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降水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2.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越来越普及,伴随高层建筑的诞生,深基坑和高水位降水作业是建筑基础施工的重要步骤,保证了建筑基础的稳定,是建筑施工安全中的重要一环。
3.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建筑工程,其降水井布置的数量不仅较多,而且单个降水井的水位偏高,因此降水井的封堵过程慎之又慎,对于基坑降水施工中采用大口径降水井、数量较多且施工现场水位偏高的建筑工程,降水井的封堵工序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封井过程中容易产生“急涌”现象,基坑降水井的封堵施工一旦出现问题,其返工量就会较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耽误工期,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提高降水井封堵施工效率,减少因为水压过大影响封堵施工操作,本发明提供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
5.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一:在降水井内进行回填,并抽取多余地下水;步骤二:在降水井顶部安装封堵套筒,所述封堵套筒通过止水环与浇筑带连接固定;步骤三:在安装完成的封堵套筒内安装第一封堵钢板,安装第一封堵钢板过程中通过抽水泵对降水井内进行持续抽水;步骤四:安装完第一封堵钢板后,拆除抽水泵,在第一封堵钢板上侧区域浇筑混凝土,并在封堵套筒顶部安装第二封堵钢板;步骤五:检测降水井底部封堵的气密性,对气密性不合格的进行补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边抽水边进行封堵焊接,防止地下水水压过大导致突然外涌影响焊接施工,双重钢板进行封堵,加固封堵的抗压能力,同时提高对封堵口处的密封保险程度,钢板间填充的混凝土起到密实作用。
7.优选的,步骤一所述回填的回填层包括两层,从下到上分别为砂石回填层和混凝土浇筑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石回填提高土壤抗变形能力,减少塌方等现象的发生,混凝土浇筑层对起到承托作用,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地下水涌出。
9.优选的,步骤三所述安装第一封堵钢板时,通过第一封堵钢板上的调节杆调节第一封堵钢板的位置和角度,并通过点焊将第一封堵钢板与封堵套筒连接固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采用工地边角料,减少材料浪费,为钢板安装到位提供接触点,提高钢板安装精度。
11.优选的,步骤三所述通过抽水泵对降水井内进行持续抽水时,通过开通第一封堵钢板上的排气管平衡降水井内外气压。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气管沟通内外气压,有利于抽水效率提高和抽水流畅度提高。
13.优选的,步骤四所述安装完第一封堵钢板后,首先对第一封堵钢板与封堵套筒之间的密封性进行测试。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测试用于检查焊接质量,防止水压过大将钢板顶起出现渗漏。
15.优选的,步骤四所述在第一封堵钢板上侧区域浇筑混凝土,其中所浇筑混凝土为微膨胀混凝土。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膨胀混凝土填充在钢板间,通过微膨胀性能够提高钢板间填充的密实性和张紧度,提高密封性能。
17.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装置,包括封堵套筒,所述封堵套筒内水平设置有第一封堵钢板,所述封堵套筒外侧一圈设置有止水环,所述第一封堵钢板将封堵套筒内部阻隔为底部的密封区和顶部填充区,所述密封区通过抽水管与抽水泵连接,所述抽水管通过放水阀控制通堵,所述第一封堵钢板上设置有调节杆。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堵材料全部采用建筑施工边角料,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该结构能够方便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和操作,抽水作业与封堵作业同步进行,提高封堵质量,同时减少由于水压过大导致的意外情况的发生,增加施工的安全性。
19.优选的,所述第一封堵钢板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通过放气阀控制通阻。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气阀通过控制排气管的通阻,实现抽水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且能够在封堵完成后进行阻断,实现对降水井内部的密封性。
21.优选的,所述抽水管靠近在密封区的一端设置有滤网。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用于过滤降水井内被抽如抽水机的积水,防止积水内杂质损坏抽水机。
23.优选的,所述第一封堵钢板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封堵钢板,所述第一封堵钢板和第二封堵钢板通过焊接固定在封堵套筒内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封堵钢板与第一封堵钢板双层密封,有利于提高封堵口处的密封性和稳固程度。
25.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边抽水边进行封堵焊接,防止地下水水压过大导致突然外涌影响焊接施工,双重钢板进行封堵,加固封堵的抗压能力,同时提高对封堵口处的密封保险程度,钢板间填充的混凝土起到密实作用,封堵材料全部采用建筑施工边角料,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该结构能够方便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和操作,抽水作业与封堵作业同步进行,提高封堵质量,同时减少由于水压过大导致的意外情况的发生,增加施工的安全性。
26.2、本发明封堵装置制作、安装和操作过程简单,以镀锌钢管、手动阀门、自吸泵和
钢板为主要材料,施工人员可以依据现场封堵降水井施工图纸提前制作组合构件,该组合构件不易破损,可以长时间存放,该排水组合构件的现场制作和安装简单、方便。
