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电缆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6-15  82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电缆。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拖链装置和高精度传感器发展的日趋成熟,用于工业控制领域、机器人技术及精密机械加工等领域的电缆需求也在逐步递增;为此研究出一种适合机械拖链用的柔软电缆,如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电缆,因此显得非常重要;该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具有高柔软性,能进行数据传输、电力线号传输,承受一定的弯曲应力,适用于频繁移动及弯曲移动的领域,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线缆不适用于频繁移动及弯曲移动的传感监控拖链场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用漂浮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线缆不适用于频繁移动及弯曲移动的传感监控拖链场合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电缆,包括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包括线芯组和其外表面包覆的绝缘层,所述线芯组通过至少一组两两双绞的信号线对以及电源线、视频线相应排列、绞合一体而成,所述绝缘层包括屏蔽内层和护套外层,所述信号线对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内导体通过多股直径小于0.05mm的超细裸铜丝组成,所述信号线对之间通过不同绞合节距逐步递增排序,所述视频线通过绞合内导体组成,所述屏蔽内层通过镀锡铜线与芳纶丝交错编织。
5.进一步,所述超细裸铜丝的优选直径为0.05mm。
6.进一步,所述信号线、电源线、视频线的相应的绝缘层均采用聚丙烯或发泡聚乙烯制成。
7.进一步,所述护套外层采用阻燃聚氨酯制成。
8.有益技术效果:
9.1、本专利采用所述绝缘线芯包括线芯组和其外表面包覆的绝缘层,所述线芯组通过至少一组两两双绞的信号线对以及电源线、视频线相应排列、绞合一体而成,所述绝缘层包括屏蔽内层和护套外层,所述信号线对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内导体通过多股直径小于0.05mm的超细裸铜丝组成,所述信号线对之间通过不同绞合节距逐步递增排序,所述视频线通过绞合内导体组成,所述屏蔽内层通过镀锡铜线与芳纶丝交错编织,由于该电缆由内导体和不同材质的绝缘层组成的信号线、电源线及视频线,经过特定排列绞合一体,外设屏蔽层和护套层所构成,由于信号线通常采用两两双绞式结构,增加信号传输距离,以配合视频线进行传输。不同信号线回路的绞合节距各不相同,从而大大减少了信号传输时绝缘线对间产生的串音干扰。信号线对以不同节距逐步递增的规律进行排序,缆芯结构均匀、紧密,在保证柔软性、耐往复弯曲扭转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小缆芯空间,降低电缆成本,信号
线对以不同节距逐步递增的规律进行排序,并与视频线相结合,可实现更长距离的传输,并在保证柔软性、耐往复弯曲扭转的目的,由于视频线通常采用正规绞合内导体,此结构可增加电缆的弯曲性能,根据系统传输的距离、速率、视频效果、物理强度等要求,绝缘选择使用物理发泡聚乙烯材料,实现了长距离、可视化的监控功能,由于屏蔽层采用镀锡铜线与芳纶丝交错编织结构,在保证屏蔽性能的同时,芳纶的高柔性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和弯曲性,保证信号传输中不受干扰,同时也实现了电缆可频繁往复弯曲及扭转而不断裂,由于信号线内导体采用多股超细直径为0.05mm的裸铜丝,提高电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及弯曲性,有效的缓解了导体自身的绞合应力,提高了电缆的往复弯曲及扭转的能力。
10.2、本专利采用所述超细裸铜丝的优选直径为0.05mm,由于信号线内导体采用多股超细直径为0.05mm的裸铜丝,不仅提高了电缆的往复弯曲及扭转的能力,而且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11.3、本专利采用所述信号线、电源线、视频线的相应的绝缘层均采用聚丙烯或发泡聚乙烯制成,由于电源线、信号线及视频线绝缘层根据拖链的半径、系统需求等使用要求,采用聚丙烯或发泡聚乙烯等特殊材料,提高了电缆的电气性能、耐化学性能及使用寿命。
12.4、本专利采用所述护套外层采用阻燃聚氨酯制成,由于护套外层采用阻燃聚氨酯材料,与传统聚氯乙烯或聚氯乙烯混合体材料相比,具有更优异的耐油、耐磨性及优良的耐溶剂性。
13.5、本专利特别适用于在机械制造拖链行业、机器人技术或高速可移动机器部件所使用的环保、拖链用数据传输电缆。
14.6、本专利将数据传输、电力传输、拖链电缆使用特性相结合,开发出具有结构稳定、性能优异、功能多样化的全新产品。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17.图中:1-绝缘线芯,2-线芯组,3-绝缘层,4-信号线对,5-电源线,6-视频线,7-屏蔽内层,8-护套外层。
