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
背景技术:2.闸门是一种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主要有木质闸门、木面板钢构架闸门、铸铁闸门、钢筋混凝土闸门以及钢闸门。
3.闸门主要有主体固定部分、闸门板和驱动部分组成,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闸门使用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出现了智能控制及量测一体化的闸门装置,是将远程系统控制、测量仪器以及闸门结合在一起的装置,能够更好适用与不同的使用环境中。
4.相关技术中,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上的测量装置,一般是固定安装在闸门板外部的,在闸门开启时,水流通过测量装置,进而能够对水流的流速等状态进行测量,而测量装置在不使用时也处于外部环境中,可能会因为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故障或是损坏,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解决了闸门装置上的测量装置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容易出现故障或是损坏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包括:
8.主体;
9.测量结构,两个所述测量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内部的两侧,所述测量结构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于压力弹簧,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轮,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测量器;
10.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分别开设于所述主体的两侧,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槽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
11.闸门板,所述闸门板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闸门板的一侧与所述滑动轮的外部贴合。
12.优选的,所述滑动轮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滑动轮分别位于所述滑动块侧面的顶部与底部。
13.优选的,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滑动块的下方,所述压力弹簧位于所述滑杆的右侧,所述测量器位于两个所述滑动轮之间。
14.优选的,所述主体内部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收卷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主体内部的顶部,所述收卷件转动于所述主体的内部。
15.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收卷件外部的中间均固定安装有转动齿
轮,两个所述转动齿轮的外部啮合,所述收卷件外部的两侧均缠绕有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的底端安装于所述闸门板的一侧。
16.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闸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17.优选的,所述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槽。
18.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转动连接有润滑滚轮,所述润滑滚轮与所述连接绳索的外部接触。
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通过设置该测量结构,主要用于对水体进行测量,同时能够根据闸门板的使用状态,自动进行展开和收缩,在不使用时,通过闸门板对滑动轮产生的挤压作用,使得滑动块能够完全收缩至活动槽内部,同时测量器也位于活动槽的内部,对测量器进行保护,避免长时间处于外部环境中,而在闸门板开启时,使得滑动轮不再受到挤压作用,最终使得测量器跟随滑动块向外延伸,进而能够与水体接触,完成测量工作,该测量结构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式设计,在使用时十分灵活,能够避免长时间裸露在外部环境中,增加测量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所示的闸门板与主体内部局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4所示的润滑结构外部的示意图。
26.图中标号:
27.1、主体;
28.2、测量结构;
29.21、滑动块,22、滑杆,23、压力弹簧,24、滑动轮,25、测量器;
30.3、活动槽,4、闸门板;
31.5、驱动结构;
32.51、驱动电机,52、收卷件,53、转动齿轮,54、连接绳索;
33.6、移动槽;
34.7、润滑结构;
35.71、壳体,72、储液槽,73、润滑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7.第一实施例
38.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闸门板与主体内部局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包括:
39.主体1;
40.测量结构2,两个所述测量结构2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1内部的两侧,所述测量结构2包括滑动块21,所述滑动块2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杆22,所述滑杆22的外表面套接于压力弹簧23,所述滑动块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轮24,所述滑动块21的一侧设置有测量器25;
41.活动槽3,所述活动槽3分别开设于所述主体1的两侧,所述滑动块21位于所述活动槽3内,所述滑杆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槽3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
42.闸门板4,所述闸门板4设置于所述主体1上,所述闸门板4的一侧与所述滑动轮24的外部贴合。
43.两个测量结构2分别位于主体1内部底部的左右两侧,用于对水体进行测量,滑动块21位于活动槽3内部,活动槽3作为滑动块21活动空间,能够在其内部水平方向移动,滑杆22位于活动槽3内部的底部位置,其左右两端与活动槽3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通过滑杆22与滑动块21底部滑动连接,对滑动块21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滑动块21能够稳定的在活动槽3内部水平方向移动;
44.压力弹簧23位于滑杆22外部的右侧,在滑动块21处于活动槽3内部时,滑动块21的右侧能够压缩压力弹簧23,而通过压力弹簧23为滑动块21提供弹力支持;
45.两个滑动轮24位于滑动块21外侧的顶部与底部位置,且滑动轮24有活动槽3的内部延伸至主体1外部,其外部通过与闸门板4接触,使其受到闸门板4侧面的挤压作用,进而使得滑动块21同时被挤压,而闸门板4底部的左右两侧为弧形设置,在闸门板4向下移动时,其底部的弧面能够滑动轮24外部产生水平方向的挤压作用,同时也不会影响闸门板4正常向下移动,而通过设置滑动轮24与闸门板4滚动连接,能够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闸门板4与滑动轮24之间因长时间摩擦而出现磨损,同时使得闸门板4在升降式不会受到滑动轮24过多的影响,能够正常开启或关闭;
46.测量器25通过安装在两个滑动轮24之间,保证水体能够正常与测量器25外部接触,且位于滑动块21外侧的中间位置,主要用于对经过的水体进行测量,其测量的水体具体那些参数,取决于其使用的对应的测量器类型;
47.在主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闸门板4适配的凹槽,作为水体流通空间,通过闸门板4控制该凹槽开启或关闭。
48.所述滑动轮24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滑动轮24分别位于所述滑动块21侧面的顶部与底部。
49.所述滑杆22位于所述滑动块21的下方,所述压力弹簧23位于所述滑杆22的右侧,所述测量器25位于两个所述滑动轮24之间。
50.所述主体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结构5,所述驱动结构5包括驱动电机51和收卷件52,所述驱动电机51设置于所述主体1内部的顶部,所述收卷件52转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
