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智慧医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日间病房系统,特别是一种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
背景技术:2.日间病房是在医院内部介于门诊与住院之间设立的一种新型诊疗方式,具备住院病房诊疗条件,为患者提供检查、治疗和康复等医学服务,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诊疗模式,主要采用“白天住院接受治疗,晚上回家休息”的模式进行,专门为需要短期住院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而量身定做。
3.日间病房的优势在于:1、有助于缓解患者住院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日间病房的形式,可以把病情相对稳定、固定周期化疗、简单治疗的患者分流到日间病房进行诊疗,减少了排队等待住院的患者的总量,也让患者及时得到治疗;2、流程非常方便,快捷舒适,相对于普通办理住院的流程,日间病房的管理,既能够达到住院治疗的目的,同时流程又相对来讲非常快捷和舒适;3、提高医院现有资源使用效率,日间病房收治的是病情稳定、仅需简短住院观察治疗即可出院的患者,腾出病房床位用于收治真正需要住院治疗的疑难重症患者,提高现有住院床位资源使用效率,所有患者统一管理,有助于医护人员流程化安排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由于大多数医疗机构存在着病人数量多、病床数量不足以及病房利用率超标的情况,因此目前日间病房的物理空间通常是利用现病房的走廊、会议室等空间,放置临时座椅等诊疗设备用于供患者使用,管理难度大、操作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不利于日间病房的推广和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空间利用率高、操作效率高且利于病区管理的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
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包括病房区、走廊区、配药区、医护人员区和卫生间的病房区,还包括设备区和装配区,设备区中延伸出布置轨道,布置轨道绕过装配区和走廊区,设备区中还延伸出与布置轨道间隔并行的转运轨道;布置轨道上方还设置有固定在墙壁上的辅助轨道。
7.优选地,布置轨道中设置有布置行车,布置行车包括承托主体,承托主体底部设置有卡接在布置轨道中的布置行走机构,承托主体底端面上还设置有承托辅助轮;承托主体上面竖直设置有软质承托板;承托主体为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的圆筒状结构,承托主体的截面为工字型;承托主体的中心外缘处均布有四个伸缩杆,伸缩杆为三级伸缩杆,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有伸缩卡接爪,伸缩卡接爪为扇面结构且外缘处竖直设置有卡接弧板;伸缩卡接爪的内缘与承托主体上的环形槽相配合。
8.优选地,转运轨道中设置有转运底座,转运底座为底部设有轮子的长板小车;转运
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台,固定台上连接有转运器;转运器包括开口向下的转运弧板,转运弧板两端设置有与固定台相配合的连接块;转运器还包括设置在转运弧板下面的配重结构,配重结构连接在转运弧板内侧,配重结构顶端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张紧结构;张紧结构包括回弹卷轴,回弹卷轴上缠绕有拖拽绳,拖拽绳穿过转运弧板顶端的自由端上连接有转运锁扣;配重结构底端均布有软质缓冲层。
9.优选地,辅助轨道中设置辅助箱,辅助箱中设置有座椅卡接结构,辅助箱中还设有与座椅卡接结构相配合的头枕结构;头枕结构通过单向传动结构与座椅卡接结构相连;头枕结构包括头枕本体,头枕本体通过头枕连杆连接在头枕转轴上;头枕连杆靠近辅助箱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头枕拉簧,另一侧设置有头枕卡接头,辅助箱内设置有与头枕卡接头相配合的头枕卡接槽;头枕本体靠近头枕转轴的一侧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头枕转动把手结构;头枕转动把手结构包括通过把手转轴连接在头枕本体上的头枕把手,头枕把手为l型结构,头枕把手的弯折处设置有把手卡接球,头枕本体靠近头枕转轴的端面上设置有把手立柱,把手立柱上设置有与把手卡接球相配合的把手卡接槽;把手转轴上设置有与头枕把手相配合的把手扭簧。
10.优选地,座椅卡接结构包括座椅卡接本体,座椅卡接本体为板状结构,座椅卡接本体固定在一对座椅转轴上,座椅转轴之间固定有座椅传动齿轮。
