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5-29  115



1.本实用新型属于网络运维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


背景技术:

2.网络运维是指为保障电信网络与业务正常、安全、有效运行而采取的生产组织管理活动,简称运维管理或oam。网络运维工作比较繁杂,尤其是对信息网络硬件系统的维护。信息网络硬件系统维护又称信息技术运行维护(简称:it运维),是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系统提供维护和技术支持以及其它服务。it运维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系统和服务进行咨询评估、优化改善和性能监视,并报告系统和服务的运行情况,在信息运维工作中需要工具箱便于信息运维工具进行放置。
3.目前,在网络运维作业中主要使用的工具有:笔记本电脑、工器具、网线钳、测线 仪、网线、数据线等设备,由于所需设备繁多,一名运维人员是无法将其全部携带外出的,而且在运维现场一旦出现工具缺失,将会造成运维工作的延误。并且传统的运维作业存在以下弊端:1、需多人携带工具外出作业,浪费人力资源;2、携带大量工具散落在工作现场,不利于现场标准化管理。
4.为此,需要对运维工作中使用的工具进行分类,以提高使用工具进行运维工作的效率,基于此,发明人设计一种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通过设计多层工具箱,并在工具箱中设计不同的工具放置槽,不仅能够避免工具的遗漏,还能够针对特定的使用场合使用特定的工具,提供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通过设计多层工具箱,并在工具箱中设计不同的工具放置槽,不仅能够有序、可靠地将工具放置到工具箱内,还能够针对特定的使用场合使用特定的工具,提供作业效率。
6.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
8.上箱体设置于下箱体的顶端,上箱体的底部后侧与下箱体的顶部后侧相铰接;
9.上箱体顶端设有箱盖,箱盖的后侧与上箱体的顶部后侧相铰接;
10.下箱体底端设有支腿;
11.所述上箱体内设有上放置盒,上放置盒嵌设在上箱体内,上放置盒顶部设有若干第一放置槽,每个第一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一升降结构,第一升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放置槽内的第一升降盒和第一伸缩杆,通过第一伸缩杆实现第一升降盒的升降;
12.所述下箱体内设有前放置盒和后放置盒,后放置盒设置于下箱体内的后侧,前放置盒设置于下箱体内的前侧,前放置盒与下箱体之间设有活动机构,通过活动机构实现前放置盒与下箱体的活动连接;
13.所述前放置盒顶部设有若干第二放置槽,每个第二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二升降结
构,第二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放置槽内的第二升降盒和第二伸缩杆,通过第二伸缩杆实现第二升降盒的升降。
14.进一步的,支腿设有四条,且四条支腿的顶端均与下箱体底端相铰接。
15.进一步的,第一伸缩杆底端固定在第一放置槽的槽底,第一伸缩杆顶端与第一升降盒底端相连接。
16.进一步的,后放置盒底端与下箱体的底壁固定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左第一连接杆、右第一连接杆、左第二连接杆、右第二连接杆、左第三连接杆、右第三连接杆、左滑动块和右滑动块;左右两个第一连接杆均与下箱体底壁固定连接;
18.前放置盒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缺口,且前放置盒底端左侧的第一缺口处设有左滑动长孔,右侧的第一缺口处设有右滑动长孔,左滑动长孔和右滑动长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19.进一步的,左滑动块向右延伸,并伸入左滑动长孔内,左滑动块能在左滑动长孔内滑动,左滑动块的左端与左第三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左第三连接杆的底端与左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左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左第一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
20.右滑动块向左延伸,并伸入右滑动长孔内,右滑动块能在右滑动长孔内滑动,右滑动块的右端与右第三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右第三连接杆的底端与右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右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右第一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
21.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前放置盒卡接于下箱体前侧壁的顶端,下箱体前侧壁的顶端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卡接条,前放置盒底端设有卡接槽,卡接条能够嵌入卡接槽内。
22.进一步的,上箱体前侧中间还设有第二缺口,前放置盒后侧左右两端还设有第二缺角,当前放置盒卡接于下箱体前侧壁的顶端时,前放置盒后侧中间能够卡接在上箱体前侧中间的第二缺口处,上箱体前侧左右两端卡接于前放置盒后侧左右两端的第二缺角处。
23.进一步的,当将前放置盒从下箱体内取出,便于对上箱体进行支撑,上箱体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放置槽,第三放置槽内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一端与上箱体转动连接。
