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allin2024-05-25  128



1.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指的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3.在城市局部出现较大降水量时,由于地下排水系统超负荷工作,排水不及时,往往会出现地面积水继而向地下管廊渗水等现象,且由于地下管廊内部可能设置有气用管道、油用管道和电用管道等其他管道,如果积水渗入管道内部没有被及时发现和维护,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能够自动将局部积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引流,减轻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避免积水没有及时发现损坏其他零部件。
5.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地下管廊的第一遮挡板、中央处理器、清理管、多个摄像头和第二遮挡板,上述清理管连通于地下管廊的污水舱中的污水管,上述第一遮挡板和上述第二遮挡板间隔设置形成清理腔,上述第一遮挡板和上述第二遮挡板均贯穿设置有l形管,两个上述l形管的一端均连通于上述清理管,两个上述l形管的自由端均连通于上述清理腔,多个上述摄像头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
7.使用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将地下管廊的各个舱室的分隔形成多个清理腔,同时在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设置l形管,将清理腔内渗入的水管进行导流,避免积水长时间堆积蔓延,造成地下管廊内的金属件生锈损坏;同时设置中央处理器和多个摄像头,辅助监控地下管廊各个舱室内的情况,及时了解地下管廊的积水情况,避免渗入的水大量积存。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遮挡板与上述第二遮挡板均滑动设置于地下管廊,上述l形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管道、伸缩管和第二管道,上述第一管道自由端用于与上述清理腔连通,上述第二管道连通于上述清理管。
9.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滑动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清理腔的调整;伸缩管的设置,可以满足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滑动的时候,l形管不回出现断裂,而是跟随其一同上下移动。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地下管廊内的第一动力腔和第二动力腔,上述第一遮挡板与上述第二遮挡板分别滑动设置于其对应的上述第一动力腔和上述第
二动力腔,上述第一动力腔和上述第二动力腔分别设置有用于带动上述第一遮挡板和上述第二遮挡板的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
11.此设计方式可以使得使用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高度,同时也可以调节l形管的管口距离地面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l形管口距离液面的高度,增加水流的流速度。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动力组件与上述第二动力组件均为液压缸,多个上述液压缸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
13.使用液压缸来实现带动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较为平稳。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上述第二管道均设置有第一阀门,多个上述第一阀门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
15.第二管道设置第一阀门可以放置污水管内的液体倒流,也可以防止污水管内的气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管道四散,影响地下管廊内的空气。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清理管一端连通于上述污水管,另一端连通有紧急储水箱,上述紧急储水箱连通有排水管,上述排水管连通于上述污水管。
17.紧急储水箱可以进行一部分积水的短时间存放,避免污水管内的水直接流入到清理管中。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排水管和上述清理管均设置有第二阀门,多个上述第二阀门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
19.当地下管廊相对应的清理腔内没有积水时,将清理管内的第二阀门关闭,启动排水管内的第二阀门,污水管内排水量超负荷时进水流可以经由排水管进入到紧急储水箱内,进行缓冲,减轻污水管排放的压力。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检测支架,上述检测支架设置有水位传感器,上述水位传感器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
21.检测支架上的水位传感器可以更加精准的检测地下管廊内是否渗水,并将相应的信心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便于检测人员检测地下管廊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排水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
2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地下管廊内设置有滑轨,上述滑轨套设有滑块,上述滑块上设置有悬挂灭火器,上述悬挂灭火器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
23.此设计方式可以在后期自动调节悬挂灭火器的数量和其中的间距,便于后期的安装和使用。
2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轨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述第一转轴和上述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牵引绳,多个上述滑块均连接于上述牵引绳。
25.此设计方式使得中央处理器可以控制多个悬挂灭火器到达同一火灾地点进行灭火。
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7.该防水结构使用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将地下管廊的各个舱室的分隔形成多个清理腔,同时在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设置l形管,将清理腔内渗入的水管进行导流,避免积水长时间堆积蔓延,造成地下管廊内的金属件生锈损坏。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的结构视图;
3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的部分结构视图;
3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的部分结构视图;
3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中l形管的结构视图。
