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风道。
背景技术:2.客车风道是用来进行车厢内气温调节和换气的风道,同时也可以用来安装照明用具和扩音器等装置,市面上的客车风道通常选用铝合金型材制成,并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布置。
3.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客车风道,包括车顶架、侧檐架、风道上型材、风道下型材和倾斜布置的风道门板,风道上型材安装于车顶架上,风道下型材安装于侧檐架上,风道门板的上端与风道上型材相连,风道门板的下端与风道下型材相连,风道上型材、风道门板、风道下型材、侧檐架和车顶架之间构成客车风道。现有的客车风道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4.1、风道上型材上灯座的开口向下布置,向下照射的灯光比较刺眼。
5.2、风道上型材与车顶架通过螺钉连接,连接处暴露在外,容易损坏。
6.3、锁总成设置在风道门板上,暴露在外的锁总成导致风道门板外表面不美观。
7.4、风道门板与风道下型材对接,在实际装车时需要调整此对接面缝隙的大小,安装费时费力,影响安装效率,且缝隙过大会导致风道整体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灯光柔和,不刺眼,能够使车厢内照明效果更好的客车风道。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客车风道,包括车顶架、侧檐架、设于车顶架上的风道上型材、设于侧檐架上的风道下型材、以及设于风道上型材和风道下型材之间的风道门板,所述车顶架、所述侧檐架、所述风道上型材、所述风道下型材和所述风道门板之间构成风道,所述风道上型材上设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开口朝上布置并偏向远离所述风道的一侧,所述灯座内设有照明灯,所述灯座上设有灯罩。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座包括竖直边、倾斜边、以及设于竖直边和倾斜边之间的水平边,所述照明灯设于所述竖直边上,所述竖直边的上端和所述倾斜边的上端构成开口,所述灯罩设于所述开口上。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顶架上设有第一l型连接部,所述竖直边靠近所述风道的一侧设有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与所述竖直边构成第二l型连接部,所述第二l型连接部与所述第一l型连接部配合。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上型材与所述风道门板之间设有铰链,所述铰链位于所述灯座的下方,所述风道门板的上端设有用于遮挡所述铰链的第一弧形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下型材与所述风道门板之间设有密封
胶条,所述风道门板的下端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密封胶条的第二弧形部。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门板的内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风道下型材的内侧设有用于使限位板与所述风道下型材锁紧的锁紧件。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下型材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出风口,所述风道下型材的内侧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滑板。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导风片。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下型材上设有灯槽,所述灯槽内设有氛围灯。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下型材靠近所述侧檐架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窗帘或装饰胶条的卡槽。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客车风道,风道上型材优选通过螺钉安装于车顶架上,风道下型材优选通过螺钉安装于侧檐架上,风道门板安装于风道上型材和风道下型材之间,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灯罩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灯座内,保护灯座内的照明灯,照明灯优选为led照明灯,通过灯座使led照明灯的灯光倾斜向上射出,并经车顶架上的顶板反射后,实现对车厢内照明,经反射后的灯光照射范围更广,灯光更柔和,不刺眼,使车厢内的照明效果更好,使风道整体效果简洁、美观,产品档次更高。
附图说明
22.图1为现有技术中客车风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客车风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25.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26.图5为图2中c处放大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风道下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各标号表示:1、风道上型材;11、灯座;111、竖直边;112、倾斜边;113、水平边;12、照明灯;13、灯罩;14、固定边;2、风道下型材;21、第一出风口;22、滑板;221、第二出风口;23、导风片;24、灯槽;25、卡槽;3、风道门板;31、第一弧形部;32、第二弧形部;33、限位板;4、铰链;5、密封胶条;6、氛围灯;7、锁紧件;71、锁舌;8、装饰胶条;81、第一弧形连接部;82、第二弧形连接部;91、车顶架;911、第一l型连接部;92、侧檐架。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客车风道,包括车顶架91、侧檐架92、设于车顶架91上的风道上型材1、设于侧檐架92上的风道下型材2、以及设于风道上型材1和风道下型材2之间的风道门板3,车顶架91、侧檐架92、风道上型材1、风道下型材2和风道门板3之间构成风道,风道上型材1上设有灯座11,灯座11的开口朝上布置并偏向远离风道的一侧,灯座11内设有照明灯12,灯座11上设有灯罩13。
31.该客车风道,风道上型材1优选通过螺钉安装于车顶架91上,风道下型材2优选通
过螺钉安装于侧檐架92上,风道门板3安装于风道上型材1和风道下型材2之间,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灯罩13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灯座11内,保护灯座11内的照明灯12,照明灯12优选为led照明灯,通过灯座11使led照明灯的灯光倾斜向上射出,并经车顶架91上的顶板反射后,实现对车厢内照明,经反射后的灯光照射范围更广,灯光更柔和,不刺眼,使车厢内的照明效果更好,使风道整体效果简洁、美观,产品档次更高。
32.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灯座11包括竖直边111、倾斜边112、以及设于竖直边111和倾斜边112之间的水平边113,照明灯12设于竖直边111上,竖直边111的上端和倾斜边112的上端构成开口,灯罩13设于开口上。具体地,照明灯12卡设于竖直边111上,方便灯光从开口处射出,灯罩13卡设于竖直边111和倾斜边112之间,方便拆卸,维护方便。
33.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车顶架91上设有第一l型连接部911,竖直边111靠近风道的一侧设有固定边14,固定边14与竖直边111构成第二l型连接部,第二l型连接部与第一l型连接部911配合。竖直边111优选通过螺钉与第一l型连接部911连接,固定边14优选通过螺钉与第一l型连接部911连接,方便风道上型材1安装,连接面更广,结构更牢固,可靠性高,连接处均位于风道内,不易损坏,不影响风道整体的美感。
