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向的三脚电源插头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6-02  91

可转向的三脚电源插头
1.本专利介绍了一种可以转向的三脚电源插头的结构,让三脚电源插头既可以变成矮插头(如图1,即它的线从侧面向外伸展),适用于床或者柜子背后的那些插座正前方空间很小的情形,又能变成高插头(如图2,即它的线从正面向前方伸展),适用于紧贴地面或桌面(见图3)、或者位于盒子里的那些插座四周空间很小的情形,解决了目前的三角电源插头不能同时满足这两者的情形,省去了多余的接线板。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脚电源插头的内部结构的设计,使其能适应不同的场景。这里所说的电源插头既包含各种电器设备使用的电源插头,也包含接线板上的插头。


背景技术:

3.目前对于两脚电源插头,已经有了可以转向的设计,见图4,图5,其中图4中的1表示可转动部分。两脚电源插头的设计是让两个脚转动,但这个设计不能照搬到三脚电源插头上。有两个原因。第一,三脚插头的三个脚呈三角形,不可能做到让脚转动并且占用很小的空间。第二:两脚插头只有两根线,沿一个轴转动时,一边正好一个接触点。而三脚插头有三根线,不能直接使用两脚插头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专利发明了一种可转向的三角电源插头的结构,让三脚插头也能自如地切换成矮插头和高插头。该可转向的三脚电源插头包括两个部分,基座部分(1),可转动部分(2)。可转动部分(2)在尾部的连接线部位,而不是像可转动的两脚电源插头一样在脚上。可转动部分(2)的一侧有一个接触头,一个接触头的结构跟可转动的两脚电源插头的结构一样。可转动部分(2)的另一侧有两个接触头,两个接触头的结构有同心圆式或者环形槽式。
附图说明
5.附图1:举例说明本文中“矮插头”的含义
6.附图2:举例说明本文中“高插头”的含义
7.附图3:举例说明当插座紧贴桌面时,矮插头没法使用
8.附图4:两脚插头的转向设计,沿脚转动
9.附图5:两脚插头的转向设计中,转动部分的侧面图
10.附图6:三脚插头的转向设计,沿尾部的线转动
11.附图7:同心圆方式中两个接触头一端的设计
12.附图8:同心圆方式中,变成矮插头的样子
13.附图9:同心圆方式中,变成高插头的样子
14.附图10:环型槽方式中两个接触头一端的设计
15.附图11:环型槽方式中,变成矮插头的样子
16.附图12:环型槽方式中,变成高插头的样子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部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
18.第一步:与两脚插头不同,三脚插头中,可转动的部分在尾部,如图6所示,其中1为基座部分,2 为可转动部分。图6是俯视图,其中三个脚在背面,垂直于页面方向。图6中把基座部分画成了圆形,但本专利对基座的形状没有任何限制。
19.第二步,是本专利关键的部分。因为一共有三根线,所以转动部分的一侧有一个接触头,另一侧有两个接触头,其中火线和零线建议各在一侧,地线随便在哪一侧,但本专利并不限制三个接触头和三根线的对应关系。
20.一个接触头的那一侧的设计比较简单,采用与两脚插头相同的方法。两个接触头的那一侧的设计有多种选择,下面列出两种方案,说明本设计的可行性。但本专利并不对两个接触头的设计有任何限制,即任何包含两个接触头的设计均受到本专利的保护。
21.方案i:同心圆方式
22.如图7所示,转动部分的凸起是两个同心圆,内外层之间用绝缘体隔开,这样就代表了两个接触头。基座部分是一个圆孔,中间一根细的金属条,类似于很多音频接口线。当同心圆插入到圆孔内时,内层与中间的金属条接触,外层与圆孔的外壁接触,就实现了两根线的连接。
23.当可转动部分向下时,变成矮插头(图8),可转动部分向右时,变成高插头(图9)。
24.方案ii:环形槽方式
25.如图10所示,可转动部分有两个分开的接触头,基座由两个四分之一的环形槽组成,两个接触头可在环形槽中滑行。
26.当转动部分向下时,变成矮插头(图11),当转动部分向右时,则变成了高插头(图12)。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转向的三脚电源插头的结构,该可转向的三脚电源插头包括两个部分,基座部分(1),可转动部分(2),其特征在于,可转动部分(2)在尾部的连接线部位,而不是像可转动的两脚电源插头一样在脚上,可转动部分(2)的一侧有一个接触头,一个接触头的结构跟可转动的两脚电源插头的结构一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向的三脚电源插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可转动部分(2)的另一侧有两个接触头,两个接触头的结构有同心圆式或者环形槽式。

技术总结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可以转向的三脚电源插头的结构,让三脚电源插头既可以变成矮插头,适用于床或者柜子背后的那些插座正前方空间很小的情形,又能变成高插头,适用于紧贴地面或桌面、或者位于盒子里的那些插座四周空间很小的情形,解决了目前的三角电源插头不能同时满足这两者的情形,省去了多余的接线板。省去了多余的接线板。省去了多余的接线板。


技术研发人员:沈天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天泽
技术研发日:2021.09.04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1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