18.实施例:
19.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电缆,包括绝缘线芯1,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线芯组2和其外表面包覆的绝缘层3,所述线芯组2通过至少一组两两双绞的信号线对4以及电源线5、视频线6相应排列、绞合一体而成,所述绝缘层3包括屏蔽内层7和护套外层8,所述信号线对4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内导体通过多股直径小于0.05mm的超细裸铜丝组成,所述信号线对4之间通过不同绞合节距逐步递增排序,所述视频线6通过绞合内导体组成,所述屏蔽内层7通过镀锡铜线与芳纶丝交错编织。
20.所述超细裸铜丝的优选直径为0.05mm。
21.所述信号线、电源线5、视频线6的相应的绝缘层3均采用聚丙烯或发泡聚乙烯制成。
22.所述护套外层采用阻燃聚氨酯制成。
[0023] 工作原理:
[0024]
本专利通过所述绝缘线芯包括线芯组和其外表面包覆的绝缘层,所述线芯组通过至少一组两两双绞的信号线对以及电源线、视频线相应排列、绞合一体而成,所述绝缘层包括屏蔽内层和护套外层,所述信号线对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内导体通过多股直径小于0.05mm的超细裸铜丝组成,所述信号线对之间通过不同绞合节距逐步递增排序,所述视频线通过绞合内导体组成,所述屏蔽内层通过镀锡铜线与芳纶丝交错编织,由于该电缆由内导体和不同材质的绝缘层组成的信号线、电源线及视频线,经过特定排列绞合一体,外设屏蔽层和护套层所构成,由于信号线通常采用两两双绞式结构,增加信号传输距离,以配合视频线进行传输。不同信号线回路的绞合节距各不相同,从而大大减少了信号传输时绝缘线对间产生的串音干扰。信号线对以不同节距逐步递增的规律进行排序,缆芯结构均匀、紧密,在保证柔软性、耐往复弯曲扭转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小缆芯空间,降低电缆成本,信号线对以不同节距逐步递增的规律进行排序,并与视频线相结合,可实现更长距离的传输,并在保证柔软性、耐往复弯曲扭转的目的,由于视频线通常采用正规绞合内导体,此结构可增加电缆的弯曲性能,根据系统传输的距离、速率、视频效果、物理强度等要求,绝缘选择使用物理发泡聚乙烯材料,实现了长距离、可视化的监控功能,由于屏蔽层采用镀锡铜线与芳纶丝交错编织结构,在保证屏蔽性能的同时,芳纶的高柔性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和弯曲性,保证信号传输中不受干扰,同时也实现了电缆可频繁往复弯曲及扭转而不断裂,由于信号线内导体采用多股超细直径为0.05mm的裸铜丝,提高电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及弯曲性,有效的缓解了导体自身的绞合应力,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线缆不适用于频繁移动及弯曲移动的传感监控拖链场合的问题,具有不仅提高了电缆的往复弯曲及扭转的能力,而且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的传输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5]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包括线芯组和其外表面包覆的绝缘层,所述线芯组通过至少一组两两双绞的信号线对以及电源线、视频线相应排列、绞合一体而成,所述绝缘层包括屏蔽内层和护套外层,所述信号线对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内导体通过多股直径小于0.05mm的超细裸铜丝组成,所述信号线对之间通过不同绞合节距逐步递增排序,所述视频线通过绞合内导体组成,所述屏蔽内层通过镀锡铜线与芳纶丝交错编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裸铜丝的直径为0.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电源线、视频线的相应的绝缘层均采用聚丙烯或发泡聚乙烯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外层采用阻燃聚氨酯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柔性数据传输拖链电缆,所述信号线对之间通过不同绞合节距逐步递增排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线缆不适用于频繁移动及弯曲移动的传感监控拖链场合的问题,具有不仅提高了电缆的往复弯曲及扭转的能力,而且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的传输的有益技术效果。的有益技术效果。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宝 李金花 李健 李玉龙 刘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亨特尔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5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