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6-25  101



1.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制冷设备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外接油冷却给制冷系统内冷冻油降温的情况,高温的冷冻油从油分离器里分离出来后分两路,一路流经油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混油阀冷油入口,一路直接接入混油阀高温油入口,冷热油混合后通过混油阀出口进入压缩机油槽,依次循环工作。
3.且混油阀在混合工作过程中,高温油入口的热油和冷油入口的冷油进行混合,但没有外物的搅拌,会使热油和冷油混合不均匀,而且在混合中,需要较长的时间等待,使热油和冷油无法达到快速均匀的混合,在循环混合油的过程中,油因长时间使用会出现颗粒杂质,会对油的质量造成下降,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且在长时间循环中,混油阀内壁会出现油膜,会对混油阀内部产生损害,也会对油在循环中,造成油的变质和降低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导向管,该第一导向管一端连接有油分离器,该油分离器下端面连接有第二导向管,该第二导向管一端连接有第一检修阀,该第一检修阀下端面连接有第三导向管,该第三导向管一端连接有油过滤器,该油过滤器下端面连接有第四导向管,该第四导向管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阀,该第一调节阀一端连接有第五导向管,该第五导向管一端连接有油冷却器,该油冷却器上部连接有第六导向管。
9.优先地,所述第四导向管一端连接有第二调节阀,该第二调节阀一端连接有第七导向管,该第七导向管一端连接有混油阀,所述第六导向管一端连接在混油阀的外表面一侧,该混油阀一端连接有第八导向管,该第八导向管一端连接有第二检修阀,该第二检修阀上端面连接有第九导向管,该第九导向管一端连接在压缩机的外表面。
10.优先地,所述混油阀内部连接有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包括电机,该电机连接在混油阀的一端外部,且电机一端连接有转动轴,该转动轴一端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道槽,该第一滑道槽一侧壁连接有弹簧体,该弹簧体一端连接有滑动部,该滑动部滑动连接在第一滑道槽内部,且滑动部一侧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固定杆,该第一固定杆一端面连接有转动环,该转动环外表面连接有搅拌件,且第一固定杆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壳,该第一转动壳
内部开设有转动槽,该转动槽转连接动有转动部,该转动部下端面连接有转动球,该转动球外表面底部连接有转动杆,该转动杆一端连接有转动盘,该转动盘外表面连接有交叉搅拌件。
11.优先地,所述转动轴中部外表面连接有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杆,该第二固定杆一端连接在转动轴的中部外表面两侧,且第二固定杆另一端面连接有转动壳,该转动壳外表面开设有导向面,该导向面上均布连接有第三固定杆,该第三固定杆一端连接有刮壁件。
12.优先地,所述转动轴上端连接有过滤机构,该过滤机构包括固定板,该固定板连接在转动轴的上部外表面两侧,且固定板两侧端面连接有转动轴,该转动轴一端连接有收集壳,该收集壳内部开设有通孔,且收集壳外表面正对有刮壁壳,该刮壁壳内表面固定在转动轴的一端,且转动轴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壳,所述转动轴一端面连接有过滤网,该过滤网的边缘套设在刮壁壳的内部。
13.优先地,所述混油阀外表面上端面连接有推动机构,且混油阀一端外表面连接有固定壁,该固定壁外表面通过第一固定轴连接有盖板,该固定壁与盖板之间连接有垫片,且混油阀外表面下部连接有底座,该底座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槽,且底座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槽,该第二容纳槽上壁开设有第二滑道槽,所述底座呈倾斜状,该第二滑道槽与底座的倾斜方向一致。
14.优先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块,该固定块一侧连接有液压缸,该液压缸输出端连接有导向杆,该导向杆一端连接有支撑板,该支撑板连接在电机的外表面上部,且支撑板下端面通过电机的外表面下部连接有推动板,该推动板一侧连接在盖板的外表面,且推动板下部通过第二固定轴连接有滑动板,该滑动板一侧连接有抬起板,该抬起板下端面连接有滚球,且抬起板上端面滑动连接于第二滑道槽的内部。