27.3、本发明施工方法将平面作业改为立体作业,减少了降水井封堵过程中“急涌”现象的产生以及后期地下水外渗的问题,提高了封堵降水井的质量、施工效率以及节省了人力物力,在各种抢工期、地下室立体作业时,能保证工程按期施工完成。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封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封堵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封堵套筒,11、止水环,2、抽水泵,21、抽水管,22、放水阀,23、滤网,3、第一封堵钢板,31、调节杆,32、排气管,33、放气阀,4、第二封堵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一:在降水井内进行回填,并抽取多余地下水;步骤二:在降水井顶部安装封堵套筒1,所述封堵套筒1通过止水环11与浇筑带连接固定;步骤三:在安装完成的封堵套筒1内安装第一封堵钢板3,安装第一封堵钢板3过程中通过抽水泵2对降水井内进行持续抽水;步骤四:安装完第一封堵钢板3后,拆除抽水泵2,在第一封堵钢板3上侧区域浇筑混凝土,并在封堵套筒1顶部安装第二封堵钢板4;步骤五:检测降水井底部封堵的气密性,对气密性不合格的进行补焊。
3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步骤一所述回填的回填层包括两层,从下到上分别为砂石回填层和混凝土浇筑层。
33.步骤三所述安装第一封堵钢板3时,通过第一封堵钢板3上的调节杆31调节第一封堵钢板3的位置和角度,并通过点焊将第一封堵钢板3与封堵套筒1连接固定。
34.步骤三所述通过抽水泵2对降水井内进行持续抽水时,通过开通第一封堵钢板3上的排气管32平衡降水井内外气压。
35.步骤四所述安装完第一封堵钢板3后,首先对第一封堵钢板3与封堵套筒1之间的密封性进行测试。
36.步骤四所述在第一封堵钢板3上侧区域浇筑混凝土,其中所浇筑混凝土为微膨胀混凝土。
37.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装置,参照图1和2,包括封堵套筒1,其特征在
于:所述封堵套筒1内水平设置有第一封堵钢板3,所述封堵套筒1外侧一圈设置有止水环11,所述第一封堵钢板3将封堵套筒1内部阻隔为底部的密封区和顶部填充区,所述密封区通过抽水管21与抽水泵2连接,所述抽水管21通过放水阀22控制通堵,所述第一封堵钢板3上设置有调节杆31。
38.所述第一封堵钢板3上设置有排气管32,所述排气管32通过放气阀33控制通阻。
39.所述抽水管21靠近密封区的一端设置有滤网23。
40.所述第一封堵钢板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封堵钢板4,所述第一封堵钢板3和第二封堵钢板4通过焊接固定在封堵套筒1内部。
41.实施例3的实施方式为:通过回收施工场地的管材、钢筋、阀门、过滤网和钢板等边角料进行组装,首先将第一封堵钢板3上打双孔,并将抽水管21与排气管32焊接在孔内,抽水管21和排气管32顶部分别安装放水阀22和放气阀33,抽水管21另一侧安装滤网23,放水阀22另一侧连接抽水泵2,将两小段钢筋焊接在第一封堵钢板3上作为调节杆31。
42.以上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一:在降水井内进行回填,并抽取多余地下水;步骤二:在降水井顶部安装封堵套筒(1),所述封堵套筒(1)通过止水环(11)与浇筑带连接固定;步骤三:在安装完成的封堵套筒(1)内安装第一封堵钢板(3),安装第一封堵钢板(3)过程中通过抽水泵(2)对降水井内进行持续抽水;步骤四:安装完第一封堵钢板(3)后,拆除抽水泵(2),在第一封堵钢板(3)上侧区域浇筑混凝土,并在封堵套筒(1)顶部安装第二封堵钢板(4);步骤五:检测降水井底部封堵的气密性,对气密性不合格的进行补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回填的回填层包括两层,从下到上分别为砂石回填层和混凝土浇筑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安装第一封堵钢板(3)时,通过第一封堵钢板(3)上的调节杆(31)调节第一封堵钢板(3)的位置和角度,并通过点焊将第一封堵钢板(3)与封堵套筒(1)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通过抽水泵(2)对降水井内进行持续抽水时,通过开通第一封堵钢板(3)上的排气管(32)平衡降水井内外气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安装完第一封堵钢板(3)后,首先对第一封堵钢板(3)与封堵套筒(1)之间的密封性进行测试。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在第一封堵钢板(3)上侧区域浇筑混凝土,其中所浇筑混凝土为微膨胀混凝土。7.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装置,包括封堵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套筒(1)内水平设置有第一封堵钢板(3),所述封堵套筒(1)外侧一圈设置有止水环(11);所述第一封堵钢板(3)将封堵套筒(1)内部阻隔为底部的密封区和顶部填充区,所述密封区通过抽水管(21)与抽水泵(2)连接,所述抽水管(21)通过放水阀(22)控制通堵;所述第一封堵钢板(3)上设置有调节杆(3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钢板(3)上设置有排气管(32),所述排气管(32)通过放气阀(33)控制通阻。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21)靠近密封区的一端设置有滤网(23)。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钢板(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封堵钢板(4),所述第一封堵钢板(3)和第二封堵钢板(4)通过焊接固定在封堵套筒(1)内部。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降水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水井封堵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在降水井内进行回填,并抽取多余地下水,在降水井顶部安装封堵套筒,所述封堵套筒通过止水环与浇筑带连接固定,在封堵套筒内安装第一封堵钢板,安装第一封堵钢板过程中通过抽水泵对降水井内进行持续抽水,拆除抽水泵,在第一封堵钢板上侧区域浇筑混凝土,并在封堵套筒顶部安装第二封堵钢板,检测降水井底部封堵的气密性。本发明施工方法将平面作业改为立体作业,减少了降水井封堵过程中“急涌”现象的产生以及后期地下水外渗的问题,提高了封堵降水井的质量,在各种抢工期、地下室立体作业时,能保证工程按期施工完成。完成。完成。
技术研发人员:杨珂珂 张金山 闫磊 马子栋 祁军志 刁伟 王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