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6-14  9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


背景技术:

2.面料在织造过程中,加工出的面料较为柔软,为了满足面料的硬度指标要求,需要上浆机将浆料均匀的涂覆在面料的表面,从而增加面料的硬度特性。
3.现有的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在使用中不具有自动调速功能,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2230099.0公开的一种改进的上浆机,上浆机不能够自动调速,由此增强了工人使用时的危险性,同时上浆机不能充分利用浆料,使得浆料的利用率较低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因此,发明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以解决技术中现有的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不具有自动调速功能,上浆机不能够自动调速,由此增强了工人使用时的危险性,同时上浆机不能充分利用浆料,使得浆料的利用率较低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包括工作台、移动轮、输送辊、收卷辊和浆液槽,所述浆液槽的右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前后两端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架内壁连接有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辊,所述凹槽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压辊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浆液槽之间设置有压力泵。
7.优选的,所述移动轮设置在工作台的底部,所述移动轮设置有4个,所述移动轮关于工作台之间相互中心对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浆液槽,使得移动轮能够更加便于上浆机的移动。
8.优选的,所述浆液槽呈“u”型结构设计而成,所述浆液槽的外径小于工作台的长宽,所述浆液槽与工作台之间相互垂直,使得浆液槽能够储存收集浆液。
9.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呈倒“u”字形结构设计而成,所述安装架的内径大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长度,所述安装架与工作台之间相互垂直,使得安装架能够稳固支撑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压辊通过滑板滑动设置在安装架内部,所述滑板设置在凹槽内部,所述滑板的外径小于凹槽的内径,使得便于调节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间距,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面料。
11.优选的,所述滑板与滑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上方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滑板的下方连接有弹簧,使得滑板与滑槽能够滑动调节第二压辊的高度。
12.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4个,所述弹簧设置在凹槽的底部,所述弹簧与凹槽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弹簧关于安装架之间相互中心对称,使得第二压辊通过弹簧的弹性力便于
调节。
13.优选的,所述输送辊的左前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固定板与工作台之间相互垂直,使得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感应工人是否靠近危险区域。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能够在上浆机工作时感应到工人是否靠近危险区域,通过控制器能够控制上浆机的上浆速度,当工人靠近危险区域时上浆机减速,而工人离开后上浆机就会自动加速到设定速度进行上浆工作;
16.2、当面料上浆完成经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时,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能够将面料表面的浆液均匀抹平,同时还能够将面料表面多余的浆料挤出,并通过收集槽收集,由此不仅可以减少浪费,节省加工的成本,上浆均匀,避免多余残留,提高上浆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辊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浆液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工作台;2、移动轮;3、输送辊;4、收卷辊;5、浆液槽;6、安装架;7、凹槽;8、第一压辊;9、第二压辊;10、滑槽;11、滑板;12、电动伸缩杆;13、弹簧;14、收集槽;15、压力泵;16、固定板;17、红外线传感器;1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包括工作台1、移动轮2、输送辊3、收卷辊4和浆液槽5,浆液槽5的右侧设置有安装架6,安装架6的前后两端内壁上开设有凹槽7,安装架6内壁连接有第一压辊8,第一压辊8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辊9,凹槽7的内壁开设有滑槽10,第二压辊9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14,收集槽14与浆液槽5之间设置有压力泵15。
27.移动轮2设置在工作台1的底部,移动轮2设置有4个,移动轮2关于工作台1之间相互中心对称,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浆液槽5,浆液槽5呈“u”型结构设计而成,浆液槽5的外径小于工作台1的长宽,浆液槽5与工作台1之间相互垂直。
28.安装架6呈倒“u”字形结构设计而成,安装架6的内径大于第一压辊8和第二压辊9的长度,安装架6与工作台1之间相互垂直,第二压辊9通过滑板11滑动设置在安装架6内部,滑板11设置在凹槽7内部,滑板11的外径小于凹槽7的内径,滑板11与滑槽10之间为滑动连接,滑板11的上方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滑板11的下方连接有弹簧13,弹簧13设置有4个,弹
簧13设置在凹槽7的底部,弹簧13与凹槽7之间相互垂直,弹簧13关于安装架6之间相互中心对称,输送辊3的左前方设置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前端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7,红外线传感器17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18,固定板16与工作台1之间相互垂直。
29.本实用工作原理:
30.参照说明书附图1-6,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上浆机通过移动轮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并将其稳固放置,再连接电源,使得上浆机处于上浆工作状态,然后在浆液槽5内部倒入合适量的浆液,再将纺织完成的面料通过输送辊3穿过第一压辊8和第二压辊9之间,并搭在收卷辊4上实现传送,同时面料由于自身的重量落入浆液槽5内部进行上浆工作,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6,在使用本装置时,浆后的面料传送至第一压辊8和第二压辊9之间时被第一压辊8和第二压辊9均匀抹平浆液的同时还能够对上浆后的面料进行挤压,以此能够去除多余的浆液,而挤压下来的浆液通过收集槽14收集,并通过压力泵15能够将收集槽14内部的浆液收取到浆液槽5内部继续使用,同时通过红外线传感器17能在工人靠近危险区域时减速,工人离开后自动加速到设定速度,由此保证了工人使用时的生命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包括工作台(1)、移动轮(2)、输送辊(3)、收卷辊(4)和浆液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槽(5)的右侧设置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的前后两端内壁上开设有凹槽(7),所述安装架(6)内壁连接有第一压辊(8),所述第一压辊(8)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辊(9),所述凹槽(7)的内壁开设有滑槽(10),所述第二压辊(9)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14),所述收集槽(14)与浆液槽(5)之间设置有压力泵(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2)设置在工作台(1)的底部,所述移动轮(2)设置有4个,所述移动轮(2)关于工作台(1)之间相互中心对称,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浆液槽(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槽(5)呈“u”型结构设计而成,所述浆液槽(5)的外径小于工作台(1)的长宽,所述浆液槽(5)与工作台(1)之间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呈倒“u”字形结构设计而成,所述安装架(6)的内径大于第一压辊(8)和第二压辊(9)的长度,所述安装架(6)与工作台(1)之间相互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辊(9)通过滑板(11)滑动设置在安装架(6)内部,所述滑板(11)设置在凹槽(7)内部,所述滑板(11)的外径小于凹槽(7)的内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1)与滑槽(10)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滑板(11)的上方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滑板(11)的下方连接有弹簧(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3)设置有4个,所述弹簧(13)设置在凹槽(7)的底部,所述弹簧(13)与凹槽(7)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弹簧(13)关于安装架(6)之间相互中心对称。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3)的左前方设置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前端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7),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7)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18),所述固定板(16)与工作台(1)之间相互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自动调速的上浆机,包括工作台、移动轮、输送辊、收卷辊和浆液槽,所述浆液槽的右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前后两端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架内壁连接有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辊,所述凹槽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压辊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浆液槽之间设置有压力泵。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能够在上浆机工作时感应到工人是否靠近危险区域,通过控制器能够控制上浆机的上浆速度,当工人靠近危险区域时上浆机减速,而工人离开后上浆机就会自动加速到设定速度进行上浆工作。浆工作。浆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军 许勇 王国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贝田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5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