15.优先地,所述第七导向管和第六导向管的一端连接在混油阀的外表面两侧,且第七导向管和第六导向管正对于转动壳的外表面设置。
16.优先地,所述交叉搅拌件一侧正对于盖板一侧内表面设置,所述第八导向管一端连接在混油阀的一端面,且第八导向管正对于过滤网的内表面。
17.(3)有益效果:
18.a、首先压缩机排出高温的制冷剂和冷冻油混合物通过第一导向管导进入油分离器内,该油分离器内的高温冷冻油通过第二导向管流经检修阀内,该检修阀内用第三导向管流进油过滤器内,该油过滤器利用四导向管导入后分两路,一路通过调节阀上的第五导向管导进入油冷却器内冷却,冷却后利用第六导向管接入混油阀低温入油口,另一路会通过调节阀上的第七导向管接入混油阀高温油入口,同时,热油和冷油进入混油阀内进行混合,且混油阀是斜躺着地面上固定工作,用底座作为支撑,该底座利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减少电机的振动和减轻混油阀的体积,且底座倾斜于混油阀一侧上的转动机构处,在混合过程中,先启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利用第二固定杆并带动导向机构转动,让高温油入口和低温入油口上的热油和冷油直接排出接触到导向机构上的转动壳和导向面的外表面上,热油和冷油会随着导向面的转动与导向方向进行向混油阀一侧底部流动,且与底座的倾斜配合,防止热油和冷油直接接触碰撞,避免了早混合后中出现不均匀现象;
19.b、在进入混油阀一侧底部后,利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转动机构上的滑动部,在第
一滑道槽内的滑动限位上,利用转动轴的转动和油的流动让滑动部进行两侧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利用弹簧体进行拉伸和复位,保证滑动部在进行两侧滑动时稳定,且滑动部会带动第一固定杆一端面的转动环和搅拌件进行两侧滑动和转动,让搅拌件来搅拌混油阀下部内表面的热油和冷油,进行融合,且又带动第一固定杆一端的第一转动壳上的转动槽与转动部进行两侧滑动和转动,让转动部上的转动球与转动杆通过转动轴的转动和油的流动的惯性可跟随转动,同时,带动转动盘和交叉搅拌件进行底部搅拌,有利于提高热油和冷油均匀温度,增强混合的速度;
20.c、在混合完成后,利用转动轴的转动让混合完成的油向转动轴一端排流,在排流的过程中,混合完成的油会通过过滤机构上的收集壳和通孔内流进,该转动轴会支撑于刮壁壳,且转动轴在第二转动壳内转动,让转动轴稳定转动和支撑,防止出现转动轴落掉损失零部件,该刮壁壳会让收集壳和通孔内流进的混合完成的油和收集壳内部的油进行聚集,利用刮壁壳的导向流进于过滤网,通过过滤网过滤的杂质,会停留在收集壳内表面上,且收集壳、刮壁壳、过滤网会随着转动轴的转动一起转动,保证更好的收集油和过滤杂质,有利于保证油的质量的合格率,增加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在过滤后,混合油会通过第八导向管导进于第二检修阀上,再通过第二检修阀上的第九导向管导进压缩机内,且依次循环;
21.d、在停止工作后,先把盖板上的第一固定轴取下,在启动推动机构上的液压缸,液压缸驱动导向杆向一侧推动,同时推动支撑板、电机、盖板向一侧移动,在打开盖板后可取下垫片,在盖板的移动的同时,又带动推动板通过第二固定轴拉动滑动板向一侧拉动,让抬起板滑动于第二滑道槽内,依第二滑道槽的导向方向滑动,且抬起板下端的滚球会随着第二滑道槽的导向方向滚动接触于地面,让混油阀的一侧的倾斜慢慢平行,更好的让工作人员清理油膜和检查维修,在平行的同时,盖板会带动导向机构、转动机构、过滤机构整体进行向一侧移动,并外漏出导向机构、转动机构、过滤机构的外表,在移动的同时,过滤机构上的刮壁壳的边缘会刮出混油阀内壁的上部分油膜,油膜会刮落在收集壳的内表面,且导向机构上的刮壁件的边缘刮出混油阀内壁的下部分油膜,油膜掉落在混油阀内壁下部,通过推动让刮壁件和刮壁壳相配合,共同完成去除油膜,再通过工作人员把混油阀内壁下部和收集壳上的油膜和杂质简单的清理,便于观察和检测,且刮油膜的同时与抬起板一起完成工作程序,有利于防止油膜对混油阀内部产生损失,避免油的变质和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的平面系统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的混油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的转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4为本发明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的导向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5为本发明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的过滤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6为本发明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的交叉搅拌件和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的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如下:
