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栗砧木的育苗基质及其容器育苗方法与流程

allin2024-06-05  157



1.本发明属于植物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栗砧木的育苗基质及其容器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是我国传统的特色坚果和木本粮食树种,同时也是我国五大优势经济林树种之一,在优质经济林产品供给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板栗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特别是对栗胴枯病及墨水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广为世界各国引种栽培,以及作为品种遗传改良的原始材料,且板栗坚果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酚类以及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等,营养价值高,被誉为“干果之王”。板栗分布广泛,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根据坚果的主要经济性状结合产地分布,将其划分为华北、长江中下游、西北、东南、西南和东北6个品种群,栽培品种数量多达500个以上,资源极为丰富。
3.目前,板栗品种繁育主要采用传统的育苗方式,即当年春季大田播种培育实生苗,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进行嫁接,并于翌年年底出圃,育苗周期长达2年。传统的育苗方式不仅育苗周期长、成本高、苗木规格参差不齐,而且因苗木根系庞大,起苗时易伤根、运输时易失水等导致栽植后缓苗期长、成活率低,满足不了现代化板栗造林对于快速成林和早实丰产的迫切需求。
4.容器育苗则具有苗期短、苗木规格和质量易于控制、造林季节随机、根系不损伤、苗木不失水、造林成活率高、无缓苗期、栽后管理容易等诸多优点,必将成为今后板栗标准化育苗的主要方式。然而,容器育苗因受容器空间限制,根系无法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营养,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完全依赖于容器中的基质,基质是影响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同时,现代化容器育苗将更加注重于轻便化,以降低起苗劳动力和运输成本。因此,基质的成分和配比至关重要,研究筛选出适于板栗容器育苗的丰营养、轻基质配方,并制定科学的容器育苗方法,不仅可以促进苗木快速长成,当年嫁接,当年出圃,大幅缩短育苗周期,更能有效降低劳动力和运输成本,对于指导今后板栗标准化容器育苗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栗砧木的育苗基质及其容器育苗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育苗基质进行育苗,当年就能达到出圃要求,大幅缩短育苗周期。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栗砧木的育苗基质,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
8.黄心土2~6份、有机肥1~3份、珍珠岩1~3份和泥炭2~6份。
9.优选的,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
10.黄心土2份、有机肥1份、珍珠岩1份和泥炭2份。
11.优选的,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
12.黄心土6份、有机肥1份、珍珠岩3份和泥炭4份。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板栗砧木的容器育苗方法,将板栗种子播种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育苗基质中。
14.优选的,所述板栗种子经催芽处理后播种在育苗基质中。
15.优选的,将所述育苗基质填装到育苗器中再播种板栗种子,所述育苗基质填装到育苗器高度的五分之四处。
16.优选的,所述育苗基质经多菌灵消毒后,再填装到育苗器中。
17.优选的,所述育苗器的高度为30cm,所述育苗器的直径为23cm。
18.优选的,将所述育苗器置于育苗地上进行育苗,所述育苗地上铺透明或半透明的聚乙烯塑料布,所述聚乙烯塑料布的厚度为2~5mm。
19.优选的,所述育苗器中板栗种子的播种数量为2粒,播种后,在育苗器上覆盖稻草。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提供的育苗基质和容器育苗方法适用于板栗标准化育苗,不仅可以促进苗木快速长成,当年嫁接,当年出圃,大幅缩短育苗周期,更能有效降低劳动力和运输成本。
22.本发明所采用控根容器(育苗器),由聚乙烯材料制作,构造独特,侧壁为凹凸相间状,外侧顶端有小孔。当苗木根系向外生长时,由于“空气修剪”作用,促使根尖后部萌发更多新根继续向外向下生长,极大地增加了侧根数量。
23.本发明提供的育苗方法解决了板栗传统育苗方式周期长、成本高、苗木规格参差不齐,且因苗木根系庞大,起苗时易伤根、运输时易失水等导致栽植后缓苗期长、成活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为实施例1~9育苗基质组分和体积比示意图;