24.进一步的,第二伸缩杆底端固定在第二放置槽的槽底,第二伸缩杆顶端与第二升降盒底端相连接。
25.进一步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为微型电动推杆,品牌为康权耐,型号为smm-10mm/s-20。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盒用于放置斜口钳、网钳、尖嘴钳、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第二升降盒用于放置网线、水晶头、标签机;上放置盒顶部还设有第五放置槽,第五放置槽用于放置u盘;所述后放置盒顶部设有若干第四放置槽,第四放置槽用于放置巡线仪、测线仪。
27.进一步的,上箱体顶端左右两侧设有上锁槽,箱盖的左右两侧对应上锁槽的位置设有上锁扣,下箱体顶端左右两侧设有下锁槽,上箱体底端左右两侧对应下锁槽的位置设有下锁扣。
28.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的搬运,下箱体左右两侧还设有把手。
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0.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不仅可以防止运维工作中使用的不同种
类的工具,而且可以通过将第一升降盒或第二升降盒的升起,从而用于区分需要使用的工具和暂时不用的工具。
31.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还通过采用多层设计,可以增加防止工具的位置,不仅能够有序、可靠地将工具放置到工具箱内,还能够针对特定的使用场合使用特定的工具,提供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32.图1是实施例1所述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打开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翻转上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将前放置盒卡接于下箱体前侧壁顶端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图2的左侧面剖视图;
37.图6是图3的左侧面剖视图;
38.图7是图4的左侧面剖视图;
39.图8是图7中第一升降盒和第二升降盒均向上升起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
ꢀ“
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43.实施例1
44.参阅图1-8,一种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
45.上箱体1设置于下箱体2的顶端,上箱体1的底部后侧与下箱体2的顶部后侧相铰接;
46.上箱体1顶端设有箱盖11,箱盖11的后侧与上箱体1的顶部后侧相铰接;
47.下箱体2底端设有支腿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支腿4设有四条,且四条支腿4的顶端均与下箱体2底端相铰接。
48.如图2、4、5-8所示,所述上箱体1内设有上放置盒,上放置盒的外轮廓与上箱体1的内轮廓相适配,且上放置盒嵌设在上箱体1内,上放置盒顶部设有若干第一放置槽,每个第一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一升降结构,第一升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放置槽内的第一升降盒12和第一伸缩杆13,第一伸缩杆13的底端固定在第一放置槽的槽底,第一伸缩杆13顶端与第
一升降盒12底端相连接,通过第一伸缩杆13可以实现第一升降盒12的升降。
49.如图3、5-8所示,所述下箱体2内设有前放置盒21和后放置盒22,前放置盒21和后放置盒22嵌设在下箱体2内,后放置盒22设置于下箱体2内的后侧,前放置盒21设置于下箱体2内的前侧,后放置盒22底端与下箱体2的底壁固定连接,前放置盒21与下箱体2之间设有活动机构,通过活动机构可以实现前放置盒与下箱体2的活动连接;
50.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左第一连接杆31、右第一连接杆、左第二连接杆33、右第二连接杆、左第三连接杆35、右第三连接杆、左滑动块37和右滑动块;左右两个第一连接杆均与下箱体2底壁固定连接;
51.前放置盒21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缺口,且前放置盒21底端左侧的第一缺口处设有左滑动长孔42,右侧的第一缺口处设有右滑动长孔,左滑动长孔42和右滑动长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52.左滑动块37向右延伸,并伸入左滑动长孔42内,左滑动块37能在左滑动长孔42内滑动,左滑动块27的左端与左第三连接杆35的顶端固定连接,左第三连接杆35的底端与左第二连接杆33的顶端转动连接,左第二连接杆33的底端与左第一连接杆31的顶端转动连接;
53.右滑动块向左延伸,并伸入右滑动长孔内,右滑动块能在右滑动长孔内滑动,右滑动块的右端与右第三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右第三连接杆的底端与右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右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右第一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
54.如图5-8所示,为了便于前放置盒21卡接于下箱体2前侧壁的顶端,下箱体2前侧壁的顶端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卡接条23,前放置盒21底端设有卡接槽,卡接条23能够嵌入卡接槽内。