11.优选地,单向传动结构包括与头枕转轴相连接的水平转轴,水平转轴远离头枕结构的一端竖直设置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下面配合有水平设置的锥齿轮二,锥齿轮二通过竖直设置的传动连杆连接有锥齿轮三,锥齿轮三上配合有竖直设置的锥齿轮四,锥齿轮四通过传动轴连接有水平蜗杆;水平蜗杆与座椅传动齿轮相配合;辅助箱内设置有与座椅卡接本体相配合的座椅限位块。
12.优选地,转运弧板上设置的连接块有一对且分别设置在转运弧板两端,连接块分别设置在转运弧板的两侧;与连接块相配合的固定台的截面为l型,固定台的顶端面靠近连接块的端部设置有竖直限位块,固定台靠近转运弧板中心的端部设置有水平限位块;竖直限位块和水平限位块均与连接块相配合;固定台和连接块构成磁吸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布置轨道用于布置日间病房所需座椅,采用转运轨道用于方便带动送药车等医护人员需要移动的物资,采用辅助轨道用于不同间距的座椅,同时辅助轨道可适配于各种装配式的辅助箱,如座椅定位或消毒设备等,也可利用辅助轨道用于连接所需的水电路,不仅增强了日间病房布置的高效性、便利性,同时增加了应用范围和灵活度。
14.本发明通过在承托主体上设置升降顶台和伸缩卡接爪,可将待布置的座椅稳定安装在承托主体及其配合部件上,并通过环形分布的伸缩卡接爪和卡接弧板将座椅固定,提高布置效率和过程的稳定性;本发明通过转运器和转运底座相配合的形式实现转运设备的快速组装,固定台和连接块的快速组装配合,提高转运效率,同时采用回弹卷轴和转运锁扣相配合,适用于多种转运场景;本发明设置有辅助箱,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辅助箱,用于提高日间病房布置的灵活性,同时设置头镇街哦股和与其相配合的座椅卡接结构,提高日间病房的舒适度,同时利用头枕结构通过单向传动结构实现座椅卡接结构的布置到位,也防止座椅卡接结构的逆向传动,提高布置效率和座椅卡接结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布置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承托主体和伸缩卡接爪的仰视图;图5为承托主体和伸缩卡接爪的俯视图;图6为承托主体和伸缩卡接爪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承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伸缩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转运底座和转运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转运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固定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固定台和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辅助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局部放大图;图15为图14中局部放大图;图16为单向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实施例2中单向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装配区1,设备区2,配药区3,医护人员区4,布置轨道5,承托主体50,伸缩卡接爪51,升降顶台52,软质承托板53,承托辅助轮54,布置行走机构55,辅助轮安装架56,卡接弧板57,伸缩杆58,卫生间6,转运轨道7,转运底座70,固定台71,水平限位块710,竖直限位块711,转运器72,转运弧板720,连接块721,张紧结构73,转运锁扣730,拖拽绳731,配重结构74,走廊区8,病房区9,辅助轨道10,辅助箱11,头枕结构12,头枕本体120,头枕转动把手结构121,把手转轴1210,头枕把手1211,把手卡接球1212,把手卡接槽1213,把手立柱1214,把手扭簧122,头枕转轴123,头枕连杆124,头枕卡接头125,头枕卡接槽126,单向传动结构13,锥齿轮一131,锥齿轮二132,传动连杆133,锥齿轮三134,锥齿轮四135,水平蜗杆136,水平转轴137,传动齿组1301,丝杠1302,丝杠固定器1303,水平传动齿1304,拉绳1305,涨紧轮1306,竖直传动齿1307,限位部1308,座椅卡接结构14,座椅卡接本体140,座椅转轴141,座椅传动齿轮142,座椅限位块143。
具体实施方式
17.实施例1一种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如图1-16所示,包括病房区9、走廊区8、配药区3、医护人员区4和卫生间6的病房区9,还包括设备区2和装配区1,设备区2中延伸出布置轨道5,布置轨道5绕过装配区1和走廊区8,设备区2中还延伸出与布置轨道5间隔并行的转运轨道7;布置轨道5上方还设置有固定在墙壁上的辅助轨道10。
