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乳品及医药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
背景技术:2.多通道阀门可以控制复杂的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让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控制管道内的介质流出或流入。目前在食品和医药行业,多通道阀门的使用需求非常庞大,且因其结构特点,多通道阀门常常会用在不同的工况下。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现阶段市场上的多通道隔膜阀多数如图1所示,通过采用串联\并联二通阀门的方式,来达到多通阀的功能,但是这种多通阀存在焊道多,死区大,不洁净等问题。
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多通阀存在焊道多、死区大,不洁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包括中部设有主空腔的通道阀主体,其特征在于,通道阀主体的内部边缘开设有与其主空腔独立连通的副腔室组,副腔室组包括第一副腔室、第二副腔室、第三副腔室以及第四副腔室,通道阀主体的外缘面上安装有出水管组,出水管组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以及第四出水管,出水管组与副腔室组对应连通,且通道阀主体的外缘面上安装有与第一副腔室之间连通的主接管与副接管,且副腔室组内对应安装有控制介质流通的阀门组,阀门组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主接管与副接管来接入水管中,并通过阀门来控制通道阀主体上对应出水管的出水或闭合。
9.优选的,第一副腔室包括与主接管、副接管直接连通的第一进水腔,以及与通道阀主体内主空腔连通的第一连通腔。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主接管与副接管能够通过第一副腔室与通道阀主体内主空腔连通。
11.优选的,第一副腔室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水腔与第一连通腔连通隔断的第一阀门。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第一阀门来控制主接管与副接管所连接水管的水体进入通道阀主体内,即起到对通道阀主体内进行供水控制的作用。
13.优选的,第二副腔室包括与第二出水管直接连通的第二出水腔,以及与通道阀主体内主空腔连通的第二进水腔。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出水管能够通过第二副腔室与通道阀主体内主空腔
连通。
15.优选的,第二副腔室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二出水腔与第二进水腔连通隔断的第二阀门。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第二阀门来控制进入通道阀主体内水体是否通过第二出水管流出。
17.优选的,第三副腔室包括与第三出水管直接连通的第三出水腔,以及与通道阀主体内主空腔连通的第三进水腔。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三出水管通过第三副腔室与通道阀主体内主腔室连通。
19.优选的,第三副腔室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三出水腔与第三进水腔连通隔断的第三阀门。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第三阀门来控制进入通道阀主体内的水体是否通过第三出水管流出。
21.优选的,第四副腔室包括与第四出水管直接连通的第四出水腔,以及与通道阀主体内主腔室连通的第四进水腔,且第四进水腔与第一主出水管、第一副出水管直接连通。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四出水管、第一主出水管以及第一副出水管均通过第四副腔室与通道阀主体内主腔室连通。
23.优选的,第四副腔室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第四出水腔与第四进水腔连通隔断的第四阀门。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入通道阀主体内的水体会直接流入第四进水腔内,然后从第一副出水管与第一主出水管流出,且进一步的,可通过第四阀门来控制进入第四进水腔内的水体是否通过第四出水管流出。
25.综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得益于两个进水管道使得该装置可方便接入水管等流体介质管道内使用,并配合多个阀门与多个出水管的设置,使得该装置的多通道呈一体式结构,相较于传统技术中通过串联/并联二通阀门的方式以达到多通阀功能的焊接式阀门,该一体式多通道阀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安装紧凑,且具有焊道少、死角少、内部流经的介质残留少的特点,能够适用于高洁净的工况中,工程使用便捷方便。
附图说明
26.图1为现有技术的多通道阀门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拆卸阀门后的正视图;
29.图4为本技术拆卸阀门后的背视图。
30.图中:1、通道阀主体;101、第一阀门;102、第二阀门;103、第三阀门;104、第四阀门;2、主接管;201、副接管;3、第一副腔室;301、第一进水腔;302、第一连通腔;303、第一主出水管;304、第一副出水管;4、第二副腔室;401、第二出水腔;402、第二进水腔;403、第二出水管;5、第三副腔室;501、第三出水腔;502、第三进水腔;503、第三出水管;6、第四副腔室;601、第四出水腔;602、第四进水腔;603、第四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参照图2,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包括中部设有主空腔的通道阀主体1,其特征在于,通道阀主体1的内部边缘开设有与其主空腔独立连通的副腔室组,副腔室组包括第一副腔室3、第二副腔室4、第三副腔室5以及第四副腔室6,副腔室组的各个副腔室之间通过通道阀主体1内的主腔室间接连通,同时,通道阀主体1的外缘面上安装有出水管组,出水管组包括第一出水管303、第二出水管403、第三出水管503以及第四出水管603,出水管组与副腔室组对应连通,使得进入通道阀主体1内主腔室的流体能够通过出水管组的多个出水管道流出,且通道阀主体1的外缘面上安装有与第一副腔室3之间连通的主接管2与副接管201,即可通过主接管2与副接管201来将通道阀主体1接入管道内,使流体介质能够通过第一副腔室3流入通道阀主体1内主腔室。
33.同时,副腔室组内对应安装有控制介质流通的阀门组,阀门组包括第一阀门101、第二阀门102、第三阀门103以及第四阀门104,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阀门组来控制通道阀主体1上对应出水管组的管道出水,从而实现了多通道阀门的功能,方便客户根据需要来分配流体介质。
34.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一副腔室3包括与主接管2、副接管201直接连通的第一进水腔301,以及与通道阀主体1内主空腔连通的第一连通腔302,使得主接管2与副接管201通过第一副腔室3与通道阀主体1内主空腔连通,使得流体介质能够进入通道阀主体1内主腔室之中,而第一副腔室3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水腔301与第一连通腔302连通隔断的第一阀门101,即可通过第一阀门101来控制主接管2与副接管201所连接水管的水体进入通道阀主体1内,起到对通道阀主体1内进行供水控制的作用,想当于总阀门。
