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6-03  85



1.本发明涉及电脑主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


背景技术:

2.迷你电脑主机体积小,能够节省空间,功耗低,节省费用和环保,能够实现单机多用户。一旦部署完毕,就不需要在设备上管理任何应用程序、软件或驱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微型电脑主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更加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3.现有的电脑主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便对电脑外接口与数据线之间的连接加固的问题,以及在对电脑外接口与数据线连接因外部力的作用产生接触不良时,不能够对其中一个出现接触不良的连接口进行标记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包括主机体和卡座,所述主机体外表面四角处安装有定位槽,且定位槽的内部卡合设置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内部安装有引导槽,且引导槽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板槽,且引导板槽的外表面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安装有衔接盘,所述衔接盘的外表面连接有用于对接口与数据线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且限位组件包括连接弹簧、定位板、限位槽、内置轴、衔接腔、漏孔、内置推杆、连接推板和检测金属球,所述连接弹簧的下端安装有定位板,且定位板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内置轴,所述衔接盘内壁表面设置有衔接腔,且衔接腔靠近连接弹簧的下端开设有漏孔,所述衔接腔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推杆,且内置推杆的端部安装有连接推板,所述衔接腔内部靠近连接推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检测金属球,所述卡座设置于主机体下端两侧。
6.进一步的,所述衔接腔为圆环形结构,且衔接腔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关于辅助板的水平面呈交错式分布,所述辅助板外表面靠近衔接盘的外表面后端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连接杆。
8.进一步的,所述内置轴与衔接盘为一体化结构,且衔接盘的型为“c”字型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卡座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辅助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对辅助连接座进行角度调整的调整组件,所述连接座下端中部螺纹安装有中置螺纹杆。
10.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衔接侧板和转轴,且衔接侧板外表面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衔接侧板下端与辅助连接座为一体化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连接座的下端两侧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内表面安装有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条,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基座。
12.进一步的,所述主机体外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散热板,且散热板外表面上端安装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挂环,且挂环的内部设置有衔接挂钩,所述衔接挂钩的外表面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中部螺纹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端部设置有吸风机。
1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中部设置有用于进行辅助散热的辅助组件,且辅助组件包括内置盘、外置盘和散热孔,所述外置盘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有内置盘,且内置盘和外置盘的内部均开设有散热孔。
14.进一步的,所述内置盘的直径小于外置盘的直径,且外置盘与散热板为一体化结构。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微型电脑主机在使用过程中能从主机外部对其进行支撑保护,避免外部电脑主机倾倒时对主机带来碰撞损伤,可利用主机两侧设有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进行支撑保护,同时还能够利用上述两者的设计对衔接盘进行水平的位置移动,从而能够电脑主机外接口与数据线进行连接时,可利用衔接盘内部组件的设计对电脑主机外接口与数据线之间限位处理,避免电脑主机外接口与数据线之间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且当外接口与数据线因外力作用产生接触不良时,可利用衔接腔内部检测金属球的具体位置对其中一个接触不良的外接口与数据线进行标记,便于使用者快速捕捉到接触不良的某一个数据连接线,并且通过蓄电池的设计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外接电池进行电力供给,而且还能够根据主机内部清理所用利用连接管和吸风机的设计利用散热孔的设计进行吸灰处理。
