱动输出接头504相连。采用子母扣的形式同样是便于拆卸与安装方便,还有两种探头可以任意一种形式组合,改合组合,控制软件初始化时可以自动检测到是什么探头
32.所述的手环结构4包括lcd触摸液晶屏401,usb接口402,手环环结构403,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404,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404与手环环结构403相连,usb接口402位于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404的一个侧面,在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404的底部设有手环综合信号测量传感组405,lcd触摸液晶屏401可以控制手环上信息的输入、输出及显示,usb接口402可以给手环结构4充电还有外接相关设备,手环电路控制板(图中没有标出)位于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404内部。
33.所述的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结构5包括电路控制箱501,外接电源插头502,外接电源插头502固定于电路控制箱501左上方,还包括6时触摸液晶屏503,6时触摸液晶屏503固定于电路控制箱501的正中央,在电路控制箱501右侧边还设有综合电源信号驱动输出接头504,usb接口505,与上位机接口506,串口507,6时触摸液晶屏503可以控制绑带上中央控制模块信息的输入、输出及显示,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板(图中没有标出
位于电路控制箱501的内部。
34.所述的超声探头6包括超声换能基体601,子母扣超声电极扣头602,超声换能基体601可以利用压电材料做成,目的在一定的频率、幅值、相位的作用下产生超声波,超声波可以穿透皮肤,使皮肤组织发生振动发热,特别超声波在控制器控制下产生聚焦,效果便明显;所述的电磁探头7包括电磁探头基座701,电磁线圈702子母扣电磁电极扣头703,电磁探头7在一定的频率、幅值、相位的作用下产生电磁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尤其是浅表软组织的血液循环,还具有很好的消炎消肿作用。
35.本发明之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如图12(不是本发明的重点,这里只是简要说明)包括以下模块:该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70和手环控制模块80、还包括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70相连的与上位机接口模块71、电磁组合信号产生及驱动模块72、超声组合信号产生及驱动模块73、中央控制模块与手环控制模块交换信息接口有线、无线模块a74、综合电源供电模块75、低电压远红外控制模块76、附属模块77、信号输入显示模块78、以及与手环控制模块相连的手环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交换信息接口有线、无线模块b79,其控制过程为,所述该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主流程步骤为:
36.a:系统上电,然后整个系统初始化,判断系统初始化是否成功,如不成功,再判断初始化次数是否超过3次,如不超过3次,则继续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如超过3次,则蜂鸣器报警,同时程序结束;
37.b:如果系统初始化成功,则进入镇痛模式设置分流程,该流程结束后则判断手环上是否有手动信号输入,如有则进入手动调节分流程,如没有则进入自动调节分流程,下一步就判断系统是否有结束信号输入,如没有则再次判断手环上是否有信号输入,如有系统结束信号输入,则程序结束。
38.所述该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镇痛模式设置分流程的步骤为:
39.a:镇痛模式设置分流程开始,然后判断系统是否采用默认的镇痛模式,如是则三种镇痛模式全部打开,并前超声聚焦设置在中间坐标位置,并且镇痛模式设置分流程结束,如果不采用系统默认的镇痛模式,则要求输入模式设置值及超声聚焦位置坐标k;
40.b:接着判断是不是模式1,如是则以系统设定的电压驱动低压远红外加丝202,如不是则接着判断是不是模式2,如是模式2,则以系统设定的幅值、相位、频率驱动电磁探头阵列,如不是则判断是不是模式3,如是则以系统设定的幅值、相位、频率驱动超声探头阵列并聚焦于设定的位置坐标k,如不是模式3则判段是不是模式4,如是则以系统设定的电压驱动低压远红外加热丝202,以及以设定的幅值、相位、频率驱动电磁探头阵列,如不是则判断是不是模式5,如是则以系统设定的电压驱动低压远红外加热丝202,以及以设定的幅值、相位、频率驱动超声探头阵列、超声聚焦于设置的位置坐标k,如不是则判断是不是模式6,如是,则以系统设定的幅值、相位、频率分别驱动探头阵列以及电磁探头阵列,并且超声聚焦于设置的坐标k,如不是则判断是不是模式7,如是则以系统设定的电压驱动低压远红外加热丝202,另外再以系统设定的幅值、相位、频率分别驱动探头阵列以及电磁探头阵列,并且超声聚焦于设置的坐标k;
41.所述该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自动调节分流程的步骤为:
42.a:自动调节分流程开始,判断收到结束标志sign=1后手环综合信号测量传感组405仍异常吗,如是系统终止,在系统6时触摸液晶屏503上显示“系统需要维修”并且蜂鸣器
