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缸,特别涉及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
背景技术:2.电动缸是将伺服电机与丝杠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产品,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同时将伺服电机最佳优点-精确转速控制,精确转数控制,精确扭矩控制转变成-精确速度控制,精确位置控制,精确推力控制;实现高精度直线运动系列的全新革命性产品。
3.电动缸的使用十分的广泛,目前自动化设备上伺服电机轴与滚珠丝杆的连接一般采用的软联轴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整个结构的长度,在一些对空间有要求的地方不便于安装以及进行使用;而且会对轴承位的直径限制较大,无法实现选用安装大尺寸大承载力的轴承,降低了高速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轴套、轴承、轴承座和丝杆,其中,
7.所述电机的端部安装有电机输出轴;
8.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轴套与所述丝杆相连接,其中,
9.所述轴套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10.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轴套的两端;
11.所述轴套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丝杆相连接,其中,
12.所述丝杆套接于螺母内进行锁紧;
13.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进行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套套接于轴承内,其中,
15.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座内;
16.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键条与所述轴套进行固定实现转动传递。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杆套接有活塞杆;
18.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缸体,其中,
19.所述螺母、所述丝杆和所述活塞杆安装于缸体内部。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凹槽或通槽。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缸体的端部安装有端盖。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与所述轴承座的端部之间设置有
遮挡部。
23.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套在作为联轴器的同时又作为轴承内套,使得空间长度变短,方便在狭窄等情况下的空间内进行安装进行使用;避免了对轴承位的直径限制,可以选用安装大尺寸大承载力的轴承,提高了高速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电机;2、电机输出轴;3、轴套;301、第一安装部;302、第二安装部;4、轴承;5、轴承座;6、螺母;7、丝杆;8、活塞杆;9、缸体;10、端盖;11、遮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实施例
3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包括电机1、电机输出轴2、轴套3、轴承4、轴承座5和丝杆7,其中,电机1的端部安装有电机输出轴2;
32.电机输出轴2通过轴套3与丝杆7相连接,其中,轴套3包括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分别位于轴套3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为凹槽,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为通槽,均可以实现连接电机输出轴2和丝杆7,使得轴套3即作为联轴器又作为轴承内套,节约了空间,使得空间长度变短,方便在狭窄等情况下的空间内进行安装进行使用。
33.轴套3通过第二安装部302与丝杆7相连接,其中,丝杆7套接于螺母6内进行锁紧,第一安装部301与电机输出轴2进行连接,丝杆7套接有活塞杆8,实现丝杆7带动活塞杆8进行运动。
34.轴套3套接于轴承4内,其中,轴承4安装于轴承座5内,此时轴套3可以实现轴承4的轴承内套之作用;
35.电机输出轴2通过键条与轴套3进行固定实现转动传递,此时轴套3可以实现作为联轴器的作用。
36.轴承座5的一端连接有缸体9,其中,螺母6、丝杆7和活塞杆8安装于缸体9内部。
37.缸体9的端部安装有端盖10。电机1与轴承座5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遮挡部11。
38.在使用时,电机1的电机输出轴2通过轴套3与丝杆7相连接,其中,轴套3包括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分别位于轴套3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为凹槽,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例
中,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为通槽,均可以实现连接电机输出轴2和丝杆7,使得轴套3即作为联轴器又作为轴承内套,节约了空间,使得空间长度变短,方便在狭窄等情况下的空间内进行安装进行使用,具体的,轴套3套接于轴承4内,其中,轴承4安装于轴承座5内,此时轴套3可以实现轴承4的轴承内套之作用;电机输出轴2通过键条与轴套3进行固定实现转动传递,此时轴套3可以实现作为联轴器的作用,可以缩短占用空间,使得空间长度变短,方便在狭窄等情况下的空间内进行安装进行使用;避免了对轴承位的直径限制,可以选用安装大尺寸大承载力的轴承,提高了高速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39.本实用新型的轴套3在作为联轴器的同时又作为轴承内套,使得空间长度变短,方便在狭窄等情况下的空间内进行安装进行使用;避免了对轴承位的直径限制,可以选用安装大尺寸大承载力的轴承,提高了高速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电机输出轴(2)、轴套(3)、轴承(4)、轴承座(5)和丝杆(7),其中,所述电机(1)的端部安装有电机输出轴(2);所述电机输出轴(2)通过轴套(3)与所述丝杆(7)相连接,其中,所述轴套(3)包括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所述第一安装部(30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302)分别位于所述轴套(3)的两端;所述轴套(3)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302)与所述丝杆(7)相连接,其中,所述丝杆(7)套接于螺母(6)内进行锁紧;所述第一安装部(301)与所述电机输出轴(2)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3)套接于轴承(4)内,其中,所述轴承(4)安装于所述轴承座(5)内;所述电机输出轴(2)通过键条与所述轴套(3)进行固定实现转动传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7)套接有活塞杆(8);所述轴承座(5)的一端连接有缸体(9),其中,所述螺母(6)、所述丝杆(7)和所述活塞杆(8)安装于所述缸体(9)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0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302)为凹槽或通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9)的端部安装有端盖(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与所述轴承座(5)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遮挡部(11)。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轴套、轴承、轴承座和丝杆,其中,电机的端部安装有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通过轴套与丝杆相连接,其中,轴套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分别位于轴套的两端;轴套通过第二安装部与丝杆相连接,其中,丝杆套接于螺母内进行锁紧;第一安装部与电机输出轴进行连接;电机输出轴通过键条与轴套进行固定实现转动传递。本实用新型的轴套在作为联轴器的同时又作为轴承内套,使得空间长度变短,方便在狭窄等情况下的空间内进行安装进行使用;避免了对轴承位的直径限制,可以选用安装大尺寸大承载力的轴承,提高了高速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高速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高速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弘赫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