30.1-压缩机,11-第一导向管,2-油分离器,21-第二导向管,3-第一检修阀,31-第三
导向管,4-油过滤器,41-第四导向管,5-第一调节阀,51-五导向管,6-油冷却器,61-第六导向管,7-第二调节阀,71-第七导向管,8-混油阀,81-转动机构,811-电机,8111-转动轴,812-第一滑道槽,813-弹簧体,814-滑动部,815-第一固定杆,816-转动环,817-搅拌件,818-第一转动壳,819-转动槽,82-转动部,821-转动球,822-转动杆,823-转动盘,824-交叉搅拌件,83-导向机构,831-第二固定杆,8311-转动壳,832-导向面,833-第三固定杆,834-刮壁件,84-过滤机构,841-固定板,842-转动轴,843-收集壳,844-通孔,845-刮壁壳,846-第二转动壳,847-过滤网,85-推动机构,851-固定块,852-液压缸,853-导向杆,854-支撑板,855-推动板,856-第二固定轴,857-滑动板,858-抬起板,859-滚球,86-固定壁,861-第一固定轴,87-盖板,88-垫片,89-底座,891-第一容纳腔,892-第二容纳槽,893-第二滑道槽,810-第八导向管,9-第二检修阀,91-第九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下面结合附图1-7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3.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导向管11,该第一导向管11一端连接有油分离器2,该油分离器2下端面连接有第二导向管21,该第二导向管21一端连接有第一检修阀3,该第一检修阀3下端面连接有第三导向管31,该第三导向管31一端连接有油过滤器4,该油过滤器4下端面连接有41,该第四导向管41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阀5,该第一调节阀5一端连接有第五导向管51,该第五导向管51一端连接有油冷却器6,该油冷却器6上部连接有第六导向管61;所述第四导向管41一端连接有第二调节阀7,该第二调节阀7一端连接有第七导向管71,该第七导向管71一端连接有混油阀8,所述第六导向管61一端连接在混油阀8的外表面一侧,该混油阀8一端连接有第八导向管810,该第八导向管810一端连接有第二检修阀9,该第二检修阀9上端面连接有第九导向管91,该第九导向管91一端连接在压缩机1的外表面。首先压缩机1排出高温的制冷剂和冷冻油混合物通过第一导向管11导进入油分离器2内,该油分离器2内的高温冷冻油通过第二导向管21流经检修阀3内,该检修阀3内用第三导向管31流进油过滤器4内,该油过滤器4利用四导向管41导入后分两路,一路通过调节阀5上的第五导向管51导进入油冷却器6内冷却,冷却后利用第六导向管61接入混油阀8低温入油口,另一路会通过调节阀7上的第七导向管71接入混油阀8高温油入口,同时,热油和冷油进入混油阀8内进行混合,在混合过滤后,混合油会通过第八导向管810导进于第二检修阀9上,再通过第二检修阀9上的第九导向管91导进压缩机1内,且依次循环。
34.本实施例中,所述混油阀8内部连接有转动机构81,该转动机构81包括电机811,该电机811连接在混油阀8的一端外部,且电机811一端连接有转动轴8111,该转动轴8111一端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道槽812,该第一滑道槽812一侧壁连接有弹簧体813,该弹簧体813一端连接有滑动部814,该滑动部814滑动连接在第一滑道槽812内部,且滑动部814一侧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15,该第一固定杆815一端面连接有转动环816,该转动环816外表面连接有搅拌件817,且第一固定杆815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壳818,该第一转动壳818内部开设有转动槽819,该转动槽819转连接动有转动部82,该转动部82下端面连接有转动球
