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预埋件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
背景技术:2.城市的商品房中,卫生间、阳台、厨房等区域均有立管排污管道。现在的施工方式为:将连接立管排水的预埋管件安装装在预留排污立管的位置,之后连接上下排污立管,由于上下楼板开孔可能会存在误差,因此需要带调偏心结构的预埋件。
3.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预埋件,可将立管附近的积水排空。对于防水层施工不达标,以及预埋件插入管材时胶粘有缝隙,胶圈老化等密封性不好的情况来说,二次排水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具备二次排水功能的预埋件也是该类产品的发展趋势。预埋件上实现二次排水功能一般采用在调节环上空以及主体的水平方向开孔的方式,该方式是增加二次排水孔的做法。在理论上来说是实现了预埋件的二次排水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尤其是在居民的用水高峰期,本因为具备二次排水功能而设计的二次排水孔会出现返水现象,即排水高峰期的大流量排水无法迅速通过预埋件的时候,具备压力且无法排出的水流会通过二次排水孔溢出来,从而导致二次排水孔成为积水、溢水的隐患所在。
4.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0216611u,公开日2020 年3 月31 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建筑用侧面排漏预埋件”,该申请案公开一种包括排水管筒体的建筑用侧面排漏预埋件,排水管筒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排水管筒体的一侧穿插设有安装板,安装板远离排水管筒体的一侧底端设有水平横向设置的集水槽,集水槽与排水管筒体相连通,集水槽的顶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盖板,盖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排水口,安装板靠近集水槽的一侧且位于排水管筒体上方设有提示灯,排水管筒体内设有旋转片,旋转片为类三角形结构,旋转片通过对称设置的转轴与排水管筒体相连接。其不足之处是,在居民的用水高峰期,盖板上设有的排水口会出现返水现象,即排水高峰期的大流量排水无法迅速通过预埋件的时候,具备压力且无法排出的水流会通过排水口溢出来,从而导致排水口成为积水、溢水的隐患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既解决了市面上无二次排水孔的预埋件,无法排掉渗漏水的问题,又解决了带有二次排水孔的预埋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反水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上下楼层开孔中心距不同存在误差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其特征是,包括功能配件底座,所述功能配件底座连接有止水环主体,止水环主体连接有有孔内调节圈,有孔内调节圈配合有有孔外调节圈,有孔内调节圈上设有第一橡胶密封件,有孔外调节圈上设有第二橡胶密封件,有孔内调节圈远离止水环主
体的一端连接有顶盖。既解决了市面上无二次排水孔的预埋件,无法排掉渗漏水的问题,又解决了带有二次排水孔的预埋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反水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上下楼层开孔中心距不同存在误差的问题。
7.作为优选,所述止水环主体外表面设有若干环绕止水环主体的止水环,止水环之间相互平行。可与水泥结合更加牢固,解决预埋件外壁与水泥结合不牢固产生的渗水风险。
8.作为优选,所述止水环主体内表面设有挡水环,挡水环与止水环主体内表面的夹角范围为30
°
~60
°
。防止水流冲击底座产生的反溢现象。
9.作为优选,所述止水环主体上设有标识结构。起到提示作用,引导安装装配。
10.作为优选,所述有孔外调节圈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挡水环相配合。两者可进行自由旋转,产生调偏心的作用。
11.作为优选,所述有孔外调节圈上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可以将立管附近积水排空。
12.作为优选,所述有孔内调节圈上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可以将立管附近的积水清空。作为优选,所述功能配件底座上设有互配结构。用于预埋件的组合,满足实际施工时双立管和三立管的需求。
13.作为优选,所述功能配件底座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与止水环相配合。使得将止水环主体插入后旋转即可与底座卡紧涂胶。
14.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即通过二次排水孔,解决了立管附近渗漏水无法排空的问题;通过挡水环,解决了带有二次排水孔的预埋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反水的问题;通过第一限位结构与挡水环相配合,解决了上下楼层开孔中心距不同存在误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17.图3是止水环主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止水环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有孔内调节圈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有孔外调节圈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功能配件底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功能配件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第一橡胶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是第二橡胶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1是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功能配件底座1 第二限位结构11 承插结构12 面板13 第一配合件14 第二配合件15 止水环主体2 止水环21 第三限位结构22 标识结构23 挡水环24 有孔内调节圈3 第二排水孔31 第四限位结构32 第一圈体33 第二圈体34 第二凹槽35 有孔外调节圈4 第一排水孔41 第一限位结构42 调偏心用结构43 第一凹槽44 顶盖5 开口51 第一橡胶密封件6 第二橡胶密封件7 凸起结构8。