25.图2为实施例1~9育苗基质砧木出芽率对比图;
26.图3为实施例1~9育苗基质砧木当年苗高对比图;
27.图4为实施例1~9育苗基质砧木当年地径对比图;
28.图5为实施例1~9育苗基质砧木当年须根数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栗砧木的育苗基质,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
30.黄心土2~6份、有机肥1~3份、珍珠岩1~3份和泥炭2~6份。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基质优选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黄心土2份、有机肥1份、珍珠岩1份和泥炭2份。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基质优选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黄心土6份、有机肥1份、珍珠岩3份和泥炭4份。本发明对育苗基质组分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在本发明中,所述黄心土的作用是为苗木生长提供基本的高密度物质,保持水分,固定根系,防止地上部分倒伏;所述有机肥的作用是提供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本发明对所述有机肥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常规农家有机肥,优选为采用常规方法腐熟的牛羊粪;所述珍珠岩的作用是增加透气性,所述泥炭的作用是保水保肥。
31.本发明优选将所述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进行碾碎(碾碎后粒径为0.5~
1mm),或者碾碎后过筛(过70-90目筛)后再混合,得到育苗基质。本发明优选将碾碎或者碾碎后过筛的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混合后置于干燥避风处或盖上塑料布在太阳底下暴晒7~15d,使其中的有机物进一步腐熟后,得到育苗基质。本发明对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混合后暴晒的厚度没有特殊要求,按照常规操作即可,如摊平成厚度为30~50cm。
3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板栗砧木的容器育苗方法,将板栗种子播种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育苗基质中。
33.在本发明中,所述板栗种子优选选用当地板栗主栽品种

毛板红’的种实,于9月中下旬采集栗苞自然开裂并成熟脱落的板栗种实,选择大小均匀、光泽好、无病虫的坚果,短暂摊晾后装入透气较好的尼龙袋,预冷后放入2~4℃冷库或冷柜低温贮存,备用。
34.在本发明中,所述板栗种子经催芽处理后播种在育苗基质中。本发明对所述催芽处理的条件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常规板栗种子催芽的条件即可,如将浸水3~4h后的种子平摊至铺设湿纱布的托盘中,保持湿度80~85%,25~26℃恒温催芽1~2d。
35.本发明优选将所述育苗基质填装到育苗器中再播种板栗种子,所述育苗基质填装到育苗器高度的五分之四处。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器的高度优选为30cm,所述育苗器的直径优选为23cm。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器由聚乙烯材料制作,构造独特,侧壁为凹凸相间状,外侧顶端有小孔,本发明对所述育苗器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市售商品即可。当苗木根系向外生长时,由于“空气修剪”作用,促使根尖后部萌发更多新根继续向外向下生长,极大地增加了侧根数量。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基质优选经多菌灵消毒后,再填装到育苗器中。本发明对多菌灵消毒使用的浓度和消毒方法没有特殊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常规操作即可。
36.本发明优选将所述育苗器置于育苗地上进行育苗,所述育苗地上优选铺透明或半透明的聚乙烯塑料布,所述聚乙烯塑料布的厚度优选为2~5mm。在本发明中,所述育苗地的选择标准优选为: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运输方便且便于管理。在本发明中,所述聚乙烯塑料布能够有效防草,并且防止苗木根系扎入地面土层以及起苗时损伤根系。
37.本发明优选在所述育苗器中板栗种子的播种数量为2粒,播种后,在育苗器上覆盖稻草。在容器上方覆盖一薄层稻草,最后浇透水,浇水采用滴灌喷淋方式,喷水均匀,基质沉降均匀,可有效防止种子外漏。用稻草覆盖可为板栗种子萌发提供较为稳定的温度和湿度,还可对外界环境变化起到缓冲作用,直接喷水易使局部湿度过高,造成板栗腐烂,而采用稻草覆盖可间接湿润基质,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板栗种子腐烂率。
38.本发明对板栗砧木的其它育苗条件没有特殊限定,按照常规方法即可。
3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40.实施例1
41.实施地点:浙江省兰溪市苗圃
