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电线架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
背景技术:2.低压架空线路现有构造的街码是绝缘子轴向平行于角铁底架安装的结构形式,这种现有构造街码能较好运用在直线或转角位不大的线路架设上,但因其构造紧凑,绝缘子与街码底座之间间隙狭窄,当运用在转角位较大的架空线路时,不仅会导致线路在绝缘子上没有理想的受力点、线路容易由于转角张力或扎线松动而脱落到角铁底架上(如图12所示),引起漏电隐患,而且在面对这种转角较大的位置,现在通常会使用多套街码、并沟线夹和街码拉力扁铁的组合方式来完成一个转角位的架线,施工工序复杂且耗材较多,线路架设难度较大,后期维修安全风险增加,架设外观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解决现有构造街码应用在较大转角位低压架空线路时,会导致线路在绝缘子上没有理想的受力点、线路容易由于转角张力或扎线松动而脱落到角铁上,引起漏电隐患,施工工序复杂且耗材较多,线路架设难度较大,后期维修安全风险增加,架设外观也不美观的问题。
4.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包括:底座、绝缘子、固定轴、横担,所述底座上垂直固定有至少两个所述固定轴,各所述固定轴并排间隔分布,所述绝缘子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横担位于所述绝缘子上方,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
5.优选地,所述底座为腹板背对背布置的两个角铁,所述固定轴焊接固定在两个所述角铁的腹板之间。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担设置多个与所述固定轴直径匹配的第一通孔;各所述固定轴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并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螺纹和与之匹配的第一螺母,所述横担夹固在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绝缘子之间。
7.更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轴均在与所述底座固定的一端设置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绝缘子受到线路拉力方向的一侧。
8.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强板平行于所述绝缘子所受线路拉力方向;
9.所述加强板两侧使用柳钉与所述底座连接,与所述固定轴焊接固定。
10.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座两端设置与所述固定轴并排的立柱,所述立柱焊接固定在两个所述角铁之间,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横担固定连接。
11.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螺纹和与之匹配的第二螺母,所述横担在两端设置与所述立柱直径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立柱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横担通过上下两个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12.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轴和立柱的直径为16mm。
13.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担宽度为30mm,厚度为2mm。
14.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为三角形。
15.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所述固定轴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绝缘子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从而使所述绝缘子垂直于所述底座,且每个所述绝缘子可独立安装,在转角位架设时,相较于所述绝缘子轴向平行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常规街码而言,转角架空导线与所述绝缘子的接触为正面接触,导线施加给所述绝缘子的拉力的方向基本与所述绝缘子的轴向垂直,使导线在转角处有了合适而可靠的受力点;位于所述绝缘子上方的所述横担,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可防止导线因绑扎松动发生脱落而引起的漏电;同时仅需使用一套所述平面转角位街码即可完成一个较大转角位的接线,相对组合架设方式施工简单耗材少,且架设线路整体外观美观整洁。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正视图;
19.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俯视图;
20.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侧视图;
21.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横担的正视图;
22.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横担的俯视图;
23.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正视图;
24.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俯视图;
25.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侧视图;
26.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固定轴和加强板一体结构的俯视图;
27.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固定轴和加强板一体结构的中剖面图;
28.图11为在转角位置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或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的场景示意图;
29.图12为在转角位置使用绝缘子轴向平行于底座长度方向的常规街码的场景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绝缘子2,固定轴3,横担4,第一通孔5,第一螺母6,加强板7,立柱8,第二螺母9,第二通孔10,角铁11。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3.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具有四位绝缘子的平面转角位街码,请参阅图1-图5。
36.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包括:底座1、绝缘子2、固定轴3、横担4,底座1上垂直固定有四个固定轴3(固定轴3数量根据线路数量相应确定),各固定轴3并排间隔分布,固定轴3贯穿绝缘子2的内孔,使四个绝缘子2分别套装在固定轴3上;横担4位于绝缘子2上方,固定连接在固定轴3远离底座1的一端。
37.相较于所述绝缘子轴向平行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常规街码而言,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的每个绝缘子2可独立安装,且绝缘子2垂直于底座1,当应用较大转角位,具体而言在导线转角(或旋转角)小于100
