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智慧医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境净化系统,特别是一种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2.日间病房是在医院内部介于门诊与住院之间设立的一种新型诊疗方式,具备住院病房诊疗条件,为患者提供检查、治疗和康复等医学服务,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诊疗模式,主要采用“白天住院接受治疗,晚上回家休息”的模式进行,专门为需要短期住院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而量身定做。
3.日间病房的优势在于:1、有助于缓解患者住院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日间病房的形式,可以把病情相对稳定、固定周期化疗、简单治疗的患者分流到日间病房进行诊疗,减少了排队等待住院的患者的总量,也让患者及时得到治疗;2、流程非常方便,快捷舒适,相对于普通办理住院的流程,日间病房的管理,既能够达到住院治疗的目的,同时流程又相对来讲非常快捷和舒适;3、提高医院现有资源使用效率,日间病房收治的是病情稳定、仅需简短住院观察治疗即可出院的患者,腾出病房床位用于收治真正需要住院治疗的疑难重症患者,提高现有住院床位资源使用效率,所有患者统一管理,有助于医护人员流程化安排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由于大多数医疗机构存在着病人数量多、病床数量不足以及病房利用率超标的情况,因此目前日间病房的物理空间通常是利用现病房的走廊、会议室等空间,放置临时座椅等诊疗设备用于供患者使用,虽然提高了医疗机构物理空间的利用率,但也带来了医疗机构的环境压力增大的新问题,病患密度大,交叉感染风险大;目前医疗机构的环境净化方式及相关设备并不适用于日间病房,日间病房的环境净化需求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改造成本低、净化效果好且可灵活设置的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
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包括病房区、走廊区、配药区、医护人员区和卫生间的病房区,还包括设备区和装配区,设备区中延伸出布置轨道,布置轨道绕过装配区和走廊区,布置轨道中设置有可拆卸的t型胶条;布置轨道上方还设置有固定在墙壁上的辅助轨道,辅助轨道中设置有净化机构。
7.净化机构包括与密封主板相配合的底箱,底箱内设置有净化箱,底箱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密封端板相配合的底箱卡接结构。
8.净化箱包括与底箱相配合的箱本体,箱本体内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提拉机构,提拉机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喷雾机构和换气机构;箱本体内设置有与喷雾机构相连接的雾化发生器和驱动电机,还设置有与换气机构相连接的气体处理器;提拉机构通过联动结构与喷雾机构和换气机构相配合。
9.提拉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安装板上的伸缩主体,伸缩主体的自由端设置有提拉部;联动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提拉机构上下两侧的转动杆;转动杆倾斜设置,转动杆底端连接在提拉部底端,转动杆顶端拦截有平移杆,平移杆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上堵头和延时封头;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平移杆相配合的限位支架;喷雾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的净化头,净化头穿设在安装板上,净化头与上堵头相配合,喷雾机构还包括与上堵头相配合的喷雾开关;换气机构包括与延时堵头相配合的换气头,换气头上面还设置有与延时封头相配合的延时底台,延时堵头和延时底台的截面均为圆弧形且弧顶相对设置;与延时封头相配合的平移杆的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偏移杆,延时封头设置在偏移杆上。
10.布置轨道中设置有布置行车,布置行车包括承托主体,承托主体底部设置有卡接在布置轨道中的行走机构,承托主体底端面上还设置有承托轮;承托主体为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的圆筒状结构,承托主体的截面为工字型;承托主体的中心外缘均布有四个伸缩杆,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接主体,卡接主体的外缘上设置有卡接板;卡接主体的内缘与承托主体上的环形槽相配合。
11.卡接主体的外缘上设置有与卡接板相配合的卡接管,卡接管的顶端超出卡接板的顶端;卡接管内套设有升降管,升降管内固定有底端封闭的容纳方管;卡接管上开设有一对卡接半槽,升降管上开设有与卡接半槽相配合的卡接通槽,容纳方管上开设有与卡接通槽相配合的槽;升降管与卡接管滑动配合。
12.辅助轨道中均布有多个相邻设置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在辅助轨道中的密封滑杆,密封滑杆水平设置;密封滑杆上套设有密封主板,辅助轨道的底部设置有与密封主板相配合的密封弹簧;辅助轨道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端板,密封主板的上下两端开设有与密封端板相配合的凸台;密封滑杆的自由端与密封端板间隙配合。
