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用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水下或者在山体中,用于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隧道工程施工具有外部干扰因素少,设施设备便于管理和维修,不影响地面交通等优势,逐渐成为城市现代化改造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
3.暗挖隧道施工是指不挖开地面,采用在地下挖洞的方式施工,例如矿山法和盾构法等均属暗挖法,暗挖隧道施工需要及时进行初衬施工,以保护挖方作业后周边地层稳定,不至于变形甚至坍塌,初衬施工主要由钢榀架、钢筋格栅、喷射混凝土等组成。
4.相关技术中,暗挖隧道施工因处于地下作业,作业空间环境有限,钢榀架、钢筋格栅等构件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运输,常用做法是人工搬用,或者人工将构件搬运到小型运输车上进行运输。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人工搬运的方式不仅会带来较大的劳动负担,还会耗费较多的人力,既不经济,效率又低下,构件的运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6.为了提高隧道内构件的运输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包括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上铰接有承重臂,所述承重臂以铰接点为中心分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长于阻力臂,所述承重臂绕铰接点上下翻转形成杠杆结构,所述阻力臂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挂构件的钩挂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搬运构件时,首先将行走组件推到施工场地,然后上抬动力臂,承重臂绕铰接点转动,阻力臂下降,将钩挂组件钩挂到构件上,然后下压动力臂,阻力臂上升,从而带动构件抬升,通过多个搬运装置的互相配合,可以将构件抬起并在隧道内运输。综上所述,通过设置行走装置、承重臂和钩挂组件,可以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内实现构件的运输,降低劳动负担,提高构件在隧道内的运输效率。
10.可选的,所述阻力臂上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吊装横梁,所述吊装横梁两端固接有吊绳,所述钩挂组件设置于吊绳远离吊装横梁的一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对称设置的两个钩挂组件,可以同时钩挂构件不同的部分,减少单个钩挂组件的承力大小,提高钩挂组件对构件施力的均匀度。
12.可选的,所述吊装横梁与承重臂可拆卸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根据构件型号的不同更换不同的钩挂组件。
14.可选的,所述承重臂上套设有安装套,所述吊装横梁设置于安装套上,所述安装套上设置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穿过承重臂以及安装套相对的两侧,固定螺杆两端螺接
有于安装套外壁抵接的固定螺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吊装横梁和钩挂组件时,将安装套套在承重臂上,然后使用固定螺杆穿过承重臂以及安装套相对的两侧,拧紧固定螺母,从而完成安装套在承重臂上的固定;当需要更换吊装横梁和钩挂组件时,拧下固定螺母,将固定螺杆拆下,然后将安装套取下。通过设置安装套、固定螺杆和固定螺母,方便安装套的安拆,进而方便根据构件型号不同更换钩挂组件。
16.可选的,所述吊装横梁与承重臂转动配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调节钩挂组件的位置,从而便于钩挂组件钩挂到构件上。
18.可选的,所述吊装横梁与安装套之间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套上的转轴和设置于转轴远离安装套一端的第二螺杆;所述转轴穿设于吊装横梁上且与吊装横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上螺接有用于限制吊装横梁的第二限位螺母。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钩挂组件时,首先使用转轴穿过吊装横梁的上下两面,然后拧上第二限位螺母,吊装横梁可以在转轴上转动;通过设置转轴、第二螺杆和第二限位螺母,方便吊装横梁的安拆。
20.可选的,所述安装件还包括同轴设置于转轴远离第二螺杆一端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设于安装套上且与安装套螺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吊装横梁在承重臂上的安装固定。
22.可选的,所述安装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螺杆远离转轴一端的限位环和螺接于第一螺杆上的第一限位螺母,所述限位环和第一限位螺纹分别位于安装套两侧对安装套进行限制。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吊装横梁在承重臂上固定的稳定性。
24.可选的,所述钩挂组件包括固定臂、连接臂和吊环;所述固定臂有两个且交叉设置,两个固定臂铰接;两个所述固定臂相同的一端相对弯折形成弯钩;所述连接臂有两个且分别与固定臂远离弯钩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连接臂远离固定臂的一端均与吊环铰接,所述吊绳与吊环固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输构件时,吊绳向上拉动吊环,两个连接臂驱动两个固定臂远离弯钩的一端相互靠近,从而使弯钩钩挂到构件上;构件运输完成后,使两个固定臂上的弯钩相背运动,将弯钩从构件上取下。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固定臂、连接臂和吊环,提高钩挂组件与构件固定的便捷性。