33.图标:1-第一遮挡板,2-中央处理器,3-清理管,4-摄像头,5-第二遮挡板,6-污水管,7-清理腔,8-l形管,9-第一管道,10-第二管道,11-第一动力腔,12-第二动力腔,13-第一动力组件,14-第二动力组件,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紧急储水箱,18-排水管,19-检测支架,20-水位传感器,21-滑轨,22-滑块,23-悬挂灭火器,24-牵引绳,25-第一转轴,26-第二转轴,27-伸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7.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9.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40.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1.实施例
42.请参照图1-图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能够自动将局部积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引流,减轻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避免积水没有及时发现损坏其他零部件。
43.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地下管廊的第一遮挡板1、中央处理器2、清理管3、多个摄像头4和第二遮挡板5,上述清理管3连通于地下管廊的污水舱中的污水管6,上述第一遮挡板1和上述第二遮挡板5间隔设置形成清理腔7,上述第一遮挡板1和上述第二遮挡板5均贯穿设置有l形管8,两个上述l形管8的一端均连通于上述清理管3,两个上述l形管8的自由端均连通于上述清理腔7,多个上述摄像头4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2。
44.本发明的原理:在城市局部出现较大降水量时,由于地下排水系统超负荷工作,排水不及时,往往会出现地面积水继而向地下管廊渗水等现象,且由于地下管廊内部可能设置有气用管道、油用管道和电用管道等其他管道,如果积水渗入管道内部没有被及时发现和维护,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该防水结构使用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将地下管廊的各个舱室的分隔形成多个清理腔7,同时在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设置l形管8,将清理腔7内渗入的水管进行导流,避免积水长时间堆积蔓延,造成地下管廊内的金属件生锈损坏;同时设置中央处理器2和多个摄像头4,辅助监控地下管廊各个舱室内的情况,及时了解地下管廊的积水情况,避免渗入的水大量积存。
4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该防水结构可以多数量的在地下管廊内使用,值得说明的是,当该防水结构多套使用时,其中的多个清理管3可以顺次首尾连通,连通完成的管道两端均连接于地下管廊的污水管6中即可;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在安装时,将l形管8的管口与地下管廊的舱室内的地面相切,水流可以顺着l形管直接流入到清理管3内,随后进入到污水管6中被排出,此设计方式可以避免地下管廊的各个舱室内积存液体,尤其避免电缆舱内水量过多,引发连电的风险;同时多个摄像头4集中监测,实时将影响信息传递给中央处理器2进行比对,将影响中液体堆积较为明显时,由中央处理器2作出警示。另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安装完成后的高度不易超过40cm,避免维修人员后期出入不方便。
4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遮挡板1与上述第二遮挡板5均滑动设置于地下管廊,上述l形管8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管道9、伸缩管27和第二管道10,上述第一管道9自由端用于与上述清理腔7连通,上述第二管道10连通于上述清理管3。
47.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的滑动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清理腔7的调整,摄像头4将地下管廊内的情况发给中央处理器2,当中央处理器2没有识别到积水时,即当地下管廊内没有积水时,可以控制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的高度降低,
便于人员维修检测时通过,同时伸缩管27的设置,可以满足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滑动的时候,l形管8不回出现断裂,而是跟随其一同上下移动;伸缩管27为螺纹伸缩软管。
4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地下管廊内的第一动力腔11和第二动力腔12,上述第一遮挡板1与上述第二遮挡板5分别滑动设置于其对应的上述第一动力腔11和上述第二动力腔12,上述第一动力腔11和上述第二动力腔12分别设置有用于带动上述第一遮挡板1和上述第二遮挡板5的第一动力组件13和第二动力组件14。
49.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动力腔11和第一动力组件13成套设置,第二动力腔12和第二动力组件14也是成套配置,优选一个第一遮挡板1左右两侧各配置一套第一动力腔11和第一动力组件13,一个第二遮挡板5左右两侧也配一套第二动力腔12和第二动力组件14;当第一动力组件13启动,带动第一遮挡板1的升降,第二动力腔12启动带动第二遮挡板5升降,此设计方式可以使得使用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的高度,同时也可以调节l形管8的管口距离地面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l形管8口距离液面的高度,增加水流的流速度。
5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动力组件13与上述第二动力组件14均为液压缸,多个上述液压缸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2。
51.在上述实施例中,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液压缸来实现带动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较为平稳。
5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上述第二管道10均设置有第一阀门15,多个上述第一阀门15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2。
53.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管道10设置第一阀门15可以放置污水管6内的液体倒流,也可以防止污水管6内的气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管道四散,影响地下管廊内的空气。
5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清理管3一端连通于上述污水管6,另一端连通有紧急储水箱17,上述紧急储水箱17连通有排水管18,上述排水管18连通于上述污水管6。
55.在上述实施例中,当下雨天污水管6排量较大时,紧急储水箱17可以进行一部分积水的短时间存放,避免污水管6内的水直接流入到清理管3中,避免出现积水严重的现象,当排污管道的排放压力下降时,通过排水管18将紧急储水箱17内的液体排出。
5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排水管18和上述清理管3均设置有第二阀门16,多个上述第二阀门16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2。
57.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地下管廊相对应的清理腔7内没有积水时,将清理管3内的第二阀门16关闭,启动排水管18内的第二阀门16,污水管6内排水量超负荷时进水流可以经由排水管18进入到紧急储水箱17内,进行缓冲,减轻污水管6排放的压力。
