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与流程

allin2024-06-13  86


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是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但是水污染情况日趋严重,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工业废水的污染,工业废水占总废水排放量的40%以上,据调查,2008年,我国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为2.17
×
1010吨,《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2007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达到了1381.8万吨,氨氮的排放量达到了132.3万吨山。其中,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由于其浓度高、污染大、治理困难而成为废水的重点研究对象。
3.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按其所采用的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山。这些处理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越性,同时也都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食品行业(食品、酿造、制糖)、轻工行业(皮革、造纸)、纺织行业(纺织、印染)、石油化工行业(石油治炼、精细化工、医药、农药)等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成分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难降解性,传统的水处理技术都难以处理。虽然近年来发展的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方法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处理有毒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但是其费用高昂,适用范围也有限。因此,研究能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毒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的技术,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4.cn200580033906.2: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组合使用两种不同类的阳极以适宜的分配电流进行阳极氧化的废水cod处理工艺。第一类阳极优选基于金刚石掺杂的合成金刚石,第二类阳极是优选含有锡和锑的氧化物的具有高氧过电压的阳极。
5.cn200810103616.6:本发明涉及以金刚石薄膜电极为阳极的电化学降解与光催化氧化技术联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联用装置由流动式电解槽和光催化反应器构成,污染物首先在流动式电解槽的阳极发生电催化氧化反应,电解出水进入光催化反应器进行进一步降解。通过两种工艺的组合,可以改善电化学部分析氧副反应引起的电流效率下降,因为电化学部分析出的氧气是光催化部分光生电子的良好捕获剂,可以提高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提高光催化部分的催化降解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联用装置中各个部分的开或者关,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操作模式,如单独的电化学方法、单独的光催化方法、电化学与光催化联用方法等不同的操作模式。
6.cn201080029442.9:本发明废水处理设备具有用于除去污染物且具有至少一个阳极和至少一个阴极的电凝结单元和用于氧化污染物且具有至少一个阳极和至少一个阴极的电氧化单元,其中氧化剂电化学产生。基于废水的类型,该设备可在电凝结单元与电氧化单元之间具有电浮选单元。该设备还具有氧化剂脱除单元,该单元可具有用于与残余氧化剂反应并除去残余氧化剂的金属离子释放电极。在一些情况下,来自氧化剂除去单元的一部分流出物可再循环至电凝结单元以提高效率。
7.现有技术及专利,电解水处理装置电流效率较低、稳定性不够、寿命短、电极材料
成本较高,而且电极制备工艺复杂,限制了电极材料的发展,从而使电催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工业应用受到限制,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
9.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工艺流程为:s1混凝沉淀工艺:设备包括电絮凝装置,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原水罐的水通过泵进入电絮凝装置中;空气经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臭氧从电絮凝装置底部经微气浮装置进入电絮凝装置中,通过电解,破乳和混凝作用去除浮油和悬浮物和总镍;去除浮渣得到上清液;s2电化学反应: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电化学bdd高级氧化膜组以bdd电极为阳极,调节初始ph在7~9之间,电流密度控制在70~130ma/cm2范围内,反应温度控制在30~50℃,对上清液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为4~5h;经分离、沉淀后,上清液达标排放,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去固废收集池;将混凝沉淀预处理完成的出水排入新的蓄水池;进一步的,在电絮凝进行过程中加入了有效剂量的高效离子絮凝剂,整套工艺设有控制系统,除加药,排污和水质监测需要人员管理,设备采用plc编程控制,只需设置相应参数即可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
