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6-28  10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2.轨道车辆的内饰地板通常会安装滑槽,用于固定车厢内座椅、桌子等结构及设备。地板滑槽由于是独立安装的,与内饰地板之间进行拼接,因此导致地板间存在拼缝,破坏了内饰地板的整体性。由于滑槽与地板间存在缝隙,无法屏蔽声音,容易产生漏声现象,车体地板的噪声通过缝隙传入车厢内,影响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且现有技术中的内饰地板、地板滑槽需分别在车内独立铺装,增加了安装工序时间和安装成本,而且铺装后地板表面下方的缝隙很难消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及轨道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滑槽与地板独立拼接存在缝隙导致漏声,以及安装效率低的缺陷,实现地板与滑槽的集成一体化,提高地板的隔音性能与安装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包括座椅侧地板、走廊侧地板以及设于所述座椅侧地板和走廊侧地板之间的地板滑槽,所述地板滑槽与所述座椅侧地板和所述走廊侧地板一体拼装成型,所述地板滑槽与所述座椅侧地板以及所述走廊侧地板的拼装处均采用无缝连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板滑槽与所述座椅侧地板以及所述走廊侧地板的拼装处采用焊接或粘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座椅侧地板的厚度小于所述走廊侧地板的厚度。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板滑槽靠近所述座椅侧地板的一侧设有支撑台,所述座椅侧地板设于所述支撑台上。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地板支撑座,所述地板支撑座连接于所述地板滑槽与车体地板之间。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板支撑座具有支撑板,所述地板滑槽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延伸出所述地板滑槽两端表面,所述支撑台和所述走廊侧地板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延伸出端的上表面。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板滑槽内部设有隔声板。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板滑槽的上表面与所述座椅侧地板以及所述走廊侧地板的上表面平齐。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内饰地板和车体地板,所述内饰地板包括
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25.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地板,该集成地板包括车厢内的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在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之间设有地板滑槽3,地板滑槽3的槽口向上,用于安装固定车厢内座椅、桌子等结构及设备。
26.本实施例中,地板滑槽3沿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相对的边缘延伸布置,也即,地板滑槽3设置在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之间的接缝处,地板滑槽3与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一体拼装成型,地板滑槽3与座椅侧地板1以及走廊侧地板2的拼装处均采用无缝连接,消除地板滑槽3与座椅侧地板1以及走廊侧地板2的拼装处的缝隙,实现座椅侧地板1、走廊侧地板2和地板滑槽3的集成一体化。
27.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地板滑槽3与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无缝连接,无缝连接的方式优选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式,以避免地板滑槽3与座椅侧地板1以及走廊侧地板2的拼装处的存在缝隙,同时也能保证集成地板的整体强度,保证地板滑槽3与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形成一个完成的平面,该平面将车厢内部与车体地板5所在的车底进行分隔。
28.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集成地板,通过将内饰地板的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组合,在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之间设有地板滑槽3,地板滑槽3设置在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之间的接缝处,并分别与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无缝连接形成一体,实现座椅侧地板1、走廊侧地板2和地板滑槽3的集成一体化,消除了地板滑槽2与内饰地板之间的缝隙,避免了内饰地板漏水腐蚀问题,同时也有效防止缝隙漏声,提高了内饰地板的隔音性能,提升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为乘客带来更好的乘坐体验。
29.进一步地,座椅侧地板1、走廊侧地板2和地板滑槽3的集成化设计,达到一体拼装成型,在安装地板时,可以轻松的将集成地板整体安装于车体地板5上,减少了多个地板以及安装滑槽的拼接工序,节省了内饰地板组装成本,有效提高了内饰地板安装效率。
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集成地板还包括地板支撑座4,地板支撑座4连接在地板滑槽3与轨道车辆的车体地板5之间,用于支撑安装内饰地板以及地板滑槽3。
31.优选的,由于地板滑槽3需要安装固定车厢内座椅、桌子等结构及设备,地板滑槽3受力比较大,因此,地板支撑座4主要支撑在地板滑槽3的下方,为地板滑槽3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当然,地板支撑座4也可以将地板滑槽3以及与地板滑槽3连接的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
侧地板2的端部一起支撑,保证集成地板整体支撑强度。
32.本实施例中的地板支撑座4可以是支撑块或支撑条,其下端可拆卸的连接车体地板5,其上端具有支撑面,支撑面与地板滑槽3的底面接触。支撑块或支撑条优选采用弹性结构,为内饰地板提供一定的减振效果。
33.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地板支撑座4具有支撑板6,地板滑槽3通过支撑板6对地板滑槽3或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进行支撑。具体的,支撑板6设置在地板支撑座4的上表面,地板滑槽3的下表面直接安装于支撑板6上。
34.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板6主要支撑在地板滑槽3的正下方,支撑板6的宽度大于地板滑槽3的宽度,即支撑板6的两侧水平向外延伸以伸出地板滑槽3两端表面。支撑板6两侧伸出的部分可以用来分别支撑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这样,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以及地板滑槽3均安装在支撑板6上,保证对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以及地板滑槽3的有效支撑。