55.如图4、6、8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时,为使用时便于拿取工具,可以将前放置盒21卡接于下箱体2前侧壁的顶端,此时可以拿取前放置盒21内的工具,扩大上箱体1的拿取空间。具体使用方法为,先将上箱体1向上翻转,再将前放置盒21从下箱体2内取出,并卡接于下箱体2前侧壁的顶端。
56.进一步的,如图1、2、3所示,上箱体1前侧中间还设有第二缺口,前放置盒21后侧左右两端还设有第二缺角,当前放置盒21卡接于下箱体2前侧壁的顶端时,前放置盒21后侧中间能够卡接在上箱体1前侧中间的第二缺口处,上箱体1前侧左右两端卡接于前放置盒21后侧左右两端的第二缺角处。
57.如图5-8所示,当将前放置盒21从下箱体2内取出,便于对上箱体1进行支撑,上箱体1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放置槽14,第三放置槽14内设有支撑腿15,支撑腿15的一端与上箱体1转动连接。
58.如图2-8所示,所述前放置盒21顶部设有若干第二放置槽,每个第二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二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放置槽内的第二升降盒24和第二伸缩杆25,第二伸缩杆25底端固定在第二放置槽的槽底,第二伸缩杆25顶端与第二升降盒24底端相连接,通过第二伸缩杆25可以实现第二升降盒24的升降;
59.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25均为微型电动推杆,品牌为康权耐,型号为smm-10mm/s-20,当按动第一升降盒12或第二升降盒24时,第一伸缩杆13或第二伸缩杆25会向上弹出并伸张,第一伸缩杆13带动第一升降盒12向上伸出,第二伸缩杆25带动第二
升降盒24向上伸出,当再次按动第一升降盒12或第二升降盒24时,第一伸缩杆13会带动第一升降盒12收缩至第一放置槽内,第二伸缩杆25会带动第二升降盒24收缩至第二放置槽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25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即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所在,故不再赘述;
6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升降盒12用于放置斜口钳、网钳、尖嘴钳、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
61.第二升降盒24用于放置网线、水晶头、标签机;
62.上放置盒顶部还设有第五放置槽16,第五放置槽16用于放置u盘;
63.所述后放置盒22顶部设有若干第四放置槽26,第四放置槽26用于放置巡线仪、测线仪。
64.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上箱体1顶端左右两侧设有上锁槽17,箱盖11的左右两侧对应上锁槽17的位置设有上锁扣18,下箱体2顶端左右两侧设有下锁槽27,上箱体1底端左右两侧对应下锁槽27的位置设有下锁扣28;上锁扣18能够插入上锁槽17内,下锁扣28能够插入下锁槽27,在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使用完毕后,可以将上锁扣18插入上锁槽17内,将箱盖11与上箱体1锁紧,将下锁扣28插入下锁槽27内,将上箱体1与下箱体2锁紧,避免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在搬运过程中造成工具的掉落,具体的,所述上锁扣18、上锁槽17、下锁扣28和下锁槽27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部件结构即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所在,故不再赘述。
65.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的搬运,下箱体2左右两侧还设有把手29。
66.使用前,将斜口钳、网钳、尖嘴钳、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等常用工具放置于第一升降盒12内,将网线、水晶头、标签机放置于第二升降盒24内,将巡线仪、测线仪等测试工具放置于第四放置槽26内,将u盘放置于第五放置槽15内;
67.使用时,将所述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放置于需要进行网络信息维护的位置,打开箱盖11,根据需要按动放置不同工具的第一升降盒12,第一伸缩杆13带动第一升降盒12向上伸出,此时可以取出需要使用的工具,放置其他工具的第一升降盒12仍然位于第一放置槽,这样用于区分需要使用的工具和暂时不用的工具;
68.当两个人进行运维时,一个人使用第一升降盒12内的工具,另一个人向上翻转上箱体1,此时,可以取出第二升降盒24内的网线、水晶头、标签机,以及第四放置槽26内的巡线仪、测线仪等测试工具,进行网络维护;
69.当仅有一人进行运维时,为便于拿取工具,可以在进行运维前,先将上箱体1向上翻转,再将前放置盒21从下箱体2内取出,并卡接于下箱体2前侧壁的顶端,此时,上箱体1和前放置盒21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可以同时使用第一升降盒12和第二升降盒24内的工具,便于一个人进行运维时拿去多种工具。
70.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不仅可以防止运维工作中使用的不同种类的工具,而且可以通过将第一升降盒12或第二升降盒24的升起,从而用于区分需要使用的工具和暂时不用的工具。
71.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还通过采用多层设计,可以增加防止工具的位置,不仅能够有序、可靠地将工具放置到工具箱内,还能够针对特定的使用场合使用特
定的工具,提供作业效率。