821,该转动球821外表面底部连接有转动杆822,该转动杆822一端连接有转动盘823,该转动盘823外表面连接有交叉搅拌件824。在进入混油阀8一侧底部后,利用转动轴8111的转动带动转动机构81上的滑动部814,在第一滑道槽812内的滑动限位上,利用转动轴8111的转动和油的流动让滑动部814进行两侧滑动,利用油的流动和转动轴8111的震动,传递到第一转动壳818的外表面和转动环816的外表面上,可让滑动部814相对滑动,并让弹簧体813随着向下拉伸,在油量不大时,会减轻第一转动壳818的外表面和转动环816的外表面传递压力,且滑动部814再利用弹簧体813的拉力,拉动滑动部814向上,进而实行来回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利用弹簧体813进行拉伸和复位,保证滑动部814在进行两侧滑动时稳定,且滑动部814会带动第一固定杆815一端面的转动环816和搅拌件817进行两侧滑动和转动,让搅拌件817来搅拌混油阀8下部内表面的热油和冷油,进行融合,且又带动第一固定杆815一端的第一转动壳818上的转动槽819与转动部82进行两侧滑动和转动,让转动部82上的转动球821与转动杆822通过转动轴8111的转动和油的流动的惯性可跟随转动,同时,带动转动盘823和交叉搅拌件824进行底部搅拌,有利于提高热油和冷油均匀温度,增强混合的速度。
35.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8111中部外表面连接有导向机构83,该导向机构83包括第二固定杆831,该第二固定杆831一端连接在转动轴8111的中部外表面两侧,且第二固定杆831另一端面连接有转动壳8311,该转动壳8311外表面开设有导向面832,该导向面832上均布连接有第三固定杆833,该第三固定杆833一端连接有刮壁件834。在混合过程中,先启动电机811驱动转动轴8111转动,利用第二固定杆831并带动导向机构83转动,让高温油入口和低温入油口上的热油和冷油直接排出接触到导向机构83上的转动壳8311和导向面832的外表面上,热油和冷油会随着导向面832的转动与导向方向进行向混油阀8一侧底部流动,且与底座89的倾斜配合,防止热油和冷油直接接触碰撞,避免了早混合后中出现不均匀现象。
36.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8111上端连接有过滤机构84,该过滤机构84包括固定板841,该固定板841连接在转动轴8111的上部外表面两侧,且固定板841两侧端面连接有转动轴842,该转动轴842一端连接有收集壳843,该收集壳843内部开设有通孔844,且收集壳843外表面正对有刮壁壳845,该刮壁壳845内表面固定在转动轴842的一端,且转动轴842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壳846,所述转动轴8111一端面连接有过滤网847,该过滤网847的边缘套设在刮壁壳845的内部。在混合完成后,利用转动轴8111的转动让混合完成的油向转动轴8111一端排流,在排流的过程中,混合完成的油会通过过滤机构84上的收集壳843和通孔844内流进,该转动轴842会支撑于刮壁壳845,且转动轴842在第二转动壳846内转动,让转动轴842稳定转动和支撑,防止出现转动轴842落掉损失零部件,该刮壁壳845会让收集壳843和通孔844内流进的混合完成的油和收集壳843内部的油进行聚集,利用刮壁壳845的导向流进于过滤网847,通过过滤网847过滤的杂质,会停留在收集壳843内表面上,且收集壳843、刮壁壳845、过滤网847会随着转动轴8111的转动一起转动,保证更好的收集油和过滤杂质,有利于保证油的质量的合格率,增加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在过滤后,混合油会通过第八导向管810导进于第二检修阀9上,再通过第二检修阀9上的第九导向管91导进压缩机1内,且依次循环。
37.本实施例中,所述混油阀8外表面上端面连接有推动机构85,且混油阀8一端外表面连接有固定壁86,该固定壁86外表面通过第一固定轴861连接有盖板87,该固定壁86与盖
板87之间连接有垫片88,在停止工作后,先把盖板87上的第一固定轴861取下,在启动推动机构85上的液压缸852,液压缸852驱动导向杆853向一侧推动,同时推动支撑板854、电机811、盖板87向一侧移动,在打开盖板87后可取下垫片88,且混油阀8外表面下部连接有底座89,该底座89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槽891,且底座89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槽892,该第二容纳槽892上壁开设有第二滑道槽893,混油阀8是斜躺着地面上固定工作,用底座89作为支撑,该底座89利用第一容纳槽891和第二容纳槽892减少电机811的振动和减轻混油阀8的体积,所述底座89呈倾斜状,该第二滑道槽893与底座89的倾斜方向一致,让抬起板858滑动于第二滑道槽893内,依第二滑道槽893的导向方向滑动,且抬起板858下端的滚球859会随着第二滑道槽893的导向方向滚动接触于地面,可向上慢慢平行。
