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层布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
背景技术:2.涂层布主要是指在布料的基础上采用特殊工艺涂布一层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使布料增加了特殊的功能。所以也称为功能性涂层面料,目前在服装行业,由于该布料强度高,防护性强,因此使用的范围也比较的广泛。
3.现有的涂层布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但是耐高温的性能较差,同时耐酸碱和防紫外线的功能较低,在使用该面料制作的服装在长时间穿戴时也容易滋生细菌,对皮肤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涂层布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但是耐高温的性能较差,同时耐酸碱和防紫外线的功能较低,在使用该面料制作的服装在长时间穿戴时也容易滋生细菌,对皮肤产生影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包括防护涂层,所述防护涂层的内层设有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内层设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内层设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内层设有加强编织层,所述加强编织层的内层设有保暖保温层,所述保暖保温层的内层设有除菌层,所述除菌层的内层设有除臭层,所述除臭层的内层设有吸汗透气层,所述吸汗透气层的内层设有亲肤薄层。
7.优选的,所述防护涂层设置在最外层且制作材料为有机硅树脂,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制作材料为维纶纤维,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制作材料为涤丝纺面料。
8.优选的,所述耐高温层由玻璃纤维层、特氟龙树脂层以及聚醚酯弹性纤维层组成,所述特氟龙树脂层涂敷在玻璃纤维层的表面,所述玻璃纤维层设在聚醚酯弹性纤维层的外层。
9.优选的,所述加强编织层包括碳纤维和石墨纤维,所述加强编织层由碳纤维和石墨纤维互相编织而成。
10.优选的,所述保暖保温层制作材料为高效保暖纤维,所述保暖保温层的截面为内外贯穿的蜂窝状小孔结构。
11.优选的,所述除菌层的制作材料为银离子纤维,所述除臭层的材料为甲壳素纤维。
12.优选的,所述吸汗透气层使用的制作材料为汉麻纤维,所述亲肤薄层的制作材料为珍珠纤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涂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这样有机硅树脂具有防水和防霉菌的特性,很好的保护了布料的外层,而维纶纤维具有很好的耐酸碱特性,进
一步加强该布料的防腐蚀性,最后涤丝纺面料制作而成的第二保护层则具有阻止紫外线穿透的能力,对人体皮肤有效保护;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耐高温层,这样玻璃纤维层具有很好的耐高温和高绝缘的特性,提高了该面料的耐高温性能,而特氟龙树脂层进一步加强了耐热性能,同时增加了玻璃纤维层耐磨性能,最后聚醚酯弹性纤维层增加了耐高温层的弹性,提高柔软度;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编织层,这样碳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同时非常耐高温,短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也不易溶化,而石墨纤维也具有很好的耐热和抗燃性能,大大提高了该面料的强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的耐高温层分层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的加强编织层截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的保暖保温层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防护涂层;2、第一保护层;3、第二保护层;4、耐高温层;401、玻璃纤维层;402、特氟龙树脂层;403、聚醚酯弹性纤维;5、加强编织层;501、碳纤维;502、石墨纤维;6、保暖保温层; 7、除菌层;8、除臭层;9、吸汗透气层;10、亲肤薄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至4,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包括防护涂层1,防护涂层1的内层设有第一保护层2,第一保护层2的内层设有第二保护层3,第二保护层3的内层设有耐高温层4,耐高温层4的内层设有加强编织层5,加强编织层5的内层设有保暖保温层6,保暖保温层6的内层设有除菌层7,除菌层7的内层设有除臭层8,除臭层8 的内层设有吸汗透气层9,吸汗透气层9的内层设有亲肤薄层10;
24.值得注意的是,防护涂层1设置在最外层且制作材料为有机硅树脂,第一保护层2的制作材料为维纶纤维,第二保护层3的制作材料为涤丝纺面料,通过设置防护涂层1、第一保护层2和第二保护层3,这样有机硅树脂具有防水和防霉菌的特性,很好的保护了布料的外层,而维纶纤维具有很好的耐酸碱特性,进一步加强该布料的防腐蚀性,最后涤丝纺面料制作而成的第二保护层3则具有阻止紫外线穿透的能力,对人体皮肤有效保护;
25.值得注意的是,耐高温层4由玻璃纤维层401、特氟龙树脂层402 以及聚醚酯弹性纤维层403组成,特氟龙树脂层402涂敷在玻璃纤维层401的表面,玻璃纤维层401设在聚醚酯弹性纤维层403的外层,通过设置耐高温层4,这样玻璃纤维层401具有很好的耐高温和高绝缘的特性,提高了该面料的耐高温性能,而特氟龙树脂层402进一步加强了耐热性能,同时增加了玻璃纤维层401耐磨性能,最后聚醚酯弹性纤维层403增加了耐高温层4的弹性,提
高柔软度;
26.值得注意的是,加强编织层5包括碳纤维501和石墨纤维502,加强编织层5由碳纤维501和石墨纤维502互相编织而成,通过设置加强编织层5,这样碳纤维501具有很高的强度,同时非常耐高温,短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也不易溶化,而石墨纤维502也具有很好的耐热和抗燃性能,大大提高了该面料的强度;