18.布置轨道5沿病房区9的走廊区8和日间病房的装配区1的地面布置,布置轨道5的顶端不超出地面,布置轨道5的首尾两端均接入到设备区2,日间病房所需的装配件均设置在设备区2内;转运轨道7和布置轨道5可以并轨进入设备区2,转运轨道7也可单独并入配药
区3;转运轨道7和布置轨道5的截面均为倒t型,以方便放入布置行车和转运底座70;辅助轨道10不连续设置,经过房门等障碍物的部分断开,辅助轨道10里可卡接辅助固定装置,利用辅助固定装置连接辅助箱11等辅助设备,也可以将辅助设备直接安装在辅助轨道10中;辅助轨道10靠近外侧的内壁上可设置滑槽,不使用时可设置pvc板将轨道封闭。
19.布置轨道5中设置有布置行车,布置行车包括承托主体50,承托主体50底部设置有卡接在布置轨道5中的布置行走机构55,承托主体50可与布置行走机构55可拆卸连接,也可采用转动轴承连接,布置行走机构55设置在布置轨道5中,布置行走机构55底部设置有轮子,布置行走机构55中可设置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驱动轮子行走,也可不设置驱动电机并利用人工推行;承托主体50底端面上还设置有承托辅助轮54,承托辅助轮54配合在布置轨道5两侧的地面上,承托主体50底部设置有辅助轮安装架56用于安装承托辅助轮54,辅助轮安装架56为环形,承托辅助轮54可采用万向轮,承托辅助轮54可套接在辅助轮安装架56上,也可以利用固定螺栓直接固定在辅助轮安装架56上;承托主体50上面竖直设置有软质承托板53;承托主体50为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的圆筒状结构,承托主体50的截面为工字型;承托主体50的中心外缘处均布有四个伸缩杆58,伸缩杆58为三级伸缩并采用套筒内设置弹簧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不易损坏,使用时将其拉伸,伸缩杆58的自由端设置有伸缩卡接爪51,伸缩卡接爪51为扇面结构且外缘处竖直设置有卡接弧板57;伸缩卡接爪51的内缘与承托主体50上的环形槽相配合即伸缩卡接爪51水平横置并将底端安装在环形槽的底端,伸缩杆58处于自然状态时,伸缩卡接爪51外缘处的卡接弧板57与承托主体50的外缘间隔配合,方便使用者直接拉动卡接弧板57,卡接弧板57靠近承托主体50的内壁上可设置橡胶涂层,方便固定座椅的椅腿部位以防止椅腿脱落。
20.转运轨道7中设置有转运底座70,转运底座70为底部设有轮子的长板小车;转运底座70上设置有固定台71,固定台71上连接有转运器72;转运器72包括开口向下的转运弧板720,转运弧板720为半圆形的长条板以方便使用者直接抓在转运弧板720上,方便使用者放置或取下转运弧板720,转运弧板720两端设置有与固定台71相配合的连接块721;转运器72还包括设置在转运弧板720下面的配重结构74,配重结构74连接在转运弧板720内侧,配重结构74可通过连杆固定在转运弧板720内壁上,配重结构74顶端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张紧结构73;配重结构74的截面为t字型,配重结构74的底端宽度不超过转运轨道7在地面上的开口,连接块721的宽度不超过转运轨道7在地面上的开口;配重结构74的上半部分和张紧结构73不需要放入转运轨道7中,两者的宽度不受转运轨道7开口的的宽度限制;张紧结构73包括回弹卷轴,回弹卷轴上缠绕有拖拽绳731,拖拽绳731穿过转运弧板720顶端的自由端上连接有转运锁扣730,转运锁扣730在不使用时直接插接在转运弧板720顶端开设的通孔中;配重结构74底端均布有软质缓冲层,软质缓冲层可采用均布的半圆柱橡胶块,以防止配重结构损坏转运底座70的同时也提高配重结构74放置在转运底座70上时的稳定性。
21.辅助轨道10中设置辅助箱11,辅助箱11中设置有座椅卡接结构14,辅助箱11中还设有与座椅卡接结构14相配合的头枕结构12;头枕结构12通过单向传动结构13与座椅卡接结构14相连;头枕结构12包括头枕本体120,头枕本体120通过头枕连杆124连接在头枕转轴123上;头枕连杆124靠近辅助箱1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头枕拉簧,另一侧设置有头枕卡接头125,辅助箱11内设置有与头枕卡接头125相配合的头枕卡接槽126;头枕本体120靠近头枕
转轴123的一侧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头枕转动把手结构121;头枕转动把手结构121包括通过把手转轴1210连接在头枕本体120上的头枕把手1211,头枕把手1211为l型结构,头枕把手1211的弯折处设置有把手卡接球1212,头枕本体120靠近头枕转轴123的端面上设置有把手立柱1214,把手立柱1214上设置有与把手卡接球1212相配合的把手卡接槽1213;把手转轴1210上设置有与头枕把手1211相配合的把手扭簧122。