35.支撑板6支撑在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以及地板滑槽3的连接位置处,进一步保证了座椅侧地板1和走廊侧地板2以及地板滑槽3的连接强度,保证集成地板的稳定性。
36.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侧地板1的厚度小于走廊侧地板2的厚度。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小座椅侧地板1的用料,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减轻集成地板的整体重量,还可以达到便于地板安装的目的,提高安装效率。实际上,座椅侧地板1由于设置在座椅的下方,而座椅是安装在地板滑槽3上的,走廊侧地板2用于行人行走承重,因此,座椅侧地板1的承重明显是小于走廊侧地板2的,因此,座椅侧地板1所需的强度明显是小于走廊侧地板2的,所以座椅侧地板1的厚度小于走廊侧地板2的厚度,减小座椅侧地板1的用料是很有必要的。
37.基于此,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地板滑槽3靠近座椅侧地板1的一侧设有支撑台7,支撑台7与地板滑槽3最好是一体式结构,且支撑台7的上表面低于地板滑槽3的上表面,座椅侧地板1可以安装在支撑台7的上表面。支撑台7弥补了座椅侧地板1厚度较小的问题,提高了座椅侧地板1安装的高度,从而能够保证座椅侧地板1与地板滑槽3能够平齐。
38.本实施例中,由于座椅侧地板1的厚度小于走廊侧地板2的厚度,且相对较薄的座椅侧地板1安装在支撑台7上,以此增大了座椅侧地板1与车体地板5之间的间距,增大了座椅侧地板1与车体地板5之间的空间。在轨道车辆中,该空间主要铺设有防寒材料,用于保证车厢的防寒保温效果,而该空间的增大,可以增加防寒材料的厚度,有利于车厢的防寒结构布置,提高地板铺装效率。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地板滑槽3的上表面与座椅侧地板1以及走廊侧地板2的上表面都是平齐的,保证内饰地板的平整性。
40.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地板滑槽3内部设有隔声板8。隔声板8水平设置在地板滑槽3的安装槽内,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地板滑槽3的隔音效果。由于地板滑槽3的带有凹陷的安装槽,导致地板滑槽3的底板结构较薄,安装槽底部与车底较为接近,因此车底的噪声容易通过地板滑槽3底板和安装槽传递内车厢内以及座椅上,影响乘客乘坐体验。隔声板8的设计增大了地板滑槽3底板的厚度,较小声音的传播。
41.优选的,隔声板8为软性的隔音筋板,或者是吸音结构,具有一定的吸音或吸振作用,更有效的较小车底噪音从地板滑槽3向车厢内传递,提高内饰地板的隔音隔振性能。
42.使得一提的是,车厢的内饰地板一般由中间的走廊侧地板2以及两侧的座椅侧地板1组成,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集成地板具有一个走廊侧地板2以及位于走廊侧地板2两侧的座椅侧地板1,在座椅侧地板1与走廊侧地板2连接处为地板滑槽3,在地板滑槽3以及座椅侧地板1与走廊侧地板2的端部下方均设有地板支撑座4。该集成地板可以在现场直接焊接或粘接,达到一体拼装成型,可直接安装于车体内部,避免了内饰地板与地板滑槽3分工序安装导致的工序繁琐问题,实现地板的整体快速安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车厢内具有内饰地板和车体地板5,其中,内饰地板包括上述实施例提到的座椅侧地板1、走廊侧地板2与、地板滑槽3集成一体化的轨道车辆集成地板,轨道车辆集成地板设于车体地板5上。该轨道车辆由于具备该集成地板,车厢与车体之间通过该集成地板隔开,消除了地板滑槽2与内饰地板之间的缝隙,避免了内饰地板漏水腐蚀问题,同时也有效防止缝隙漏声,提高了内饰地板的隔音性能,提升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为乘客带来更好的乘坐体验。同时,内饰地板的集成整体化,可以轻松的一次性将内饰地板整体安装于车体地板5上,减少了多个地板以及安装滑槽的拼接工序,节省了内饰地板组装成本,有效提高了内饰地板安装效率。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侧地板、走廊侧地板以及设于所述座椅侧地板和走廊侧地板之间的地板滑槽,所述地板滑槽与所述座椅侧地板和所述走廊侧地板一体拼装成型,所述地板滑槽与所述座椅侧地板以及所述走廊侧地板的拼装处均采用无缝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滑槽与所述座椅侧地板以及所述走廊侧地板的拼装处采用焊接或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侧地板的厚度小于所述走廊侧地板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滑槽靠近所述座椅侧地板的一侧设有支撑台,所述座椅侧地板设于所述支撑台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板支撑座,所述地板支撑座连接于所述地板滑槽与车体地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支撑座具有支撑板,所述地板滑槽设于所述支撑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延伸出所述地板滑槽两端表面,所述支撑台和所述走廊侧地板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延伸出端的上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滑槽内部设有隔声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滑槽的上表面与所述座椅侧地板以及所述走廊侧地板的上表面平齐。10.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内饰地板和车体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地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集成地板,一体拼装成型的所述地板滑槽与所述座椅侧地板和所述走廊侧地板作为一个整体设于所述车体地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地板及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集成地板通过将内饰地板的座椅侧地板和走廊侧地板组合,在座椅侧地板和走廊侧地板之间设有地板滑槽,地板滑槽与座椅侧地板和走廊侧地板一体拼装成型,地板滑槽与座椅侧地板以及走廊侧地板的拼装处均采用无缝连接,实现座椅侧地板、走廊侧地板和地板滑槽的集成一体化,消除了地板滑槽与地板之间的缝隙,避免了内饰地板漏水腐蚀问题,有效防止缝隙漏声,进而提高了内饰地板的隔音性能,提升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为乘客带来更好的乘坐体验。同时,内饰地板与地板滑槽的集成化设计,节省了内饰地板组装成本,有效提高了内饰地板安装效率。有效提高了内饰地板安装效率。有效提高了内饰地板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颖 杨亮 吕文俊 郭小峰 郭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48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