17.1.该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在对电脑主机外接口与数据线进行连接时,可对连接结束之后的数据线从外部进行限位处理,通过以内置轴为中心可对定位板进行转动,定位板因外力作用会对连接弹簧产生挤压,从而定位板与衔接腔之间会存在较大的空间,便于数据线与电脑主机外接口进行连接,连接结束之后停止对定位板施加力的作用,从而连接弹簧会因弹力作用带动定位板复位以此能够对数据线进行限位处理,避免在对电脑主机进行使用时外接口与数据线之间产生分离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并且因外力作用导致电脑主机外接口与数据线产生接触不良时,定位板会因外部力作用产生位置的移动,从而与定位板相连接的内置推杆会在衔接腔内部进行位置的移动,进而与内置推杆相连接的连接推板会把处于衔接腔一端中部的检测金属球推动至衔接腔内部另一端,从而使用者能够通过观察检测金属球的位置判断具体哪一个电脑主机接口与数据线之间产生分离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
18.2.该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通过顺时针对第一连接杆进行转动,可带动与固定块和引导板槽相连接的衔接盘在引导槽横向水平方向进行位置的移动,便于使用者根据具体使用所需选择性对与衔接盘相连接的组件进行使用,并且可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接杆可使其在连接槽进行位置的移动,从而能够利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设计可从主机体的左右两侧进行保护,避免主机体意外倾倒时因高度差导致主机体受损严重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支撑防护效果;
19.3.该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能够根据主机体具体的使用角度以及使用环境,使用者可通过顺时针转动中置螺纹杆,使得中置螺纹杆外部的连接座一端向上
移动,且连接座与辅助连接座一端为橡胶带连接,从而能够在对连接座一端向上进行移动时,可利用衔接侧板和转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连接座以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根据使用环境以及放置所需进行调整,减少使用局限性;
20.4.该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通过匚字型支撑架的设计,在对蓄电池进行放置时使得蓄电池处于局部悬空状态,有利于对蓄电池进行散热保护,同时可利用蓄电池外表面金属材质散热条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对蓄电池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蓄电池的设计便于在应急环境下利用连接线外接蓄电池对主机体进行使用,可保证主机体的正常使用,同时还能够利用蓄电池的设计使得整个主机体的重心降低,使得主机体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21.5.该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在对主机体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顺时针转动外置盘内部的内置盘,使得内置盘与外置盘内部开设的散热孔相重合,使得散热面积得到最大化,当需对主机体进行运输或者转移时,可利用再次对外置盘进行转动,使得内置盘与外置盘内部开设的散热孔相互错开,有效避免外部灰尘以及水的进入,能够对主机体进行良好的保护,同时能够利用吸风机和连接管的设计能够透过散热孔对主机体内部的灰尘进行吸附清理,同时能够利用滑道的设计带动与衔接挂钩挂接连接的衔接挂钩和防护罩进行水平位置移动,便于对连接管进行限位的同时便捷的对主机体内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侧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主机体外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衔接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辅助连接座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衔接盘后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连接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散热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主机体;2、连接座;3、辅助连接座;4、支撑架;5、蓄电池;6、散热条;7、基座;8、中置螺纹杆;9、定位槽;10、辅助板;11、衔接盘;12、引导槽;13、第一连接杆;14、连接槽;15、第二连接杆;16、连接管;17、散热板;18、卡座;19、限位组件;1901、连接弹簧;1902、定位板;1903、限位槽;1904、内置轴;1905、衔接腔;1906、漏孔;1907、内置推杆;1908、连接推板;1909、检测金属球;20、调整组件;2001、衔接侧板;2002、转轴;21、固定块;22、引导板槽;23、防护罩;24、衔接挂钩;25、吸风机;26、滑道;27、挂环;28、辅助组件;2801、内置盘;2802、外置盘;2803、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包