13.底箱卡接结构包括一对与密封端板相配合的卡接弹片,卡接弹片通过转轴连接在底箱的外壁上,卡接弹片底端连接有穿过底箱外壁的卡接杆,卡接弹片与底箱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卡接簧,卡接杆远离卡接弹片的端部设置有卡接封头,卡接杆上穿设有转柄,转柄上设置有一对与卡接杆相配合的压块,压块和卡接封头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斜面。
14.相邻的升降管之间设置有拉绳,拉绳的端部设置有扇形头,拉绳采用弹性绳;扇形头设置在容纳方管与开设有卡接通槽的升降管部分管壁所形成的容纳空间中。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辅助轨道和布置轨道的形式对现有病房进行改造,同时不需要对轨道进行水电改造,改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通过在辅助轨道中设置密封部件,可保持墙壁原貌,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也可对辅助轨道进行多形式利用,增加病房的物理空间;在使用时,利用底箱卡入辅助轨道,底箱也可多样化应用,用于存放所需物品或者其他用于日间病房的物品的存放或定点设置日间病房输液位置,其中应用在环境净化方面采用了净化箱与底箱相配合的方式,净化箱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提高了装配化程度,降低在病房中的人工作业比率,提高日间病房的工作效率;2、采用净化箱对日间病房的环境进行净化,可针对日间病房的分散式布置进行灵活设置,提高空间和设备的空间利用率;采用提拉机构的形式,仅需打开喷雾机构,提拉机构通过自身设置的复位,完成喷雾机构和换气机构的关闭;采用延时封头和延时底台的配合,使得换气机构的打开和关闭均晚于喷雾机构的打开和关闭,使得净化或消毒效果更完
整和充分;采用复位拉杆、压触开关、压触球和复位弹簧的配合,完成喷雾机构的打开和关闭,提高净化效率和便捷性。
16.3、采用布置行车辅助进行净化箱等的布置工作,承托主体和卡接主体、卡接板形成的容纳空间用于放置净化箱等物品,当放置数量较多时,可将卡接管抽出,并利用拉绳对净化箱等物品进行固定,使用方便,提高净化箱、底箱等物品的布置效率,方便对日间病房进行快速化布置;拉绳两端设置的扇形头与升降管和卡接管相配合,可方便对待布置物品的固定,且结构配合紧密,布置效率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布置轨道和辅助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布置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布置行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布置行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承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卡接管与升降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辅助轨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底箱卡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卡接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净化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喷雾机构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5为提拉机构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6为换气机构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7为净化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拉绳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实施例2中布置行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其中,装配区1,设备区2,配药区3,医护人员区4,布置轨道5,卫生间6,走廊区7,病房区8,辅助轨道9,净化箱10,承托主体50,卡接主体51,卡接管52,升降管53,承托轮54,行走机构55,卡接半槽521,卡接通槽531,密封主板90,密封滑杆91,密封弹簧92,密封端板93,底箱卡接结构94,底箱95,卡接弹片940,卡接簧941,压块942,卡接杆943,卡接封头844,转柄945,箱本体100,挂耳101,喷雾机构102,提拉机构103,换气机构104,气体处理器105,安装板106,雾化发生器107,驱动电机108,通气软管109,驱动杆1020,通雾软管1021,净化头1022,复位拉簧1023,压触球1024,复位拉杆1025,伸缩主体1030,联动杆1031,转动杆1032,提拉部1033,上堵头1034,平移杆1035,限位支架1036,偏移杆1037,延时封头1038,延时底台1040,换气头1041。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一种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如图1-18所示,包括病房区8、走廊区7、配药区3、医护人员区4和卫生间6的病房区8,还包括设备区2和装配区1,设备区2中延伸出布置轨道5,布置轨道5绕过装配区1和走廊区7,布置轨道5中设置有可拆卸的t型胶条;布置轨道5上方还设置有固定在墙壁上的辅助轨道9,辅助轨道9在经过房间门口和拐角的位置断开并封闭端部,辅助轨道9中设置有净化机构。
