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5-30  10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健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口罩。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口罩,使用时是将使用者的口鼻部罩置在同一空间内进行呼出与吸入,这种口鼻共用同一空间的呼吸方式,极易造成呼出的气体被再吸入,这对口罩使用者特别是需长时间使用的医护工作者健康不利,这是现有技术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时可对口鼻部形成隔离,使口鼻的呼吸能相互隔离独立进行的口罩,以避免呼出的气体被再吸入,以利于使用者的呼吸健康。
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罩包括有口罩本体、拉紧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口鼻呼吸隔离部,所述口鼻呼吸隔离部由不同材料体与口罩本体相连接所形成的结构部构成,其中包括有片状体结构部、叠加体结构部、中空体结构部、绳状体结构部、填充体结构部等,所述结构部设置在人体口鼻部之间上唇部位置处,口罩使用时在拉紧带拉紧力作用下,所述结构部以人体上唇部为受力支撑贴附在皮肤表面同口罩本体围设在人体面部对口鼻部形成隔离,与此同时也使口罩内形成了相互隔离的口呼吸部与鼻呼吸部,使口鼻呼吸可以隔离进行,因此,所述结构部构成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口鼻呼吸隔离部。
5.本实用新型中的口鼻呼吸隔离部,可使口罩内口鼻呼吸相互隔离独立进行,可以有效避免呼出的气体被使用者再吸入、有益于使用者呼吸健康。
6.附图简要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8.图2是图1使用时的侧面剖示结构示意图。
9.图3是图1使用时的a-a部结构俯视图。
1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1.图5是图4使用时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3.图7是图6的b-b部结构放大剖视示意图。
1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5.图9是图8的c-c部结构放大剖视示意图。
16.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11是图10的d-d部结构放大剖视示意图。
18.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13是图12的e-e部结构放大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21.实施例1
22.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口罩本体1、拉紧带2、口呼吸部3、鼻呼吸部4、口鼻呼吸隔离部5a。本实施例中口鼻呼吸隔离部5a由片状体结构部构成,其构成方式是将裁制的片状体材料段,在口罩本体1内里侧将其设置的边缘部与口罩本体1相应位置水平向相连接,余部成自由松散状,形成了口罩片状体结构部,所述结构部设置在人体口鼻部之间上唇部位置处,口罩使用时在拉紧带2拉紧力作用下,所述结构部以人体上唇部为受力支撑贴附在皮肤表面同口罩本体1围设在人体面部对口鼻部形成了隔离,与此同时也使口罩内形成了相互隔离的口呼吸部3与鼻呼吸部4,使口鼻呼吸可以相互隔离进行,因此,所述片状体结构部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口鼻呼吸隔离部5a。虽然本实施例中拉紧带2与口鼻呼吸隔离部5a是分离设置的,但在具体实施时相互连接形成一体也是可以的。
23.实施例2
24.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口鼻呼吸隔离部5b由叠加体结构部造成,其构成方式是先将口罩本体材料设置成上下两段体,将上段体置外、下段体置内,在设定位置处形成局部叠加状再将上段体的下边缘部与下段体相连接,连接后的两段体构成了口罩本体1,叠加部分则形成了口罩的叠加体结构部。所述结构部设置在人体口鼻之间上唇部位置处,口罩使用时在拉紧带2拉紧力作用下,所述结构部以上唇部为受力支撑贴附在皮肤表面同口罩本体1围设在人体面部对口鼻部形成了隔离,与此同时也使口罩内形成了相互隔离的口呼吸部3与鼻呼吸部4,使口鼻呼吸可以相互隔离进行,因此,所述叠加体结构部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口鼻呼吸隔离部5b。
25.在本实施例中拉紧带2与口罩呼吸隔离部5b是分离设置的,在具体实施时相互连接形成一体也是可以的。
26.实施例3