括主机体1、连接座2、辅助连接座3、支撑架4、蓄电池5、散热条6、基座7、中置螺纹杆8、定位槽9、辅助板10、衔接盘11、引导槽12、第一连接杆13、连接槽14、第二连接杆15、连接管16、散热板17、卡座18、限位组件19、连接弹簧1901、定位板1902、限位槽1903、内置轴1904、衔接腔1905、漏孔1906、内置推杆1907、连接推板1908、检测金属球1909、调整组件20、衔接侧板2001、转轴2002、固定块21、引导板槽22、防护罩23、衔接挂钩24、吸风机25、滑道26、挂环27、辅助组件28、内置盘2801、外置盘2802、散热孔2803,主机体1外表面四角处安装有定位槽9,且定位槽9的内部卡合设置有辅助板10,辅助板10内部安装有引导槽12,且引导槽12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3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板槽22,且引导板槽22的外表面连接有固定块21,固定块21的表面安装有衔接盘11,衔接盘11的外表面连接有用于对接口与数据线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19,且限位组件19包括连接弹簧1901、定位板1902、限位槽1903、内置轴1904、衔接腔1905、漏孔1906、内置推杆1907、连接推板1908和检测金属球1909,连接弹簧1901的下端安装有定位板1902,且定位板1902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903,限位槽1903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内置轴1904,内置轴1904与衔接盘11为一体化结构,且衔接盘11的型为“c”字型结构,衔接盘11内壁表面设置有衔接腔1905,且衔接腔1905靠近连接弹簧1901的下端开设有漏孔1906,衔接腔1905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推杆1907,且内置推杆1907的端部安装有连接推板1908,衔接腔1905为圆环形结构,且衔接腔1905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衔接腔1905内部靠近连接推板1908的外表面设置有检测金属球1909,卡座18设置于主机体1下端两侧;
31.具体操作如下,在对电脑主机外接口与数据线进行连接时,可对连接结束之后的数据线从外部进行限位处理,通过以内置轴1904为中心可对定位板1902进行转动,定位板1902因外力作用会对连接弹簧1901产生挤压,从而定位板1902与衔接腔1905之间会存在较大的空间,便于数据线与电脑主机外接口进行连接,连接结束之后停止对定位板1902施加力的作用,从而连接弹簧1901会因弹力作用带动定位板1902复位以此能够对数据线进行限位处理,避免在对电脑主机进行使用时外接口与数据线之间产生分离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并且因外力作用导致电脑主机外接口与数据线产生接触不良时,定位板1902会因外部力作用产生位置的移动,从而与定位板1902相连接的内置推杆1907会在衔接腔1905内部进行位置的移动,进而与内置推杆1907相连接的连接推板1908会把处于衔接腔1905一端中部的检测金属球1909推动至衔接腔1905内部另一端,从而使用者能够通过观察检测金属球1909的位置判断具体哪一个电脑主机接口与数据线之间产生分离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当检测金属球1909位置出现移动需对对其进行再次使用时,使用者可利用磁铁吸附设计使得检测金属球1909进行复位,便于使用者再次对检测金属球1909进行使用。
32.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5关于辅助板10的水平面呈交错式分布,辅助板10外表面靠近衔接盘11的外表面后端设置有连接槽14,且连接槽14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5;
33.通过顺时针对第一连接杆13进行转动,可带动与固定块21和引导板槽22相连接的衔接盘11在引导槽12横向水平方向进行位置的移动,便于使用者根据具体使用所需选择性对与衔接盘11相连接的组件进行使用,并且可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接杆15可使其在连接槽14进行位置的移动,从而能够利用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5的设计可从主机体1的左右两侧进行保护,避免主机体1意外倾倒时因高度差导致主机体1受损严重的问题,具有
一定的支撑防护效果。
34.如图1所示,卡座18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下端设置有辅助连接座3,连接座2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对辅助连接座3进行角度调整的调整组件20,连接座2下端中部螺纹安装有中置螺纹杆8,调整组件20包括衔接侧板2001和转轴2002,且衔接侧板2001外表面转动安装有转轴2002,衔接侧板2001下端与辅助连接座3为一体化结构;
35.能够根据主机体1具体的使用角度以及使用环境,使用者可通过顺时针转动中置螺纹杆8,使得中置螺纹杆8外部的连接座2一端向上移动,且连接座2与辅助连接座3一端为橡胶带连接,从而能够在对连接座2一端向上进行移动时,可利用衔接侧板2001和转轴2002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连接座2以转轴2002为中心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根据使用环境以及放置所需进行调整,减少使用局限性。
36.如图1和图4所示,辅助连接座3的下端两侧设置有支撑架4,且支撑架4的内表面安装有蓄电池5,蓄电池5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条6,支撑架4的下端安装有基座7;
