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婴儿/成人一次性尿裤等领域,具体为一种裤型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2.一般情况下,裤型吸收性物品常见的如开合式一次性尿裤产品,通常包括吸收性主体和外装体,具体地,外装体只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部,吸收性主体从背侧部经裆部向腹侧部延伸,吸收性主体与外装体一部分接合,该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展开状态下呈“t型”,因此也称为t型尿裤;该类裤型吸收性物品外装体的左右两侧端部分别配置有小突起的钩元件,前腹部配置有与之对应的目标片,两个钩元件与目标片可反复粘接或分离,当钩元件粘接于目标片时,可以使吸收性物品处于闭合状态从而呈现短裤的形状。
3.通常,外装体一般包括外层片、内层片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弹性部件复合而成;在裤型吸收性物品生产过程中,单个裤型吸收性物品是由连续牵引状态的外装体经过产品切刀切断后形成,在切割时,位于外装体内部的弹性部件也会一同被切断。由于弹性部件被切断后弹性的消失,如果在端部没有很好地固定的话,弹性部件很容易向内侧区域回缩。
4.为了保证外装体是在平整状态下与吸收性主体复合,提高复合效果,外装体与吸收性主体重叠的区域弹性需要弱化,因此,在此重叠区域也需要将弹性部件进行切断,同样,如果在端部没有很好地固定的话,弹性部件在切断后的也会因为弹性消失而向两外侧回缩。
5.另外,为了形成腿部开口,外装体在腿部周围一般通过弧形切刀进行切断以形成弧形的腿部开口,在形成腿部开口的同时,位于中间的弹性部件也会随着腿开口而被切断,同样,如果在端部没有很好地固定的话,腿部开口周围在切断处弹性部件很容易发生回缩,导致腿部开口边缘弹性应力减弱,影响穿着效果。以上三处弹性部件的回缩,造成弹性部件端部区域未能与内、外层片固定良好,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6.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裤型吸收性物品。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裤型吸收性物品,具有互为正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且具有配置于穿着者腹部的腹侧部、穿着者背部的背侧部以及位于所述腹侧部和所述背侧部之间的裆部,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主体和外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展开状态下呈“t型”,所述吸收性主体沿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配置,且经由所述背侧部、所述裆部至所述腹侧部;所述外装体设置于所述背侧部且在皮肤侧与所述吸收性主体朝向穿着者皮肤侧一面进行复合;所述外装体包括外层片、内层片和位于二者之间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在长度方向按预定的间隔排列;
9.所述外装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至中间可分为端部区域和外侧固定区域以及主伸
缩区域,沿长度方向的外侧向内可分为腰部伸缩区域和与所述吸收主体具有重叠区域的后臀部区域;在所述后臀部区域,沿宽度方向,所述外装体还包括两个腿开口部,所述腿开口部具有与穿着者腿部轮廓相适配的弧形切割曲线,沿所述腿开口部弧形切割曲线的周围设置有腿部固定区域;所述端部区域具有将所述外层片和所述内层片进行接合的多个端部接合部,所述端部接合部在长度方向上错开所述弹性部件而设置;在所述外侧固定区域,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侧与所述外层片、所述内层片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一接合部;在所述主伸缩区域,至少在所述外层片和所述内层片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二接合部;在腿部固定区域,所述后臀部弹性部件与所述外层片、所述内层片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三接合部;
10.在所述内侧固定区域,所述后臀部弹性部件的两端侧与所述外层片、所述内层片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五接合部;单个所述第二接合部的面积同时小于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三接合的面积,单个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接合强度同时小于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三接合部的接合强度。
11.优选地,在所述后臀部区域,沿宽度方向,所述外装体还设有位于中间位置的内侧固定区域,在所述内侧固定区域,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侧与所述外层片、所述内层片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五接合部。
12.在所述主伸缩区域,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外层片、所述内层片三者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接合部。
13.优选地,单个所述第二接合部的面积和接合强度小于所述第五接合部的面积和接合强度;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单个所述第三接合部以及单个所述第五接合部的面积和接合强度相同。
14.优选地,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三接合部、所述第五接合部各自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熔接部,一对所述熔接部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两侧;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被两侧的一对所述熔接部以彼此夹压的状态设置。
