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及块体和铺装结构与流程

allin2024-06-01  101



1.本技术涉及园林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及块体和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园林工程是指以工程手段和艺术方法,通过对园林各个设计要素的现场施工而使目标园地成为特定优美景观区域的过程,而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常需对园林路面进行铺装。
3.通常在园林路面的铺设中,由于需要考虑园林的积水和排水问题,远离路面通常会采取地面垫层加渗水砖的铺装方式。
4.研发人员在研究改进中发现,常规地面垫层加渗水砖的铺装方法,在铺装完成后,若降雨过大,过量的积水难以在短时间内从渗水砖渗入地面垫层,从而导致积水在园林内泛滥,认为存在难以将路面上过量的积水在短时间内收集并排放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将路面上过量的积水在短时间内收集并排放,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及块体和铺装结构。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包括渗水砖本体,渗水砖内开设有蓄水腔,渗水砖内设置有止水层,止水层铺设固定于渗水砖底部面层和四周侧壁,所述止水层用于使渗入渗水砖的积水只能进入蓄水腔,渗水砖本体内安装有导水管,导水管一端与蓄水腔内连通,所述导水管用于将蓄水腔内的积水排出渗水砖。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腔可将渗入蓄水砖内的积水储存在其中,并通过导水管将积水排出渗水砖,蓄水腔增大了渗水砖的储水容积,可存下更多的积水,便于将路面上过量的积水在短时间内收集并排放。
8.可选的,渗水砖上开设有引水槽,引水槽开设于渗水砖的顶部面层上,且所述引水槽用于在积水过多时将难以渗入渗水砖的积水导流出去。
9.可选的,渗水砖上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卡嵌于引水槽上,过滤网位于引水槽的开口处且将引水槽完全覆盖。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槽可减少由于淤泥或砂石堵塞引水槽,保证了引水槽的引水效率。
11.可选的,渗水砖上还设置有锚固杆,锚固杆一端固定于渗水砖的底部面层上,所述锚固杆用于固定渗水砖的铺设位置。
12.可选的,渗水砖为具有透水性的渣土砖。
1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的铺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的铺装结构,包括地面垫层和框架机构,框架机构安装架设在地面垫层上,所述地面垫层用于支撑框架机构以及配合渗水砖将积水排除;框架机构包括支撑柱和面层框架,支撑柱插嵌于地面垫层内,面层机构铺设固定与地面垫层上且与支撑柱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渗水砖铺设固定于面层框架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面垫层可将从渗水砖缝隙渗流下的积水分散,框架机构可对于渗水砖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15.可选的,面层框架内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与引水槽同向设置,导水管贯穿进入面层框架后与导流槽固定连通,面层框架上还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位于导流槽的流量出口处,且导流管一端与导流槽固定连通,另一端插嵌进入园林地面,所述导流管用于将导流槽内的积水引入园林地面对植物进行灌溉。
16.可选的,面层框架上开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与引水槽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且相互连通,所述引流槽用于将引水槽内的积水导出并向排水渠排放。
17.可选的,地面垫层包括夯土层、碎石层和沙土层,夯土层铺设固定于路面基坑处,碎石层铺设固定于夯土层上,沙土层铺设固定于碎石层上,且沙土层找平后与面层框架的底部侧壁抵接。