42.实施时间:2020年9月~2021年12月
43.(1)种子收集与贮存
44.选用当地板栗主栽品种

毛板红’的种实,于9月中下旬采集栗苞自然开裂并成熟脱落的板栗种实,选择大小均匀、光泽好、无病虫的坚果,短暂摊晾后装入透气较好的尼龙
袋,预冷后放入2~4℃冷库或冷柜低温贮存。
45.(2)育苗地整理
46.在连体大棚内选取一块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运输方便且便于管理的圃地作为容器育苗地。整平地块,铺上园艺地布。所选园艺地布为透明或半透明聚乙烯塑料布,厚度4mm,能够有效防草,并且防止苗木根系扎入地面土层以及起苗时损伤根系。
47.(3)基质配制
48.育苗基质由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按体积比例2:1:1:2配制而成。先将按配方准备好的材料碾碎,必要时进行过筛;然后按比例将各种材料混合均匀;配制好的基质置于干燥避风处或盖上塑料布,在太阳底下暴晒10d,使其中的有机物进一步腐熟;最后采用多菌灵对基质消毒后备用。
49.有机肥为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腐熟牛羊粪,常规制备方法:采用堆积法发酵腐熟,将出栏的牛、羊粪按重量1:1混合,在积肥场地一层层地堆积起来,同时掺入少量粉碎的稻草、玉米杆、木屑等物料,约1/5体积,边堆积边压紧,如果太干,可加适量水以保持湿润,肥堆的高度以1.5m至2m为宜,待堆积完毕,用泥土将肥堆封好,温度一般保持在15℃至35℃,腐熟时间6个月以上,腐熟牛羊粪中牛羊粪的重量含量不低于90%。
50.(4)填装基质
51.育苗容器采用育苗专用控根容器,直径、高度分别为23cm、30cm。容器制作完成后,将其分组整齐摆放在大棚地面,共30个,设3次重复,中间留出过道。然后将步骤(3)消毒后的基质填装到控根容器中,并设置对照(基质为黄心土和有机肥按6:1体积比例配制)。基质填装到容器高度的4/5处,留有一定空间,可使灌溉时在控根容器中存住水分,提高灌溉效果。
52.(5)催芽播种
53.取出上年贮藏的板栗种子,通过水洗、筛选和常规催芽程序后进行播种(播种时间为2021年3月15日),每盆播种2粒种子,播后覆土,并在容器上方覆盖一薄层稻草,最后浇透水。浇水采用滴灌喷淋方式,喷水均匀,基质沉降均匀,可有效防止种子外漏。用稻草覆盖可为板栗种子萌发提供较为稳定的温度和湿度,还可对外界环境变化起到缓冲作用,直接喷水易使局部湿度过高,造成板栗腐烂,而采用稻草覆盖可间接湿润基质,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板栗种子腐烂率。
54.(6)后期管理
55.种子发芽后加强管理,容器中2粒种子均出芽成苗的,去除较为弱小的1株,所有容器中均只保留1株幼苗;大棚配备滴灌和通风设施,定期进行喷灌和通风处理;夏季采用覆盖不同透光率荫纱的方式,有效控制大棚内温度。按常规方法进行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
56.播种40d后,统计板栗种子出芽苗情况,计算出芽率;待芽苗生长开始木质部化后,对其苗高、地径进行第1次测量,此后每月定期测量苗高和地径直至其停止生长,最后一次(2021年11月20日)测量结果即当年生苗高和地径;待砧木苗进入休眠期(2021年12月)后,随机选择15株苗木,拆除容器,小心清理根系表面的基质并清洗干净,统计须根数量。根据板栗砧木苗出芽率、苗高、地径以及须根数量测定数据对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下简称配方1。结果见图2-5。
57.实施例2
58.育苗基质由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按体积比例2:2:2:4配制而成,其余同实施例1。以下简称配方2。
59.实施例3
60.育苗基质由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按体积比例2:3:3:6配制而成,其余同实施例1。以下简称配方3。
61.实施例4
62.育苗基质由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按体积比例4:1:2:6配制而成,其余同实施例1。以下简称配方4。
63.实施例5
64.育苗基质由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按体积比例4:2:3:2配制而成,其余同实施例1。以下简称配方5。
65.实施例6
66.育苗基质由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按体积比例4:3:1:4配制而成,其余同实施例1。以下简称配方6。
67.实施例7
68.育苗基质由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按体积比例6:1:3:4配制而成,其余同实施例1。以下简称配方7。
69.实施例8
70.育苗基质由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按体积比例6:2:1:6配制而成,其余同实施例1。以下简称配方8。
71.实施例9
72.育苗基质由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按体积比例6:3:2:2配制而成,其余同实施例1。以下简称配方9。
73.从图2-5中和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9的育苗基质板栗砧木苗出芽率差异显著,且均高于对照的出芽率(52.78%),其中实施例1出芽率达到96.67%,远高于其它实施例,其次为实施例7,出芽率86.11%,实施例6出芽率最低,为63.33%.
