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针本体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定位针配件。
背景技术:2.在医学领域,很多情况下会使用医疗用针,而为了保证手术的卫生,使用医疗用针时会穿戴手术手套,起到一个保证卫生的效果。
3.但是手术手套的表面较为光滑,所以定位针非常容易掉落,从而影响手术进程,因此需要一种配件来辅助定位针的拿取,但是现有的定位针配件的限位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定位针配件,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定位针配件,包括定位针本体,所述定位针本体的底端外侧设置有辅助配件本体,且辅助配件本体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开设有卡合部,且转动杆内侧固定有压块,所述辅助配件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且放置腔的内部设置有压紧橡胶,且压紧橡胶的顶端位于辅助配件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端连接有安装在辅助配件本体内壁的复位弹簧,所述压板的外侧固定有限位杆。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医护人员可以便捷的拿取定位针本体,且定位针本体也同时会被紧紧夹住,方便且实用。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与辅助配件本体的外壁通过扭簧轴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辅助转动杆转动并复位的效果。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配件本体的外壁开设有延伸至辅助配件本体内部的凹槽,且凹槽的内壁大于压块的外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块可以移动至辅助配件本体内部,起到对压板的挤压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通过限位杆与辅助配件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辅助压板移动的效果。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所述限位杆均对称且等距分布在压板的两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高效限位的效果。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腔和卡合部,使用时,将定位针本体放置在辅助配件本体内部的放置腔中,随后将手指插入两组卡合部中即可夹取定位针本体,起到便捷拿取
定位针本体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杆、压块、压板、压紧橡胶、复位弹簧和限位杆,在医务人员通过卡合部夹取定位针本体时,通过手指的挤压使得转动杆向内侧转动,转动杆转动后位于其内侧的压块会通过滑槽移动至辅助配件本体内部,随后转动杆的继续转动,压块会移动至压板端面并将压力作用于压板上,压板受到挤压力后会拉伸复位弹簧并通过多组限位杆的限位作用向下移动,压板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压紧橡胶向下移动至定位针本体外壁,实现对定位针本体的挤压限位,医务人员手指按压的越紧,则压紧橡胶对定位针本体的限位作用越强,从而提升了定位针本体的稳定性,保证了定位针本体的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件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板俯视图。
21.图中:1、定位针本体;2、辅助配件本体;3、转动杆;4、卡合部;5、压块;6、放置腔;7、压紧橡胶;8、压板;9、复位弹簧;10、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4.一种医疗定位针配件,如图1-3所示,包括定位针本体1,定位针本体1的底端外侧设置有辅助配件本体2,且辅助配件本体2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转动杆3,转动杆3的端部开设有卡合部4,且转动杆3内侧固定有压块5,辅助配件本体2的外壁开设有延伸至辅助配件本体2内部的凹槽,且凹槽的内壁大于压块5的外壁,使得压块5可以通过凹槽移动至辅助配件本体2内部并挤压压板8,辅助配件本体2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6,且放置腔6的内部设置有压紧橡胶7,且压紧橡胶7的顶端位于辅助配件本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板8,压板8的顶端连接有安装在辅助配件本体2内壁的复位弹簧9,压板8的外侧固定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限位杆10均对称且等距分布在压板8的两侧,多组限位杆10等距对称分布可以起到对压板8的高效限位作用。
25.请参阅图1,转动杆3与辅助配件本体2的外壁通过扭簧轴连接,便于转动杆3的转动与复位。
26.请参阅图2-3,压板8通过限位杆10与辅助配件本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便于压板8的移动。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定位针本体1放置在辅助配件本体2内部的放置腔6中,随后将手指插入两组卡合部4中即可夹取定位针本体1,起到便捷拿取定位针本体的效果;
28.在医务人员通过卡合部4夹取定位针本体1时,通过手指的挤压使得转动杆3向内侧转动,转动杆3转动后位于其内侧的压块5会通过凹槽移动至辅助配件本体2内部,随后转
动杆3的继续转动,压块5会移动至压板8端面并将压力作用于压板8上,压板8受到挤压力后会拉伸复位弹簧9并通过多组限位杆10的限位作用向下移动,压板8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压紧橡胶7向下移动至定位针本体1外壁,实现对定位针本体的挤压限位,医务人员手指按压的越紧,则压紧橡胶7对定位针本体的限位作用越强,从而提升了定位针本体的稳定性,保证了定位针本体的使用。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1.一种医疗定位针配件,包括定位针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本体(1)的底端外侧设置有辅助配件本体(2),且辅助配件本体(2)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的端部开设有卡合部(4),且转动杆(3)内侧固定有压块(5),所述辅助配件本体(2)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6),且放置腔(6)的内部设置有压紧橡胶(7),且压紧橡胶(7)的顶端位于辅助配件本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板(8),所述压板(8)的顶端连接有安装在辅助配件本体(2)内壁的复位弹簧(9),所述压板(8)的外侧固定有限位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定位针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与辅助配件本体(2)的外壁通过扭簧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定位针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配件本体(2)的外壁开设有延伸至辅助配件本体(2)内部的凹槽,且凹槽的内壁大于压块(5)的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定位针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通过限位杆(10)与辅助配件本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疗定位针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0)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所述限位杆(10)均对称且等距分布在压板(8)的两侧。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定位针配件,涉及定位针本体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定位针本体,所述定位针本体的底端外侧设置有辅助配件本体,且辅助配件本体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开设有卡合部,且转动杆内侧固定有压块,所述辅助配件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且放置腔的内部设置有压紧橡胶,且压紧橡胶的顶端位于辅助配件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端连接有安装在辅助配件本体内壁的复位弹簧,所述压板的外侧固定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腔和卡合部,起到便捷拿取定位针本体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转动杆、压块、压板、压紧橡胶、复位弹簧和限位杆,提升了定位针本体的稳定性,保证了定位针本体的使用。保证了定位针本体的使用。保证了定位针本体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宁 于建军 李卓奇 张兴 赵福浩 于圣民 王道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道恩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