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5-31  82



1.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


背景技术:

2.白蚁(termite,white ant),亦称虫尉。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之一,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网翅总目,是一种半变态完全社会性昆虫。地球陆地2/3面积上有白蚁分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各大洲中仅南极洲尚未发现白蚁活动的痕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净初级生产量占到陆地生态系统的50-60%。白蚁巢群中具有多种不同品级的个体,各品级白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白蚁的品级包括繁殖蚁、兵蚁、工蚁和若蚁,繁殖蚁又有原始型繁殖蚁和补充型繁殖蚁之分。原始型繁殖蚁是从母巢中分飞出来的长翅型繁殖蚁,后配对脱翅建立巢群,当巢内原始蚁王蚁后衰老或死亡后,补充型繁殖蚁就会补充或替代有蚁王蚁后进行繁殖以保持巢群稳定。
3.白蚁能蛀食多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林木、果树和种苗。黑翅土白蚁对江河堤坝的破坏更为严重,白蚁对房屋、仓储物资、埋地塑料电缆等的蛀蚀造成巨大损失。
4.现有技术中白蚁防治灌浆装置一般都需要用到电源才能实现对白蚁防治灌浆,在长期使用时,由于电能有限严重影响着其使用的时长,尤其是在野外长期使用时受电能的限制而无法使用,非常不便,而且注浆的管道长度也是限定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包括装液罐、手摇泵以及套管,所述装液罐设在手摇泵的进液口端,所述套管设在装液罐的出液口端,在装液罐内通过连接软管与手摇泵的进液端连通;
7.所述套管内套设有伸缩管,所述套管与伸缩管侧壁之间一侧设有用于套管和伸缩管伸缩的伸缩机构,所述套管与伸缩管侧壁之间另一侧设有用于套管和伸缩管之间伸缩稳定的导向稳定机构,且所述伸缩管与手摇泵出液端之间通过波纹软管相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设置在套管外圆周壁靠近底部的外框,所述外框远离套管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主轴,所述主轴远离套管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手摇把手,所述主轴靠近套管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套管的内部设有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转轴的底部设有导向螺杆,所述伸缩管的外侧壁设有与导向螺杆配合使用的螺纹导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外框与套管的外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与第一锥形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与外框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手摇把手与主轴之间插接,所述转轴与套管的内部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第二
锥形齿轮之间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导向稳定机构包括滑块以及滑槽,且滑块与伸缩管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滑槽设在套管内,且滑槽与滑块之间滑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杆与伸缩管的外侧壁以及滑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纵切面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杆纵切面横截面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手摇泵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手摇泵的另一侧设有与手摇泵插接的第一手摇把手。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装液罐的侧壁上设有透明刻度线,所述装液罐的顶端设有注液口。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软管上设有吸头。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伸缩管远离手摇泵的一侧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防治白蚁的浆液倒入到装液罐中,然后根据白蚁洞的深度,手动摇动第二手摇摇把,摇动后,其第二手摇摇把带动主轴转动,通过主轴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带动导向螺杆转动,导向螺杆则带动螺纹导槽上下移动即可实现伸缩管的调节,在调节时,通过滑槽和滑块实现伸缩管和套管的导向,接着插入第一手摇摇把,带动手摇泵启动通过连接软管和吸头可实现其灌浆装置无论什么方位都能灌浆,非常方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纯机械,无需电能驱动,而且伸缩管长度调节自如,还可根据其不够的长度将管道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上加长长度,或者弯曲的管道均可,非常适合在野外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的调节机构局部图一;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的a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的调节机构局部图二;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的波纹软管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的装液罐内部图。
23.图中:1、装液罐;101、透明刻度线;102、注液口;2、手摇泵;201、把手;202、第一手摇把手;3、套管;4、伸缩管;401、外螺纹;5、伸缩机构;501、外框;502、主轴;503、第二手摇把手;504、第一锥形齿轮;505、转轴;506、第二锥形齿轮;507、导向螺杆;508、螺纹导槽;6、导向稳定机构;601、连接杆;602、滑块;603、滑槽;7、波纹软管;8、连接软管;801、吸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包括装液罐1、手摇泵2以及套管3,所述装液罐1设在手摇泵2的进液口端,所述套管3设在装液罐1的出液口端,在装液罐1内通过连接软管8与手摇泵2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套管3内套设有伸缩管4,所述套管3与伸缩管4侧壁之间一侧设有用于套管3和伸缩管4伸缩的伸缩机构5,所述套管3与伸缩管4侧壁之间另一侧设有用于套管3和伸缩管4之间伸缩稳定的导向稳定机构6,且所述伸缩管4与手摇泵2出液端之间通过波纹软管7相连通。