74.实施例1~9的育苗基质培育的砧木当年平均苗高范围为64.1cm~82.9cm,其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7培育的砧木当年平均苗高最大,分别为81.2cm和82.9cm,均高出对照苗高(61.4cm)30%以上。
75.砧木当年地径统计结果显示,实施例1砧木当年地径平均值最大,为8.95mm,高出对照地径(7.64mm)17.1%。
76.实施例1~9育苗基质培育的砧木苗须根数量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变异范围为166.4~325.2根,实施例1砧木苗须根数量最多,实施例6最少。
77.表1实施例1~9的出芽率、当年苗高、当年地径和须根数量结果
78.基质配方出芽率(%)当年苗高(cm)当年地径(mm)须根数量(根)配方196.6781.158.95325.2配方275.0069.797.73187.3配方369.4477.688.14256.7
配方471.1176.477.57232.5配方571.1171.907.77211.9配方663.3364.107.12166.4配方786.1182.908.08289.8配方878.3377.407.93265.9配方963.8970.897.88223.6ck52.7861.437.64142.7
79.综合实施例1~9的育苗基质培育的砧木苗出芽率、当年生苗高和地径以及须根数量对比分析结果,得出实施例1是板栗砧木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方,其由黄心土、有机肥、珍珠岩和泥炭组成,体积比为2:1:1:2。
80.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育苗基质及容器育苗方法,板栗砧木苗出芽率达到96.67%,当年须根数量多达325.2根,且苗木发育好、生长健壮,完全能够实现当年嫁接、当年出圃的要求,从而大幅缩短育苗周期,降低劳动力和运输成本,同时能够解决传统育苗栽植缓苗期长、成活率低等问题。对于指导今后板栗标准化容器育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8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栗砧木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黄心土2~6份、有机肥1~3份、珍珠岩1~3份和泥炭2~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黄心土2份、有机肥1份、珍珠岩1份和泥炭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黄心土6份、有机肥1份、珍珠岩3份和泥炭4份。4.一种板栗砧木的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板栗种子播种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育苗基质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栗种子经催芽处理后播种在育苗基质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育苗基质填装到育苗器中再播种板栗种子,所述育苗基质填装到育苗器高度的五分之四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经多菌灵消毒后,再填装到育苗器中。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器的高度为30cm,所述育苗器的直径为23cm。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育苗器置于育苗地上进行育苗,所述育苗地上铺透明或半透明的聚乙烯塑料布,所述聚乙烯塑料布的厚度为2~5mm。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器中板栗种子的播种数量为2粒,播种后,在育苗器上覆盖稻草。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栗砧木的育苗基质及其容器育苗方法,属于植物育苗技术领域,所述育苗基质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黄心土2~6份、有机肥1~3份、珍珠岩1~3份和泥炭2~6份。采用本发明的育苗基质及容器育苗方法,板栗砧木苗出芽率达到96.67%,当年须根数量多达325.2根,且苗木发育好、生长健壮,完全能够实现当年嫁接、当年出圃的要求,从而大幅缩短育苗周期,降低劳动力和运输成本,同时能够解决传统育苗栽植缓苗期长、成活率低等问题。对于指导今后板栗标准化容器育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价值。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江锡兵 龚榜初 范金根 滕国新 吴强 赖俊声 吴剑 方周 王衍鹏 刘翠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3.2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2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