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异纤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
背景技术:2.纺织生产中的异性纤维主要是指棉包中混入的丙纶丝、有色尼龙、塑料碎片、麻袋片、彩色布及毛发等。异纤混入正常纤维中会形成织物外观疵点、色差等问题,造成正品率降低;同色异质的异纤混入往往在染整加工后才能显现。异纤混入会造成大量质量索赔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采取异纤检测和清除方法主要有人工挑拣异纤;在开清棉机组中加装异纤分拣机清除原棉中异纤;在络纱机上用电子清纱器清除纱上残留异纤。目前这3种方法均在使用,但在开清棉机组中加装异纤检测和清除装置是最佳的选择。
3.现有的异纤机使用的杂棉通道尺寸工作幅宽较窄,一般是将杂棉通道的出口布置于杂棉通道一侧,这样会造成离除杂风机越远,吸力越低。杂棉通道工作幅宽加长后,导致近端的吸力过强,喷阀不工作时棉花被误吸出,而远端的吸力不够,异纤被喷阀打中却不被吸出的情况,影响异纤机的正常使用。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解决了现有的异纤机的杂棉通道将出口布置于出棉通道一侧,造成杂棉通道内风机的吸力不均匀,容易导致杂棉通道出现误吸棉花和漏异纤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包括杂棉通道主体和出棉通道,所述杂棉通道主体固定安装于出棉通道侧壁,所述杂棉通道主体和出棉通道连通,所述杂棉通道主体入口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锥形结构,所述杂棉通道主体出口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圆盖,两个所述圆盖之间固定安装有出棉三通,所述杂棉通道主体两端固定安装有侧补风管,所述侧补风管与杂棉通道主体连通,所述侧补风管入口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端固定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螺纹套设有蝶形螺母,所述侧补风管远离杂棉通道主体的侧壁安装有可拆卸式亚克力窗。
7.优选的,所述侧补风管入口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活动板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滑轨之间,所述蝶形螺母位于滑轨上方。
8.优选的,位于上方的所述滑轨开设有与螺栓相匹配的调节槽。
9.优选的,所述出棉通道侧壁固定安装有杂棉收集盘,所述杂棉收集盘侧壁固定安装有除杂风机,所述杂棉收集盘与出棉三通顶端之间连接有软管。
10.优选的,所述出棉通道顶端固定安装有矩形弯管,所述矩形弯管端部固定安装有方变圆管。
11.优选的,所述杂棉通道主体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与出棉通道
侧壁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在杂棉通道的入口处设置一个锥形导流板,使杂棉分成左右进入杂棉通道的渐缩通道,被除杂风机加速吸出,防止堵棉。通过在杂棉通道两侧各设置一个侧补风管,改善棉花在圆形通道内打旋的现象,通过蝶形螺母和活动板能快速调节补风口的大小。
14.2、补风口设置在轴向垂直面上,可避免出现喷阀打击时喷出棉花。在侧补风管加装可拆卸式亚克力窗,能随时观察到杂棉通道内的情况,在堵棉时及时打开可拆卸式亚克力窗进行处理。
15.综上所述,使用该装置可以使除杂风机的吸力能较均匀的分配于杂棉通道中,避免出现单边接风机造成的吸力不均现象,防止杂棉通道出现堵棉的情况,保证异纤机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杂棉通道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的放大图。
20.图中标号:1、杂棉通道主体;2、出棉三通;3、导流板;4、圆盖;5、支撑板;6、侧补风管;7、活动板;8、蝶形螺母;9、可拆卸式亚克力窗;10、出棉通道;11、螺栓;12、矩形弯管;13、方变圆管;14、杂棉收集盘;15、除杂风机;16、软管;17、滑轨;18、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2,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包括杂棉通道主体1和出棉通道10,杂棉通道主体1固定安装于出棉通道10侧壁,杂棉通道主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底部与出棉通道10侧壁固定连接,杂棉通道主体1和出棉通道10连通,出棉通道10顶端固定安装有矩形弯管12,矩形弯管12端部固定安装有方变圆管13,出棉通道10侧壁固定安装有杂棉收集盘14,杂棉收集盘14侧壁固定安装有除杂风机15。
23.参照图3,杂棉通道主体1入口固定安装有导流板3,导流板3呈锥形结构,杂棉通道主体1出口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圆盖4,两个圆盖4之间固定安装有出棉三通2,杂棉收集盘14与出棉三通2顶端之间连接有软管16,杂棉通道主体1设置一个出棉三通2,可以使除杂风机15的吸力能较均匀的分配于杂棉通道主体1中,避免出现单边接除杂风机15造成的吸力不均现象,杂棉通道主体1两端固定安装有侧补风管6,侧补风管6与杂棉通道主体1连通,侧补风管6入口滑动安装有活动板7,活动板7顶端固定安装有螺栓11,螺栓11螺纹套设有蝶形螺母8。