15.优选地,多个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第五接合部各自在宽度方向形成若干列,在长度方向形成若干行,每一列的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第五接合部各自可以形成波浪形、直线或其他曲线排布。
16.优选地,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还包括:两个钩元件,分别沿长度方向配置在两个所述端部区域;以及目标片,位于所述腹侧部,其配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朝向穿着者非皮肤侧;两个所述钩元件可反复粘接/分离所述目标片,当所述钩元件贴合于所述目标片,使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形成一腰开口和两个腿开口的裤型形状。
17.优选地,当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为闭合状态的裤型形状时,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收性主体与所述外装体重叠区域的位于腰开口处的暂定部,所述暂定部用于对所述吸收性主体和所述外装体形成的腰开口部分进行临时固定。
18.优选地,在所述外装体其中一侧的所述端部区域,多个所述弹性部件被切断并在切断位置沿宽度方向回缩至所述外侧固定区域,所述外层片和/或所述内层片在切断位置留下切断多个所述弹性部件而形成的第二切痕部,所述第二切痕部包括多个切痕线,沿宽度方向每一所述弹性部件的延长线至少与一个所述切痕线相交设置;在所述外装体另一侧的所述端部区域多个所述弹性部件沿宽度方向回缩至另一侧的所述外侧固定区域;所述第
二切痕部与所述钩元件在厚度方向存在重叠区域,在展开状态下,从朝向穿着者皮肤侧看,所述钩元件覆盖于所述第二切痕部的表面。
19.优选地,在所述后臀部区域,沿宽度方向,所述外装体还设有位于所述内侧固定区域之间的低伸缩区域;在所述低伸缩区域,多个所述弹性部件被切断并在切断位置沿宽度方向回缩至所述内层固定区域;所述外层片和/或所述内层片在切断位置留下切断多个所述弹性部件而形成的第一切痕部,所述第一切痕部包括多个切痕线,沿宽度方向每一所述弹性部件的延长线至少与一个所述切痕线相交设置。
20.优选地,在低伸缩区域,所述外层片和内层片通过超声波复合或者热压合形成多个第四接合部;所述第四接合部在长度方向上错开所述弹性部件而设置。
21.优选地,在所述外装体的所述端部区域,两个所述钩元件接合于与所述内层片朝向穿着者的皮肤侧,所述钩元件为长条形结构,其位于穿着者皮肤侧面具有多个小突起;所述目标片具有能够供所述钩元件的小突起缠绕的网状面或绒面结构。
22.优选地,在所述端部区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钩元件固定于所述外层片和所述内侧片上的钩元件固定部。
23.优选地,在两个所述端部区域的边侧位置,所述外层片和所述内层片两者之间相互接合形成有用于防止所述外层片和所述内层片张口的边封部,所述边封部通过热压或超声波复合方式形成。
24.优选地,所述外装体的所述外层片具有朝向穿着者皮肤侧的所述内层片折叠的弯折部分。
25.优选地,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配置于穿着者皮肤侧的透液性表面片、配置在非皮肤侧的不透液性背面片、和位于所述透液性表面片和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间之间的吸收体;所述吸收性主体还设有腿部防漏片,其沿长度方向设于所述透液性表面片的两侧;在靠近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内侧,所述腿部防漏片内包折固定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弹性部件;在所述吸收性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还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腿部防漏片与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之间或者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之内。
26.优选地,在所述腹侧部,所述吸收性主体还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弹性腰围片材,所述弹性腰围片材设置在所述吸收体与所述不透液片材之间。
27.优选地,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还包括位于所述背侧部的端部无纺布,所述端部无纺布接合于所述外装体和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朝向穿着者的皮肤侧,用于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端部。
2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装体的外侧固定区域、腿部固定区域和内侧固定区域,分别设置第一接合部、第三接合部和第五接合部对外装体被切断的弹性部件的两端部进行加强固定,使得弹性部件两端部与内、外层片较好的固定,有效防止弹性部件在切断位置因发生回缩而导致相邻区域的弹性应力减弱的问题,提高裤型吸收性物品的贴身性以及产品的质量。
29.本实用新型外装体上的多个第一接合部、多个第二接合部、多个第五接合部设置一定规律排布,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外层片和所述内层片分别在多个所述接合部列之间形成多个规律的褶裥并能形成一定的排气通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外装体在视觉上非常美
观,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状态下与人体肌肤触感柔软,透气性较好。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裤型吸收性物品的朝向穿着者皮肤侧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平面图;