35.如图2与图3所示,第二副腔室4包括与第二出水管403直接连通的第二出水腔401,以及与通道阀主体1内主空腔连通的第二进水腔402,使得通道阀主体1内的流体介质能够通过第二出水管403流出,而第二副腔室4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二出水腔401与第二进水腔402连通隔断的第二阀门102,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来通过第二阀门102控制进入通道阀主体1内流体介质是否通过第二出水管403流出。
36.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三副腔室5包括与第三出水管503直接连通的第三出水腔501,以及与通道阀主体1内主空腔连通的第三进水腔502,使得通道阀主体1内的流体介质能够通过第三出水管503流出,而第三副腔室5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三出水腔501与第三进水腔502连通隔断的第三阀门103,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来通过第三阀门103控制进入通道阀主体1内流体介质是否通过第三出水管503流出。
37.如图2与图4所示,第四副腔室6包括与第四出水管603直接连通的第四出水腔601,以及与通道阀主体1内主腔室连通的第四进水腔602,使得进入通道阀主体1内主腔室的流体介质能够通过第四出水管603流出,而第四副腔室6内安装有用于控制第四出水腔601与第四进水腔602连通隔断的第四阀门104,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来通过第四阀门104控制进入通道阀主体1内流体介质是否通过第四出水管603流出。
38.同时,第四进水腔602与第一主出水管303、第一副出水管304直接连通,使得第一主出水管303与第一副出水管304均通过第四进水腔602与通道阀主体1内主腔室连通,从而
使第一阀门101打开后,流入通道阀主体1内主腔室的流体介质会直接通过第一主出水管303、第一副出水管304流出,则第一主出水管303与第一副出水管304由第一阀门101间接控制通断。
39.工作原理:该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可利用主接管2与副接管201可将该装置接入水管等流体介质管道中,此处为便于阐述工作原理以水管为例。
40.使用时,水管内的水体通过主接管2或副接管201进入第一进水腔301内,打开第一阀门101时,水体会经由第一连通腔302进入通道阀主体1内主空腔中,然后直接通过第四进水腔602来从第一主出水管303以及第一副出水管304处流出,使得第一主出水管303与第一副出水管304直接由第一阀门101控制,同时,第一阀门101还控制水体是否能够进入通道阀主体1内,起到主开关阀门的作用。
41.而进入通道阀主体1内主空腔的水体除了从第一主出水管303以及第一副出水管304处流出外,还可通过第二阀门102打开第二出水腔401与第二进水腔402的连通,使水体通过第二出水管403流出,或通过第三阀门103打开第三出水腔501与第三进水腔502的连通,使水体通过第三出水管503流出,或通过第四阀门104打开第四出水腔601与第四进水腔602的连通,使水体通过第四出水管603流出,从而实现了多通道阀门的作用,以便于客户根据需要来分配流体介质。
4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包括中部设有主空腔的通道阀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阀主体(1)的内部边缘开设有与其主空腔独立连通的副腔室组,副腔室组包括第一副腔室(3)、第二副腔室(4)、第三副腔室(5)以及第四副腔室(6),所述通道阀主体(1)的外缘面上安装有出水管组,出水管组包括第一出水管(303)、第二出水管(403)、第三出水管(503)以及第四出水管(603),所述出水管组与所述副腔室组对应连通,且所述通道阀主体(1)的外缘面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副腔室(3)之间连通的主接管(2)与副接管(201),且所述副腔室组内对应安装有控制介质流通的阀门组,阀门组包括第一阀门(101)、第二阀门(102)、第三阀门(103)以及第四阀门(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腔室(3)包括与所述主接管(2)、所述副接管(201)直接连通的第一进水腔(301),以及与所述通道阀主体(1)内主空腔连通的第一连通腔(3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腔室(3)内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水腔(301)与所述第一连通腔(302)连通隔断的所述第一阀门(1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副腔室(4)包括与所述第二出水管(403)直接连通的第二出水腔(401),以及与所述通道阀主体(1)内主空腔连通的第二进水腔(4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副腔室(4)内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水腔(401)与所述第二进水腔(402)连通隔断的所述第二阀门(1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副腔室(5)包括与所述第三出水管(503)直接连通的第三出水腔(501),以及与所述通道阀主体(1)内主空腔连通的第三进水腔(50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副腔室(5)内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出水腔(501)与所述第三进水腔(502)连通隔断的所述第三阀门(10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副腔室(6)包括与所述第四出水管(603)直接连通的第四出水腔(601),以及与所述通道阀主体(1)内主腔室连通的第四进水腔(602),且所述第四进水腔(602)与第一主出水管(303)、第一副出水管(304)直接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副腔室(6)内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出水腔(601)与所述第四进水腔(602)连通隔断的所述第四阀门(104)。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多通道阀门,属于乳品及医药行业技术领域,包括中部设有主空腔的通道阀主体,通道阀主体的内部边缘开设有与其主空腔独立连通的副腔室组,副腔室组包括第一副腔室、第二副腔室、第三副腔室以及第四副腔室,通道阀主体的外缘面上安装有出水管组,出水管组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以及第四出水管,出水管组与副腔室组对应连通,且通道阀主体的外缘面上安装有与第一副腔室之间连通的主接管与副接管。该装置的多通道呈一体式结构,组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安装紧凑,且具有焊道少、死角少、内部流经的介质残留少的特点,能够适用于高洁净的工况中,工程使用便捷方便。用便捷方便。用便捷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高家辉 张周 黄文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新莱洁净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