24.参照图4,侧补风管6远离杂棉通道主体1的侧壁安装有可拆卸式亚克力窗9,能随时观察到杂棉通道主体1内的情况,在堵棉时及时打开可拆卸式亚克力窗9进行处理,侧补
风管6的补风口设置在轴向垂直面上,可避免出现喷阀打击时喷出棉花,侧补风管6入口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17,活动板7滑动安装于两个滑轨17之间,蝶形螺母8位于滑轨17上方,位于上方的滑轨17开设有与螺栓11相匹配的调节槽18,沿滑轨17滑动活动板7,可以改变侧补风管6的入口大小,旋转蝶形螺母8带动螺栓11移动,使得蝶形螺母8和活动板7压紧上方的滑轨17,固定活动板7的位置。
25.使用该装置时,棉流从出棉通道10底部进入,棉流穿过矩形弯管12和方变圆管13进行收集,棉流在出棉通道10被喷阀击出杂棉进入杂棉通道主体1,锥形的导流板3将杂棉分成左右两部分进入杂棉通道主体1的渐缩通道,除杂风机15启动带动空气从两个侧补风管6进入,气体在杂棉通道主体1内流动,气流带动杂棉通过出棉三通2、软管16到达杂棉收集盘14。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包括杂棉通道主体(1)和出棉通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杂棉通道主体(1)固定安装于出棉通道(10)侧壁,所述杂棉通道主体(1)和出棉通道(10)连通,所述杂棉通道主体(1)入口固定安装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呈锥形结构,所述杂棉通道主体(1)出口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圆盖(4),两个所述圆盖(4)之间固定安装有出棉三通(2),所述杂棉通道主体(1)两端固定安装有侧补风管(6),所述侧补风管(6)与杂棉通道主体(1)连通,所述侧补风管(6)入口滑动安装有活动板(7),所述活动板(7)顶端固定安装有螺栓(11),所述螺栓(11)螺纹套设有蝶形螺母(8),所述侧补风管(6)远离杂棉通道主体(1)的侧壁安装有可拆卸式亚克力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补风管(6)入口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17),所述活动板(7)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滑轨(17)之间,所述蝶形螺母(8)位于滑轨(17)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滑轨(17)开设有与螺栓(11)相匹配的调节槽(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棉通道(10)侧壁固定安装有杂棉收集盘(14),所述杂棉收集盘(14)侧壁固定安装有除杂风机(15),所述杂棉收集盘(14)与出棉三通(2)顶端之间连接有软管(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棉通道(10)顶端固定安装有矩形弯管(12),所述矩形弯管(12)端部固定安装有方变圆管(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杂棉通道主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底部与出棉通道(10)侧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纤机宽幅杂棉通道,涉及异纤机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异纤机的杂棉通道将出口布置于出棉通道一侧,造成杂棉通道内风机的吸力不均匀,容易导致杂棉通道出现误吸棉花和漏异纤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杂棉通道主体和出棉通道,所述杂棉通道主体固定安装于出棉通道侧壁,所述杂棉通道主体和出棉通道连通,所述杂棉通道主体入口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锥形结构,所述杂棉通道主体出口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圆盖,两个所述圆盖之间固定安装有出棉三通。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除杂风机的吸力能较均匀的分配于杂棉通道中,避免出现单边接风机造成的吸力不均现象,防止杂棉通道误吸漏棉的情况,保证异纤机的正常使用。保证异纤机的正常使用。保证异纤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智目智能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技术研发日:2022.01.0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