31.图2是图1在t-t截面处的剖视图;
32.图3是图1在s-s截面处的剖视图;
33.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装体一侧的端部区域中,弹性部件切断侧的局部放大图;
34.图5是本实用新型低伸缩区域与两侧的内侧固定区域局部放大图;
35.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装体在弹性部件在端部区域和低伸缩区域切断前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36.图7是本实用新型外装体在自然状态下收缩而形成褶皱状态示意图;
37.图8是本实用新型外装体端部区域具有钩元件固定部的实施例;
38.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中外装体一侧的端部区域中,弹性部件切断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9.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外装体端部区域具有边封部的示意图;
40.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10中外装体一侧的端部区域中,弹性部件切断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1.图12是本实用新型钩元件为分体结构的示意图;
42.图13是本实用新型裤型吸收性物品端部区域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即也是闭合/穿着状态);
43.附图标记说明:腹侧部a1、背侧部a2、裆部a3、腰部伸缩区域b1、后臀部区域b2、端部区域c1、外侧固定区域c2、主伸缩区域c3、腿部固定区域c4、低伸缩区域c5、内侧固定区域c6、第一切痕部k1、第二切痕部k2、吸收性主体1、外装体2、第一接合部5、第二接合部6、第三接合部7、第四接合部8、第五接合部9、边封部10、吸收体11、透液性表面片12、不透液性背面片13、端部无纺布2e、弹性腰围片材14、腿部防漏片15、第一弹性部件16、第二弹性部件17、外层片21、内层片22、弹性部件23、钩元件24、褶裥25、腿围开口部26、端部接合部41、钩元件固定部42、接合部列60、目标片3a、暂定部m、熔接部5a、熔接部6a、熔接部7a、熔接部9a、弯折部分21a。
具体实施方式
4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在无损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任意地进行变更并实施。
4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具有互为正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且具有配置于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a1、配置于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a2、位于该腹侧部a1和该背侧部a2之间的裆部a3。相对于厚度方向,接触穿着者的一侧还称为“皮肤侧”,远离“皮肤侧”的相反侧称为“非皮肤侧”,如图2所示。
46.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展开状态下呈“t型”,其包括吸收性主体1 和外装体2。所述吸收性主体1沿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配置,且经由所述背侧部a2、所述裆部a3
至所述腹侧部a1;所述外装体2设置于所述背侧部a2且在朝向穿着者皮肤侧一面与所述吸收性主体1进行复合。
47.如图2所示,所述吸收性主体1具有配置于穿着者皮肤侧的透液性表面片12、配置在非皮肤侧的不透液性背面片13、和位于透液性表面片12和不透液性背面片13间之间的吸收体11。所述吸收体11可以为卫生纸/吸收材料包覆粉碎后的纸浆纤维和高分子吸水性树脂(sap)的混合物的结构、或者是卫生纸 /吸收材料包覆超薄复合芯体的结构或者是三明治结构,其中,如果所述吸收体 11采用包折方式的结构,则包折方式可以为e折、c折等。所述吸收性主体1 还设有腿部防漏片15,其沿长度方向设于所述透液性表面片12的面两侧,在靠近所述吸收性主体1宽度方向的内侧边,所述腿部防漏片15内包折固定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弹性部件16。在所述吸收性主体1宽度方向的外侧还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弹性部件17,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设置于所述腿部防漏片 15与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之间或者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之内。当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设置于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之内时,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 可以采用包折结构,将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包折在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的内部,如图3所示;当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设置于所述腿部防漏片15与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之间时,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可采用不包折的方式,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可以为底层无纺布材料和防水膜材料的一种或者两种的复合。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6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可以提高所述吸收性主体1与人体的贴合性,防止人体排泄物的侧漏。
