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2.水利工程是指防洪、排涝、灌溉、水力发电、引水、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各类工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加固、修复、拆除等项目)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
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光伏发电设备主要针对调节高度以及发电稳定等方面进行改进,如中国专利cn108258988a提供的一种水利水电用光伏发电装置,其具有调节装置高度以及在装置发电时使其更加稳定的优点,而光伏发电设备在实际运用时经常因风力导致设备晃动倾斜,安全性能不高,并且因长期表面暴露在空气中设备表面易被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防腐的功能,解决设备表面被氧化腐蚀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设备晃动倾斜的问题,以达到抗风震的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抗风震装置。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风震装置包括承载板、隔震器、支柱、弹性减震垫、底座,所述隔震器位于承载板的下端,所述支柱位于隔震器的下端,所述弹性减震垫位于支柱的下端,所述底座位于弹性减震垫的下端。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震器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承载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减震垫的下端通过强力胶与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钝化层、防腐渡层、耦合层、防腐涂层,所述防腐渡层位于钝化层的上端,所述耦合层位于钝化层的下端,所述防腐涂层位于耦合层的下端。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腐涂层的上端通过固定胶与耦合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防腐渡层的下端通过强力胶与钝化层的上端固定连接。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通过承载板、隔震器、支柱、弹性减震垫和底座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避免光伏发电设备因风力作用导致其晃动或者倾斜,可以起到抗震的作用,由隔震器与弹性减震垫使设备底部不易震动,并且能够将风力进行相应抵消,起到缓冲的作用,而承载板与支柱则是起到支撑的作用。
1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通过钝化层、
防腐渡层、耦合层和防腐涂层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防止光伏发电设备表面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其被氧化腐蚀,并且可通过钝化层与耦合层抵挡风沙的撞击,避免表面破损,而防腐涂层与防腐渡层则相当于在设备表面加了一侧保护膜,使其不易被氧化。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抗风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主体;2、连接杆;3、抗风震装置;301、承载板;302、隔震器;303、支柱;304、弹性减震垫;305、底座;4、支架;5、防护装置;501、钝化层;502、防腐渡层;503、耦合层;504、防腐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实施例1
2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5,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架4,支架4的下端设置有抗风震装置3。
21.在本实施案例中。
22.实施例2
23.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抗风震装置3包括承载板301、隔震器302、支柱303、弹性减震垫 304、底座305,隔震器302位于承载板301的下端,支柱303位于隔震器302 的下端,弹性减震垫304位于支柱303的下端,底座305位于弹性减震垫304 的下端,隔震器302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承载板301的下端固定连接,弹性减震垫304的下端通过强力胶与底座305的上端固定连接。
24.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避免光伏发电设备因风力作用导致其晃动或者倾斜,可以起到抗震的作用,由隔震器302与弹性减震垫304使设备底部不易震动,并且能够将风力进行相应抵消,起到缓冲的作用,而承载板301与支柱303 则是起到支撑的作用。
25.实施例3
26.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防护装置5包括钝化层501、防腐渡层502、耦合层503、防腐涂层 504,防腐渡层502位于钝化层501的上端,耦合层503位于钝化层501的下端,防腐涂层504位于耦合层503的下端,防腐涂层504的上端通过固定胶与耦合层503的下端固定连接,防腐渡层502的下端通过强力胶与钝化层501 的上端固定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防止光伏发电设备表面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其被氧化腐蚀,并且可通过钝化层501与耦合层503抵挡风沙的撞击,避免表面破损,而防腐涂层504与防腐渡层502则相当于在设备表面加了一侧保护膜,使其不易被氧化。
28.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的工作原理。
29.如图1-3所示,当光伏发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抗风震装置3可以避免光伏发
电设备因风力作用导致其晃动或者倾斜,可以起到抗震的作用,由隔震器302与弹性减震垫304使设备底部不易震动,并且能够将风力进行相应抵消,起到缓冲的作用,而承载板301与支柱303则是起到支撑的作用,并由防护装置5可以防止光伏发电设备表面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其被氧化腐蚀,并且可通过钝化层501与耦合层503抵挡风沙的撞击,避免表面破损,而防腐涂层504与防腐渡层502则相当于在设备表面加了一侧保护膜,使其不易被氧化。
30.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所述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5),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下端设置有抗风震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震装置(3)包括承载板(301)、隔震器(302)、支柱(303)、弹性减震垫(304)、底座(305),所述隔震器(302)位于承载板(301)的下端,所述支柱(303)位于隔震器(302)的下端,所述弹性减震垫(304)位于支柱(303)的下端,所述底座(305)位于弹性减震垫(304)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器(302)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承载板(30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减震垫(304)的下端通过强力胶与底座(305)的上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5)包括钝化层(501)、防腐渡层(502)、耦合层(503)、防腐涂层(504),所述防腐渡层(502)位于钝化层(501)的上端,所述耦合层(503)位于钝化层(501)的下端,所述防腐涂层(504)位于耦合层(503)的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涂层(504)的上端通过固定胶与耦合层(50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防腐渡层(502)的下端通过强力胶与钝化层(501)的上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抗风震效果好的光伏发电设备,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抗风震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承载板、隔震器、支柱、弹性减震垫和底座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避免光伏发电设备因风力作用导致其晃动或者倾斜,可以起到抗震的作用,通过钝化层、防腐渡层、耦合层和防腐涂层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防止光伏发电设备表面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其被氧化腐蚀,并且可通过钝化层与耦合层抵挡风沙的撞击,避免表面破损,而防腐涂层与防腐渡层则相当于在设备表面加了一侧保护膜,使其不易被氧化。化。化。
技术研发人员:赵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鼎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