20.净化机构包括与密封主板90相配合的底箱95,底箱95内设置有净化箱10,底箱9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密封端板93相配合的底箱卡接结构94;底箱95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净化箱10、置物箱、带有独立电源和紫外灯的消毒箱等功能性箱体使用,当底箱95未卡入辅助轨道9时,密封主板90可将辅助轨道9完全密封并形成平面墙壁,当底箱95卡入后,可实现包括净化功能在内的多种功能;密封主板90为连续相邻设置的单体结构,可根据日间病房中座椅的布置来选择在相应位置卡入底箱95,方便位置调整,同时底箱95卡入后,再进行净化箱10等结构的布置,也提高日间病房的设置效率和灵活性;辅助轨道9中均布有多个相邻设置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在辅助轨道9中的密封滑杆91,密封滑杆91水平设置;密封滑杆91上套设有密封主板90,辅助轨道9的底部设置有与密封主板90相配合的密封弹簧92,密封弹簧92可套设在密封滑杆91;辅助轨道9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端板93,密封主板90的上下两端开设有与密封端板93相配合的凸台,密封主板90未被底箱95挤压时,密封主板90与密封端板93配合形成完整平面与辅助轨道9外的墙壁对其;密封滑杆91的自由端与密封端板93间隙配合,两者形成的间隙用于卡入底箱卡接结构94。
21.底箱卡接结构94包括一对与密封端板93相配合的卡接弹片940,卡接弹片940通过转轴连接在底箱95的外壁上,卡接弹片940底端连接有穿过底箱95外壁的卡接杆943,卡接弹片940与底箱95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卡接簧941,卡接杆943远离卡接弹片940的端部设置有卡接封头944,卡接杆943上穿设有转柄945,转柄945上设置有一对与卡接杆943相配合的压块942,压块942和卡接封头944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斜面。
22.卡接弹片940一端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杆连接在底箱95的外壁上,卡接弹片940包括与密封端板93相配合的方头,连杆通过转轴连接在底箱95的外壁上使得方头可上下移动,方头与底箱95外壁之间设置有卡接簧941,卡接簧941套设在卡接杆943伸出底箱95外壁的部分上,卡接杆943伸入到底箱95内的部分上开设有长孔,转柄945的杆状部分穿过卡接杆943上的长孔,转柄945的杆状部分上螺接有一对压块942,压块942的截面为扇形,卡接杆943端部固接有卡接封头944;安装底箱95时,将底箱95压入辅助轨道9,底箱95的底端面推动密封主板90,卡接弹片940受到密封端板93的挤压,使得卡接簧941压缩,直至卡接弹片940进入密封端板93与密封滑杆91的间隙,卡接簧941复位,卡接弹片940弹起,卡接弹片940的方头处在密封端板93与密封滑杆91之间的间隙内,将底箱95与辅助轨道9卡接;需要底箱95脱离辅助轨道9,转动转柄945,由于卡接封头944的限制,压块942随着转柄945转动向卡接杆943中轴线方向移动,压块942与卡接封头944上的斜面使得卡接封头944向远离底箱95外壁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卡接杆943移动,卡接杆943带动卡接弹片940转动,压缩卡接簧941,直至卡接弹片940的方头脱离密封端板93,从而使得底箱95与密封端板93脱离。
23.净化箱10包括与底箱95相配合的箱本体100,箱本体100上下两端设置有挂耳101以与底箱95相配合,箱本体100内设置有安装板106,安装板106的中部设置有提拉机构103,提拉机构10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喷雾机构102和换气机构104;箱本体100内设置有与喷雾机构102相连接的雾化发生器107和驱动电机108,驱动电机108通过驱动杆1020连接净化头1022,净化头1022上布置有喷口,驱动电机108可通过驱动杆1020带动净化头1022转动,也可将驱动电机108采用往复电机,带动净化头1022前后移动进行喷雾作业,箱本体100内还设置有与换气机构104相连接的气体处理器105,气体处理器105和雾化发生器107均可拆卸;提拉机构103通过联动结构与喷雾机构102和换气机构104相配合。
24.提拉机构103包括水平设置在安装板106上的伸缩主体1030,伸缩主体1030的自由端设置有提拉部1033,伸缩主体1030内设置有慢弹簧或液压机构,提拉部1033受到外地提拉后,可在伸缩主体1030内施力机构作用下,拉动提拉部1033回缩到初始位置,提拉部1033处在初始位置时,上堵头1034将净化头1022封闭,延时封头1038也处在换气头1041位置;联动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提拉机构103上下两侧的转动杆1032,还包括设置在伸缩主体1030和转动杆1032之间的联动杆1031;转动杆1032倾斜设置,转动杆1032底端连接在提拉部1033底端,转动杆1032顶端拦截有平移杆1035,平移杆1035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上堵头1034和延时封头1038;安装板106上设置有与平移杆1035相配合的限位支架1036;喷雾机构102包括与驱动电机108相连接的净化头1022,净化头1022穿设在安装板106上,净化头1022与上堵头1034相配合,喷雾机构102还包括与上堵头1034相配合的喷雾开关;换气机构104包括与延时堵头相配合的换气头1041,换气头1041上面还设置有与延时封头1038相配合的延时底台1040,延时堵头和延时底台1040的截面均为圆弧形且弧顶相对设置;与延时封头1038相配合的平移杆1035的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偏移杆1037,延时封头1038设置在偏移杆1037上。