27.图中:α为挡水环与止水环主体内表面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9.一种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功能配件底座1,功能配件底座1连接有止水环主体2,止水环主体2连接有有孔内调节圈3,有孔内调节圈3套接有有孔外调节圈4,有孔内调节圈3上设有第一橡胶密封件6,有孔外调节圈4上设有第二橡胶密封件7,有孔内调节圈3远离止水环主体2的一端连接有顶盖5。
30.如图3和图4所示,止水环主体2外表面设有三条环绕止水环主体2的止水环21,止水环21之间相互平行。止水环21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止水环主体2内表面设有挡水环24,挡水环24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均为圆环面,且下底面的直径小于上顶面的直径。挡水环24的下底面的直径根据挡水环24的纵向高度决定,挡水环24的纵向高度约占在止水环主体2的主体高度的五分之一。 挡水环24与止水环主体2内表面的夹角α的范围为30
°
~60
°
。止水环主体2外表面的下方设有标识结构23,标识结构23为一凹槽,凹槽呈现箭头的形状,箭头的方向往下。止水环主体2外表面的最下方边缘处设有第三限位结构22。第三限位结构22为一不规则形凹槽。
31.如图6所示,有孔外调节圈4设有第一限位结构42,第一限位结构42与挡水环24相抵接配合,两者可进行自由旋转,产生调偏心的作用。有孔外调节圈4上设有第一凹槽44,第一凹槽44与第二橡胶密封件7相配合,第一凹槽44上等间距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41,第一凹槽4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调偏心用结构43,调偏心用结构43是一u型槽。
32.如图5所示,有孔内调节圈3包括第一圈体33和第二圈体34,第一圈体33和第二圈体34的径向截面均为圆环,第一圈体33和第二圈体34的轴向截面均为矩形,第一圈体33和第二圈体34之间设有第二凹槽35。第二凹槽35上等间距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31。
33.如图7和图8所示,功能配件底座1上设有互配结构。互配结构包括第一配合件14和第二配合件15。第一配合件14上设有两个连接头,第二配合件15上设有配合连接头的连接凹槽。功能配件底座1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11,第二限位结构11与止水环主体2上的第三限位结构22相配合。
34.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橡胶密封件6和第二橡胶密封件7均为圆弧形,第一橡胶密封件6和第二橡胶密封件7的两端均设有凸起结构8,凸起结构8为一柱体。
35.如图11所示,顶盖5上设有开口51,在施工完成后方便取掉顶盖5。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7.功能配件底座1设计互配结构,互配结构包括第一配合件14和第二配合件15。第一配合件14上设有两个连接头,第二配合件15上设有配合连接头的连接凹槽,用于预埋件的组合,满足实际施工时双立管和三立管的需求。设计承插结构12,将立管插入预埋件后用胶水粘接,设计第二限位结构11,与止水环主体2的第三限位结构22相互配套,将止水环主体2插入后旋转即可与功能配件底座1卡紧涂胶。止水环主体2设计止水环21,可与水泥结合更加牢固,解决预埋件外壁与水泥结合不牢固产生的渗水风险。设计挡水环24与有孔外调节圈4的第一限位结构42起到互配的作用,两者可进行自由旋转,产生调偏心的作用。设计挡水环24能够起到防反溢的功能,设计挡水环24与止水环主体2的下夹角α区间范围在30
°‑
60
°
之间,该结构的功能原理是:水流冲击到功能配件底座1的面板13上,从而导致反溢的部
分水,会在挡水环24与止水环主体2的夹角空间内结束、或被阻止继续反溢。该挡水环24的内径根据该结构的纵向高度决定,该结构的纵向高度约占在止水环主体2的主体高度的五分之一,有效解决了市面上产品的缺陷。
38.设计标识结构23起到提示作用,引导安装装配。
39.有孔外调节圈4设计第一限位结构42,当有孔内调节圈3插入有孔外调节圈4时,可起到限位作用,设计第一排水孔41和第二排水孔31为二次排水孔,可以将立管附近积水排空,设计调偏心用结构43为方便调偏心用结构。
40.第一橡胶密封件6和第二橡胶密封件7用于施工时方式水泥等杂物进入第一排水孔41和第二排水孔31,使施工时方便产品的闭水试验等,设计凸起结构8,方便用户施工好后拿掉橡胶密封件。
41.有孔内调节圈3本身与其他部件组合后存在调偏心的功能,设计第二排水孔31可以将立管附近的积水清空。设计第四限位结构32,起到与立管的限位作用。
42.顶盖5与功能配件底座1、止水环主体2进行配套,实际施工时,功能配件底座1、止水环主体2形成的组合件被预埋在现浇楼板中,顶盖5可防止水泥流入功能配件底座1、设计开口51,在施工完成后方便取掉顶盖5。
43.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其特征是,包括功能配件底座,所述功能配件底座连接有止水环主体,止水环主体连接有有孔内调节圈,有孔内调节圈配合有有孔外调节圈,有孔内调节圈上设有第一橡胶密封件,有孔外调节圈上设有第二橡胶密封件,有孔内调节圈远离止水环主体的一端连接有顶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其特征是,所述止水环主体外表面设有若干环绕止水环主体的止水环,止水环之间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其特征是,所述止水环主体内表面设有挡水环,挡水环与止水环主体内表面的夹角范围为30
°
~6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其特征是,所述止水环主体上设有标识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其特征是,所述有孔外调节圈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挡水环相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其特征是,所述有孔外调节圈上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其特征是,所述有孔内调节圈上设有若干第二排水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其特征是,所述功能配件底座上设有互配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其特征是,所述功能配件底座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与止水环相配合。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旨在提供一种带调偏心结构且解决二次排水孔反水问题的带二次排水功能的防反水预埋件。包括功能配件底座,所述功能配件底座连接有止水环主体,止水环主体连接有有孔内调节圈,有孔内调节圈配合有有孔外调节圈,有孔内调节圈上设有第一橡胶密封件,有孔外调节圈上设有第二橡胶密封件,有孔内调节圈远离止水环主体的一端连接有顶盖。所述止水环主体外表面设有若干环绕止水环主体的止水环,止水环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止水环主体内表面设有挡水环,挡水环与止水环主体内表面的夹角范围为30
技术研发人员:韩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