10.所述的微气浮装置用于去除所述絮凝反应装置排出的废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难度,为撬装式,水箱容积为0.5-3m3,压缩空气流量:3-6m
³
/h,空气压力:0.4-0.8mpa,产气流量:0.5-4m
³
/h,臭氧浓度:120-150mg/l。
11.所述的电化学反应器的设备占地面积:1-4m2,1-3个电解桶,有效容积1-4 m
³
;电解时间设置为30-90min;配电电源2-5kw。
12.所述的电絮凝装置的铝电极,功率1-4kw;当前端水质达标,则可以不开机。
13.所述的固废收集桶的数量:1-3个,有效容积:1-6m
³

14.所述的控制系统的采用西门子控制系统,定制编程,人员负责现场巡检,补充药剂与定期排污工作。
15.所述的高效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份数,将20-30份的丙烯酰胺, 0.5-5份的改性吡咯单体, 0.05-1.2份的4-丙烯基硫代氨基脲,加入到反应釜中,使用高纯氮气保护,加入50-70份的巯基乙酸,120-140份的四氢呋喃,5-11份的三乙胺,50-60℃反应6-10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即可得到所述的一种高效离子絮凝剂。
16.所述的改性吡咯单体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份数,在氮气保护下,将4-17份的金属钠和10-16份的吡咯加入到70-100份的甲苯中,控温70-80℃,搅拌反应2-4h;降温至室温后将15-22份的乙烯基磺酰氯缓慢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完后控温60-70℃下搅拌反应1-3h,得到改性吡咯单体。
17.反应机理:电解氧化工艺就是利用电极材料的高氧化还原电位,bdd电极膜组具有极高的氧化电位和极强的氧化性,使得有机物开环裂解,氧化断链,最终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氨氮最终以氮气的形式排出,水中残留少量的硝酸盐。
18.技术效果:本发明的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有以下优势:(1)处理范围广;只要电解电极的析氧电位和催化能力能达到要求,应用电解水处理技术几乎可以降解所有的有机物;(2)应用灵活;它既可以作单独处理工艺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如作为前处理,可将难降解的有机物或生物毒性污染物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物质,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3)二次污染小;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
·
oh可以无选择地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co2、h2o和简单的有机物,很少甚至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电子是电化学反应的主要反应物,而且电子转移只在电极与有机废物组分之间进行,不需添加任何氧化剂、还原剂,避免了由于添加化学药剂而引起的二次污染,而且还可通过控制电位,使电极反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防止副反应发生;(4)可控性好;电化学过程一般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其控制参数是电流和电位,易于控制和测定;因此,整个过程的可控程度乃至自动控制水平都较高,易于实现自动控制;(5)成本低廉;电化学系统设备相对简单,设计合理的系统,其能量效率也比较高,操作与维护费用也低;同时,作为一种清洁的处理工艺,其设备占地面积小,特别适用于人口拥挤城市的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19.图1为工艺流程图。
20.图2为电解反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该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根据水质分析表,主要需要去除的污染物为:浮油和悬浮物;cod;氨氮;镍和铬废水取样表面有浮油,现设计添加电絮凝和臭氧曝气气浮装置,去除悬浮物和浮油和镍离子。调节ph值到5.6,通过bdd电极的高级氧化作用,以强氧化性去除cod,氨氮和沉淀总铬。
22.实施例中处理的污水检测指标见下表1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参数codmg/l4450氨氮mg/l124ph-8.19总铬mg/l0.718总镍mg/l2.261.化学需氧量(c0d)的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污水污染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重铬酸钾法、分光光度法、快速消解法
等。本实验的化学需氧量采用国标gb11914-89进行测定,在水样中加入已知浓度、体积的重铬酸钾溶液,银盐作为催化剂,沸腾回流2h待其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添加试亚铁灵作为指示剂,水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溶液用硫酸亚铁铵进行返滴定,换算出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23.c
‑‑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o-空白样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液的体积ml;v1
‑‑
试样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液的体积ml;v.-水样的体积ml;8
‑‑
氧(1/2)的摩尔质量(g/mol);2. 氨氮的测定1)水样预处理:无色澄清的水样可直接测定;色度、浑浊度较高和含干扰物质较多的水样,需经过蒸馏或混凝沉淀等预处理步骤。