37.通过匚字型支撑架4的设计,在对蓄电池5进行放置时使得蓄电池5处于局部悬空状态,有利于对蓄电池5进行散热保护,同时可利用蓄电池5外表面金属材质散热条6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对蓄电池5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蓄电池5的设计便于在应急环境下利用连接线外接蓄电池5对主机体1进行使用,可保证主机体1的正常使用,同时还能够利用蓄电池5的设计使得整个主机体1的重心降低,使得主机体1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38.如图1、图6和图7所示,主机体1外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散热板17,且散热板17外表面上端安装有滑道26,滑道26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挂环27,且挂环27的内部设置有衔接挂钩24,衔接挂钩24的外表面连接有防护罩23,且防护罩23的中部螺纹安装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端部设置有吸风机25,散热板17中部设置有用于进行辅助散热的辅助组件28,且辅助组件28包括内置盘2801、外置盘2802和散热孔2803,外置盘2802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有内置盘2801,且内置盘2801和外置盘2802的内部均开设有散热孔2803,内置盘2801的直径小于外置盘2802的直径,且外置盘2802与散热板17为一体化结构;
39.在对主机体1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顺时针转动外置盘2802内部的内置盘2801,使得内置盘2801与外置盘2802内部开设的散热孔2803相重合,使得散热面积得到最大化,当需对主机体1进行运输或者转移时,可利用再次对外置盘2802进行转动,使得内置盘2801与外置盘2802内部开设的散热孔2803相互错开,有效避免外部灰尘以及水的进入,能够对主机体1进行良好的保护,同时能够利用吸风机25和连接管16的设计能够透过散热孔2803对主机体1内部的灰尘进行吸附清理,同时能够利用滑道26的设计带动与衔接挂钩24挂接连接的衔接挂钩24和防护罩23进行水平位置移动,便于对连接管16进行限位的同时便捷的对主机体1内部进行清理。
40.综上,该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使用时,首先通过匚字型支撑架4的设计,在对蓄电池5进行放置时使得蓄电池5处于局部悬空状态,有利于对蓄电池5进行散热保护,同时可利用蓄电池5外表面金属材质散热条6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对蓄电池5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蓄电池5的设计便于在应急环境下利用连接线外接蓄电池5对主机体1进行使用,可保证主机体1的正常使用,同时还能够利用蓄电池5的设计使得整个主机体1的重心降低,使得主机体1在使用时更加稳定,然后能够根据主机体1具体的使用角度以及使用环境,使用者可通过顺时针转动中置螺纹杆8,使得中置螺纹杆8外部的连接座2一端向上移
动,且连接座2与辅助连接座3一端为橡胶带连接,从而能够在对连接座2一端向上进行移动时,可利用衔接侧板2001和转轴2002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连接座2以转轴2002为中心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根据使用环境以及放置所需进行调整,减少使用局限性,接着通过顺时针对第一连接杆13进行转动,可带动与固定块21和引导板槽22相连接的衔接盘11在引导槽12横向水平方向进行位置的移动,便于使用者根据具体使用所需选择性对与衔接盘11相连接的组件进行使用,并且可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接杆15可使其在连接槽14进行位置的移动,从而能够利用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5的设计可从主机体1的左右两侧进行保护,避免主机体1意外倾倒时因高度差导致主机体1受损严重的问题,最后在对电脑主机外接口与数据线进行连接时,可对连接结束之后的数据线从外部进行限位处理,通过以内置轴1904为中心可对定位板1902进行转动,定位板1902因外力作用会对连接弹簧1901产生挤压,从而定位板1902与衔接腔1905之间会存在较大的空间,便于数据线与电脑主机外接口进行连接,连接结束之后停止对定位板1902施加力的作用,从而连接弹簧1901会因弹力作用带动定位板1902复位以此能够对数据线进行限位处理,避免在对电脑主机进行使用时外接口与数据线之间产生分离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并且因外力作用导致电脑主机外接口与数据线产生接触不良时,定位板1902会因外部力作用产生位置的移动,从而与定位板1902相连接的内置推杆1907会在衔接腔1905内部进行位置的移动,进而与内置推杆1907相连接的连接推板1908会把处于衔接腔1905一端中部的检测金属球1909推动至衔接腔1905内部另一端,从而使用者能够通过观察检测金属球1909的位置判断具体哪一个电脑主机接口与数据线之间产生分离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当检测金属球1909位置出现移动需对对其进行再次使用时,使用者可利用磁铁吸附设计使得检测金属球1909进行复位,便于使用者再次对检测金属球1909进行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体(1)和卡座(18),所述主机体(1)外表面四角处安装有定位槽(9),且定位槽(9)的内部卡合设置有辅助板(10),所述辅助板(10)内部安装有引导槽(12),且引导槽(12)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3),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板槽(22),且引导板槽(22)的外表面