38.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85包括固定块851,该固定块851一侧连接有液压缸852,该液压缸852输出端连接有导向杆853,该导向杆853一端连接有支撑板854,该支撑板854连接在电机811的外表面上部,且支撑板854下端面通过电机811的外表面下部连接有推动板855,该推动板855一侧连接在盖板87的外表面,且推动板855下部通过第二固定轴856连接有滑动板857,该滑动板857一侧连接有抬起板858,该抬起板858下端面连接有滚球859,且抬起板858上端面滑动连接于第二滑道槽893的内部。在停止工作后,先把盖板87上的第一固定轴861取下,在启动推动机构85上的液压缸852,液压缸852驱动导向杆853向一侧推动,同时推动支撑板854、电机811、盖板87向一侧移动,在打开盖板87后可取下垫片88,在盖板87的移动的同时,有带动推动板855通过第二固定轴856拉动滑动板857向一侧拉动,让抬起板858滑动于第二滑道槽893内,依第二滑道槽893的导向方向滑动,且抬起板858下端的滚球859会随着第二滑道槽893的导向方向滚动接触于地面,让混油阀8的一侧的倾斜慢慢平行,更好的让工作人员清理油膜和检查维修,在平行的同时,盖板87会带动导向机构83、转动机构81、过滤机构84整体进行向一侧移动,并外漏出导向机构83、转动机构81、过滤机构84的外表,在移动的同时,过滤机构84上的刮壁壳845的边缘会刮出混油阀8内壁的上部分油膜,油膜会刮落在收集壳843的内表面,且导向机构83上的刮壁件834的边缘刮出混油阀8内壁的下部分油膜,油膜掉落在混油阀8内壁下部,通过推动让刮壁件834和刮壁壳845相配合,共同完成去除油膜,再通过工作人员把混油阀8内壁下部和收集壳843上的油膜和杂质简单的清理,便于观察和检测,且刮油膜的同时与抬起板858一起完成工作程序,有利于防止油膜对混油阀内部产生损失,避免油的变质和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3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导向管71和第六导向管61的一端连接在混油阀8的外表面两侧,且第七导向管71和第六导向管61正对于转动壳8311的外表面设置。利用第二固定杆831并带动导向机构83转动,让高温油入口和低温入油口上的热油和冷油直接排出接触到导向机构83上的转动壳8311和导向面832的外表面上,热油和冷油会随着导向面832的转动与导向方向进行向混油阀8一侧底部流动,有利于提高热油和冷油均匀温度。
40.本实施例中,所述交叉搅拌件824一侧正对于盖板87一侧内表面设置,让转动部82上的转动球821与转动杆822通过转动轴8111的转动和油的流动的惯性可跟随转动,同时,带动转动盘823和交叉搅拌件824进行底部搅拌,提高热油和冷油均匀温度,增强混合的速度,所述第八导向管810一端连接在混油阀8的一端面,且第八导向管810正对于过滤网847的内表面,利用刮壁壳845的导向流进于过滤网847,通过过滤网847过滤的杂质,会停留在收集壳843内表面上,保证油的质量的合格率。
41.本发明有益效果:
42.首先压缩机1排出高温的制冷剂和冷冻油混合物通过第一导向管11导进入油分离器2内,该油分离器2内的高温冷冻油通过第二导向管21流经检修阀3内,该检修阀3内用第三导向管31流进油过滤器4内,该油过滤器4利用四导向管41导入后分两路,一路通过调节阀5上的第五导向管51导进入油冷却器6内冷却,冷却后利用第六导向管61接入混油阀8低温入油口,另一路会通过调节阀7上的第七导向管71接入混油阀8高温油入口,同时,热油和冷油进入混油阀8内进行混合,且混油阀8是斜躺着地面上固定工作,用底座89作为支撑,该底座89利用第一容纳槽891和第二容纳槽892减少电机811的振动和减轻混油阀8的体积,且底座89倾斜于混油阀8一侧上的转动机构81处,在混合过程中,先启动电机811驱动转动轴8111转动,利用第二固定杆831并带动导向机构83转动,让高温油入口和低温入油口上的热油和冷油直接排出接触到导向机构83上的转动壳8311和导向面832的外表面上,热油和冷油会随着导向面832的转动与导向方向进行向混油阀8一侧底部流动,且与底座89的倾斜配合,防止热油和冷油直接接触碰撞,避免了早混合后中出现不均匀现象。
43.在进入混油阀8一侧底部后,利用转动轴8111的转动带动转动机构81上的滑动部814,在第一滑道槽812内的滑动限位上,利用转动轴8111的转动和油的流动让滑动部814进行两侧滑动,利用油的流动和转动轴8111的震动,传递到第一转动壳818的外表面和转动环816的外表面上,可让滑动部814相对滑动,并让弹簧体813随着向下拉伸,在油量不大时,会减轻第一转动壳818的外表面和转动环816的外表面传递压力,且滑动部814再利用弹簧体813的拉力,拉动滑动部814向上,进而实行来回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利用弹簧体813进行拉伸和复位,保证滑动部814在进行两侧滑动时稳定,且滑动部814会带动第一固定杆815一端面的转动环816和搅拌件817进行两侧滑动和转动,让搅拌件817来搅拌混油阀8下部内表面的热油和冷油,进行融合,且又带动第一固定杆815一端的第一转动壳818上的转动槽819与转动部82进行两侧滑动和转动,让转动部82上的转动球821与转动杆822通过转动轴8111的转动和油的流动的惯性可跟随转动,同时,带动转动盘823和交叉搅拌件824进行底部搅拌,有利于提高热油和冷油均匀温度,增强混合的速度。