48.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吸收性主体1的所述腹侧部a1,所述吸收性主体1还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弹性腰围片材14,所述弹性腰围片材14设置在所述吸收体11与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之间。所述弹性腰围片材14为具有弹性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包含如橡筋/弹性膜复合于两层无纺布之间的复合弹性体,也可以是单独的弹性体材料,通过设置所述弹性腰围片材14使所述腹侧部a1具有一定的弹性伸缩性,提高穿着状态下的贴合性。
49.如图2,所述外装体2包括配置于非皮肤侧的外层片21、配置于穿着者皮肤侧的内层片22,和位于所述外层片21与所述内层片22之间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弹性部件23,所述弹性部件23在长度方向按预定的间隔排列;所述外装体2的所述外层片21具有朝向穿着者皮肤侧的所述内层片22折叠的弯折部分21a。
50.如图1所示,所述外装体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至中间还可分为端部区域c1、外侧固定区域c2、主伸缩区域c3。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为cl1,所述端部区域c1分别对称分布在中心线cl1的两侧,所述外侧固定区域c2与所述端部区域c1相邻设置;所述主伸缩区域c3位于所述外装体2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并与两个所述外侧固定区域c2相邻。
51.如图1和图12所示,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还包括两个钩元件24,分别沿长度方向配置在两个所述端部区域c1,两个所述钩元件24接合于与所述内层片22的朝向穿着者皮肤侧,所述钩元件24为长条形结构,其位于朝向穿着者皮肤侧面具有多个小突起。所述钩元件24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一体式结构,如图12所示为分体式结构,实际应用中根据情况而定。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还包括目标片3a,其位于所述腹侧部a1,其配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1的朝向穿着者非皮肤侧。所述目标片3a通过热熔粘合剂、超声波或热压的方式固定,所述目标片3a具有能够供所述钩元件24的小突起缠绕的网状面或绒面结构。两个所述钩元件24可反复粘接/分离所述目标片3a,当所述钩元件
24粘接于所述目标片3a时,可以使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处于闭合状态,从而形成一个腰开口和两个腿开口的裤型形状。
52.如图1,在所述端部区域c1,所述端部区域c1具有将所述外层片21 和所述内层片22进行接合的多个端部接合部41,所述端部接合部41通过热压或超声波复合的方式形成。所述端部接合部41在长度方向上错开所述弹性部件 23而设置。
53.在所述外装体2的所述端部区域c1,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被切断并在切断位置沿宽度方向回缩至所述外侧固定区域c2,所述外层片21和/或所述内层片22在切断位置留下切断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的而形成的第二切痕部k2,所述第二切痕部(k2)包括多个切痕线,沿宽度方向每一所述弹性部件(23) 的延长线至少与一个所述切痕线相交设置,所述切痕线为斜线排布,以保证所述弹性部件能被完全切断。多个所述第二切痕部k2与所述钩元件24在厚度方向存在重叠区域,在展开状态下,从朝向穿着者皮肤侧看,所述钩元件24覆盖于所述第二切痕部k2的表面,因此也提高了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良好的外观效果。
54.进一步的,在所述外装体2其中一侧的所述端部区域c1,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被切断并在切断位置沿宽度方向回缩至所述外侧固定区域c2,所述外层片21和/或所述内层片22在切断位置留下切断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而形成的第二切痕部k2,所述第二切痕部k2包括多个切痕线,沿宽度方向每一所述弹性部件23的延长线至少与一个所述切痕线相交设置;在所述外装体2另一侧的所述端部区域c1,所述弹性部件23沿宽度方向回缩至所述外侧固定区域c2。所述第二切痕部k2与所述钩元件24在厚度方向存在重叠区域,在展开状态下,从皮肤侧看,所述钩元件24覆盖于所述第二切痕部k2的表面。通过对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外装体2的所述弹性部件23进行在所述端部区域c1的其中一侧进行切断工艺,由所述弹性部件23切断后回缩至所述外侧固定区域c2中,保证了所述端部区域c1的平整度,再实现与所述钩元件24进行复合,从而提高所述钩元件24与所述外装体2在端部区域的复合效果,而且解决现有技术中,所述弹性部件23在切断时产生弹性部件23残留在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层片22 之间的问题,由此大大提高了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美观度。