连接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的表面安装有衔接盘(11),所述衔接盘(11)的外表面连接有用于对接口与数据线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19),且限位组件(19)包括连接弹簧(1901)、定位板(1902)、限位槽(1903)、内置轴(1904)、衔接腔(1905)、漏孔(1906)、内置推杆(1907)、连接推板(1908)和检测金属球(1909),所述连接弹簧(1901)的下端安装有定位板(1902),且定位板(1902)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903),所述限位槽(1903)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内置轴(1904),所述衔接盘(11)内壁表面设置有衔接腔(1905),且衔接腔(1905)靠近连接弹簧(1901)的下端开设有漏孔(1906),所述衔接腔(1905)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推杆(1907),且内置推杆(1907)的端部安装有连接推板(1908),所述衔接腔(1905)内部靠近连接推板(1908)的外表面设置有检测金属球(1909),所述卡座(18)设置于主机体(1)下端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腔(1905)为圆环形结构,且衔接腔(1905)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5)关于辅助板(10)的水平面呈交错式分布,所述辅助板(10)外表面靠近衔接盘(11)的外表面后端设置有连接槽(14),且连接槽(14)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轴(1904)与衔接盘(11)为一体化结构,且衔接盘(11)的型为“c”字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18)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下端设置有辅助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2)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对辅助连接座(3)进行角度调整的调整组件(20),所述连接座(2)下端中部螺纹安装有中置螺纹杆(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20)包括衔接侧板(2001)和转轴(2002),且衔接侧板(2001)外表面转动安装有转轴(2002),所述衔接侧板(2001)下端与辅助连接座(3)为一体化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座(3)的下端两侧设置有支撑架(4),且支撑架(4)的内表面安装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条(6),所述支撑架(4)的下端安装有基座(7)。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1)外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散热板(17),且散热板(17)外表面上端安装有滑道(26),所述滑道(26)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挂环(27),且挂环(27)的内部设置有衔接挂钩(24),所述衔接挂钩(24)的外表面连接有防护罩(23),且防护罩(23)的中部螺纹安装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端部设置有吸风机(2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7)中部设置有用于进行辅助散热的辅助组件(28),且辅助组件(28)包括内置盘(2801)、外置盘(2802)和散热孔(2803),所述外置盘(2802)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有内置盘
(2801),且内置盘(2801)和外置盘(2802)的内部均开设有散热孔(280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盘(2801)的直径小于外置盘(2802)的直径,且外置盘(2802)与散热板(17)为一体化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涉及电脑主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包括主机体和卡座,所述主机体外表面四角处安装有定位槽,且定位槽的内部卡合设置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内部安装有引导槽,且引导槽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连接杆。该一种可外接电池供电的微型电脑主机,能够根据主机体具体的使用角度以及使用环境,使用者可通过顺时针转动中置螺纹杆,使得中置螺纹杆外部的连接座一端向上移动,且连接座与辅助连接座一端为橡胶带连接,从而能够在对连接座一端向上进行移动时,可利用衔接侧板和转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连接座以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根据使用环境以及放置所需进行调整,减少使用局限性。减少使用局限性。减少使用局限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创通易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1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