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
背景技术:2.食品罐是对食品储存的一种容器,将食品密封在容器中,经高温处理将绝大部分微生物杀灭,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再次入侵,从而使食品在室温下能长期贮存的食品保藏方法,其中在进行食品罐的使用时,需要采用纸箱对其进行包装。
3.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纸箱对食品罐进行包装时,都是通过人工沿着纸箱的周围使用胶带进行包装的,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纸箱对食品罐包装的速率,显得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纸箱对食品罐进行包装时,都是通过人工沿着纸箱的周围使用胶带进行包装的,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纸箱对食品罐包装的速率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承载框,且承载框的内侧两侧均设有夹板,两个夹板中的一个的一侧与承载框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且另一个夹板的一侧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与承载框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框体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承载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底端贯穿框体的底部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承载框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7.优选的,承载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均通过第一环形槽与框体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承载框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且两个凸块均通过第二环形槽与框体的内侧底部之间滑动连接。
9.优选的,两个夹板中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个的一侧通过若干个挤压弹簧与承载框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电动伸缩杆为充电式。
10.优选的,两个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板。
11.优选的,转动杆的底端通过轴承套贯穿框体的底部,框体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减速机。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进行使用时,首先将所需包装的纸箱放置在承载框中的固定板顶部,接着将所需包装的食品罐全部放置到纸箱中,同时利用承载框中的两个夹板对纸箱就进行限位,在使用胶带对纸箱进行包装时,启动驱动电机通过转动杆带动承载框进行转动,进而可以配合工人使用胶带对纸箱进行不同角度的包
装工作,避免了传统中采用人工将纸箱进行转动时费时费力的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纸箱对食品罐进行包装时,都是通过人工沿着纸箱的周围使用胶带进行包装的,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纸箱对食品罐包装的速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方式,通过承载框中的夹板的弹性效果以及电动伸缩杆的作用对纸箱进行限位,同时利用承载框的转动,进而可以避免传统中采用人工将纸箱进行转动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框体;2、承载框;3、夹板;4、挤压弹簧;5、电动伸缩杆;6、固定板;7、滑块;8、第一环形槽;9、凸块;10、第二环形槽;11、转动杆;12、减速机;13、驱动电机;14、支撑腿;15、弹性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参照图1-3,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包括框体1,框体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承载框2,且承载框2的内侧两侧均设有夹板3,两个夹板3中的一个的一侧与承载框2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且另一个夹板3的一侧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5与承载框2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框体1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承载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1,且转动杆11的底端贯穿框体1的底部与驱动电机13输出轴传动连接,承载框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具体的,通过承载框2中的夹板3的弹性效果以及电动伸缩杆5的作用对纸箱进行限位,同时利用承载框2的转动,进而可以避免传统中采用人工将纸箱进行转动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21.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2.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进行使用时,首先将所需包装的纸箱放置在承载框2中的固定板6顶部,接着将所需包装的食品罐全部放置到纸箱中,同时利用承载框2中的两个夹板3对纸箱就进行限位,在使用胶带对纸箱进行包装时,启动驱动电机13通过转动杆11带动承载框2进行转动,进而可以配合工人使用胶带对纸箱进行不同角度的包装工作,避免了传统中采用人工将纸箱进行转动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23.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24.通过承载框2中的夹板3的弹性效果以及电动伸缩杆5的作用对纸箱进行限位,同
时利用承载框2的转动,进而可以避免传统中采用人工将纸箱进行转动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25.进一步的,承载框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且两个滑块7均通过第一环形槽8与框体1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具体的,利用滑块7在第一环形槽8中滑动,进而可以对承载框2的稳定性进行加强。
26.进一步的,承载框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9,且两个凸块9均通过第二环形槽10与框体1的内侧底部之间滑动连接,具体的,利用凸块9在第二环形槽10中滑动,进而可以进一步对承载框2的稳定性进行加强。
27.进一步的,两个夹板3中远离电动伸缩杆5的一个的一侧通过若干个挤压弹簧4与承载框2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电动伸缩杆5为充电式,具体的,利用电动伸缩杆5可以使得夹板3对纸箱进行夹持,以及利用挤压弹簧4的作用。
28.进一步的,两个夹板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板15,具体的,利用弹性板15可以在夹板3对纸箱进行夹持进行保护。
29.进一步的,转动杆11的底端通过轴承套贯穿框体1的底部,框体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4,驱动电机13输出轴上安装有减速机12,具体得,利用减速机12可以对转动杆11的转速进行调节。
30.综上所述:利用滑块7在第一环形槽8中滑动,进而可以对承载框2的稳定性进行加强,利用凸块9在第二环形槽10中滑动,进而可以进一步对承载框2的稳定性进行加强,利用电动伸缩杆5可以使得夹板3对纸箱进行夹持,以及利用挤压弹簧4的作用,利用弹性板15可以在夹板3对纸箱进行夹持进行保护,利用减速机12可以对转动杆11的转速进行调节。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1.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承载框(2),且承载框(2)的内侧两侧均设有夹板(3),两个所述夹板(3)中的一个的一侧与承载框(2)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且另一个夹板(3)的一侧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5)与承载框(2)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所述框体(1)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所述承载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1),且转动杆(11)的底端贯穿框体(1)的底部与驱动电机(13)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承载框(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且两个滑块(7)均通过第一环形槽(8)与框体(1)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9),且两个凸块(9)均通过第二环形槽(10)与框体(1)的内侧底部之间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3)中远离电动伸缩杆(5)的一个的一侧通过若干个挤压弹簧(4)与承载框(2)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5)为充电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板(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1)的底端通过轴承套贯穿框体(1)的底部,所述框体(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4),所述驱动电机(13)输出轴上安装有减速机(12)。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纸箱对食品罐进行包装时,都是通过人工沿着纸箱的周围使用胶带进行包装的,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纸箱对食品罐包装的速率的问题。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食品罐包装机构,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承载框,且承载框的内侧两侧均设有夹板,两个夹板中的一个的一侧与承载框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方式,通过承载框中的夹板的弹性效果以及电动伸缩杆的作用对纸箱进行限位,同时利用承载框的转动,进而可以避免传统中采用人工将纸箱进行转动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动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动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邓华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竹县神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6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