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风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
背景技术:2.随着当代建筑安装的“精、特、新”发展,在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中风管风口的安装效果越来越突显出施工过程的精细控制。
3.目前,通风风管多数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风口安装在风管表面,而传统风口安装技术是利用l型喉径短管或角钢法兰短管将风口直接铆接在风管开口处,一方面,风口与风管贴合缝隙较大,牢固性能差、风管不平整、不方正,观感较差;另一方面,手工作业不利于材料的控制,高空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装效率方面有提升的空间。
4.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风口安装不够严密、牢固性能差、风口安装效果不平整、不方正,以及观感性差和材料不易控制,安装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及风管风口的安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口安装不够严密且牢固性差,安装效果不平整、不方正,以及材料不易控制、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包括:加固面、以及利用镀锌钢板边角料预制而成的成型面和咬口面,所述成型面由第一成型子面、第二成型子面、第三成型子面和第四成型子面依次首尾围制成封闭结构,所述咬口面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子面、第二成型子面、第三成型子面和第四成型子面对应设置的第一咬口子面、第二咬口子面、第三咬口子面和第四咬口子面,所述加固面用于封闭所述成型面并与所述咬口面相背设置;
8.所述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用于与风管开口处咬口,采用合缝紧固连接,并对接触缝隙、四角咬口部位进行打胶处理。
9.其中,所述第一咬口子面、所述第二咬口子面、所述第三咬口子面和所述第四咬口子面均采用等腰梯形结构。
10.具体地,所述成型面与所述咬口面一体成型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加固面采用正方形结构。
12.一种风管风口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内咬口连接件的制作:利用镀锌钢板边角料模块化加工而成;
14.风口放线定位开口:结合设计图纸、bim优化的最终图纸、以及现场施工情况,根据实际数据调整平面图后,进一步调整风口位置及尺寸优化图纸,放线找出风口中心十字线,根据尺寸表进行开口并标记风口编号;
15.内咬口连接件的安装:内咬口连接件与风管开口处咬口,采用合缝紧固连接,并对接触缝隙、四角咬口部位进行打胶处理;
16.风口安装:按图纸设计要求核对标高,确认喉径管与风口连接位置,确认连接标高无误后进行风口安装。
17.进一步地,所述内咬口连接件的制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8.根据风口尺寸,确定内咬口连接件尺寸,且根据实际边角料剩余情况具体选择并绘制展开图;
19.采用液压摆式剪板机对镀锌钢板边角料进行裁剪;
20.按照内咬口连接件展开图进行划线剪切,剪切后进行内咬口加工、折方加工;
21.使用红外冲床冲压式拼接,内咬口连接件预制成型。
22.更进一步地,镀锌钢板的宽度d为70mm,以选用两种尺寸边角料为例,一号钢板长度为a,二号钢板长度为b+40mm,各两块形成内咬口连接件的四条边;
23.其中,a为风口喉径长度,b为风口喉径宽度。
24.进一步地,所述风口放线定位开口,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5.结合设计图纸、bim优化的最终图纸、以及现场施工情况,根据实际数据调整平面图后,进一步调整风口位置及尺寸优化图纸,采用两台红外线放线仪进行放线,放线找出风口中心十字线,根据尺寸表进行开口并标记风口编号;
26.控制同一系统风口中心线或边线的一条线,在同一区域风口成排成线。
27.进一步地,所述风口安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8.在连接定位处四个角的转角1公分处打孔固定;
29.分别在四个边处将两孔中间的距离均匀布置连接孔,且间距控制在120~150mm;
30.进行铆接连接。
3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及风管风口的安装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32.一、提高风口安装质量
33.风口安装采用内咬口连接件进行咬口连接,将连接处的点固定改进为面固定,增强了风口安装的严密性、牢固性及强度,保障安装的平整度和方正度,提高了风口安装质量;
34.二、边角料利用,绿色低碳
35.内咬口连接件采用镀锌钢板风管制作后的边角料进行内咬口加工预制拼接制成,镀锌钢板边角料的二次利用,对建筑垃圾进行了减量化处理,绿色低碳环保,进一步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垃圾减量化处理指导手册相关要求,做到了绿色低碳环保;
36.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37.与传统风口安装工艺相比,操作方便,易于掌握,进行技术交底后能高效、高标准的完成风管风口的安装,施工安全高效;
38.四、预制装配,标准化加工
39.内咬口连接件是经数控加工预制成型,效率高效,降低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机械化加工提高了工程验收质量。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的剪切划线示意图;
4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4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的安装效果(咬口面未咬合)示意图;
4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的安装(咬口面已咬合)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46.附图标记:
47.1-加固面;2-成型面;21-第一成型子面;22-第二成型子面;23-第三成型子面;24-第四成型子面;3-咬口面;31-第一咬口子面;32-第二咬口子面;33-第三咬口子面;34-第四咬口子面;4-风口;5-内咬口连接件;6-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及风管风口的安装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加固面1、以及利用镀锌钢板边角料预制而成的成型面2和咬口面3,成型面2由第一成型子面21、第二成型子面22、第三成型子面23和第四成型子面24依次首尾围制成封闭结构,咬口面3包括分别与第一成型子面21、第二成型子面22、第三成型子面23和第四成型子面24对应设置的第一咬口子面31、第二咬口子面32、第三咬口子面33和第四咬口子面34,加固面1用于封闭成型面2并与咬口面3相背设置;