55.如图8,在所述端部区域c1,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钩元件24固定于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层片22上的钩元件固定部42,所述钩元件固定部42为多个接合点构成,用于将所述钩元件24牢牢固定在所述外装体2的端部区域c1,防止所述钩元件24与所述目标片3a在粘贴或分离过程中发生剥离现象,所述钩元件固定部42的形状或排列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其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三角形、菱形、椭圆形、平行四边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其排列方式可以是规律的排列成直线型、波浪线形、斜线型等。
56.如图4,在宽度方向,所述钩元件24的宽度l1大于所述第二切痕部 k2的宽度l2,所述第二切痕部k2的边侧与所述端部区域c1的外侧边缘有一距离d,所述距离d的数值范围在5mm~20mm之间,留出此距离是为了设置边封部 10(后方详述)。
57.如图4所示,在所述外侧固定区域c2,所述弹性部件23的两端侧与所述外层片21、所述内层片22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一接合部5。其中,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熔接部5a、5a,一对所述熔接部5a、5a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23的两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23被两侧的一对所述熔接部5a、5a以彼此夹压的状态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在宽度方向分布有若干列,在长度方向形成若干行,每一列的第一接合部5可以形成波浪形、直线或其他曲线排布。多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用于固定沿宽
度方向在端部区域c1被切断而回缩的所述弹性部件23。
58.这里的超声波复合技术是采用超声波频率,在一定振幅下将材料中的塑料部分被超声波激活并融化并形成焊接点(接合点)的特殊工艺。所述外层片21、所述内层片22采用纺熔无纺布sms,优选克重为10~25gsm之间。外层片21和内层片22中至少一层为sms无纺布,其含有m层纤维,其纤维极细,增加了纤网均匀性、热封均匀性增强。且sms无纺布纤网均匀度好,手感柔软,过滤性能和吸液性能良好。
59.如图4所示,在所述主伸缩区域c3,至少在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层片22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二接合部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 23与所述外层片21、所述内层片22三者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二接合部6,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三者共同接合的方式。其中,单个所述第二接合部6包括相对设置一对熔接部6a、6a,一对所述熔接部6a、6a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23的两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23被两侧的一对所述熔接部6a、6a以彼此夹压的状态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接合部6在宽度方向分布有若干列,在长度方向形成若干行,每一列的第二接合部6可以形成波浪形、直线或其他曲线排布。多个所述第二接合部6用于固定在所述主伸缩区域c3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所述弹性部件23。
60.如图1,所述外装体2沿长度方向的外侧向内可分为腰部伸缩区域b1 以及与所述吸收主体1具有重叠区域的后臀部区域b2,在所述后臀部区域b2,沿宽度方向,所述外装体2还设有低伸缩区域c5和内侧固定区c6,所述内侧固定区c6位于所述低伸缩区域c5的两侧;如图8所示,在所述低伸缩区域c5,所述外层片21和内层片22通过超声波复合或者热压合形成多个第四接合部8,所述第四接合部8用于固定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侧片22,且所述第四接合部 8在长度方向上错开所述弹性部件23而设置。
61.在所述低伸缩区域c5,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被切断并在切断位置沿宽度方向回缩至所述内侧固定区域c6,所述外层片21和/或所述内层片22在切断位置留下切断多个弹性部件23而形成的第一切痕部k1,所述第一切痕部k1包括多个切痕线,沿宽度方向每一所述弹性部件23的延长线至少与一个所述切痕线相交设置,以保证所述弹性部件能被切断,本实施例中,切痕线为斜线排布。所述低伸缩区域c5由于所述弹性部件23被切断而呈现较低弹性伸缩性,因此,保证了外装体2是在平整状态下与所述吸收性主体1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复合效果。
62.如图5,在所述内侧固定区域c6,所述弹性部件23的端部与所述外层片21、所述内层片22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五接合部9,其中,单个所述第五接合部9包括相对设置一对熔接部9a、9a,一对所述熔接部9a、9a 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23的两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23被两侧的一对所述熔接部9a、9a以彼此夹压的状态设置。多个所述第五接合部9 在宽度方向分布有若干列,在长度方向形成若干行,每一列的第五接合部9可以形成波浪形、直线或其他曲线排布。在所述低伸缩区域c5,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被切断并在切断位置沿宽度方向回缩至所述内侧固定区域c6,多个所述第五接合部9用于固定沿宽度方向在所述低伸缩区域c5被切断而回缩的所述弹性部件23。
