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5-23  12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架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包括车架和平衡梁,平衡梁的底部设有行走轮组,顶部设有铰接座,车架铰接在平衡梁顶部的铰接座上,由于车架和平衡梁通过铰接座铰接连接,具有在不同坡度作业时受力不均、侧向受力的问题。并且,车架两端底部均设有支撑柱,但是支撑柱无法适应不同坡度作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受力均匀以及能够适应不同坡度作业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包括车架和平衡梁,所述平衡梁的底部设有行走轮组,所述车架的两端底部均设有顶升支腿和支撑柱,所述平衡梁的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支撑球面,所述车架的底面中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有与支撑球面适配的支承球面,所述支承球面支承在支撑球面上,所述支撑球面的中部设有承插孔,所述支承球面的中部设有插柱,所述插柱插设于承插孔中,所述承插孔比插柱大。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所述承插孔贯穿于平衡梁中,所述插柱)贯穿于承插孔中,所述插柱)的底部设有用于防止插柱与承插孔脱离的防脱离机构。
8.所述防脱离机构包括螺帽,所述螺帽与插柱螺纹连接。
9.所述防脱离机构还包括用于防止螺帽脱落的防脱落组件,所述防脱落组件设于螺帽与插柱之间。
10.所述防脱落组件包括防脱柱,所述防脱柱穿设于螺帽与插柱中,所述防脱柱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
11.所述平衡梁的底部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防脱柱的一端插设于限位孔中。
12.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升降座。
13.所述升降座上设有旋转把手。
14.所述升降座的底部设有垫块。
15.所述升降座的底部设有下凸球面,所述垫块的顶部设有下凹球面,所述下凸球面支承在下凹球面上,所述垫块上设有防脱件,所述防脱件套设于升降座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本实用新型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在坡面上的行走过程:
顶升支腿和支撑柱脱离坡面,由于承插孔比插柱大,车架和平衡梁通过支承球面和支撑球面抵接,形成球铰式连接结构,支承球面可相对支撑球面转动调节,使车架调节至水平状态,承插孔和插柱的直径差限制车架角度的调节范围,直径差大,车架角度的调节范围就大,就能适应倾角更大的坡面。车架和平衡梁不管在平面还是在坡面,始终通过支承球面和支撑球面接触,受力面积大,受力均匀。本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结构稳定、受力均匀以及能够适应不同坡度作业。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在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0.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在行走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各标号表示:
23.1、车架;11、支撑座;2、平衡梁;21、限位架;211、限位孔;3、行走轮组;4、顶升支腿;5、支撑柱;51、升降座;511、下凸球面;52、旋转把手;6、支撑球面;61、承插孔;7、支承球面;71、插柱;8、防脱离机构;81、螺帽;82、防脱落组件;821、防脱柱;822、螺母;9、垫块;91、下凹球面;92、防脱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包括车架1和平衡梁2,平衡梁2的底部设有行走轮组3,车架1的两端底部均设有顶升支腿4和支撑柱5,平衡梁2的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支撑球面6,车架1的底面中部设有支撑座11,支撑座11的底部设有与支撑球面6适配的支承球面7,支承球面7支承在支撑球面6上,支撑球面6的中部设有承插孔61,支承球面7的中部设有插柱71,插柱71插设于承插孔61中,承插孔61比插柱71大。
26.在坡面上的行走过程:顶升支腿4和支撑柱5脱离坡面,由于承插孔61比插柱71大,车架1和平衡梁2通过支承球面7和支撑球面6抵接,形成球铰式连接结构,支承球面7可相对支撑球面6转动调节,使车架1调节至水平状态,承插孔61和插柱71的直径差限制车架1角度的调节范围,直径差大,车架1角度的调节范围就大,就能适应倾角更大的坡面。车架1和平衡梁2不管在平面还是在坡面,始终通过支承球面7和支撑球面6接触,受力面积大,受力均匀。本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结构稳定、受力均匀以及能够适应不同坡度作业。
27.本实施例中,承插孔61贯穿于平衡梁2中,插柱71贯穿于承插孔61中,插柱71的底部设有用于防止插柱71与承插孔61脱离的防脱离机构8。支撑状态,如图1所示,行走台车装置行走到位后,依靠顶升支腿4(液压顶升机构),将车架1整体支撑,利用支撑柱5支承至轨道面高度,再收回顶升支腿4,此时整个行走台车装置由支撑柱5支撑,平衡梁2在球铰式连
接结构的作用下恢复平衡,在防脱离机构8的作用下处于悬空状态,行走轮组3也处于悬空状态。