26.可选的,所述弯钩上套设有橡胶套。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可以起到保护构件作用,降低起吊时对构件钢筋造成的损伤。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通过设置行走装置、承重臂和钩挂组件,可以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内实现构件的运输,降低劳动负担,提高构件在隧道内的运输效率;
30.2.通过设置安装套、固定螺杆和固定螺母,方便安装套的安拆,进而方便根据构件型号不同更换钩挂组件;
31.3.通过设置转轴、第二螺杆和第二限位螺母,方便吊装横梁的安拆;
32.4.通过设置固定臂、连接臂和吊环,提高钩挂组件与构件固定的便捷性;
33.5.通过设置橡胶套,可以起到保护构件作用,降低起吊时对构件钢筋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钩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行走组件;10、行走轮;11、车轴;2、承重臂;20、安装管;200、顶丝;21、动力杆;22、阻力杆;23、把手;3、钩挂组件;30、固定臂;300、弯钩;301、橡胶套;31、连接臂;32、吊环;4、支撑杆;40、加强杆;41、固定杆;5、吊装横梁;6、吊绳;7、安装套;70、固定螺杆;71、固定螺母;8、安装件;80、第一螺杆;800、第一限位螺母;81、转轴;82、限位环;83、第二螺杆;830、第二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参照图1,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包括行走组件1,行走组件1上铰接有承重臂2,承重臂2以铰接点为中心分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长于阻力臂,承重臂2绕铰接点上下翻转形成杠杆结构,阻力臂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挂构件的钩挂组件3。
40.参照图1,行走组件1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行走轮10,两个行走轮10之间同轴设置有车轴11,行走轮10与车轴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车轴11的中心位置固接有支撑杆4,承重臂2固接于支撑杆4远离车轴11的一端,在提升构件时,下压动力臂,支撑杆4带动车轴11绕车轮转动,阻力臂带动钩挂组件3抬升,从而可以使构件抬升。支撑杆4相对的两侧倾斜设置有加强杆40,加强杆4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4以及车轴11焊接固定,从而使车轴11、支撑杆4与加强杆40之间形成三角结构,提高支撑杆4的支撑性能。支撑杆4与承重臂2之间倾斜设置有固定杆41,固定杆4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4以及承重臂2焊接固定,从而提高支撑杆4对承重臂2支撑的稳定性。
41.参照图1和图2,阻力臂上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吊装横梁5,吊装横梁5相对的两端固接有吊绳6,具体的吊绳6可以采用钢丝绳,钩挂组件3固接于吊绳6远离吊装横梁5的一端;钩挂组件3包括固定臂30、连接臂31和吊环32;固定臂30有两个且交叉设置,两个固定臂30铰接且铰接点位于两个固定臂30的交点处,两个固定臂30相同的一端相对弯折形成弯钩300,用于钩挂构件,弯钩300上固接有橡胶套301,减小弯钩300对构件的损伤;连接臂31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臂30上,连接臂31与固定臂30远离弯钩300的一端铰接;两个连接臂31远离固定臂30的一端均与吊环32铰接;吊绳6与吊环32固定连接,具体可以采用焊接或者绑扎固定。
42.参照图3,承重臂2端部套设有安装套7,安装套7上设置有固定螺杆70,固定螺杆70穿过承重臂2以及安装套7相对的两侧,固定螺杆70两端螺接有与安装套7外壁抵接固定螺母71,使安装套7在承重臂2上保持稳定;吊装横梁5设置于安装套7上且与安装套7转动连接。
43.参照图3,吊装横梁5与安装套7之间设置有安装件8;安装件8包括第一螺杆80,同轴设置于第一螺杆80一端的转轴81,设置于第一螺杆80远离转轴81一端的限位环82,和同轴设置于转轴81远离第一螺杆80一端的第二螺杆83;第一螺杆80、限位环82、转轴81和第二螺杆83一体铸造成型;第一螺杆80穿设于安装套7上且与安装套7螺纹连接,限位环82与安装套7外周面抵接,第一螺杆80上螺接有第一限位螺母800,在限位环82和第一限位螺母800的共同限制下,吊装横梁5保持稳定;转轴81穿设于吊装横梁5上且与吊装横梁5转动连接;第二螺杆83上螺接有第二限位螺母830,在第一限位螺母800和第二限位螺母830的限制下,将吊装横梁5限制在转轴81上。