44.在混合完成后,利用转动轴8111的转动让混合完成的油向转动轴8111一端排流,在排流的过程中,混合完成的油会通过过滤机构84上的收集壳843和通孔844内流进,该转动轴842会支撑于刮壁壳845,且转动轴842在第二转动壳846内转动,让转动轴842稳定转动和支撑,防止出现转动轴842落掉损失零部件,该刮壁壳845会让收集壳843和通孔844内流进的混合完成的油和收集壳843内部的油进行聚集,利用刮壁壳845的导向流进于过滤网847,通过过滤网847过滤的杂质,会停留在收集壳843内表面上,且收集壳843、刮壁壳845、过滤网847会随着转动轴8111的转动一起转动,保证更好的收集油和过滤杂质,有利于保证油的质量的合格率,增加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在过滤后,混合油会通过第八导向管810导进于第二检修阀9上,再通过第二检修阀9上的第九导向管91导进压缩机1内,且依次循环。
45.在停止工作后,先把盖板87上的第一固定轴861取下,在启动推动机构85上的液压缸852,液压缸852驱动导向杆853向一侧推动,同时推动支撑板854、电机811、盖板87向一侧移动,在打开盖板87后可取下垫片88,在盖板87的移动的同时,有带动推动板855通过第二固定轴856拉动滑动板857向一侧拉动,让抬起板858滑动于第二滑道槽893内,依第二滑道槽893的导向方向滑动,且抬起板858下端的滚球859会随着第二滑道槽893的导向方向滚动
接触于地面,让混油阀8的一侧的倾斜慢慢平行,更好的让工作人员清理油膜和检查维修,在平行的同时,盖板87会带动导向机构83、转动机构81、过滤机构84整体进行向一侧移动,并外漏出导向机构83、转动机构81、过滤机构84的外表,在移动的同时,过滤机构84上的刮壁壳845的边缘会刮出混油阀8内壁的上部分油膜,油膜会刮落在收集壳843的内表面,且导向机构83上的刮壁件834的边缘刮出混油阀8内壁的下部分油膜,油膜掉落在混油阀8内壁下部,通过推动让刮壁件834和刮壁壳845相配合,共同完成去除油膜,再通过工作人员把混油阀8内壁下部和收集壳843上的油膜和杂质简单的清理,便于观察和检测,且刮油膜的同时与抬起板858一起完成工作程序,有利于防止油膜对混油阀内部产生损失,避免油的变质和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46.工作原理:
47.首先压缩机1排出高温的制冷剂和冷冻油混合物通过第一导向管11导进入油分离器2内,该油分离器2内的高温冷冻油通过第二导向管21流经检修阀3内,该检修阀3内用第三导向管31流进油过滤器4内,该油过滤器4利用四导向管41导入后分两路,一路通过调节阀5上的第五导向管51导进入油冷却器6内冷却,冷却后利用第六导向管61接入混油阀8低温入油口,另一路会通过调节阀7上的第七导向管71接入混油阀8高温油入口,同时,热油和冷油进入混油阀8内进行混合,且混油阀8是斜躺着地面上固定工作,用底座89作为支撑,该底座89利用第一容纳槽891和第二容纳槽892减少电机811的振动和减轻混油阀8的体积,且底座89倾斜于混油阀8一侧上的转动机构81处,在混合过程中,先启动电机811驱动转动轴8111转动,利用第二固定杆831并带动导向机构83转动,让高温油入口和低温入油口上的热油和冷油直接排出接触到导向机构83上的转动壳8311和导向面832的外表面上,热油和冷油会随着导向面832的转动与导向方向进行向混油阀8一侧底部流动,且与底座89的倾斜配合,防止热油和冷油直接接触碰撞,避免了早混合后中出现不均匀现象。
48.在进入混油阀8一侧底部后,利用转动轴8111的转动带动转动机构81上的滑动部814,在第一滑道槽812内的滑动限位上,利用转动轴8111的转动和油的流动让滑动部814进行两侧滑动,利用油的流动和转动轴8111的震动,传递到第一转动壳818的外表面和转动环816的外表面上,可让滑动部814相对滑动,并让弹簧体813随着向下拉伸,在油量不大时,会减轻第一转动壳818的外表面和转动环816的外表面传递压力,且滑动部814再利用弹簧体813的拉力,拉动滑动部814向上,进而实行来回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利用弹簧体813进行拉伸和复位,保证滑动部814在进行两侧滑动时稳定,且滑动部814会带动第一固定杆815一端面的转动环816和搅拌件817进行两侧滑动和转动,让搅拌件817来搅拌混油阀8下部内表面的热油和冷油,进行融合,且又带动第一固定杆815一端的第一转动壳818上的转动槽819与转动部82进行两侧滑动和转动,让转动部82上的转动球821与转动杆822通过转动轴8111的转动和油的流动的惯性可跟随转动,同时,带动转动盘823和交叉搅拌件824进行底部搅拌,有利于提高热油和冷油均匀温度,增强混合的速度。