28.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防脱离机构8包括螺帽81,螺帽81与插柱71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防脱离机构8还包括用于防止螺帽81脱落的防脱落组件82,防脱落组件82设于螺帽81与插柱71之间。防脱落组件82包括防脱柱821,防脱柱821穿设于螺帽81与插柱71中,防脱柱82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822。便于防脱柱821的拆装,也便于螺帽81的拆换。
29.本实施例中,平衡梁2的底部设有限位架21,限位架21上设有限位孔211,防脱柱821的一端插设于限位孔211中。限位孔211比防脱柱821的直径大,避免阻碍插柱71的转动调节。且在螺帽81顶举平衡梁2时,防脱柱821对限位架21也具有一定的顶举作用下,以减少螺帽81的受力。
30.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柱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升降座51。升降座51上设有旋转把手52。通过转动旋转把手52即可调节升降座51的升降位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31.本实施例中,升降座51的底部设有垫块9。升降座51的底部设有下凸球面511,垫块9的顶部设有下凹球面91,下凸球面511支承在下凹球面91上,垫块9上设有防脱件92,防脱件92套设于升降座51上。垫块9与升降座51之间通过下凸球面511和下凹球面91形成球铰式连接,提高受力面积和受力均匀性。垫块9通过防脱件92套设于升降座51上,防止掉落。具体地,防脱件92呈板状,盖设于下凹球面91的顶部,防脱件92的中部设有通孔,升降座51穿设于通孔中,通孔比升降座51大,使垫块9与升降座51具有相对旋转调节空间。升降座51的底部比通孔大且位于下凹球面91内,起到防脱效果。
32.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包括车架(1)和平衡梁(2),所述平衡梁(2)的底部设有行走轮组(3),所述车架(1)的两端底部均设有顶升支腿(4)和支撑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2)的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支撑球面(6),所述车架(1)的底面中部设有支撑座(11),所述支撑座(11)的底部设有与支撑球面(6)适配的支承球面(7),所述支承球面(7)支承在支撑球面(6)上,所述支撑球面(6)的中部设有承插孔(61),所述支承球面(7)的中部设有插柱(71),所述插柱(71)插设于承插孔(61)中,所述承插孔(61)比插柱(71)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孔(61)贯穿于平衡梁(2)中,所述插柱(71)贯穿于承插孔(61)中,所述插柱(71)的底部设有用于防止插柱(71)与承插孔(61)脱离的防脱离机构(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离机构(8)包括螺帽(81),所述螺帽(81)与插柱(71)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离机构(8)还包括用于防止螺帽(81)脱落的防脱落组件(82),所述防脱落组件(82)设于螺帽(81)与插柱(7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组件(82)包括防脱柱(821),所述防脱柱(821)穿设于螺帽(81)与插柱(71)中,所述防脱柱(82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8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2)的底部设有限位架(21),所述限位架(21)上设有限位孔(211),所述防脱柱(821)的一端插设于限位孔(211)中。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升降座(5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51)上设有旋转把手(5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51)的底部设有垫块(9)。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51)的底部设有下凸球面(511),所述垫块(9)的顶部设有下凹球面(91),所述下凸球面(511)支承在下凹球面(91)上,所述垫块(9)上设有防脱件(92),所述防脱件(92)套设于升降座(5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包括车架和平衡梁,平衡梁的底部设有行走轮组,车架的两端底部均设有顶升支腿和支撑柱,平衡梁的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支撑球面,车架的底面中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底部设有与支撑球面适配的支承球面,支承球面支承在支撑球面上,支撑球面的中部设有承插孔,支承球面的中部设有插柱,插柱插设于承插孔中,承插孔比插柱大。本适应坡度架梁作业的架桥机行走台车装置结构稳定、受力均匀以及能够适应不同坡度作业。及能够适应不同坡度作业。及能够适应不同坡度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张弛宇 刘宏 何龙成 孔德彪 王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5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38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