63.如图1,在所述后臀部区域b2,沿宽度方向,所述外装体2还包括两个腿开口部26,所述腿开口部26具有与穿着者腿部轮廓相适配的弧形切割曲线,沿所述腿开口26弧形切割曲线的周围设置有腿部固定区域c4;在所述腿部固定区域c4,所述弹性部件23与所述外层片21、所述内层片22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三接合部7,多个所述第三接合部7
沿着腿围弧形切割曲线设置。如图4所示,其中,单个所述第三接合部7包括相对设置一对熔接部7a、7a,一对所述熔接部7a、7a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23的两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23被两侧的一对所述熔接部7a、7a以彼此夹压的状态设置,从而固定由于形成所述腿开口部26而一同被切断的沿宽度方向回缩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从而抑制所述弹性部件23在腿开口周围发生回缩,有效提高了腿部的平整性,保证了其弹性。
64.为了能固定弹性部件23的两端,单个所述第二接合部6的面积同时小于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所述第三接合部7以及所述第五接合部9的面积,单个所述第二接合部6的接合强度同时小于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所述第三接合部7以及所述第五接合部9的接合强度。为了简化设计,可设定,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单个所述第三接合部7以及单个所述第五接合部9的面积和接合强度相同,当然也可以设置成不相同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图6,多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所述第二接合部6、所述第五接合部9在宽度方向形成若干接合部列60,所述接合部列60可以形成波浪线型、直线型或其他曲线排布。
65.在自然状态(不施加外力的状态)下,所述外装体2由于所述弹性部件23 收缩而收缩,如图7,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层片22分别在多个所述接合部列 60之间形成多个规律的褶裥25,多个所述褶裥25在外装体2朝向穿着者的皮肤侧和非皮肤侧两面分别突出,多个所述褶裥25分别在与所述外装体2伸缩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与伸缩方向垂直的方向(长度方向)连续的延伸,因此,本实施方式裤型吸收性物品的外装体2设置的接合部列60之间形成多个规律的褶裥,在视觉上非常美观,且并能形成一定的排气通道,在穿着状态下与人体肌肤触感柔软,透气性较好。
66.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两侧所述端部区域c1的边侧位置,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层片22二者之间相互接合形成有用于防止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层片22张口的边封部10,所述边封部10通过热压或超声波复合方式形成。所述边封部10具有多个接合点,所述接合点在长度方向间隔排列。所述边封部 10用于防止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层片22在两端部边缘处发生张口现象,从而提高所述外装体2两侧端部的接合强度,同时,进一步防止所述端部区域c1 发生开裂或两片层之间的分层现象。
6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装体2还包括位于所述背侧部a2的端部无纺布2e,所述端部无纺布2e接合于所述吸收性主体1的皮肤侧,用于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1的端部,防止所述吸收性主体1在吸收体液等排泄物后因膨胀而在端部发生开裂现象。
68.为了能顺利将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装入包装袋,还需要将成型后单个的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进行折叠为闭合状态,如图13所示,对于展开状态的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以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cl2为折叠位置而将其进行对折,使位于所述腹侧部a1的所述吸收性主体1与位于所述背侧部a2的所述外装体2 在厚度方向存在重叠区域且将两个所述钩元件24粘接所述目标片3a,使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处于闭合状态,形成一个腰开口和两个腿开口的裤型形状。当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为闭合状态的裤型形状时,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收性主体1与所述外装体2重叠区域的位于腰开口处的若干暂定部m,所述暂定部m用于对所述吸收性主体1和所述外装体2形成的腰开口部分进行临时固定,以防止在后续包装过程中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收性主体1和所述外装体2发生开口或分离而导致产品松散现象,从而使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更加紧实、整齐度高,提高包装效果。所述暂定部m可以为热粘合剂固定,也可以为热压粘合固定或者超声波复合等。当所述暂定
部m为热压粘合或者超声波复合固定时,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在进行产品对折时,由所述外装体2的所述背侧部a2向所述吸收性主体1的所述腹侧部a1进行固定。