22.座椅卡接结构14包括座椅卡接本体140,座椅卡接本体140为板状结构,座椅卡接本体140固定在一对座椅转轴141上,座椅转轴141之间固定有座椅传动齿轮142。
23.单向传动结构13包括与头枕转轴123相连接的水平转轴137,水平转轴137远离头枕结构12的一端竖直设置有锥齿轮一131,锥齿轮一131下面配合有水平设置的锥齿轮二132,锥齿轮二132通过竖直设置的传动连杆133连接有锥齿轮三134,锥齿轮三134上配合有竖直设置的锥齿轮四135,锥齿轮四135通过传动轴连接有水平蜗杆136;水平蜗杆136与座椅传动齿轮142相配合;辅助箱11内设置有与座椅卡接本体140相配合的座椅限位块143;传动连杆133中部设置有联轴器。
24.转运弧板720上设置的连接块721有一对且分别设置在转运弧板720两端,连接块721分别设置在转运弧板720的两侧;与连接块721相配合的固定台71的截面为l型,固定台71的顶端面靠近连接块721的端部设置有竖直限位块711,固定台71靠近转运弧板720中心的端部设置有水平限位块710;竖直限位块711和水平限位块710均与连接块721相配合;固定台71和连接块721构成磁吸结构。
25.使用时,根据待改造的病区现状,将布置轨道5铺设在需要设置日间病房的区域,可包括走廊区8和可改造为日间病房的房间即装配区1,转运轨道7随布置轨道5平行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将辅助轨道10设置在与布置轨道5相对应的墙面上,布置轨道5和转运轨道7的顶端开槽的宽度应小于5公分,布置行走机构55置入布置轨道5中,将承托主体50安装在布置行走机构55上,撑开伸缩卡接爪51,将待布置的座椅单独或成摞放置在伸缩卡接爪51上,由于卡接弧板57的存在,座椅的椅腿被限制在伸缩卡接爪51的范围内,同时由于伸缩杆58中拉簧作用,使得卡接弧板57压紧椅腿,升降顶台52调整升降高度,使得软质承托板53定在椅座的底端面上,行至需要布置座椅的位置,将座椅从伸缩卡接爪51上取下放置即可。
26.转运底座70设置在转运轨道7中,连接块721和固定台71上均设置磁吸面,需要使用时,提起转运弧板720,将连接块721卡接在固定台71中,由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设置的限位块,且两个固定台71上水平方向限位块相对设置,使得转运器72和转运底座70配合紧密,张紧结构73可拆卸的连接在配重结构74上,拉动转运锁扣730,回弹卷轴上的拖拽绳731保持回弹状态,转运锁扣730可将送药小车或其他需要医护人员移动的物体连接,并由转运底座70和转运器72带动移动。
27.辅助箱11为整体结构,辅助箱11可拆卸的连接在辅助轨道10中,根据实际需要和日间病房的座椅布置位置设置辅助箱11,辅助箱11对外侧的开口仅设置在头枕结构12和座椅卡接结构14相对应的位置,放置好辅助箱11后,扳下头枕本体120,是的头枕卡接头125卡在头枕卡接槽126中,拉出头枕把手1211,转动头枕本体120,头枕本体120带动水平转轴137转动,水平转轴137和头枕转轴123通过万向节或其他联轴器联动,通过单向传动结构13作用在座椅传动齿轮142上,从而带动座椅卡接本体140转动直至座椅卡接本体140完全转出,可将座椅卡接在座椅卡接本体140上,也可将座椅卡接本体140直接作为座椅或放置托板使
用,由于水平蜗杆136的存在,座椅卡接本体140自身不能转动,座椅卡接本体140也不能通过座椅传动齿轮142带动水平蜗杆136转动,从而实现单向的传动,待座椅卡接本体140到达位置后,收起头枕把手1211,通过把手卡接球1212和把手卡接槽1213的配合,将头枕把手1211固定,完成座椅卡接本体140和头枕本体120的设置。
28.实施例2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仅单向传动结构13不同,其他部件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本实施例的单向传动结构13包括通过万向节与头枕转轴123相连接的传动齿组1301,图中未画出万向节,传动齿组1301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丝杠1302,丝杠1302通过丝杠固定器1303固定在辅助箱11内,丝杆下面设置有拉绳组,拉绳组包括多个涨紧轮1306和绕在涨紧轮1306上的拉绳1305,拉绳1305有与丝杠1302相配合的水平部分,拉绳1305还设有与座椅传动齿轮142相配合的竖直部分,此水平部分的拉绳1305上固定有与丝杠1302相配合的水平传动齿1304,此竖直部分的拉绳1305固定有竖直传动齿1307或齿条,水平传动齿1304和竖直传动齿1307的前进方向上都设置有限位部1308;工作时头枕转轴123转动,通过万向节带动传动齿组1301转动,进而带动丝杠1302,丝杠1302带动水平传动齿1304,移动的水平传动齿1304带动拉绳1305,拉升带动竖直传动齿1307,竖直传动齿1307带动座椅传动齿轮142转动,从而带动座椅转动轴和座椅卡接本体140转动并到达设定位置。
