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蜡梅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2.蜡梅用组织培养办法来繁殖,可以完全遗传母体的基因。组织培养时需要使用到培养基,培养基好比土壤,是组织培养中离体材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地。有些培养基还可添加天然的汁液,配制培养基母液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基通常由各种组分混合制备而成。
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2790732u公开的一种培养基制备机使用时,往滚筒中放入多种原料,电机带动滚筒相对于圆环转动,转动时搅拌板对原料充分的搅拌,使原料充分混合,搅拌完成后打开箱门,人工将运动杆抬起升至倒l型槽的水平部分,并滑动至倒l型槽的末端,滚筒和圆环均随着运动杆滑动至倒l型槽的末端,此时滚筒位于箱体的侧口部,转动滚筒使其口部倾斜朝下倾倒物料。
4.上述培养基制备机虽然能对培养基进行混合制备,但物料不方便中途投放,且物料不方便取出,操作较为不便。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制备箱,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排料管;
8.所述箱体和制备箱之间设有用于注入加热液体的加热腔;
9.所述制备箱内设有搅拌件,所述箱体顶部设有送料筒,所述送料筒上安装有若干个进料斗,所述送料筒内设有用于将进料斗内物料导入制备箱内腔的螺旋输送件。
10.优选的,所述搅拌件包括安装在制备箱内的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上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制备箱的环形内壁配合,所述箱体一侧设有用于驱动中心杆转动的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动力输出端通过输出轴连接中心杆。
11.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件包括安装在送料筒内的绞龙叶片,所述绞龙叶片一侧轴端连接安装在箱体上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安装有从动轮,所述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从动轮。
12.优选的,所述绞龙叶片的旋向和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
13.优选的,所述送料筒内腔与进料斗内腔连通,所述送料筒内腔远离从动轮一端的底部通过出料口与制备箱内腔连通。
14.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安装有与加热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箱体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制备箱底部与箱体内壁之间设有支撑架。
15.优选的,所述进液口与制备箱内腔连通,所述排料管与制备箱内腔连通,且排料管上连接有阀门。
16.优选的,所述进料斗顶部开口处铰接有封盖,所述箱体靠近进料斗处安装有与制备箱内腔连通的泄压管,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支腿。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中进液口和进料斗能分别用于不同物料的添加,且进料斗方便制备中途加料,螺旋输送件能将物料均匀的输送至制备箱内;
19.本实用新型中搅拌件能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完成的物料便于从排料管输出;
20.本实用新型中加热腔内能注入加热液体,实现对制备箱的水浴加热,使制备箱内的物料能平稳受热,避免了直接加热造成的过度剧烈与温度的不可控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1、箱体;12、支腿;13、进液口;14、进料斗;15、送料筒; 16、从动轮;17、驱动设备;18、进水口;19、出水口;20、加热腔;21、制备箱;22、中心杆;23、螺旋叶片;24、排料管;25、主动轮;26、绞龙叶片;27、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包括箱体11和设置在箱体11内的制备箱21,所述箱体11顶部设有进液口13,所述箱体11底部设有排料管24;
26.所述进液口13与制备箱21内腔连通,所述排料管24与制备箱21内腔连通,且排料管24上连接有阀门;
27.部分液体物料能从进液口13通入制备箱21中,混合完成的物料能从排料管24排出。
28.所述箱体11和制备箱21之间设有用于注入加热液体的加热腔20;
29.所述制备箱21内设有搅拌件,所述箱体11顶部设有送料筒15,所述送料筒15上安装有若干个进料斗14,所述送料筒15内设有用于将进料斗14内物料导入制备箱21内腔的螺旋输送件;
30.进料斗14方便制备中途加料,螺旋输送件能将物料均匀的输送至制备箱 21内,搅拌件能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
31.所述搅拌件包括安装在制备箱21内的中心杆22,所述中心杆22上连接有螺旋叶片23,所述螺旋叶片23与制备箱21的环形内壁配合,所述箱体11 一侧设有用于驱动中心杆22转动的驱动设备17,所述驱动设备17动力输出端通过输出轴连接中心杆22;
32.驱动设备17可为现有的电机与减速机的配合,驱动设备17工作驱动中心杆22转动,能带动螺旋叶片23对物料进行均匀的混合搅拌。
