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动物饮水装置。
背景技术:2.近年来,各类动物越来越普遍的被应用于科学研究中,其中猴类,例如食蟹猴,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在实验动物饲养过程中,常使用塑料饮水瓶供其饮水。由于食蟹猴等猴类活泼好动,单次大量饮水后剧烈运动易导致胃扭转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导致动物的快速死亡。普通塑料饮水瓶由于不能控制动物的饮水速度和单次饮水量,无法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且普通饮水瓶饮水管直接插在橡胶塞中,易被动物拔出导致漏水,存在不能满足动物日常饮水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限制实验动物饮水速度且饮水管无法拔出的限速型实验动物饮水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限速型实验动物饮水装置,包括:瓶底、瓶身下半部、瓶身上半部、限速球、瓶嘴、连接部件、饮水管,瓶身下半部分别与瓶底、瓶身上半部连接,所述瓶身下半部和瓶身上半部上分别设置一个引流模块,引流模块靠近瓶身连接侧分别设置一个半球形容置腔,半球形容置腔通过引流通道分别与瓶身下半部、瓶身上半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限速球放置于两个半球形容置腔密封连接成的球形腔室内。
7.进一步地,所述的半球形容置腔通过设置于容置腔边缘的橡胶垫密封连接成球形腔室。
8.进一步地,所述限速球表面布满经纬线状凹槽。
9.进一步地,所述瓶身下半部与瓶底、瓶身上半部通过设置在瓶身下半部下缘、瓶底、瓶身连接侧的螺纹进行螺旋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瓶身下半部与瓶底、瓶身上半部通过设置在瓶身下半部下缘、瓶底、瓶身连接侧的外凸点、内凹槽进行卡扣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瓶嘴与饮水管通过连接部件连接,饮水管贯穿连接部件并在连接部件内壁处延伸为圆形片状,所述的饮水管上部弯曲成100
°
。
12.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部件为橡胶塞。
13.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部件为螺纹瓶盖,与瓶嘴上的螺纹进行螺旋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瓶身下半部上有一个小孔,所述小孔的直径为2mm。
15.本实用新型的饮水装置设置了限速球,水只能从限速球的经纬线状凹槽与球形腔室之间以较慢的速度向瓶身上半部滴落,动物饮水时只能饮用瓶身上半部中的水;当瓶身上半部的水饮尽后,只能等瓶身下半部的水缓慢蓄入瓶身上半部后才能再次饮用。有效避免了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及两次饮水时间间隔短的情况,降低了胃扭转发生的风险。同时,其
饮水管下部在连接部件内壁处延伸为圆形片状,从而使饮水管被很好地固定,动物无法将饮水管拔出,避免了漏水及动物吞食异物的情况。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球形容置腔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瓶底、2.瓶身下半部、3.瓶身上半部、4.带经纬线状凹槽的限速球、5.瓶嘴、6.饮水管、7.球形腔室、8.瓶身下半部引流模块、9.瓶身上半部引流模块、10.瓶身下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1.瓶身上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2. 瓶身下半部引流通道、13.瓶身上半部引流通道、14.连接部件、141.橡胶塞、142. 螺纹瓶盖、15.瓶身下半部下缘、16.瓶身下半部连接侧、17.瓶身上半部连接侧、 18.饮水管下部的圆形片状、19.橡胶垫、20.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23.实施例1
24.如图1-4所示,一种限速型实验动物饮水装置,包括瓶底1、瓶身下半部2、瓶身上半部3、限速球4、瓶嘴5、饮水管6,瓶身下半部2分别与瓶底1、瓶身上半部3连接,所述瓶身下半部2和瓶身上半部3上分别设置一个瓶身下半部引流模块8和瓶身上半部引流模块9,引流模块靠近瓶身连接侧分别设置一个瓶身下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0和瓶身上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1,瓶身下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0、瓶身上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1通过瓶身下半部引流通道12、瓶身上半部引流通道13分别与瓶身下半部2、瓶身上半部3连接。
25.表面布满经纬线状凹槽的限速球4放置于瓶身上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1后,瓶身上半部3与瓶身下半部2通过设置在瓶身下半部连接侧16、瓶身上半部连接侧17的螺纹进行螺旋连接,同时瓶身下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0、瓶身上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1通过橡胶垫19密封连接成刚好容纳限速球4的球形腔室7,瓶底 1与瓶身下半部2通过设置在瓶底内侧和瓶身下半部下缘15的螺纹进行螺旋连接,瓶身下半部2上靠近瓶身下半部下缘15处有一个直径2mm的小孔20。