6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裤型吸收性物品,具有互为正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且具有配置于穿着者腹部的腹侧部(a1)、穿着者背部的背侧部(a2)以及位于所述腹侧部(a1)和所述背侧部(a2)之间的裆部(a3),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主体(1)和外装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展开状态下呈“t型”,所述吸收性主体(1)沿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配置,且经由所述背侧部(a2)、所述裆部(a3)至所述腹侧部(a1);所述外装体(2)设置于所述背侧部(a2)且在朝向穿着者皮肤侧一面与所述吸收性主体(1)进行复合;所述外装体(2)包括外层片(21)、内层片(22)和位于二者之间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弹性部件(23),所述弹性部件(23)在长度方向按预定的间隔排列;所述外装体(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至中间可分为端部区域(c1)和外侧固定区域(c2)以及主伸缩区域(c3),沿长度方向的外侧向内可分为腰部伸缩区域(b1)和与所述吸收性主体(1)具有重叠区域的后臀部区域(b2);在所述后臀部区域(b2),沿宽度方向,所述外装体(2)还包括两个腿开口部(26),所述腿开口部(26)具有与穿着者腿部轮廓相适配的弧形切割曲线,沿所述腿开口部(26)弧形切割曲线的周围设置有腿部固定区域(c4);所述端部区域(c1)具有将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层片(22)进行接合的多个端部接合部(41),所述端部接合部(41)在长度方向上错开所述弹性部件(23)而设置;在所述外侧固定区域(c2),所述弹性部件(23)的两端侧与所述外层片(21)、所述内层片(22)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一接合部(5);在所述主伸缩区域(c3),至少在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层片(22)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二接合部(6);在腿部固定区域(c4),所述弹性部件(23)与所述外层片(21)、所述内层片(22)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三接合部(7);单个所述第二接合部(6)的面积同时小于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和所述第三接合部(7)的面积,单个所述第二接合部(6)的接合强度同时小于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和所述第三接合部(7)的接合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臀部区域(b2),沿宽度方向,所述外装体(2)还设有位于中间位置的内侧固定区域(c6),在所述内侧固定区域(c6),所述弹性部件(23)的两端侧与所述外层片(21)、所述内层片(22)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第五接合部(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伸缩区域(c3),所述弹性部件(23)与所述外层片(21)、所述内层片(22)三者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接合部(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第二接合部(6)的面积和接合强度小于第五接合部(9)的面积和接合强度;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单个所述第三接合部(7)以及单个所述第五接合部(9)的面积和接合强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第二接合部(6)、所述第三接合部、第五接合部(9)分别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熔接部,一对所述熔接部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23)的两侧;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23)被两侧的一对所述熔接部以彼此夹压的状态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接合部(5)、第二
接合部(6)、第五接合部(9)各自在宽度方向形成若干列,在长度方向形成若干行,每一列的第一接合部(5)、第二接合部(6)、第五接合部(9) 形成波浪形、直线排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还包括:两个钩元件(24),分别沿长度方向配置在两个所述端部区域(c1);以及目标片(3a),位于所述腹侧部(a1),其配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1)朝向穿着者的非皮肤侧;两个所述钩元件(24)可反复粘接/分离所述目标片(3a),当所述钩元件(24)贴合于所述目标片(3a),使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形成一腰开口和两个腿开口的裤型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为闭合状态的裤型形状时,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收性主体(1)与所述外装体(2)重叠区域的位于腰开口处的暂定部(m),所述暂定部(m)用于对所述吸收性主体(1)和所述外装体(2)形成的腰开口部分进行临时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装体(2)其中一侧的所述端部区域(c1),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被切断并在切断位置沿宽度方向回缩至所述外侧固定区域(c2),所述外层片(21)和/或所述内层片(22)在切断位置留下切断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而形成的第二切痕部(k2),所述第二切痕部(k2)包括多个切痕线,沿宽度方向每一