33.所述螺旋输送件包括安装在送料筒15内的绞龙叶片26,所述绞龙叶片 26一侧轴端连接安装在箱体11上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安装有从动轮16,所述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25,所述主动轮25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从动轮 16;
34.所述送料筒15内腔与进料斗14内腔连通,所述送料筒15内腔远离从动轮16一端的底部通过出料口27与制备箱21内腔连通;
35.驱动设备17带动中心杆22转动的同时,会带动主动轮25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16转动,使绞龙叶片26转动,能将进料斗14内的物料均匀的导入至制备箱21中,且中途在进料斗14内添加物料时,不会导致制备箱21内的热量过多的散出。
36.所述绞龙叶片26的旋向和螺旋叶片23的旋向相反,使绞龙叶片26能向出料口27处输送物料,螺旋叶片23能向远离出料口27一端搅动物料。
37.所述箱体11上安装有与加热腔20连通的进水口18和出水口19,所述箱体11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制备箱21底部与箱体11内壁之间设有支撑架;
38.加热腔20内能通入热水,使制备箱21进行水浴加热,使制备箱21内的物料能平稳受热,避免了直接加热造成的过度剧烈与温度的不可控性。
39.所述进料斗14顶部开口处铰接有封盖,所述箱体11靠近进料斗14处安装有与制备箱21内腔连通的泄压管,所述箱体11底部设有支腿12。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进液口13和进料斗14向制备箱21内添加物料,搅拌件工作对物料搅拌,制备中途需要添加的物料能置于进料斗14 内,螺旋输送件能将物料均匀的导入制备箱21内,需要加热时,加热腔20 内能通入热水,使制备箱21进行水浴加热,使制备箱21内的物料能平稳受热,混合完成的物料能从排料管24排出。
技术特征:1.一种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包括箱体(11)和设置在箱体(11)内的制备箱(21),所述箱体(11)顶部设有进液口(13),所述箱体(11)底部设有排料管(2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和制备箱(21)之间设有用于注入加热液体的加热腔(20);所述制备箱(21)内设有搅拌件,所述箱体(11)顶部设有送料筒(15),所述送料筒(15)上安装有若干个进料斗(14),所述送料筒(15)内设有用于将进料斗(14)内物料导入制备箱(21)内腔的螺旋输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安装在制备箱(21)内的中心杆(22),所述中心杆(22)上连接有螺旋叶片(23),所述螺旋叶片(23)与制备箱(21)的环形内壁配合,所述箱体(11)一侧设有用于驱动中心杆(22)转动的驱动设备(17),所述驱动设备(17)动力输出端通过输出轴连接中心杆(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件包括安装在送料筒(15)内的绞龙叶片(26),所述绞龙叶片(26)一侧轴端连接安装在箱体(11)上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安装有从动轮(16),所述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25),所述主动轮(25)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从动轮(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叶片(26)的旋向和螺旋叶片(23)的旋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筒(15)内腔与进料斗(14)内腔连通,所述送料筒(15)内腔远离从动轮(16)一端的底部通过出料口(27)与制备箱(21)内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上安装有与加热腔(20)连通的进水口(18)和出水口(19),所述箱体(11)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制备箱(21)底部与箱体(11)内壁之间设有支撑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3)与制备箱(21)内腔连通,所述排料管(24)与制备箱(21)内腔连通,且排料管(24)上连接有阀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4)顶部开口处铰接有封盖,所述箱体(11)靠近进料斗(14)处安装有与制备箱(21)内腔连通的泄压管,所述箱体(11)底部设有支腿(12)。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组培快繁过程用培养基制备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制备箱,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所述箱体和制备箱之间设有用于注入加热液体的加热腔;所述制备箱内设有搅拌件,所述箱体顶部设有送料筒,所述送料筒上安装有若干个进料斗,所述送料筒内设有用于将进料斗内物料导入制备箱内腔的螺旋输送件;本实用新型中进液口和进料斗能分别用于不同物料的添加,且进料斗方便制备中途加料,螺旋输送件能将物料均匀的输送至制备箱内,搅拌件能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完成的物料便于从排料管输出。混合完成的物料便于从排料管输出。混合完成的物料便于从排料管输出。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德 牛建明 王林浩 马红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鄢陵县梅园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