49.在混合完成后,利用转动轴8111的转动让混合完成的油向转动轴8111一端排流,在排流的过程中,混合完成的油会通过过滤机构84上的收集壳843和通孔844内流进,该转动轴842会支撑于刮壁壳845,且转动轴842在第二转动壳846内转动,让转动轴842稳定转动和支撑,防止出现转动轴842落掉损失零部件,该刮壁壳845会让收集壳843和通孔844内流进的混合完成的油和收集壳843内部的油进行聚集,利用刮壁壳845的导向流进于过滤网
847,通过过滤网847过滤的杂质,会停留在收集壳843内表面上,且收集壳843、刮壁壳845、过滤网847会随着转动轴8111的转动一起转动,保证更好的收集油和过滤杂质,有利于保证油的质量的合格率,增加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在过滤后,混合油会通过第八导向管810导进于第二检修阀9上,再通过第二检修阀9上的第九导向管91导进压缩机1内,且依次循环。
50.在停止工作后,先把盖板87上的第一固定轴861取下,在启动推动机构85上的液压缸852,液压缸852驱动导向杆853向一侧推动,同时推动支撑板854、电机811、盖板87向一侧移动,在打开盖板87后可取下垫片88,在盖板87的移动的同时,有带动推动板855通过第二固定轴856拉动滑动板857向一侧拉动,让抬起板858滑动于第二滑道槽893内,依第二滑道槽893的导向方向滑动,且抬起板858下端的滚球859会随着第二滑道槽893的导向方向滚动接触于地面,让混油阀8的一侧的倾斜慢慢平行,更好的让工作人员清理油膜和检查维修,在平行的同时,盖板87会带动导向机构83、转动机构81、过滤机构84整体进行向一侧移动,并外漏出导向机构83、转动机构81、过滤机构84的外表,在移动的同时,过滤机构84上的刮壁壳845的边缘会刮出混油阀8内壁的上部分油膜,油膜会刮落在收集壳843的内表面,且导向机构83上的刮壁件834的边缘刮出混油阀8内壁的下部分油膜,油膜掉落在混油阀8内壁下部,通过推动让刮壁件834和刮壁壳845相配合,共同完成去除油膜,再通过工作人员把混油阀8内壁下部和收集壳843上的油膜和杂质简单的清理,便于观察和检测,且刮油膜的同时与抬起板858一起完成工作程序,有利于防止油膜对混油阀内部产生损失,避免油的变质和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51.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导向管(11),该第一导向管(11)一端连接有油分离器(2),该油分离器(2)下端面连接有第二导向管(21),该第二导向管(21)一端连接有第一检修阀(3),该第一检修阀(3)下端面连接有第三导向管(31),该第三导向管(31)一端连接有油过滤器(4),该油过滤器(4)下端面连接有第四导向管(41),该第四导向管(41)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阀(5),该第一调节阀(5)一端连接有第五导向管(51),该第五导向管(51)一端连接有油冷却器(6),该油冷却器(6)上部连接有第六导向管(6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向管(41)一端连接有第二调节阀(7),该第二调节阀(7)一端连接有第七导向管(71),该第七导向管(71)一端连接有混油阀(8),所述第六导向管(61)一端连接在混油阀(8)的外表面一侧,该混油阀(8)一端连接有第八导向管(810),该第八导向管(810)一端连接有第二检修阀(9),该第二检修阀(9)上端面连接有第九导向管(91),该第九导向管(91)一端连接在压缩机(1)的外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油阀(8)内部连接有转动机构(81),该转动机构(81)包括电机(811),该电机(811)连接在混油阀(8)的一端外部,且电机(811)一端连接有转动轴(8111),该转动轴(8111)一端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道槽(812),该第一滑道槽(812)一侧壁连接有弹簧体(813),该弹簧体(813)一端连接有滑动部(814),该滑动部(814)滑动连接在第一滑道槽(812)内部,且滑动部(814)一侧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15),该第一固定杆(815)一端面连接有转动环(816),该转动环(816)外表面连接有搅拌件(817),且第一固定杆(815)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壳(818),该第一转动