7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设置于下箱体的顶端,上箱体的底部后侧与下箱体的顶部后侧相铰接;上箱体顶端设有箱盖,箱盖的后侧与上箱体的顶部后侧相铰接;下箱体底端设有支腿;所述上箱体内设有上放置盒,上放置盒嵌设在上箱体内,上放置盒顶部设有若干第一放置槽,每个第一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一升降结构,第一升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放置槽内的第一升降盒和第一伸缩杆,通过第一伸缩杆实现第一升降盒的升降;所述下箱体内设有前放置盒和后放置盒,后放置盒设置于下箱体内的后侧,前放置盒设置于下箱体内的前侧,前放置盒与下箱体之间设有活动机构,通过活动机构实现前放置盒与下箱体的活动连接;所述前放置盒顶部设有若干第二放置槽,每个第二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二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放置槽内的第二升降盒和第二伸缩杆,通过第二伸缩杆实现第二升降盒的升降;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左第一连接杆、右第一连接杆、左第二连接杆、右第二连接杆、左第三连接杆、右第三连接杆、左滑动块和右滑动块;左右两个第一连接杆均与下箱体底壁固定连接;前放置盒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缺口,且前放置盒底端左侧的第一缺口处设有左滑动长孔,右侧的第一缺口处设有右滑动长孔,左滑动长孔和右滑动长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杆底端固定在第一放置槽的槽底,第一伸缩杆顶端与第一升降盒底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其特征在于,后放置盒底端与下箱体的底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其特征在于,左滑动块向右延伸,并伸入左滑动长孔内,左滑动块能在左滑动长孔内滑动,左滑动块的左端与左第三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左第三连接杆的底端与左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左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左第一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右滑动块向左延伸,并伸入右滑动长孔内,右滑动块能在右滑动长孔内滑动,右滑动块的右端与右第三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右第三连接杆的底端与右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右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右第一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其特征在于,下箱体前侧壁的顶端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卡接条,前放置盒底端设有卡接槽,卡接条能够嵌入卡接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其特征在于,上箱体前侧中间还设有第二缺口,前放置盒后侧左右两端还设有第二缺角,当前放置盒卡接于下箱体前侧壁的顶端时,前放置盒后侧中间能够卡接在上箱体前侧中间的第二缺口处,上箱体前侧左右两端卡接于前放置盒后侧左右两端的第二缺角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其特征在于,上箱体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放置槽,第三放置槽内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一端与上箱体转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其特征在于,第二伸缩杆底端固定在第二放置槽的槽底,第二伸缩杆顶端与第二升降盒底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其特征在于,上箱体顶端左右两侧设有上锁槽,箱盖的左右两侧对应上锁槽的位置设有上锁扣,下箱体顶端左右两侧设有下锁槽,上箱体底端左右两侧对应下锁槽的位置设有下锁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络运维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信息运维工具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设置于下箱体的顶端,上箱体的底部后侧与下箱体的顶部后侧相铰接;上箱体顶端设有箱盖,箱盖的后侧与上箱体的顶部后侧相铰接;所述上箱体内设有上放置盒,上放置盒嵌设在上箱体内,上放置盒顶部设有若干第一放置槽,每个第一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一升降结构,第一升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放置槽内的第一升降盒和第一伸缩杆,通过第一伸缩杆实现第一升降盒的升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多层工具箱,并在工具箱中设计不同的工具放置槽,不仅能够有序、可靠地将工具放置到工具箱内,还能够针对特定的使用场合使用特定的工具,提供作业效率。业效率。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林 王荷茵 王佳琳 陈英豪 史少彧 杨丽 丁锐鑫 宣菲 李鹏 陈萌萌 王岩 李瑞国 杨超超 王莎 马波 宁云华 王惠丽 于长青 江爽 陈昊建 卫李严 李晓阳 张琨 张静 郭明 白菁 王园峰 员毅杰 刘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0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