所述弹性部件(23)的延长线至少与一个所述切痕线相交设置;在所述外装体(2)另一侧的所述端部区域(c1),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沿宽度方向回缩至另一侧的所述外侧固定区域(c2);所述第二切痕部(k2)与所述钩元件(24)在厚度方向存在重叠区域,在展开状态下,从朝向穿着者皮肤侧看,所述钩元件(24)覆盖于所述第二切痕部(k2)的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臀部区域(b2),沿宽度方向,所述外装体(2)还设有位于内侧固定区域(c6)之间的低伸缩区域(c5);在所述低伸缩区域(c5),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被切断并在切断位置沿宽度方向回缩至内侧固定区域(c6);所述外层片(21)和/或所述内层片(22)在切断位置留下切断多个所述弹性部件(23)而形成的第一切痕部(k1),所述第一切痕部(k1)包括多个切痕线,沿宽度方向每一所述弹性部件(23)的延长线至少与一个所述切痕线相交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伸缩区域(c5),所述外层片(21)和内层片(22)通过超声波复合或者热压形成多个第四接合部(8);所述第四接合部(8)在长度方向上错开所述弹性部件(23)而设置。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装体(2)的所述端部区域(c1),两个所述钩元件(24)接合于与所述内层片(22)的朝向穿着者皮肤侧一面,所述钩元件(24)为长条形结构,其位于朝向穿着者皮肤侧面具有多个小突起;所述目标片(3a)具有能够供所述钩元件(24)的小突起缠绕的网状面或绒面结构。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部区域(c1),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钩元件(24)固定于所述外层片(21)和内层片(22)上的钩元件固定部(4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端部区域(c1)的边侧位置,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层片(22)两者之间相互接合形成有用于防止所述外层片(21)和所述内层片(22)张口的边封部(10),所述边封部(10)通过热压或超声波复合方式形成。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体(2)的所述外层片
(21)具有朝向穿着者皮肤侧的所述内层片(22)折叠的弯折部分(21a)。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主体(1)具有配置于穿着者皮肤侧的透液性表面片(12)、配置在非皮肤侧的不透液性背面片(13)、和位于所述透液性表面片(12)和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间之间的吸收体(11);所述吸收性主体(1)还设有腿部防漏片(15),其沿长度方向设于所述透液性表面片(12)的两侧;在靠近所述吸收性主体(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所述腿部防漏片(15)内包折固定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弹性部件(16);在所述吸收性主体(1)宽度方向的外侧还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弹性部件(17),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设置于所述腿部防漏片(15)与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之间或者所述不透液性背面片(13)之内。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腹侧部(a1),所述吸收性主体(1)还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弹性腰围片材(14),所述弹性腰围片材(14)设置在吸收体(11)与不透液性背面片(13)之间。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背侧部(a2)的端部无纺布(2e),所述端部无纺布(2e)接合于所述吸收性主体(1)的朝向穿着者的皮肤侧一面,用于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1)的端部。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裤型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主体和外装体,所述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展开状态下呈“T型”,所述外装体包括外层片、内层片和位于二者之间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弹性部件;在多个区域,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侧与所述外层片、所述内层片之间通过超声波复合或者热压形成有多个接合部,其中,单个所述第二接合部的面积同时小于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三接合部的面积,单个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接合强度同时小于单个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三接合部的接合强度,通过对弹性部件的两端部进行加强固定,使该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状态下与人体肌肤触感柔软,透气性较好的同时,其外装体的外形也得到提升。其外装体的外形也得到提升。其外装体的外形也得到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徐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