25.喷雾开关包括通过转轴连接在安装板106上的复位拉杆1025,复位拉杆1025倾斜设置且上面设置有连接在安装板106上的复位拉簧1023,复位拉杆1025的初始位置为倾斜设置且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在上方,此时复位拉簧1023的拉力和复位拉杆1025的重力处于平衡状态,复位拉杆1025为中空管结构,复位拉杆1025内部底端设置有压触开关,复位拉杆1025内设置有压触球1024,当上堵头1034向下移动时,推动复位拉杆1025转动,复位拉杆1025在转过水平位置后,复位拉杆1025内部的压触球1024滚动并脱离压触开关,压触开关启动,打开驱动电机108和净化头1022内的喷头,喷出雾化发生器107产生的消毒喷雾或者气体处理器105处理后的净化空气;喷雾开关也可采用带感应器的开关,但会增加生产成本和维修更换的难度;雾化发生器107通过通雾软管1021连接净化头1022,气体处理器105通过通气软管109连接净化头1022,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通入喷雾或者气体。
26.在使用时,拉动提拉部1033是的提拉部1033向外伸出,由于转动杆1032和联动杆1031的存在,平移杆1035向伸缩主体1030的方向移动,处在上方的平移杆1035带动上堵头1034,上堵头1034离开净化头1022的水平位置,上堵头1034底端接触到复位拉杆1025后,带动复位拉杆1025向下转动,直至压触球1024脱离复位拉杆1025以启动驱动电机108和净化头1022上内的喷头喷出气体或喷雾,与此同时,延时封头1038受到下方的平移杆1035拉动,由于偏移杆1037的存在,延时封头1038向上移动到延时底台1040上并先沿延时底台1040的外弧面运动后才进行直线运动,延时封头1038脱离带压触开关的换气头1041,抽取净化箱
10周围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由于提拉机构103的自动收缩功能,通过转动杆1032和平移杆1035带动上堵头1034和延时封头1038复位,上堵头1034做直线运动,直接脱离复位拉杆1025,关闭驱动电机108和喷头,但延时封头1038向下经过延时底台1040时,由于延时底台1040和延时封头1038的截面均为弧形,延时封头1038需要做弧线运动,净化头1022关闭后,延时封头1038仍未到达换气头1041处,换气头1041仍需工作一定时间后才关闭,完成换气作业,可将净化头1022喷出的喷雾或气体进行充分回收,增强净化效果。
27.布置轨道5中设置有布置行车,布置行车包括承托主体50,承托主体50底部设置有卡接在布置轨道5中的行走机构55,承托主体50底端面上还设置有承托轮54,承托轮54和行走机构55可设置多组;承托主体50为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的圆筒状结构,承托主体50的截面为工字型;承托主体50的中心外缘均布有四个伸缩杆,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接主体51,卡接主体51的外缘上设置有卡接板;卡接主体51的内缘与承托主体50上的环形槽相配合。
28.承托主体50顶端为软质层,卡接主体51通过伸缩杆连接在承托主体50上,卡接主体51与承托主体50的顶端对齐,卡接主体51也可倾斜设置且靠近承托主体50的一端与承托主体50对齐,另一端向上倾斜且倾斜角度不超过5
°
;伸缩杆内设弹簧,未受到拉力时,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卡接主体51的一部分收入到承托主体50的环形槽内,环形槽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工位用于安装伸缩杆,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
29.卡接主体51的外缘上设置有与卡接板相配合的卡接管52,卡接管52的顶端超出卡接板的顶端;卡接管52内套设有升降管53,升降管53内固定有底端封闭的容纳方管;卡接管52上开设有一对卡接半槽521,升降管53上开设有与卡接半槽521相配合的卡接通槽531,容纳方管上开设有与卡接通槽531相配合的槽;升降管53与卡接管52滑动配合,也可在升降管53和卡接管52上设置配合的螺纹,卡接管52的螺纹设置在中上部,升降管53的螺纹设置在底部,将升降管53向上抽拉后,使得卡接管52和升降管53的螺纹相配合,使得升降管53固定在卡接管52的中上部。
30.相邻的升降管53之间设置有拉绳,拉绳的端部设置有扇形头,拉绳采用弹性绳;扇形头设置在容纳方管与开设有卡接通槽531的升降管53部分管壁所形成的容纳空间中,拉绳的长度小于相邻升降管53之间的距离,即拉绳两端的扇形头设置在升降管53处时,拉绳即处于拉伸状态,使得扇形头可在所需位置处于受力状态挤压在管内壁上。
31.底箱95、净化箱10等物品在进行布置时,先将其放置在承托主体50上,放置数量较少时,卡接板即可将这些物品固定住,当数量较多形成较高的高度并超出卡接板的顶端后,则需要把升降管53抽出,以卡住这些物品;需要使用拉绳时,当升降管53未拉出时,将扇形头设置在容纳方管与升降管53之间所形成的含有卡接通槽531的容纳空间中,拉绳穿过卡接通槽531和卡接半槽521,当升降管53拉出时,将扇形头放入容纳方管内,拉绳穿过容纳方管上开设的槽和卡接通槽531,拉绳两端的扇形头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升降管53和卡接管52中,以形成拦索用于固定放置在承托主体50上的净化箱10,根据放置净化箱10的数量和高度设置拉绳的数量。
32.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如图19所示,承托主体50的中心外缘对称设有一对伸缩杆,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接主体51,卡接主体51的外缘上设置有卡接板;卡接主体51的