51.所述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与所述收卷件52外部的中间均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53,
两个所述转动齿轮53的外部啮合,所述收卷件52外部的两侧均缠绕有连接绳索54,所述连接绳索54的底端安装于所述闸门板4的一侧。
52.驱动电机51为正反转电机,外接有电源,位于收卷件52的上方,且通过两个转动齿轮53之间的啮合作用,使得驱动电机51转动时能够带动收卷件52同时转动,而收卷件52左右两侧均缠绕有连接绳索54,通过收卷件52正反方向转动,能够实现对连接绳索54的受短和放长,进而能够带动闸门板4可以在竖直方向移动,完成闸门板4的开启与关闭,而驱动电机51通过与内部的控制器信号连接,而控制器通过与外部的远程控制端信号连接,能够实现完成控制,利用物联网技术、智能远程控制技术,通过采集相关监测数据信息,结合工程实际水量调度要求,通过控制系统对现场闸门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现场流量,系统支持对现场设备工况信息的采集,工作人员可通过反馈回的数据对现场闸门进行远程控制。
53.所述主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6,所述闸门板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
54.移动槽6为闸门板4竖直方向的移动路径,对闸门板4起到限位作用,使得闸门板4能够稳定在主体1上稳定移动。
5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56.在闸门板4开启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51,使得驱动电机51正向转动,使得两个转动齿轮53同时转动,进而带动收卷件52可以转动,通过收卷件52正向转动,使得其外部缠绕的连接绳索54被收短,进而带动闸门板4可以在主体1上移动,实现闸门板4的开启,关闭时,则通过控制驱动电机51反向转动,最终使得闸门板4向下移动;
57.而在闸门板4向上开启时,当闸门板4的左右两侧与滑动轮24外部分离时,滑动轮24不再受到挤压作用,并在压力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滑动块21在在滑杆22的外部水平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其上的测量器25延伸至主体1外侧,并与外部的水体接触,可以对水体进行测量;
58.而在闸门板4关闭时,此时并不需要使用测量器25,而通过闸门板4向下移动时,其外部能够挤压滑动轮24,使得滑动轮24向活动槽3内部收缩,并使得滑动块21挤压压力弹簧23,最终使得测量器25完全收缩至活动槽3内部。
5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0.通过设置该测量结构2,主要用于对水体进行测量,同时能够根据闸门板4的使用状态,自动进行展开和收缩,在不使用时,通过闸门板4对滑动轮24产生的挤压作用,使得滑动块21能够完全收缩至活动槽3内部,同时测量器25也位于活动槽3的内部,对测量器25进行保护,避免长时间处于外部环境中,而在闸门板4开启时,使得滑动轮24不再受到挤压作用,最终使得测量器25跟随滑动块21向外延伸,进而能够与水体接触,完成测量工作,该测量结构2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式设计,在使用时十分灵活,能够避免长时间裸露在外部环境中,增加测量器25的使用寿命。
61.第二实施例
62.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一种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其中,第二实施例并不会妨碍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独立实施。
63.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另一种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不同之处在于:
64.所述主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润滑结构7,所述润滑结构7包括壳体71,所述壳体71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所述壳体71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槽72。
65.所述壳体71上转动连接有润滑滚轮73,所述润滑滚轮73与所述连接绳索54的外部接触。
66.壳体71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主体1内侧,储液槽72位于壳体71内部的顶部位置,内部储存的是润滑油,在壳体71的左侧设置有进油口,用于向储液槽72内部添加润滑油,其底部设置有导出孔,与润滑滚轮73滚动位置连通,使得润滑油能够直接滴落在润滑滚轮73的外部,而润滑滚轮73与连接绳索54保持紧密贴合,其接触面为吸水性海绵材料,能够吸收润滑油,通过连接绳索54的转动,能够带动润滑滚轮73转动,进而对连接绳索54外部进行润滑处理,通过设置该润滑结构7,主要用于对连接绳索54进行自动润滑,在连接绳索54运动时,通过润滑滚轮73转动能够对连接绳索54的外部进行润滑处理,省去了人工润滑操作,避免连接绳索54出现生锈,保持连接绳索54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增加连接绳索54的使用寿命。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测量结构,两个所述测量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内部的两侧,所述测量结构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于压力弹簧,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轮,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测量器;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分别开设于所述主体的两侧,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槽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闸门板,所述闸门板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闸门板的一侧与所述滑动轮的外部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轮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滑动轮分别位于所述滑动块侧面的顶部与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滑动块的下方,所述压力弹簧位于所述滑杆的右侧,所述测量器位于两个所述滑动轮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部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收卷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主体内部的顶部,所述收卷件转动于所述主体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收卷件外部的中间均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两个所述转动齿轮的外部啮合,所述收卷件外部的两侧均缠绕有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的底端安装于所述闸门板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闸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转动连接有润滑滚轮,所述润滑滚轮与所述连接绳索的外部接触。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所述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包括:主体;测量结构,两个所述测量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内部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智能控制及测流的一体化闸门装置,通过设置该测量结构,主要用于对水体进行测量,同时能够根据闸门板的使用状态,自动进行展开和收缩,在不使用时,通过闸门板对滑动轮产生的挤压作用,使得滑动块能够完全收缩至活动槽内部,同时测量器也位于活动槽的内部,对测量器进行保护,避免长时间处于外部环境中,而在闸门板开启时,使得滑动轮不再受到挤压作用,最终使得测量器跟随滑动块向外延伸,进而能够与水体接触,完成测量工作。完成测量工作。完成测量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 张火炬 秦康武 尚耀程 洪生侨 孙信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龙享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