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
背景技术:2.衬套是用于机械部件外,以达到密封、磨损保护等作用的配套件,衬套在一些转速较低,径向载荷较高且间隙要求较高的地方(如凸轮轴)用来替代滚动轴承,衬套内壁的润滑非常重要,干磨的话衬套很快就会被磨损报废。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387071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柴油机连杆衬套润滑油槽,包括环套,所述环套内侧壁中心处开有环槽且环套内侧壁远离环槽一侧对称开有若干斜槽,所述环套侧壁内远离环槽一侧中心处开有圆柱形设置的空腔且空腔内侧壁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滑槽;
4.该实用新型通过往环槽和斜槽内注入润滑油进行储存并对衬套润滑,但是环槽和斜槽储油量有限,且储存的润滑油容易从槽内溢出,造成润滑油浪费,使得润滑油消耗过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的衬套储油量小,且储存的润滑油容易从槽内溢出,造成润滑油消耗过大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包括外套和内套,所述内套位于外套的内侧;
8.所述外套与内套之间填充有吸油海绵,所述外套的顶部开设有加油孔,所述内套的内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溢油孔,所述溢油孔的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珠。
9.进一步的,所述外套与内套之间的左右两端面均焊接有密封环,所述内套的内圆周面涂有耐磨涂层。
10.进一步的,所述溢油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位于内套的内圆周面上。
11.进一步的,所述滚珠的内外两端均延伸出溢油孔,并且所述滚珠的外端与吸油海绵的内圆周面接触。
12.进一步的,所述吸油海绵的外圆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加油孔位于环形槽的正上方。
13.进一步的,所述加油孔和溢油孔均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加油孔内部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架,所述加油孔内部的上端设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15.通过在外套与内套之间设置吸油海绵,从而从加油孔注入的润滑油可以被吸油海绵吸走,这样使得衬套的内部能够存储较多的润滑油;
16.通过在内套的内圆周面上设置若干个滚珠,当衬套与轴之间发生转动时,滚珠会
被带动一起滚动,从而滚动的滚珠能够对吸油海绵进行挤压,以此可以将吸油海绵中吸取的润滑油挤压出来,挤压出来的润滑油再通过溢油孔溢流到油槽中,接着油槽中的润滑油流出并可以对衬套与轴之间进行润滑,于是通过这种方式,只有在衬套与轴之间发生转动时,才会有润滑油流出进行润滑,从而可以防止润滑油过量使用,避免润滑油消耗过大,并且采用吸油海绵吸油的方式,使得润滑油不易溢出,避免润滑油浪费。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1-5中:1-外套,101-加油孔,2-内套,201-溢油孔,202-油槽,3-吸油海绵,301-环形槽,4-密封环,5-滚珠,6-支撑架,7-密封球,8-弹簧,9-耐磨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至图5: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包括外套1和内套2,内套2位于外套1的内侧,外套1与内套2之间填充有吸油海绵3,外套1的顶部开设有加油孔101,内套2的内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溢油孔201,溢油孔201的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珠5;
25.具体的,外套1与内套2之间的左右两端面均焊接有密封环4,内套2的内圆周面涂有耐磨涂层9;
26.密封环4可以对外套1与内套2之间的左右两端进行密封,耐磨涂层9采用耐磨涂料涂制而成,能够提高衬套的耐磨能力;
27.具体的,吸油海绵3的外圆周面开设有环形槽301,加油孔101位于环形槽301的正上方,加油孔101和溢油孔201均为圆锥形结构,加油孔101内部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架6,加油孔101内部的上端设有密封球7,密封球7与支撑架6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
28.密封球7可以对加油孔101的顶部进行密封,而如需使用加油孔101往外套1与内套2之间进行加油时,将密封球7往加油孔101的下端下压,使得密封球7脱离对加油孔101的顶部密封,接着润滑油便可通过加油孔101进行加油;
29.通过加油孔101加入的润滑油会被吸油海绵3吸走,而通过在吸油海绵3上开设环形槽301,能够提高吸油海绵3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油效率,于是通过这种海绵储油的方式,使得衬套能够储存较多的润滑油;
30.而当润滑油添加完毕后,弹簧8利用弹力将密封球7往上顶起并复位,从而使得密封球7重新将加油孔101密封;
31.具体的,溢油孔20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油槽202,油槽202位于内套2的内圆周面上,滚珠5的内外两端均延伸出溢油孔201,并且滚珠5的外端与吸油海绵3的内圆周面接触;
32.内套2的内侧用于插接轴类零件,当内套2与轴类零件之间发生转动时,滚珠5会被带动进行滚动,从而滚动的滚珠5能够对吸油海绵3进行挤压,以此可以将吸油海绵3中吸取
的润滑油挤压出来,挤压出来的润滑油再通过溢油孔201溢流到油槽202中,接着油槽202中的润滑油流出并可以对内套2与轴类零件之间进行润滑,于是通过这种方式,只有在衬套与轴之间发生转动时,才会有润滑油流出并进行润滑,从而可以防止润滑油过量使用,避免润滑油消耗过大,并且采用吸油海绵3吸油的方式,使得润滑油不易溢出,避免润滑油被浪费。
技术特征:1.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包括外套(1)和内套(2),所述内套(2)位于外套(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与内套(2)之间填充有吸油海绵(3),所述外套(1)的顶部开设有加油孔(101),所述内套(2)的内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溢油孔(201),所述溢油孔(201)的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珠(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与内套(2)之间的左右两端面均焊接有密封环(4),所述内套(2)的内圆周面涂有耐磨涂层(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油孔(20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油槽(202),所述油槽(202)位于内套(2)的内圆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5)的内外两端均延伸出溢油孔(201),并且所述滚珠(5)的外端与吸油海绵(3)的内圆周面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海绵(3)的外圆周面开设有环形槽(301),所述加油孔(101)位于环形槽(301)的正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孔(101)和溢油孔(201)均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加油孔(101)内部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架(6),所述加油孔(101)内部的上端设有密封球(7),所述密封球(7)与支撑架(6)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耐磨衬套,涉及衬套技术领域,包括外套与内套之间填充有吸油海绵,外套的顶部开设有加油孔,内套的内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溢油孔,溢油孔的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珠,滚珠的内外两端均延伸出溢油孔,并且滚珠的外端与吸油海绵的内圆周面接触。当衬套与轴之间发生转动时,滚动的滚珠能够对吸油海绵进行挤压,以此可以将吸油海绵中吸取的润滑油挤压出来,挤压出来的润滑油再通过溢油孔溢流到油槽中,接着油槽中的润滑油流出并可以对衬套与轴之间进行润滑,于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防止润滑油过量使用,避免润滑油消耗过大,并且采用吸油海绵吸油的方式,使得润滑油不易溢出,避免润滑油浪费。避免润滑油浪费。避免润滑油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薛利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福尔创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