18.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夯实地面垫层;s2、铺设安装框架机构;s3、铺设安装导流管;s4、铺设安装渗水砖。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蓄水腔可将渗入蓄水砖内的积水储存在其中,并通过导水管将积水排出渗水砖,蓄水腔增大了渗水砖的储水容积,可存下更多的积水,便于将路面上过量的积水在短时间内收集并排放;2.导水管、导流槽和导流管的共同配合,可将蓄水腔内的积水收集并排放至园林底层中,对植被起到了浇灌的作用;3.引水槽和引流槽的共同配合,可将渗水砖上未进入蓄水腔的积水被收集排放至园林内的排水渠。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凸显透水砖沿路面长度走向的剖面图;图3是为凸显地面垫层和框架机构沿路面宽度走向的剖面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渗水砖;11、蓄水腔;12、导水管;13、止水层;14、引水槽;15、锚固杆;2、过滤网;3、地面垫层;31、夯土层;32、碎石层;33、沙土层;4、框架机构;41、支撑柱;42、面层框架;421、导流槽;422、导流管;423、引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
24.参考图1,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包括渗水砖1本体,本实施例中仅示出42块渗水砖1作为示意,渗水砖1铺设于路面的铺装结构上,相邻渗水砖1之间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渗水砖可为具有透水性的渣土砖。渗水砖1上均开设有蓄水腔11,蓄水腔11位于渗水砖1内部。每块渗水砖1上均设置有止水层13和导水管12,止水层13固定于渗水砖1最外层,且将渗水砖1除却其顶部面层外的其余侧壁包裹,此时积水进入渗水砖1后,由于止水层13的作用,在渗水砖1的渗水量饱和后,积水会流入蓄水腔11内。导水管12位于蓄水砖的底部侧壁上,且导水管12一端贯穿蓄水砖后与蓄水腔11固定连通,另一端与路面的铺装结构固定连通。
25.参考图1和图2,渗水砖1沿路面的宽度走向弯曲有一定弧度,每块渗水砖1上均开设有引水槽14,引水槽14开设于渗水砖1的顶部面层上,且引水槽14均沿路面的宽度走向设置,沿路面宽度走向上的相邻引水槽14彼此连通。每块渗水砖1上均设置有过滤网2,过滤网2沿其对应的引水槽14长度走向设置,且卡嵌于所对应的引水槽14上。
26.参考图2,每块渗水砖1上均设置有数根锚固杆15,本实施例中每块渗水砖1上仅示出2根锚固杆15作为示意。锚固杆15均竖直设置,且均于所对应的渗水砖1的底部面层上,同时锚固杆15分别位于所对应侧壁沿路面长度走向的两端,锚固杆15均插嵌于路面的铺装结构上。
27.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的铺装结构。
28.参考图1和图3,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的铺装结构包括地面垫层3和框架机构4,本实施例中仅示出其中一段地面垫层3和与之配合的框架机构4作为示意。地面垫层3铺设于园林路面的基坑内,框架机构4铺设固定于地面垫层3上,渗水砖1均铺设固定于框架机构4上,同时地面垫层3的顶部面层和框架机构4均和渗水砖1沿同一方向弯曲有一定弧度。
29.参考图1和图3,地面垫层3包括夯土层31、碎石层32和沙土层33,夯土层31铺设于园林路面基坑上,且在夯实之后与园林路面基坑固定连接。碎石层32铺设于夯土层31上,本实施例中碎石层32可为鹅卵石与洗水石共同填充固定的层结构。沙土层33在碎石层32铺设完成后被铺设固定于碎石层32上,经找平夯实后与渗水砖1保持同向的弯曲弧度,渗水砖1在安装时,锚固杆15插嵌于沙土层33内。
30.参考图1和图3,框架机构4包括面层框架42和数道支撑柱41,本实施例中仅示出4根支撑柱41作为示意。面层框架42铺设固定于沙土层33上,且面层框架42与沙土层33保持同向的弯曲弧度,渗水砖1均铺设固定于面层框架42上。支撑柱41均竖直设置且均位于面层框架42的底部侧壁上,支撑柱41分别固定于所处侧壁的四角处,支撑柱41分别贯穿沙土层33和碎石层32后插嵌于夯土层31内,本实施例中支撑柱41可为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柱。
31.参考图1和图3,面层框架42上开设有数个导流槽421,本实施例中仅示出6道作为示意,导流槽421分别开设于面层框架42沿路面宽度走向的架体内。面层框架42上还设置有数组导流管422,本实施例中仅示出6组导流管422,且每组导流管422中仅示出2根作为示意。导流管422均沿路面的宽度走向设置,且单组中的导流管422分别位于导流槽421两端并与导流槽421固定连通,导流管422插嵌进入路面两侧的园林地面内。同时,渗水砖1在铺设
安装时,导水管12贯穿面层框架42沿路面宽度走向的架体,且与导流槽421连通,可将蓄水腔11内的积水排入导流槽421后通过导流管422排出。
32.参考图2和图3,面层框架42上还开设有数道引流槽423,本实施例中仅示出2道引流槽423作为示意。引流槽423分别开设于面层框架42沿路面长度走向的两侧,且位于面层框架42远离地面的侧壁上,引流槽423与园林的排水渠连通。引水槽14内的积水可从靠近引流槽423的渗水砖1上流入引流槽423,并通过引流槽423将积水排入园林的排水渠中。
33.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