5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检测支架19,上述检测支架19设置有水位传感器20,上述水位传感器20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2。
59.在上述实施例中,水位传感器20是指能将被测点水位参量实时地转变为相应电量信号的仪器;检测支架19上的水位传感器20可以更加精准的检测地下管廊内是否渗水,并将相应的信心传递给中央处理器2,便于检测人员检测地下管廊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排水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
6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地下管廊内设置有滑轨21,上述滑轨21套设有滑块22,
上述滑块22上设置有悬挂灭火器23,上述悬挂灭火器23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2。
61.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出现火灾时,中央处理器2可以随时控制悬挂灭火器23启动,进行灭火,滑块22上设置有螺钉,使用螺钉固定滑块22在滑轨21上的位置;此设计方式可以在后期自动调节悬挂灭火器23的数量和其中的间距,便于后期的安装和使用。
6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轨21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25和第二转轴26,上述第一转轴25和上述第二转轴26之间设置有牵引绳24,多个上述滑块22均连接于上述牵引绳24。
63.在上述实施例中,包括设置于地下管廊顶部的电机支架,电机支架设置有两个小电机,两个小电机均电连接于中央处理器2,两个小电机同时桶方向启动,第一转轴25和第二转动同时转动,牵引绳24位置变动,带动滑块22滑动,进而完成悬挂灭火器23的位置调动,当局部位置发生火灾时,此设计方式使得中央处理器2可以控制多个悬挂灭火器23到达同一火灾地点进行灭火。
6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压式束手带,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65.在城市局部出现较大降水量时,由于地下排水系统超负荷工作,排水不及时,往往会出现地面积水继而向地下管廊渗水等现象,且由于地下管廊内部可能设置有气用管道、油用管道和电用管道等其他管道,如果积水渗入管道内部没有被及时发现和维护,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该防水结构使用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将地下管廊的各个舱室的分隔形成多个清理腔7,同时在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设置l形管8,将清理腔7内渗入的水管进行导流,避免积水长时间堆积蔓延,造成地下管廊内的金属件生锈损坏;同时设置中央处理器2和多个摄像头4,辅助监控地下管廊各个舱室内的情况,及时了解地下管廊的积水情况,避免渗入的水大量积存。
6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该防水结构可以多数量的在地下管廊内使用,值得说明的是,当该防水结构多套使用时,其中的多个清理管3可以顺次首尾连通,连通完成的管道两端均连接于地下管廊的污水管6中即可;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在安装时,将l形管8的管口与地下管廊的舱室内的地面相切,水流可以顺着l形管直接流入到清理管3内,随后进入到污水管6中被排出,此设计方式可以避免地下管廊的各个舱室内积存液体,尤其避免电缆舱内水量过多,引发连电的风险;同时多个摄像头4集中监测,实时将影响信息传递给中央处理器2进行比对,将影响中液体堆积较为明显时,由中央处理器2作出警示。另第一遮挡板1和第二遮挡板5安装完成后的高度不易超过40cm,避免维修人员后期出入不方便。
6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下管廊的第一遮挡板、中央处理器、清理管、多个摄像头和第二遮挡板,所述清理管连通于地下管廊的污水舱中的污水管,所述第一遮挡板和所述第二遮挡板间隔设置形成清理腔,所述第一遮挡板和所述第二遮挡板均贯穿设置有l形管,两个所述l形管的一端均连通于所述清理管,两个所述l形管的自由端均连通于所述清理腔,多个所述摄像头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板与所述第二遮挡板均滑动设置于地下管廊,所述l形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管道、伸缩管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自由端用于与所述清理腔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连通于所述清理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地下管廊内的第一动力腔和第二动力腔,所述第一遮挡板与所述第二遮挡板分别滑动设置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动力腔和所述第二动力腔,所述第一动力腔和所述第二动力腔分别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遮挡板和所述第二遮挡板的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均为液压缸,多个所述液压缸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管道均设置有第一阀门,多个所述第一阀门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污水管,另一端连通有紧急储水箱,所述紧急储水箱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于所述污水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和所述清理管均设置有第二阀门,多个所述第二阀门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支架,所述检测支架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管廊内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悬挂灭火器,所述悬挂灭火器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牵引绳,多个所述滑块均连接于所述牵引绳。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地下管廊的第一遮挡板、中央处理器、清理管、多个摄像头和第二遮挡板,上述清理管连通于地下管廊的污水舱中的污水管,上述第一遮挡板和上述第二遮挡板间隔设置形成清理腔,上述第一遮挡板和上述第二遮挡板均贯穿设置有L形管,两个上述L形管的一端均连通于上述清理管,两个上述L形管的自由端均连通于上述清理腔,多个上述摄像头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能够自动将局部积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引流,减轻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避免积水没有及时发现损坏其他零部件。以避免积水没有及时发现损坏其他零部件。以避免积水没有及时发现损坏其他零部件。


技术研发人员:刘秉岳 郭阳明 柯谱 肖启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0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39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