24.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ml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25.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26.3)水样的测定:分取适量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经蒸馏预处理过的水样,水样及标准管中均不加此试剂),混匀,加1.5ml的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
27.4)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作全程序空白测定。
28.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
29.氨氮(n,mg/l)=m
×
1000/v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样品管的氨氮含量(mg);v——水样体积(ml)。
30.3.ph值的测定ph值采用哈希ph计进行测定。
31.4.总铬、总镍的测定参照gb/t 34500.4-2017 稀土废渣、废水化学分析方法中第4部分:铜、锌、铅、铬、镉、 钡、钴、锰、镍、钛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32.实施例1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工艺流程为:s1混凝沉淀工艺:设备包括电絮凝装置,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原水罐的水通过泵进入电絮凝装置中;空气经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臭氧从电絮凝装置底部经微气浮装置进入电絮凝装置中,通过电解,破乳和混凝作用去除浮油和悬浮物和总镍;去除浮渣得到上清液;
s2电化学反应: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电化学bdd高级氧化膜组以bdd电极为阳极,调节初始ph为7,电流密度控制在70ma/cm2范围内,反应温度控制在30℃,对上清液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为4h;经分离、沉淀后,上清液达标排放,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去固废收集池;将混凝沉淀预处理完成的出水排入新的蓄水池;进一步的,在电絮凝进行过程中加入了有效剂量的高效离子絮凝剂,整套工艺设有控制系统,除加药,排污和水质监测需要人员管理,设备采用plc编程控制,只需设置相应参数即可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
33.所述的微气浮装置用于去除所述絮凝反应装置排出的废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难度,为撬装式,水箱容积为0.5m3,压缩空气流量:3m
³
/h,空气压力:0.4mpa,产气流量:0.5m
³
/h,臭氧浓度:120mg/l。
34.所述的电化学反应器的设备占地面积:1m2,1个电解桶,有效容积1m
³
;电解时间设置为30min;配电电源2kw。
35.所述的电絮凝装置的铝电极,功率1kw;当前端水质达标,则可以不开机。
36.所述的固废收集桶的数量:1个,有效容积:1m
³

37.所述的控制系统的采用西门子控制系统,定制编程,人员负责现场巡检,补充药剂与定期排污工作。
38.所述的高效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为:将20g的丙烯酰胺, 0.5g的改性吡咯单体, 0.05g的4-丙烯基硫代氨基脲,加入到反应釜中,使用高纯氮气保护,加入50g的巯基乙酸,120g的四氢呋喃,5g的三乙胺,50℃反应6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即可得到所述的一种高效离子絮凝剂。
39.所述的改性吡咯单体的制备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将4g的金属钠和10g的吡咯加入到70g的甲苯中,控温70℃,搅拌反应2h;降温至室温后将15g的乙烯基磺酰氯缓慢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完后控温60℃下搅拌反应1h,得到改性吡咯单体。
40.本实验处理后的废水各项分析数据见表2。
41.实施例2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工艺流程为:s1混凝沉淀工艺:设备包括电絮凝装置,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原水罐的水通过泵进入电絮凝装置中;空气经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臭氧从电絮凝装置底部经微气浮装置进入电絮凝装置中,通过电解,破乳和混凝作用去除浮油和悬浮物和总镍;去除浮渣得到上清液;s2电化学反应: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电化学bdd高级氧化膜组以bdd电极为阳极,调节初始ph为8,电流密度控制在90ma/cm2范围内,反应温度控制在35℃,对上清液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为4.5h;经分离、沉淀后,上清液达标排放,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去固废收集池;将混凝沉淀预处理完成的出水排入新的蓄水池;进一步的,在电絮凝进行过程中加入了有效剂量的高效离子絮凝剂,整套工艺设有控制系统,除加药,排污和水质监测需要人员管理,设备采用plc编
程控制,只需设置相应参数即可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
42.所述的微气浮装置用于去除所述絮凝反应装置排出的废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难度,为撬装式,水箱容积为1.5m3,压缩空气流量:4m
³
/h,空气压力:0.5mpa,产气流量:1.5m
³
/h,臭氧浓度:130mg/l。
43.所述的电化学反应器的设备占地面积:2m2,2个电解桶,有效容积2m