44.参照图1,承重臂2包括安装管20,分别插接于安装管20两端的动力杆21和阻力杆22,支撑杆4两端分别与车轴11和安装管20固定连接,固定杆4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管20和支撑杆4固定连接;动力杆21和阻力杆22与安装管20滑移配合,安装管20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顶丝200,顶丝200穿设于安装管20上且与安装管20螺接,顶丝200端部与动力杆21或阻力杆22的外周面抵紧,从而使动力杆21和阻力杆22在安装管20内保持稳定。为了便于施力,动力杆21远离安装管20的一端固接有一字型的把手23,便于工作人员双手施力,把手23上套设有弹性材料制成的防滑套,防滑的同时减小把手23对手的损伤。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搬运构件时,首先将行走组件1推到施工场地,然后上抬动力臂,承重臂2绕铰接点转动,阻力臂下降,转动吊装横梁5调整钩挂组件3的位置,使两个固定臂30上的弯钩300相背运动,固定臂30打开,将弯钩300钩挂到构件上,下压动力臂,阻力臂上升,吊绳6向上拉动吊环32,两个连接臂31驱动两个固定臂30远离弯钩300的一端相互靠近,从而使弯钩300在构件上钩紧固定,采用对称设置的两个钩挂组件3,可以同时钩挂构件不同的部分,减少单个钩挂组件3的承力大小,提高钩挂组件3对构件施力的均匀度,橡胶套301可以起到保护构件作用,降低起吊时对构件钢筋造成的损伤。加强杆40和固定杆41可以提高支撑杆4对承重臂2的支撑性能。通过多个搬运装置的互相配合,可以将构件抬起并在隧道内运输。运输完成后,使两个固定臂30上的弯钩300相背运动,将弯钩300从构件上取下。
46.当需要根据构件的规格不同更换钩挂组件3时,拧下固定螺母71,将固定螺杆70拆下,然后将安装套7取下,将更换后的安装套7套在承重臂2上,使用固定螺杆70穿过承重臂2以及安装套7相对的两侧,拧紧固定螺母71,从而完成安装套7在承重臂2上的固定;安装件8可以提高吊装横梁5在安装套7上固定的稳定性;根据构件重量的不同,调节动力杆21和阻力杆22伸出安装管20的长度,从而调节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提高对不同重量构件搬运的便捷性。综上所述,综上所述,通过设置行走装置、承重臂2和钩挂组件3,可以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内实现构件的运输,降低劳动负担,提高构件在隧道内的运输效率。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组件(1),所述行走组件(1)上铰接有承重臂(2),所述承重臂(2)以铰接点为中心分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长于阻力臂,所述承重臂(2)绕铰接点上下翻转形成杠杆结构,所述阻力臂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挂构件的钩挂组件(3);所述阻力臂上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吊装横梁(5),所述吊装横梁(5)两端固接有吊绳(6),所述钩挂组件(3)设置于吊绳(6)远离吊装横梁(5)的一端;所述吊装横梁(5)与承重臂(2)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臂(2)上套设有安装套(7),所述吊装横梁(5)设置于安装套(7)上,所述安装套(7)上设置有固定螺杆(70),所述固定螺杆(70)穿过承重臂(2)以及安装套(7)相对的两侧,固定螺杆(70)两端螺接有于安装套(7)外壁抵接的固定螺母(7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横梁(5)与承重臂(2)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横梁(5)与安装套(7)之间设置有安装件(8);所述安装件(8)包括设置于安装套(7)上的转轴(81)和设置于转轴(81)远离安装套(7)一端的第二螺杆(83);所述转轴(81)穿设于吊装横梁(5)上且与吊装横梁(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83)上螺接有用于限制吊装横梁(5)的第二限位螺母(8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8)还包括同轴设置于转轴(81)远离第二螺杆(83)一端的第一螺杆(80),所述第一螺杆(80)穿设于安装套(7)上且与安装套(7)螺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8)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螺杆(80)远离转轴(81)一端的限位环(82)和螺接于第一螺杆(80)上的第一限位螺母(800),所述限位环(82)和第一限位螺纹分别位于安装套(7)两侧对安装套(7)进行限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组件(3)包括固定臂(30)、连接臂(31)和吊环(32);所述固定臂(30)有两个且交叉设置,两个固定臂(30)铰接;两个所述固定臂(30)相同的一端相对弯折形成弯钩(300);所述连接臂(31)有两个且分别与固定臂(30)远离弯钩(300)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连接臂(31)远离固定臂(30)的一端均与吊环(32)铰接,所述吊绳(6)与吊环(32)固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300)上套设有橡胶套(301)。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暗挖隧道钢榀架搬运装置,包括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上铰接有承重臂,所述承重臂以铰接点为中心分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长于阻力臂,所述承重臂绕铰接点上下翻转形成杠杆结构,所述阻力臂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挂构件的钩挂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隧道内构件运输效率的效果。有提高隧道内构件运输效率的效果。有提高隧道内构件运输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许娇 黄丹 潘伟 汤猛 石松岭 西程秋 孙国志 沙军伟 王先军 崔秋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