26.饮水管6贯穿橡胶塞141并在橡胶塞141内壁处延伸为圆形片状18,饮水管6固定在橡胶塞141上通过橡胶塞141与瓶嘴5连接。饮水管6上部靠近动物饮水段处弯曲成100
°
。
27.将水加入瓶身下半部2后盖好瓶底1,小孔20使瓶身下半部2内外空气联通,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引流通道12到达球形腔室7,通过限速球4表面的经纬线状凹槽经瓶身上半部引流通道13缓慢滴入瓶身上半部3。当瓶身上半部3 蓄积足够的饮用水后,实验动物可以通过饮水管6喝到有限量的水,避免了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的胃扭转风险。
28.实施例2
29.如图5所示,一种限速型实验动物饮水装置,瓶身上半部3与瓶身下半部2 通过设
置在瓶身下半部连接侧16、瓶身上半部连接侧17的外凸点、内凹槽进行卡扣连接,瓶底1与瓶身下半部2通过设置在瓶底内侧和瓶身下半部下缘15的外凸点、内凹槽进行卡扣连接。螺纹瓶盖142与瓶嘴5进行螺旋连接。其他结构和连接同实施例1。
30.饮水瓶使用完毕后,可拆成如图1/图5进行清洗消毒,晾干后再次组装即可再次使用。
31.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限速型实验动物饮水装置,包括:瓶底(1)、瓶身下半部(2)、瓶身上半部(3)、限速球(4)、瓶嘴(5)、连接部件(14)、饮水管(6),其中:瓶身下半部(2)分别与瓶底(1)、瓶身上半部(3)连接,瓶身下半部(2)和瓶身上半部(3)上分别设置一个瓶身下半部引流模块(8)和瓶身上半部引流模块(9),引流模块靠近瓶身下半部连接侧(16)和瓶身上半部连接侧(17)分别设置一个瓶身下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0)和瓶身上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1),瓶身下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0)和瓶身上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1)通过瓶身下半部引流通道(12)和瓶身上半部引流通道(13)分别与瓶身下半部(2)、瓶身上半部(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速球(4)放置于瓶身下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0)和瓶身上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1)密封连接形成的球形腔室(7)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速球(4)表面布满经纬线状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下半部(2)与瓶底(1)、瓶身上半部(3)通过设置在瓶身下半部下缘(15)、瓶底(1)、瓶身下半部连接侧(16)和瓶身上半部连接侧(17)的螺纹进行螺旋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下半部(2)与瓶底(1)、瓶身上半部(3)通过设置在瓶身下半部下缘(15)、瓶底(1)、瓶身下半部连接侧(16)和瓶身上半部连接侧(17)的外凸点、内凹槽进行卡扣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身下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0)和瓶身上半部半球形容置腔(11)通过设置于容置腔边缘的橡胶垫(19)密封连接成球形腔室(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管(6)与瓶嘴(5)通过连接部件(14)连接,饮水管(6)贯穿连接部件(14)并在连接部件内壁处延伸为圆形片状(18),所述的饮水管(6)上部弯曲成100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件(14)为橡胶塞(14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件(14)为螺纹瓶盖(142),与瓶嘴(5)上的螺纹进行螺旋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下半部(2)上靠近瓶身下半部下缘(15)处设有一个小孔(20),所述小孔的直径为2mm。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速型实验动物饮水装置,主要包括瓶身下半部、瓶身上半部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限速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水装置,实现了控制实验动物单次饮水量、增大饮水间隔时间的目的,有效降低了实验动物胃扭转发生的风险。发生的风险。发生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潘德桐 葛鹏 周博宇 门建悦 段蕊 孙程颖 黄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天诚新药评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