³
;电解时间设置为45min;配电电源3kw。
44.所述的电絮凝装置的铝电极,功率2kw;当前端水质达标,则可以不开机。
45.所述的固废收集桶的数量:2个,有效容积:3m
³

46.所述的控制系统的采用西门子控制系统,定制编程,人员负责现场巡检,补充药剂与定期排污工作。
47.所述的高效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为:将24g的丙烯酰胺, 2g的改性吡咯单体, 0.5g的4-丙烯基硫代氨基脲,加入到反应釜中,使用高纯氮气保护,加入55g的巯基乙酸,125g的四氢呋喃,7g的三乙胺,54℃反应7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即可得到所述的一种高效离子絮凝剂。
48.所述的改性吡咯单体的制备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将8g的金属钠和12g的吡咯加入到80g的甲苯中,控温74℃,搅拌反应2.5h;降温至室温后将18g的乙烯基磺酰氯缓慢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完后控温64℃下搅拌反应1.5h,得到改性吡咯单体。
49.本实验处理后的废水各项分析数据见表2。
50.实施例3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工艺流程为:s1混凝沉淀工艺:设备包括电絮凝装置,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原水罐的水通过泵进入电絮凝装置中;空气经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臭氧从电絮凝装置底部经微气浮装置进入电絮凝装置中,通过电解,破乳和混凝作用去除浮油和悬浮物和总镍;去除浮渣得到上清液;s2电化学反应: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电化学bdd高级氧化膜组以bdd电极为阳极,调节初始ph为8,电流密度控制在120ma/cm2范围内,反应温度控制在45℃,对上清液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为4.5h;经分离、沉淀后,上清液达标排放,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去固废收集池;将混凝沉淀预处理完成的出水排入新的蓄水池;进一步的,在电絮凝进行过程中加入了有效剂量的高效离子絮凝剂,整套工艺设有控制系统,除加药,排污和水质监测需要人员管理,设备采用plc编程控制,只需设置相应参数即可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
51.所述的微气浮装置用于去除所述絮凝反应装置排出的废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难度,为撬装式,水箱容积为2m3,压缩空气流量:5m
³
/h,空气压力:0.7mpa,产气流量:3m
³
/h,臭氧浓度:140mg/l。
52.所述的电化学反应器的设备占地面积:3m2,2个电解桶,有效容积3 m
³
;电解时间设置为70min;配电电源4kw。
53.所述的电絮凝装置的铝电极,功率3kw;当前端水质达标,则可以不开机。
54.所述的固废收集桶的数量:2个,有效容积:5m
³

55.所述的控制系统的采用西门子控制系统,定制编程,人员负责现场巡检,补充药剂与定期排污工作。
56.所述的高效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为:将28g的丙烯酰胺,4g的改性吡咯单体, 1g的4-丙烯基硫代氨基脲,加入到反应釜中,使用高纯氮气保护,加入65g的巯基乙酸,135g的四氢呋喃,9g的三乙胺,58℃反应9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即可得到所述的一种高效离子絮凝剂。
57.所述的改性吡咯单体的制备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将14g的金属钠和15g的吡咯加入到90g的甲苯中,控温78℃,搅拌反应3.5h;降温至室温后将20g的乙烯基磺酰氯缓慢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完后控温68℃下搅拌反应2.5h,得到改性吡咯单体。
58.本实验处理后的废水各项分析数据见表2。
59.实施例4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工艺流程为:s1混凝沉淀工艺:设备包括电絮凝装置,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原水罐的水通过泵进入电絮凝装置中;空气经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臭氧从电絮凝装置底部经微气浮装置进入电絮凝装置中,通过电解,破乳和混凝作用去除浮油和悬浮物和总镍;去除浮渣得到上清液;s2电化学反应: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电化学bdd高级氧化膜组以bdd电极为阳极,调节初始ph为9,电流密度控制在130ma/cm2范围内,反应温度控制在50℃,对上清液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为5h;经分离、沉淀后,上清液达标排放,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去固废收集池;将混凝沉淀预处理完成的出水排入新的蓄水池;进一步的,在电絮凝进行过程中加入了有效剂量的高效离子絮凝剂,整套工艺设有控制系统,除加药,排污和水质监测需要人员管理,设备采用plc编程控制,只需设置相应参数即可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
60.所述的微气浮装置用于去除所述絮凝反应装置排出的废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难度,为撬装式,水箱容积为3m3,压缩空气流量6m
³
/h,空气压力0.8mpa,产气流量4m
³
/h,臭氧浓度150mg/l。
61.所述的电化学反应器的设备占地面积:4m2,3个电解桶,有效容积4 m
³
;电解时间设置为90min;配电电源5kw。
62.所述的电絮凝装置的铝电极,功率4kw;当前端水质达标,则可以不开机。
63.所述的固废收集桶的数量:3个,有效容积:6m
³