50.所述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用于与风管开口处咬口,采用合缝紧固连接,并对接触缝隙、四角咬口部位进行打胶处理。
51.其中,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咬口子面31、第二咬口子面32、第三咬口子面33和第四咬口子面34可以均采用等腰梯形结构。
52.具体地,如图1所示,上述成型面2与咬口面3优选为一体成型设置。
53.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加固面1可以采用正方形结构。
54.如图1和图2结合图3-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提供一种风管风口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5.步骤s1、内咬口连接件的制作:利用镀锌钢板边角料模块化加工而成;
56.步骤s2、风口放线定位开口:结合设计图纸、bim优化的最终图纸、以及现场施工情况,根据实际数据调整平面图后,进一步调整风口位置及尺寸优化图纸,放线找出风口中心十字线,根据尺寸表进行开口并标记风口编号;
57.步骤s3、内咬口连接件的安装:内咬口连接件与风管开口处咬口,采用合缝紧固连接,并对接触缝隙、四角咬口部位进行打胶处理;
58.步骤s4、风口安装:按图纸设计要求核对标高,确认喉径管与风口连接位置,确认连接标高无误后进行风口安装。
59.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内咬口连接件的制作,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0.步骤s11、根据风口尺寸,确定内咬口连接件尺寸,且根据实际边角料剩余情况具
体选择并绘制展开图;
61.步骤s12、采用液压摆式剪板机对镀锌钢板边角料进行裁剪;
62.步骤s13、按照内咬口连接件展开图进行划线剪切,剪切后进行内咬口加工、折方加工;
63.步骤s14、使用红外冲床冲压式拼接,内咬口连接件预制成型。
64.更进一步地,所述镀锌钢板的宽度d可以为70mm,以选用两种尺寸边角料为例,一号钢板长度可以为a,二号钢板长度可以为b+40mm,各两块形成内咬口连接件的四条边;其中,a为风口喉径长度,b为风口喉径宽度。
65.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2风口放线定位开口,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6.结合设计图纸、bim优化的最终图纸、以及现场施工情况,根据实际数据调整平面图后,进一步调整风口位置及尺寸优化图纸,采用两台红外线放线仪进行放线,放线找出风口中心十字线,根据尺寸表进行开口并标记风口编号;并且,控制同一系统风口中心线或边线的一条线,在同一区域风口成排成线。
67.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4风口安装,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8.步骤s41、在连接定位处四个角的转角1公分处打孔固定;
69.步骤s42、分别在四个边处将两孔中间的距离均匀布置连接孔,且间距控制在120~150mm;
70.步骤s43、进行铆接连接。
71.如图5所示,为内咬口连接件的安装效果示意图,其中咬口面3为未咬合状态,风口4通过内咬口连接件5与风管6连接,也即内咬口连接件5用于风管6的开口处及风口4安装的连接载体;如图6所示,为内咬口连接件的安装效果俯视图,其中咬口面3为已咬合状态。
7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及风管风口的安装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73.一、提高风口安装质量
74.风口安装采用内咬口连接件进行咬口连接,将连接处的点固定改进为面固定,增强了风口安装的严密性、牢固性及强度,保障安装的平整度和方正度,提高了风口安装质量;
75.二、边角料利用,绿色低碳
76.内咬口连接件采用镀锌钢板风管制作后的边角料进行内咬口加工预制拼接制成,镀锌钢板边角料的二次利用,对建筑垃圾进行了减量化处理,绿色低碳环保,进一步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垃圾减量化处理指导手册相关要求,做到了绿色低碳环保;
77.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78.与传统风口安装工艺相比,操作方便,易于掌握,进行技术交底后能高效、高标准的完成风管风口的安装,施工安全高效;
79.四、预制装配,标准化加工
80.内咬口连接件是经数控加工预制成型,效率高效,降低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机械化加工提高了工程验收质量。
8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固面、以及利用镀锌钢板边角料预制而成的成型面和咬口面,所述成型面由第一成型子面、第二成型子面、第三成型子面和第四成型子面依次首尾围制成封闭结构,所述咬口面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子面、第二成型子面、第三成型子面和第四成型子面对应设置的第一咬口子面、第二咬口子面、第三咬口子面和第四咬口子面,所述加固面用于封闭所述成型面并与所述咬口面相背设置;所述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用于与风管开口处咬口,采用合缝紧固连接,并对接触缝隙、四角咬口部位进行打胶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咬口子面、所述第二咬口子面、所述第三咬口子面和所述第四咬口子面均采用等腰梯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面与所述咬口面一体成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面采用正方形结构。
技术总结一种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涉及通风风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口安装不够严密且牢固性差,安装效果不平整、不方正,以及材料不易控制、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所述风管风口内咬口连接件,包括:加固面、以及利用镀锌钢板边角料预制而成的成型面和咬口面,所述成型面由第一成型子面、第二成型子面、第三成型子面和第四成型子面依次首尾围制成封闭结构,所述咬口面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子面、第二成型子面、第三成型子面和第四成型子面对应设置的第一咬口子面、第二咬口子面、第三咬口子面和第四咬口子面,所述加固面用于封闭所述成型面并与所述咬口面相背设置。型面并与所述咬口面相背设置。型面并与所述咬口面相背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许景刚 贾文龙 罗颖 彭杰 李晖 刘海 贾思琪 张库 雷承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