°
的转角位架设时,转角架空导线与绝缘子2的接触方向为正面接触,即绝缘子2受到导线拉力的方向基本与其轴向垂直,使导线在绝缘子2上的转角处有了合适的受力点;位于绝缘子2上方的横担4,固定连接在固定轴3远离底座1的一端,可防止导线因绑扎松动发生脱落而引起漏电;如图11所示,仅需使用一套本实施例所述的平面转角位街码,即可完成一个较大转角位的接线,相对现有组合方式的架设,施工简单耗材少,且所架设的线路整体外观美观整洁。当应用在导线转角不大于90
°
的位置时,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的上述优点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38.优选地,底座1为腹板背对背布置的两个角铁11,角铁11尺寸为30mmx29mmx2mm,长度600mm,固定轴3焊接固定在两个角铁11的腹板之间。
39.进一步优选地,如图4-图5所示,横担4设置四个与固定轴3直径匹配的第一通孔5;各固定轴3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5,并在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螺纹和与之匹配的第一螺母6,横担4夹固在第一螺母6和绝缘子2之间。将横担4与固定轴3可拆卸连接,便于线路安装和绝缘子拆换。
40.更进一步优选地,每个固定轴3均在与底座1固定的一端设置加强板7,加强板7位于绝缘子2受到线路拉力方向的一侧,可提高固定轴3下部结构强度,从而增强绝缘子2侧向受力能力,使本实施例街码能承受更大的线路重力和张力,避免绝缘子2受力时固定轴3下部出现断裂而使导线脱位,也能延长本实施例街码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41.更进一步优选地,加强板7平行于绝缘子2所受线路拉力方向,加强板7两侧分别使用两粒柳钉与底座1连接,与固定轴3焊接固定。
42.更进一步优选地,底座1两端设置与固定轴3并排的立柱8,立柱8焊接固定在两个角铁11之间,立柱8远离底座1的一端与横担4固定连接,通过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立柱8可提高本实施例街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拉强度,进一步促进通过横担4防止线路脱落的功能,也有利于使四个绝缘子2均匀受力。
43.更进一步优选地,立柱8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螺纹和与之匹配的第二螺母9,横担4在两端设置与立柱8直径匹配的第二通孔10,立柱8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10,横担4通过上下两个第二螺母9与立柱8固定连接。在固定轴3与横担4可拆卸连接的基础上,立柱8与横担4也用可拆卸连接,可便于线路安装和零件拆换。
44.更进一步优选地,固定轴3和立柱8尺寸为m16x140mm。
45.更进一步优选地,横担4的长度为630mm,宽度为30mm,厚度为2mm。
46.更进一步优选地,加强板7为三角形,尺寸为40mmx20mmx2mm,本实施例一技术方案构成的平面转角位街码具体可承受不小于25kn侧向拉力而不变形。
47.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具有四位绝缘子的平面转角位街码,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底座1的角铁11、固定轴3、加强板7和立柱8为一个结构整体,采用一体化铸造,如图6-图8所示,其中,固定轴3和加强板7一体结构的外形如图9-图10所示。采用一体化铸造可减少零件装配工序,避免装配焊接变形,提高街码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受力能力,本发明实施例二技术方案构成的平面转角位街码也可承受不小于25kn的侧向拉力,且其整体抗拉能力要优于本发明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平面转角位街码。
48.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包括底座、绝缘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轴、横担,所述底座上垂直固定有至少两个所述固定轴;各所述固定轴并排间隔分布,所述绝缘子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横担位于所述绝缘子上方,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腹板背对背布置的两个角铁,所述固定轴焊接固定在两个所述角铁的腹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具体为:所述横担设置多个与所述固定轴直径匹配的第一通孔;各所述固定轴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并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螺纹和匹配的第一螺母,所述横担夹固在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绝缘子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轴均在与所述底座固定的一端设置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绝缘子受到线路拉力方向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平行于所述绝缘子所受线路拉力方向;所述加强板两侧使用柳钉与所述底座连接,与所述固定轴焊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端设置与所述固定轴并排的立柱,所述立柱焊接固定在两个所述角铁之间,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横担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螺纹和匹配的第二螺母,所述横担在两端设置与所述立柱直径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立柱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横担通过上下两个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和立柱的直径为16m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宽度为30mm,厚度为2mm。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为三角形。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转角位街码,包括底座、绝缘子、固定轴、横担,所述底座上垂直固定有至少两个所述固定轴,各所述固定轴并排间隔分布,所述绝缘子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横担位于所述绝缘子上方,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子垂直于所述底座,且每个所述绝缘子可独立安装,应用在转角位架设时,导线与所述绝缘子为正面接触,导线在转角处有了合适的受力点;仅需使用一套所述平面转角位街码即可完成一个较大转角位的接线,施工简单耗材少,且架设线路整体外观美观整洁;位于所述绝缘子上方的所述横担,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可防止导线因绑扎松动发生脱落而引起的漏电。的漏电。的漏电。
技术研发人员:张木旺 蓝锦标 邓诗涛 陈继新 谭锐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