27.值得注意的是,保暖保温层6制作材料为高效保暖纤维,保暖保温层6的截面为内外贯穿的蜂窝状小孔结构,通过设置保暖保温层6,这样高效保暖纤维具有很好的保暖性,而蜂窝状小孔结构使得该层面具有很好的中空度,储存热量交大,大大提高了该面料的保暖性能;
28.值得注意的是,除菌层7的制作材料为银离子纤维,除臭层8的材料为甲壳素纤维,通过设置除菌层7和除臭层8,这样银离子纤维中的银离子可以将变质的蛋白质吸附,从而可以迅速降低异味,而甲壳素纤维对人体皮肤没有刺激,具有很好的除臭效果,与除菌层7配合提高了该面料的防护性;
29.值得注意的是,吸汗透气层9使用的制作材料为汉麻纤维,亲肤薄层10的制作材料为珍珠纤维,通过设置吸汗透气层9和亲肤薄层 10,这样汉麻纤维亲水性高,具有很好的吸汗效果,透气效果较好,而珍珠纤维具有很好的亲肤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吸湿回潮率,舒适性很高。
30.现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做如下描述:
3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通过设置防护涂层1、第一保护层2和第二保护层3,这样有机硅树脂具有防水和防霉菌的特性,很好的保护了布料的外层,而维纶纤维具有很好的耐酸碱特性,进一步加强该布料的防腐蚀性,最后涤丝纺面料制作而成的第二保护层3则具有阻止紫外线穿透的能力,对人体皮肤有效保护,接着过设置耐高温层4,这样玻璃纤维层401具有很好的耐高温和高绝缘的特性,提高了该面料的耐高温性能,而特氟龙树脂层402进一步加强了耐热性能,同时增加了玻璃纤维层401耐磨性能,最后聚醚酯弹性纤维层403增加了耐高温层4的弹性,提高柔软度。
32.然后通过设置加强编织层5,这样碳纤维501具有很高的强度,同时非常耐高温,短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也不易溶化,而石墨纤维502 也具有很好的耐热和抗燃性能,大大提高了该面料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保暖保温层6,这样高效保暖纤维具有很好的保暖性,而蜂窝状小孔结构使得该层面具有很好的中空度,储存热量交大,大大提高了该面料的保暖性能。
33.最终通过设置除菌层7和除臭层8,这样银离子纤维中的银离子可以将变质的蛋白质吸附,从而可以迅速降低异味,而甲壳素纤维对人体皮肤没有刺激,具有很好的除臭效果,与除菌层7配合提高了该面料的防护性,并且设置吸汗透气层9和亲肤薄层10,这样汉麻纤维亲水性高,具有很好的吸汗效果,透气效果较好,而珍珠纤维具有很好的亲肤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吸湿回潮率,舒适性很高。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滑动”、“转动”、“固定”、“设有”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连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包括防护涂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涂层(1)的内层设有第一保护层(2),所述第一保护层(2)的内层设有第二保护层(3),所述第二保护层(3)的内层设有耐高温层(4),所述耐高温层(4)的内层设有加强编织层(5),所述加强编织层(5)的内层设有保暖保温层(6),所述保暖保温层(6)的内层设有除菌层(7),所述除菌层(7)的内层设有除臭层(8),所述除臭层(8)的内层设有吸汗透气层(9),所述吸汗透气层(9)的内层设有亲肤薄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涂层(1)设置在最外层且制作材料为有机硅树脂,所述第一保护层(2)的制作材料为维纶纤维,所述第二保护层(3)的制作材料为涤丝纺面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层(4)由玻璃纤维层(401)、特氟龙树脂层(402)以及聚醚酯弹性纤维层(403)组成,所述特氟龙树脂层(402)涂敷在玻璃纤维层(401)的表面,所述玻璃纤维层(401)设在聚醚酯弹性纤维层(403)的外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编织层(5)包括碳纤维(501)和石墨纤维(502),所述加强编织层(5)由碳纤维(501)和石墨纤维(502)互相编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保温层(6)制作材料为高效保暖纤维,所述保暖保温层(6)的截面为内外贯穿的蜂窝状小孔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层(7)的制作材料为银离子纤维,所述除臭层(8)的材料为甲壳素纤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透气层(9)使用的制作材料为汉麻纤维,所述亲肤薄层(10)的制作材料为珍珠纤维。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强度涂层布,包括防护涂层,防护涂层的内层设有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的内层设有第二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的内层设有耐高温层,耐高温层的内层设有加强编织层,加强编织层的内层设有保暖保温层,保暖保温层的内层设有除菌层,除菌层的内层设有除臭层,除臭层的内层设有吸汗透气层,吸汗透气层的内层设有亲肤薄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耐高温层,这样玻璃纤维层具有很好的耐高温和高绝缘的特性,提高了该面料的耐高温性能,而特氟龙树脂层进一步加强了耐热性能,同时增加了玻璃纤维层耐磨性能,最后聚醚酯弹性纤维层增加了耐高温层的弹性,提高柔软度。提高柔软度。提高柔软度。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俊发喷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