34.包括以下步骤:s1、在园林路面基坑内分别铺设夯土层31、碎石层32和沙土层33,并依次将上述层结构夯实找平,在铺设沙土层33时,将沙土层33沿路面的宽度方向铺设为一定弯曲弧度;s2、将支撑柱41分别定位后插嵌于地面垫层3内,在支撑柱41顶部端面上固定安装面层框架42,并检测其安装的稳定性;s3、将导流管422与面层框架42连通后,再将导流管422埋设于所靠近的园林底层中,并使导流管422与园林底层连通;s4、将导水管12插嵌进入面层框架42上,并使导水管12与导流槽421连通,之后将锚固杆15分别插嵌固定于沙土层33内,而后依次如上铺设安装各个渗水砖1,相邻渗水砖1之间使用透水混凝土浆粘结固定。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水砖(1)本体,渗水砖(1)内开设有蓄水腔(11),渗水砖(1)内设置有止水层(13),止水层(13)铺设固定于渗水砖(1)底部面层和四周侧壁,所述止水层(13)用于使渗入渗水砖(1)的积水只能进入蓄水腔(11),渗水砖(1)本体内安装有导水管(12),导水管(12)一端与蓄水腔(11)内连通,所述导水管(12)用于将蓄水腔(11)内的积水排出渗水砖(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1)上开设有引水槽(14),引水槽(14)开设于渗水砖(1)的顶部面层上,所述引水槽(14)用于在积水过多时将难以渗入渗水砖(1)的积水导流出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1)上设置有过滤网(2),过滤网(2)卡嵌于引水槽(14)上,过滤网(2)位于引水槽(14)的开口处且将引水槽(14)完全覆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1)上还设置有锚固杆(15),锚固杆(15)用于固定渗水砖(1)的铺设位置,锚固杆(15)一端固定于渗水砖(1)的底部面层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1)为具有透水性的渣土砖。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垫层(3)和框架机构(4),框架机构(4)安装架设在地面垫层(3)上,所述地面垫层(3)用于支撑框架机构(4)以及配合渗水砖(1)将积水排除;框架机构(4)包括支撑柱(41)和面层框架(42),支撑柱(41)插嵌于地面垫层(3)内,面层机构铺设固定与地面垫层(3)上且与支撑柱(41)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渗水砖(1)铺设固定于面层框架(42)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框架(42)内开设有导流槽(421),导流槽(421)与引水槽(14)同向设置,导水管(12)贯穿进入面层框架(42)后与导流槽(421)固定连通,面层框架(42)上还设置有导流管(422),导流管(422)位于导流槽(421)的流量出口处,且导流管(422)一端与导流槽(421)固定连通,另一端插嵌进入园林地面,所述导流管(422)用于将导流槽(421)内的积水引入园林地面对植物进行灌溉。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框架(42)上开设有引流槽(423),引流槽(423)与引水槽(14)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且相互连通,所述引流槽(423)用于将引水槽(14)内的积水导出并向排水渠排放。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块体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垫层(3)包括夯土层(31)、碎石层(32)和沙土层(33),夯土层(31)铺设固定于路面基坑处,碎石层(32)铺设固定于夯土层(31)上,沙土层(33)铺设固定于碎石层(32)上,且沙土层(33)找平后与面层框架(42)的底部侧壁抵接。10.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夯实地面垫层(3);s2、铺设安装框架机构(4);s3、铺设安装导流管(422);s4、铺设安装渗水砖(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园林工程的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及块体和铺装结构,其包括渗水砖本体,渗水砖内开设有蓄水腔,渗水砖内设置有止水层,止水层铺设固定于渗水砖底部面层和四周侧壁,所述止水层用于使渗入渗水砖的积水只能进入蓄水腔,渗水砖本体内安装有导水管,导水管一端与蓄水腔内连通,所述导水管用于将蓄水腔内的积水排出渗水砖,本申请具有将路面上过量的积水在短时间内收集并排放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昆鹏 曹仕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兴科绿源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1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