壳(818)内部开设有转动槽(819),该转动槽(819)转连接动有转动部(82),该转动部(82)下端面连接有转动球(821),该转动球(821)外表面底部连接有转动杆(822),该转动杆(822)一端连接有转动盘(823),该转动盘(823)外表面连接有交叉搅拌件(82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8111)中部外表面连接有导向机构(83),该导向机构(83)包括第二固定杆(831),该第二固定杆(831)一端连接在转动轴(8111)的中部外表面两侧,且第二固定杆(831)另一端面连接有转动壳(8311),该转动壳(8311)外表面开设有导向面(832),该导向面(832)上均布连接有第三固定杆(833),该第三固定杆(833)一端连接有刮壁件(83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8111)上端连接有过滤机构(84),该过滤机构(84)包括固定板(841),该固定板(841)连接在转动轴(8111)的上部外表面两侧,且固定板(841)两侧端面连接有转动轴(842),该转动轴(842)一端连接有收集壳(843),该收集壳(843)内部开设有通孔(844),且收集壳(843)外表面正对有刮壁壳(845),该刮壁壳(845)内表面固定在转动轴(842)的一端,且转动轴(842)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壳(846),所述转动轴(8111)一端面连接有过滤网(847),该过滤网(847)的边缘套设在刮壁壳(845)的内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油阀(8)外表面上端面连接有推动机构(85),且混油阀(8)一端外表面连接有固定壁(86),该固定壁(86)外表面通过第一固定轴(861)连接有盖板(87),该固定壁(86)与盖板(87)之间连接有垫片(88),且混油阀(8)外表面下部连接有底座(89),该底座(89)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槽
(891),且底座(89)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槽(892),该第二容纳槽(892)上壁开设有第二滑道槽(893),所述底座(89)呈倾斜状,该第二滑道槽(893)与底座(89)的倾斜方向一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85)包括固定块(851),该固定块(851)一侧连接有液压缸(852),该液压缸(852)输出端连接有导向杆(853),该导向杆(853)一端连接有支撑板(854),该支撑板(854)连接在电机(811)的外表面上部,且支撑板(854)下端面通过电机(811)的外表面下部连接有推动板(855),该推动板(855)一侧连接在盖板(87)的外表面,且推动板(855)下部通过第二固定轴(856)连接有滑动板(857),该滑动板(857)一侧连接有抬起板(858),该抬起板(858)下端面连接有滚球(859),且抬起板(858)上端面滑动连接于第二滑道槽(893)的内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导向管(71)和第六导向管(61)的一端连接在混油阀(8)的外表面两侧,且第七导向管(71)和第六导向管(61)正对于转动壳(8311)的外表面设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搅拌件(824)一侧正对于盖板(87)一侧内表面设置,所述第八导向管(810)一端连接在混油阀(8)的一端面,且第八导向管(810)正对于过滤网(847)的内表面。

技术总结
一种智能调节的油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导向管,该第一导向管一端连接有油分离器,该油分离器下端面连接有第二导向管,该第二导向管一端连接有第一检修阀,该第一检修阀下端面连接有第三导向管,首先压缩机排出高温的制冷剂和冷冻油混合物通过第一导向管导进入油分离器内,该油分离器内的高温冷冻油通过第二导向管流经检修阀内,该检修阀内用第三导向管流进油过滤器内,该油过滤器利用四导向管导入后分两路,一路通过调节阀上的第五导向管导进入油冷却器内冷却,冷却后利用第六导向管接入混油阀低温入油口。口。口。


技术研发人员:葛定武 谢龙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齐力特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6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8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