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
背景技术:2.在冶金连铸过程中需要不断向结晶器内钢水表面加入保护渣,保护渣在结晶器和坯壳间起润滑作用,使铸坯能顺利拉出,有效保证铸坯的质量。目前连铸结晶器用保护渣多采用人工加入,人工加入保护渣随意性较大,保护渣层厚度控制不均会造成结晶器和坯壳之间润滑不良,铸坯不能顺利拉出造成其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料均匀的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下料管口处安装有散料构件,散料构件至少包括一个封堵板和一个散料板,所述封堵板与下料管口配合,所述散料板由下料管口处向外延伸;在所述下料管口的下边缘沿圆周方向设有数个出料口,所述散料构件的散料板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溜槽;还包括有带动散料构件相对于储料斗做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
5.优选的,所述一个封堵板和一个散料板均为锥形结构。
6.优选的,封堵板的中心设有护筒,所述护筒套装在水口上。
7.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锥形封堵板上的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连接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位于护筒内,所述驱动杆的上部连接相对固定的伺服电机。
8.优选的,在封堵板和下料管口交汇处下料管口和封堵板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悬挂部。
9.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宽度与溜槽的宽度相同。
10.优选的,所述溜槽为s型。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12.采用上述储料斗用于储存保护渣,采用锥形结构利于自动下料;在添加保护渣过程中,驱动装置带动散料构件进行转动,当储料斗的下料管口下部的出料口与溜槽相对时,保护渣自动下溜至溜槽内,储存在溜槽内的保护渣在下溜,同时随散料构件旋转过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保护渣具有更广的分散面积,进而有效保证散料均匀。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图2中c部放大图。
16.图中,1、锥形储料斗;1-1、下料管口;1-2、出料口;2、散料构件;2-1、封堵板;2-2、散料板;2-3、溜槽;2-4、护筒;2-5、悬挂部;3、驱动装置;3-1、内齿圈;3-2、驱动齿轮;3-3、驱动杆;3-4、伺服电机;4、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包括锥形储料斗1,所述储料斗的下料管口1-1处安装有散料构件2,散料构件2至少包括一个封堵板2-1和一个散料板2-2,其中封堵板用于实现阻挡保护渣,散料板用于分散保护渣,所述封堵板与下料管口配合,所述散料板由下料管口处向外延伸;在所述下料管口的下边缘沿圆周方向设有数个出料口1-2,所述散料构件的散料板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溜槽2-3;还包括有带动散料构件相对于储料斗做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添加保护渣过程中,驱动装置带动散料构件进行转动,当储料斗的下料管口下部的出料口与溜槽相对时,保护渣自动下溜至溜槽内,储存在溜槽内的保护渣再下溜,同时随散料构件旋转过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保护渣具有更广的分散面积,进而有效保证散料均匀。
19.优选的,所述一个封堵板和一个散料板均为锥形结构,采用锥形结构利于保护渣下溜。
20.优选的,封堵板的中心设有护筒2-4,所述护筒套装在水口4上,护筒与水口形成分离,不影响水口的穿装。
21.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设置在锥形封堵板上的内齿圈3-1,所述内齿圈啮合有驱动齿轮3-2,所述驱动齿轮连接驱动杆3-3,所述驱动杆位于护筒内,所述驱动杆的上部连接相对固定的伺服电机3-4,在保护渣添加过程中伺服电机带动驱动杆旋转,驱动杆带动下端的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与内齿圈啮合进而带动散料构件做旋转运动;上述的驱动装置仅为较佳实施方式,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它的驱动装置,只要能够驱动散料构件相对于储料斗发生相对旋转运动即可。设置在锥形封堵板上的可以采用标准内齿圈进行安装,也可以在锥形封堵板上加工凹槽,在凹槽内加工齿形成齿圈。
22.优选的,在封堵板和下料管口交汇处下料管口和封堵板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悬挂部2-5,优选的是散料构件上设有环形悬挂耳板,环形悬挂耳板的上部插装在下料管口外壁的凹槽内;采用该技术方案保证散料构件和下料管口结合处散料构件不下沉。
23.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宽度与溜槽的宽度相同,出料口宽度与溜槽的宽度根据保护渣的投加量进行设计,所述出料口宽度与溜槽的宽度相同可以保证由出料口流出的保护渣在溜槽内不堆积,也可以溜槽的宽度略大于出料口的宽度量。
24.优选的,所述溜槽为s型,采用溜槽s型设计,使保护在具有较长的下溜形成,进而获得更加的投加速度,依获得更大分散范围,同时保证投加的均匀性。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下料管口处安装有散料构件,散料构件至少包括一个封堵板和一个散料板,所述封堵板与下料管口配合,所述散料板由下料管口处向外延伸;在所述下料管口的下边缘沿圆周方向设有数个出料口,所述散料构件的散料板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溜槽;还包括有带动散料构件相对于储料斗做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封堵板和一个散料板均为锥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封堵板的中心设有护筒,所述护筒套装在水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锥形封堵板上的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连接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位于护筒内,所述驱动杆的上部连接相对固定的伺服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封堵板和下料管口交汇处下料管口和封堵板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悬挂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宽度与溜槽的宽度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为s型。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下料管口处安装有散料构件,散料构件至少包括一个封堵板和一个散料板,所述封堵板与下料管口配合,所述散料板由下料管口处向外延伸;在所述下料管口的下边缘沿圆周方向设有数个出料口,所述散料构件的散料板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溜槽;还包括有带动散料构件相对于储料斗做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做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做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张慈 李维 李召岭 马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