技术特征:1.一种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病房区、走廊区、配药区、医护人员区和卫生间的病房区,还包括设备区和装配区,设备区中延伸出布置轨道,布置轨道绕过装配区和走廊区,设备区中还延伸出与布置轨道间隔并行的转运轨道;布置轨道上方还设置有固定在墙壁上的辅助轨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置轨道中设置有布置行车,布置行车包括承托主体,承托主体底部设置有卡接在布置轨道中的布置行走机构,承托主体底端面上还设置有承托辅助轮;承托主体上面竖直设置有软质承托板;承托主体为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的圆筒状结构,承托主体的截面为工字型;承托主体的中心外缘处均布有四个伸缩杆,伸缩杆为三级伸缩杆,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有伸缩卡接爪,伸缩卡接爪为扇面结构且外缘处竖直设置有卡接弧板;伸缩卡接爪的内缘与承托主体上的环形槽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轨道中设置有转运底座,转运底座为底部设有轮子的长板小车;转运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台,固定台上连接有转运器;转运器包括开口向下的转运弧板,转运弧板两端设置有与固定台相配合的连接块;转运器还包括设置在转运弧板下面的配重结构,配重结构连接在转运弧板内侧,配重结构顶端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张紧结构;张紧结构包括回弹卷轴,回弹卷轴上缠绕有拖拽绳,拖拽绳穿过转运弧板顶端的自由端上连接有转运锁扣;配重结构底端均布有软质缓冲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轨道中设置辅助箱,辅助箱中设置有座椅卡接结构,辅助箱中还设有与座椅卡接结构相配合的头枕结构;头枕结构通过单向传动结构与座椅卡接结构相连;头枕结构包括头枕本体,头枕本体通过头枕连杆连接在头枕转轴上;头枕连杆靠近辅助箱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头枕拉簧,另一侧设置有头枕卡接头,辅助箱内设置有与头枕卡接头相配合的头枕卡接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本体靠近头枕转轴的一侧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头枕转动把手结构;头枕转动把手结构包括通过把手转轴连接在头枕本体上的头枕把手,头枕把手为l型结构,头枕把手的弯折处设置有把手卡接球,头枕本体靠近头枕转轴的端面上设置有把手立柱,把手立柱上设置有与把手卡接球相配合的把手卡接槽;把手转轴上设置有与头枕把手相配合的把手扭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卡接结构包括座椅卡接本体,座椅卡接本体为板状结构,座椅卡接本体固定在一对座椅转轴上,座椅转轴之间固定有座椅传动齿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动结构包括与头枕转轴相连接的水平转轴,水平转轴远离头枕结构的一端竖直设置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下面配合有水平设置的锥齿轮二,锥齿轮二通过竖直设置的传动连杆连接有锥齿轮三,锥齿轮三上配合有竖直设置的锥齿轮四,锥齿轮四通过传动轴连接有水平蜗杆;水平蜗杆与座椅传动齿轮相配合;辅助箱内设置有与座椅卡接本体相配合的座椅限位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弧板上设置的连接块有一对且分别设置在转运弧板两端,连接块分别设置在转运弧板的两侧;与连接块相配合的固定台的截面为l型,固定台的顶端面靠近连接块的端部设置有竖直限位块,固定台
靠近转运弧板中心的端部设置有水平限位块;竖直限位块和水平限位块均与连接块相配合;固定台和连接块构成磁吸结构。
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智慧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日间病房系统,包括病房区、走廊区、配药区、医护人员区和卫生间的病房区,还包括设备区和装配区,设备区中延伸出布置轨道,布置轨道绕过装配区和走廊区,设备区中还延伸出与布置轨道间隔并行的转运轨道;布置轨道上方还设置有固定在墙壁上的辅助轨道;本发明空间利用率高、操作效率高且利于病区管理。操作效率高且利于病区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革 吴晗 徐贝贝 许心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0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