内缘与承托主体50上的环形槽相配合。
技术特征:1.一种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病房区、走廊区、配药区、医护人员区和卫生间的病房区,还包括设备区和装配区;所述设备区中延伸出布置轨道,布置轨道绕过装配区和走廊区,布置轨道中设置有可拆卸的t型胶条;所述布置轨道上方还设置有固定在墙壁上的辅助轨道,辅助轨道中设置有净化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与密封主板相配合的底箱,底箱内设置有净化箱,底箱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密封端板相配合的底箱卡接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包括与底箱相配合的箱本体,箱本体内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提拉机构,提拉机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喷雾机构和换气机构;箱本体内设置有与喷雾机构相连接的雾化发生器和驱动电机,还设置有与换气机构相连接的气体处理器;提拉机构通过联动结构与喷雾机构和换气机构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安装板上的伸缩主体,伸缩主体的自由端设置有提拉部;联动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提拉机构上下两侧的转动杆;转动杆倾斜设置,转动杆底端连接在提拉部底端,转动杆顶端拦截有平移杆,平移杆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上堵头和延时封头;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平移杆相配合的限位支架;喷雾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的净化头,净化头穿设在安装板上,净化头与上堵头相配合,喷雾机构还包括与上堵头相配合的喷雾开关;换气机构包括与延时堵头相配合的换气头,换气头上面还设置有与延时封头相配合的延时底台,延时堵头和延时底台的截面均为圆弧形且弧顶相对设置;与延时封头相配合的平移杆的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偏移杆,延时封头设置在偏移杆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置轨道中设置有布置行车,布置行车包括承托主体,承托主体底部设置有卡接在布置轨道中的行走机构,承托主体底端面上还设置有承托轮;承托主体为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的圆筒状结构,承托主体的截面为工字型;承托主体的中心外缘均布有四个伸缩杆,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接主体,卡接主体的外缘上设置有卡接板;卡接主体的内缘与承托主体上的环形槽相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主体的外缘上设置有与卡接板相配合的卡接管,卡接管的顶端超出卡接板的顶端;卡接管内套设有升降管,升降管内固定有底端封闭的容纳方管;卡接管上开设有一对卡接半槽,升降管上开设有与卡接半槽相配合的卡接通槽,容纳方管上开设有与卡接通槽相配合的槽;升降管与卡接管滑动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轨道中均布有多个相邻设置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在辅助轨道中的密封滑杆,密封滑杆水平设置;密封滑杆上套设有密封主板,辅助轨道的底部设置有与密封主板相配合的密封弹簧;辅助轨道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端板,密封主板的上下两端开设有与密封端板相配合的凸台;密封滑杆的自由端与密封端板间隙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卡接结构包括一对与密封端板相配合的卡接弹片,卡接弹片通过转轴连接在底箱的外壁上,卡接弹片底端连接有穿过底箱外壁的卡接杆,卡接弹片与底箱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卡接簧,卡接杆远离
卡接弹片的端部设置有卡接封头,卡接杆上穿设有转柄,转柄上设置有一对与卡接杆相配合的压块,压块和卡接封头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斜面。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升降管之间设置有拉绳,拉绳的端部设置有扇形头,拉绳采用弹性绳;扇形头设置在容纳方管与开设有卡接通槽的升降管部分管壁所形成的容纳空间中。
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智慧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日间病房环境净化系统及方法,包括病房区、走廊区、配药区、医护人员区和卫生间的病房区,还包括设备区和装配区,设备区中延伸出布置轨道,布置轨道绕过装配区和走廊区,布置轨道中设置有可拆卸的T型胶条;布置轨道上方还设置有固定在墙壁上的辅助轨道,辅助轨道中设置有净化机构;本发明改造成本低、净化效果好且可灵活设置。灵活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 邓丹 陈彤 郭小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0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