27.参见图6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口罩的口鼻呼吸隔离部5c由中空体结构部构成,其构成方式是将窄条状材料体在口罩本体1内里侧设定位置处将其两边缘部分别与口罩本体1水平向相连接,形成了两边封闭两端通透的中空体结构部,拉紧带2-2从其两端穿过,所述结构部设置在人体口鼻部之间上唇部位置处,口罩使用时在拉紧带2-2拉紧力作用下,所述结构部以上唇部为受力支撑贴附在皮肤表面同口罩本体1围设在人体面部对口鼻部形成了隔离,与此同时也使口罩内形成了相互隔离的口呼吸部3与鼻呼吸部4,使口罩内口鼻呼吸可以相互隔离进行,因此,所述中空体结构部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口鼻呼吸隔离部5c。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空体结构部设置在口罩本体1内里侧,在具体实施时将所述结构部设置在口罩本体1的外侧面也是可以的。
28.实施例4
29.参见图8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口鼻呼吸隔离部5d由绳状体结构部构成,其构成方式是在口罩本体1设定位置处设置一对孔形开口6,将一段绳状体从中穿过挂置附着在口罩本体1外表面形成了绳状体结构部,所述结构部设置在人体口鼻之间上唇部位置处,口罩使用时通过拉紧结构中的绳状体使结构部以上唇部为受力支撑同口罩本体1围设在人体面部对口鼻部形成了隔离,与此同时也使口罩内形成了
相互隔离的口呼吸部3与鼻呼吸部4,使口鼻呼吸可以相互隔离进行,因此,所述绳状体结构部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口鼻呼吸隔离部5d。本实施例中在口罩本体设置的是孔状开口,在具体实施时设置成1字形开口、或设置成环绊或耳绊等可将绳状体定位的其他连接方式都是可以采用的,在具体实施时将绳状体改成带状体也是可以的。
30.实施例5
31.参见图10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口罩的口鼻隔离部5e是由金属质填充体结构部构成的,其构成方式是将一段可塑形的金属质直条形材料体设置填充在口罩本体面料夹层内形成填充体结构部,所述结构部设置在人体口鼻之间上唇部位置处,口罩使用时在拉紧带2拉紧力与金属质填充体塑形作用下,所述结构部以上唇部为受力支撑贴附在皮肤表面同口罩本体1围设在人体面部对口鼻部形成了隔离,与此同时也使口罩内形成了相互隔离的口呼吸部3与鼻呼吸部4,使口鼻呼吸可以隔离进行,因此,所述金属质填充体结构部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了口罩的口鼻呼吸隔离部5e。虽然本实施例中口鼻呼吸隔离部5e采用的是直条形金属质填充体,但在具体实施时采用u形或v形或弧形或环形等金属质填充体也是可以的。
32.实施例6
33.参考图12图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口鼻呼吸隔离部5f,由非金属质填充体结构部构成,其构成方式是将一段可弹性变形的非金属质空心状直条形硅胶体,设置在口罩本体1面料夹层中形成填充体结构部,所述结构部设置在人体口鼻之间上唇部位置处,口罩使用时在拉紧带2拉紧力及硅胶体弹性力作用下,所述结构部以上唇部为受力支撑贴附在皮肤表面同口罩本体1围设在人体面部对口鼻部形成隔离,与此同时也使口罩内形成了相互隔离的口呼吸部3与鼻呼吸部4,使口鼻呼吸可以隔离进行。因此,所述非金属质填充体结构部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口鼻呼吸隔离部5f。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口鼻呼吸隔离部5f采用的是非金属质空心状直条形硅胶填充体,具体实施时采用u形或v形或弧形或环形等空心或非空心或其它适宜的非硅胶填充体也是可以的。
34.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了口鼻呼吸隔离部,使口罩内口鼻呼吸可以相互隔离独立进行,使用者可避免呼出的气体再吸入,因此,有益于使用者呼吸健康特别是有益于需长时间使用口罩的医护工作者的呼吸健康。
35.本实用新型中的口呼吸部与鼻呼吸部可以独立设置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口罩,包括有口罩本体、拉紧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口鼻呼吸隔离部,所述口鼻呼吸隔离部以上唇部为受力支撑贴附在皮肤表面,使口罩内形成相互隔离的口呼吸部与鼻呼吸部,使口鼻呼吸相互隔离独立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口鼻呼吸隔离部由不同材料体与口罩本体相连接所形成的结构部构成,其中包括片状体结构部、叠加体结构部、中空体结构部、绳状体结构部、填充体结构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部设置在人体口鼻之间上唇部位置处。

技术总结
一种口罩,包括有口罩本体,拉紧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口罩呼吸隔离部,口罩使用时,通过口鼻呼吸隔离部对口鼻部形成隔离,使口罩内形成相互隔离空间独立的口呼吸部与鼻呼吸部,可使口鼻呼吸相互隔离独立进行,有效避免呼出气体被再吸入,有益于使用者呼吸健康。有益于使用者呼吸健康。有益于使用者呼吸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齐晓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齐晓明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0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