64.所述的控制系统的采用西门子控制系统,定制编程,人员负责现场巡检,补充药剂与定期排污工作。
65.所述的高效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为:将30g的丙烯酰胺, 5g的改性吡咯单体, 1.2g的4-丙烯基硫代氨基脲,加入到反应釜中,使用高纯氮气保护,加入70g的巯基乙酸,140g的四氢呋喃,11g的三乙胺,60℃反应10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即可得到所述的一种高效离子絮凝剂。
66.所述的改性吡咯单体的制备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将17g的金属钠和16g的吡咯加入到100g的甲苯中,控温80℃,搅拌反应4h;降温至室温后将22g的乙烯基磺酰氯缓慢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完后控温70℃下搅拌反应3h,得到改性吡咯单体。
67.本实验处理后的废水各项分析数据见表2。
68.对比例1采用一般的电解水处理装置,不采用本发明的电化学bdd高级氧化膜组,其它同实施例3。
69.本实验处理后的废水各项分析数据见表2。
70.对比例2不加入高效离子絮凝剂,其它同实施例3;本实验处理后的废水各项分析数据见表2。
71.对比例3不加入改性吡咯单体,其它同实施例3;其它同实施例3;本实验处理后的废水各项分析数据见表2。
72.表2 废水各项分析数据汇总表项目名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cod(mg/l)670550410503220026901530氨氮(mg/l)73705552150170210ph6777888总铬(mg/l)0.10.080.060.060.50.30.3总镍(mg/l)0.50.30.20.31.00.80.7

技术特征:
1.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工艺流程为:s1混凝沉淀工艺:设备包括电絮凝装置,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原水罐的水通过泵进入电絮凝装置中;空气经空压机、冷干机、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臭氧从电絮凝装置底部经微气浮装置进入电絮凝装置中,通过电解,破乳和混凝作用去除浮油和悬浮物和总镍;去除浮渣得到上清液;s2电化学反应: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电化学bdd高级氧化膜组以bdd电极为阳极,调节初始ph在7~9之间,电流密度控制在70~130ma/cm2范围内,反应温度控制在30~50℃,对上清液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为4~5h;经分离、沉淀后,上清液达标排放,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去固废收集池;将混凝沉淀预处理完成的出水排入新的蓄水池;进一步的,在电絮凝进行过程中加入了有效剂量的高效离子絮凝剂;整套工艺设有控制系统,除加药,排污和水质监测需要人员管理,设备采用plc编程控制,只需设置相应参数即可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气浮装置用于去除所述絮凝反应装置排出的废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难度,为撬装式,水箱容积为0.5-3m3,压缩空气流量:3-6m
³
/h,空气压力:0.4-0.8mpa,产气流量:0.5-4m
³
/h,臭氧浓度:120-150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化学反应器的设备占地面积:1-4m2,1-3个电解桶,有效容积1-4 m
³
;电解时间设置为30-90min;配电电源2-5kw。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絮凝装置的铝电极,功率1-4kw;当前端水质达标,则可以不开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废收集桶的数量:1-3个,有效容积:1-6m
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的采用西门子控制系统,定制编程,人员负责现场巡检,补充药剂与定期排污工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份数,将20-30份的丙烯酰胺, 0.5-5份的改性吡咯单体, 0.05-1.2份的4-丙烯基硫代氨基脲,加入到反应釜中,使用高纯氮气保护,加入50-70份的巯基乙酸,120-140份的四氢呋喃,5-11份的三乙胺,50-60℃反应6-10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即可得到所述的一种高效离子絮凝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吡咯单体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份数,在氮气保护下,将4-17份的金属钠和10-16份的吡咯加入到70-100份的甲苯中,控温70-80℃,搅拌反应2-4h;降温至室温后将15-22份的乙烯基磺酰氯缓慢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加完后控温60-70℃下搅拌反应1-3h,得到改性吡咯单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关于一种BDD电极的高级氧化处理污水的方法;本方法利用BDD电极膜组具有极高的氧化电位和极强的氧化性,使得有机物开环裂解,氧化断链,最终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像传统工艺有大量的固废产生,极大的降低了后续的处理成本;处理后的废水:COD 420mg/L,氨氮52mg/L,总镍0.4mg/L,总铬0.1mg/L,pH为中性,指标完全达到了排放标准,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军 何家坤 金碧华 王律 师英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4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