29.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述伸缩机构5包括设置在套管3外圆周壁靠近底部的外框501,所述外框501远离套管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主轴502,所述主轴502远离套管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手摇把手503,所述主轴502靠近套管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锥形齿轮504,所述套管3的内部设有竖直设置的转轴505,所述转轴505上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504配合使用的第二锥形齿轮506,所述转轴505的底部设有导向螺杆507,所述伸缩管4的外侧壁设有与导向螺杆507配合使用的螺纹导槽508,所述外框501与套管3的外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502与第一锥形齿轮50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502与外框501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手摇把手503与主轴502之间插接,所述转轴505与套管3的内部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05与第二锥形齿轮50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稳定机构6包括滑块602以及滑槽603,且滑块602与伸缩管4之间通过连接杆601连接,所述滑槽603设在套管3内,且滑槽603与滑块60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601与伸缩管4的外侧壁以及滑块602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02纵切面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杆601纵切面横截面积。
30.实施例,请参照图1,所述手摇泵2的一侧设有把手201,所述手摇泵2的另一侧设有与手摇泵2插接的第一手摇把手202,所述装液罐1的侧壁上设有透明刻度线101,所述装液罐1的顶端设有注液口102。
31.实施例,请参照图1以及图6,所述连接软管8上设有吸头801。
32.实施例,请参照图1,所述伸缩管4远离手摇泵2的一侧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401。
33.操作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防治白蚁的浆液倒入到装液罐中,然后根据白蚁洞的深度,手动摇动第二手摇摇把,摇动后,其第二手摇摇把带动主轴转动,通过主轴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锥形齿轮
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带动导向螺杆转动,导向螺杆则带动螺纹导槽上下移动即可实现伸缩管的调节,在调节时,通过滑槽和滑块实现伸缩管和套管的导向,接着插入第一手摇摇把,带动手摇泵启动通过连接软管和吸头可实现其灌浆装置无论什么方位都能灌浆,非常方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纯机械,无需电能驱动,而且伸缩管长度调节自如,还可根据其不够的长度将管道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上加长长度,或者弯曲的管道均可,非常适合在野外长期使用。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包括装液罐(1)、手摇泵(2)以及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液罐(1)设在手摇泵(2)的进液口端,所述套管(3)设在装液罐(1)的出液口端,在装液罐(1)内通过连接软管(8)与手摇泵(2)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套管(3)内套设有伸缩管(4),所述套管(3)与伸缩管(4)侧壁之间一侧设有用于套管(3)和伸缩管(4)伸缩的伸缩机构(5),所述套管(3)与伸缩管(4)侧壁之间另一侧设有用于套管(3)和伸缩管(4)之间伸缩稳定的导向稳定机构(6),且所述伸缩管(4)与手摇泵(2)出液端之间通过波纹软管(7)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5)包括设置在套管(3)外圆周壁靠近底部的外框(501),所述外框(501)远离套管(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主轴(502),所述主轴(502)远离套管(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手摇把手(503),所述主轴(502)靠近套管(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锥形齿轮(504),所述套管(3)的内部设有竖直设置的转轴(505),所述转轴(505)上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504)配合使用的第二锥形齿轮(506),所述转轴(505)的底部设有导向螺杆(507),所述伸缩管(4)的外侧壁设有与导向螺杆(507)配合使用的螺纹导槽(5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501)与套管(3)的外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502)与第一锥形齿轮(50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502)与外框(501)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手摇把手(503)与主轴(502)之间插接,所述转轴(505)与套管(3)的内部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05)与第二锥形齿轮(506)之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稳定机构(6)包括滑块(602)以及滑槽(603),且滑块(602)与伸缩管(4)之间通过连接杆(601)连接,所述滑槽(603)设在套管(3)内,且滑槽(603)与滑块(602)之间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01)与伸缩管(4)的外侧壁以及滑块(602)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02)纵切面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杆(601)纵切面横截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泵(2)的一侧设有把手(201),所述手摇泵(2)的另一侧设有与手摇泵(2)插接的第一手摇把手(20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液罐(1)的侧壁上设有透明刻度线(101),所述装液罐(1)的顶端设有注液口(10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8)上设有吸头(80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4)远离手摇泵(2)的一侧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4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白蚁防治灌浆装置,包括装液罐、手摇泵以及套管,所述装液罐设在手摇泵的进液口端,所述套管设在装液罐的出液口端,在装液罐内通过连接软管与手摇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套管内套设有伸缩管,所述套管与伸缩管侧壁之间一侧设有用于套管和伸缩管伸缩的伸缩机构,所述套管与伸缩管侧壁之间另一侧设有用于套管和伸缩管之间伸缩稳定的导向稳定机构,且所述伸缩管与手摇泵出液端之间通过波纹软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纯机械,无需电能驱动,而且伸缩管长度调节自如,还可根据其不够的长度将管道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上加长长度,或者弯曲的管道均可,非常适合在野外长期使用。外长期使用。外长期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五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民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5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1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