电路7702报警,如不,而判断手环综合信号测量传感组405及绑带上三个温度传感器d1、d2、d3传来的信号是否异常,如不异常,则自动调节分流程结束,如异常,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1,如是则调用模式1模糊调节分流程,如不是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2,如是则调用调用模式2模糊调节分流程,如不是判断目前是不是模3,如果则调用模式3模糊调节分流程;
43.b:如不是,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4,如是则调用模式4模糊调节分流程,如不是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5,如是则调用模式5模糊调节分流程,如不是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6,如是则调用模式6模糊调节分流程,如不是,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7,如是则调用模式7模糊调节分流程,如不是,则自动调节分流程结束。
44.所述该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手动调节分流程的步骤为:
45.a:手动调节分流程开始,判断目前是模式1吗,如是根据手环上的输入值调节远低压红外发热丝202的输入电压,如不是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2,如是则根据手环上输入值调节电磁探头阵列信号的输入,如不是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3,如是则根据手环上输入值调节超声探头阵列信号的输入以及聚焦坐标,如不是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4,如是则根据手环上输入值调节低压远红外发热丝202的电压以及电磁探头阵列信号的输入,
46.b:如不是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5,如是则根据手环上输入值调节低压远红外发热丝202的电压以及超声探头阵列信号的输入以及聚焦坐标,如不是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6,如是则根据手环上输入值调节电磁探头阵列的信号输入以及超声探头阵列信号的输入以及聚焦坐标,如不是则判断目前是不是模式7,如是则根据手环上输入值调节低压远红发热线202的电压以及电磁探头阵列的信号输入及超声探头阵列信号的输入以及聚焦坐标,如不是则手动调节分流程结束。
47.所述该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模式1模糊调节分流程的步骤为:
48.模式1模糊调节分流程开始,根据模式值读取模试调节参数调节步长值,各个参数的当前值、并置判断标志k1=1、k2=1,然后低压远红外发热丝202的驱动电压u
新
=u
当值
+l
步长
,然后判断u
新
是否已达到正向最大值,如不是则返回低压远红外发热丝202的驱动电压u
新
=u
当值
+l
步长
,如是则u
新
=u
当值-l
步长
,然后判断u
新
是否达到负向的最大值,如不是则返回u
新
=u
当值-l
步长
,如是则置结束标志sign=1,模式1模糊调节分流程结束;
49.所述该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模式2模糊调节分流程的步骤为:
50.模式2模糊调节分流程开始,根据模式值读取模试调节各个参数调节步长值,各个参数的当前值、并置判断标志k3=1,然后电磁探头阵列驱动电压a
新
=a
当值
+m
步长
,然后判断a
新
是否已达到正向最大值,如不是则返回电磁探头阵列驱动电压a
新
=a
当值
+m
步长
,如是则a
新
=a
当值-m
步长
,然后判断a
新
是否达到负向的最大值,如不是则返回a
新
=a
当值-m
步长
,如是则置结束标志sign=1,判断标志k1=0、k3=0模式2模糊调节分流程结束;
51.所述该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模式3模糊调节分流程的步骤为:
52.模式3模糊调节分流程开始,根据模式值读取模试调节各个参数调节步长值,各个参数的当前值、以及当前坐标值n,然后n
新
=n
当值
+h
步长
,根据n
新
求出探头阵列各个信号的初相位,然后判断n
新
是否已达到正向最大值,如不是则返回n
新
=n
当值
+h
步长
,根据n
新
求出探头阵列各个信号的初相位,如是则n
新
=n
当值-h
步长
,根据n
新
求出探头阵列各个信号的初相位,然后判断n
新
是否达到负向的最大值,如不是则返回则n
新
=n
当值-h
步长
,根据n
新
求出探头阵列各个信号的初相位,如是则置结束标志sign=1,判断标志k2=0、k3=0模式模糊调节分流程结束;
53.所述该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模式4模糊调节分流程的步骤为:
54.模式4模糊调节分流程开始,根据模式值读取模试调节各个参数调节步长值,各个参数的当前值,然后读出判断标志k1的值,然后判断k1=0吗,如是则调用模式1模糊调节分流程,并返回读出判断标志k1的值,如不等于0,则调用模式2模糊调节分流程,同时模式4调节分流程结束;
55.所述该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模式5模糊调节分流程的步骤为:
56.模式5模糊调节分流程开始,根据模式值读取模试调节各个参数调节步长值,各个参数的当前值,然后读出判断标志k2的值,然后判断k2=0吗,如是则调用模式1模糊调节分流程,并返回读出判断标志k2的值,如不等于0,则调用模式3模糊调节分流程,同时模式5调节分流程结束;
57.所述该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模式6模糊调节分流程的步骤为:
58.模式6模糊调节分流程开始,根据模式值读取模试调节各个参数调节步长值,各个参数的当前值,然后读出判断标志k3的值,然后判断k3=0吗,如是则调用模式2模糊调节分流程,并返回读出判断标志k3的值,如不等于0,则调用模式3模糊调节分流程,同时模式6调节分流程结束;
59.所述该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模式7模糊调节分流程的步骤为:
60.模式7模糊调节分流程开始,根据模式值读取模试调节各个参数调节步长值,各个参数的当前值,然后读出判断标志k1、k2、k3的值,然后判断k1k2k3=000吗,如是则调用模式1模糊调节分流程,然后模式7模糊调节分流程结束,如不是则判断k1k2k3=010吗,如是则调用模式2模糊调节分流程,然后模式7模糊调节分流程结束,如不是则调用模式3模糊调节分流程,然后模式7模糊调节分流程结束。
技术特征: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根绑带i、一个控制手环ii、一个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iii;所述的绑带i包括绑带基带(1),低压远红外加热层(2),超声和电磁阵列层(3);所述的控制手环ii包括控制手环结构(4);所述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iii包括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结构(5);所述的绑带基带(1)包括绑带基带底层(101),绑带基带上层(102),四个子母扣底座(103),绑带基带底层(101)与绑带基带上层(102)通过拉链结合一起,四个子母扣底座(103)固定在绑带基带上层(102)上用于固定超声和电磁阵列层(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远红外加热层(2)包括低压远红外加热层垫层(201)和低压远红外加热丝(202),低压远红外加热丝(202)固定在低压远红外加热垫层(201)上,低压远红外加热丝(202)与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结构(5)中综合电源信号驱动输出接头(504)相连,低压远红外加热层(2)固定于绑带基带底层(101)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和电磁阵列层(3)包括基带(301),基带上设有四个子母扣扣头(302),在基带(301)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d1(303),温度传感器d2(304),温度传感器d3(305),在基带上还设有用于固定超声探头(6)和电磁探头(7)子母扣底座阵列(306),超声探头(6)和电磁探头(7)固定于子母扣底座阵列(306)上,超声探头(6)和电磁探头(7)分别与与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结构(5)中综合电源信号驱动输出接头(504)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所述的手环结构(4)包括lcd触摸液晶屏(401),usb接口(402),手环环结构(403),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404),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404)与手环环结构(403)相连,usb接口(402)位于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404)的一个侧面,在手环控制电路安装盒(404)的底部设有手环综合信号测量传感组(40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所述的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结构(5)包括电路控制箱(501),外接电源插头(502),外接电源插头(502)固定于电路控制箱(501)左上方,还包括6吋触摸液晶屏(503),6吋触摸液晶屏(503)固定于电路控制箱(501)的正中央,在电路控制箱(501)右侧边还设有综合电源信号驱动输出接头(504),usb接口(505),与上位机接口(506),串口(507)。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所述的超声探头(6)包括超声换能基体(601)、子母扣超声电极扣头(602);所述的电磁探头(7)包括电磁探头基座(701)、电磁线圈(702)、子母扣电磁电极扣头(703)。
技术总结本发明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物理镇痛装置,涉及一种物理镇痛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根绑带I、一个控制手环II、一个综合电源与信号驱动控制盒III;是一种小型、轻量化的物理化镇痛装置,该装置安装与调试都比较简单,采用物理的方法,通过热,电磁,超声的方法来缓解人的疼痛,特别是采用了超声聚焦方法,产生一种振动力聚焦一个局部位置可以使人的局部疼痛大大缓解,同时大大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及抗药性,所有的镇痛过程都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自动进行,不需要人工干预,特别适合家庭与医院使用。特别适合家庭与医院使用。特别适合家庭与医院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覃敏玲 伍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覃敏玲
技术研发日:2022.03.2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