34.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风道上型材1与风道门板3之间设有铰链4,铰链4位于灯座11的下方,风道门板3的上端设有用于遮挡铰链4的第一弧形部31。具体地,风道上型材1的下端优选通过螺栓与铰链4连接,风道门板3的上端优选通过螺栓与铰链4连接,铰链4位于风道门板3的内侧,通过铰链4实现风道门板3相对风道上型材1转动,方便安装,风道门板3的上端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弧形部31,通过第一弧形部31遮挡住铰链4,提升整体美观性。
35.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风道下型材2与风道门板3之间设有密封胶条5,风道门板3的下端设有用于遮挡密封胶条5的第二弧形部32。具体地,风道下型材2与风道门板3刚性对接,通过密封胶条5填充风道门板3与风道下型材2之间的间隙,起到密封风道的作用,并避免车辆运行时风道下型材2与风道门板3碰撞而产生异响,风道门板3的下端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弧形部32,通过第二弧形部32遮挡住密封胶条5,安装时不需要反复调整风道门板3与风道下型材2之间的间隙,方便安装,省时省力,并且使风道门板3的外观更简洁,提高风道整体的美感。
36.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风道门板3的内侧设有限位板33,风道下型材2的内侧设有用于使限位板33与风道下型材2锁紧的锁紧件7。通过锁紧件7锁紧风道门板3,简单方便,锁紧件7隐藏于风道下型材2的内侧,实现风道整体的外观更简洁、美观,使风道门板3安装方便。锁紧件7优选为转舌锁,转舌锁上设有锁舌71,通过旋转锁芯使锁舌71与限位板33配合或分离,转舌锁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37.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风道下型材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出风口21,风道下型材2的内侧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21的滑板22。滑板22滑设于风道下型材2的内侧,滑板22上设有第二出风口221,第一出风口21与第二出风口221的大小相同,可通过滑动滑板22使第二出风口221与第一出风口21对应,从而实现出风的效果,反之可通过滑动滑板22使第二出风口221与第一出风口21错开,实现关闭出风的效果,从而实现出风口调节的功能,滑板22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38.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相邻两个第一出风口21之间设有导风片23。通过导
风片23对排出的空气进行导向并隐藏第一出风口21,使风道内的风向下吹。
39.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风道下型材2上设有灯槽24,灯槽24内设有氛围灯6。氛围灯6嵌入灯槽24中,使灯槽24外表面平整美观,通过氛围灯6提升风道整体的美感,氛围灯6优选为led氛围灯。
40.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风道下型材2靠近侧檐架92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窗帘或装饰胶条8的卡槽25。卡槽25优选通过螺钉与侧檐架92相连,当卡槽25中安装窗帘时,可通过窗帘隐藏螺钉,当卡槽25上不安装窗帘时,则在卡槽25上安装装饰胶条8,通过装饰胶条8隐藏螺钉。装饰胶条8靠近侧檐架92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弧形连接部81,装饰胶条8远离侧檐架92的一侧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弧形连接部82,通过第一弧形连接部81与侧檐架92圆弧连接,通过第二弧形连接部82与导风片23圆弧连接,提升美感。
41.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风道上型材1、风道下型材2和风道门板3均优选由铝合金材质制成,强度高,质量轻,经久耐用。
42.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客车风道,包括车顶架(91)、侧檐架(92)、设于车顶架(91)上的风道上型材(1)、设于侧檐架(92)上的风道下型材(2)、以及设于风道上型材(1)和风道下型材(2)之间的风道门板(3),所述车顶架(91)、所述侧檐架(92)、所述风道上型材(1)、所述风道下型材(2)和所述风道门板(3)之间构成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上型材(1)上设有灯座(11),所述灯座(11)的开口朝上布置并偏向远离所述风道的一侧,所述灯座(11)内设有照明灯(12),所述灯座(11)上设有灯罩(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1)包括竖直边(111)、倾斜边(112)、以及设于竖直边(111)和倾斜边(112)之间的水平边(113),所述照明灯(12)设于所述竖直边(111)上,所述竖直边(111)的上端和所述倾斜边(112)的上端构成开口,所述灯罩(13)设于所述开口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架(91)上设有第一l型连接部(911),所述竖直边(111)靠近所述风道的一侧设有固定边(14),所述固定边(14)与所述竖直边(111)构成第二l型连接部,所述第二l型连接部与所述第一l型连接部(911)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上型材(1)与所述风道门板(3)之间设有铰链(4),所述铰链(4)位于所述灯座(11)的下方,所述风道门板(3)的上端设有用于遮挡所述铰链(4)的第一弧形部(3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下型材(2)与所述风道门板(3)之间设有密封胶条(5),所述风道门板(3)的下端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密封胶条(5)的第二弧形部(32)。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客车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门板(3)的内侧设有限位板(33),所述风道下型材(2)的内侧设有用于使限位板(33)与所述风道下型材(2)锁紧的锁紧件(7)。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客车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下型材(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出风口(21),所述风道下型材(2)的内侧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21)的滑板(2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车风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1)之间设有导风片(23)。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客车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下型材(2)上设有灯槽(24),所述灯槽(24)内设有氛围灯(6)。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客车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下型材(2)靠近所述侧檐架(92)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窗帘或装饰胶条(8)的卡槽(25)。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客车风道,包括车顶架、侧檐架、设于车顶架上的风道上型材、设于侧檐架上的风道下型材、以及设于风道上型材和风道下型材之间的风道门板,车顶架、侧檐架、风道上型材、风道下型材和风道门板之间构成风道,风道上型材上设有灯座,灯座的开口朝上布置并偏向远离所述风道的一侧,灯座内设有照明灯,灯座上设有灯罩。该客车风道,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灯罩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灯座内,保护灯座内的照明灯,通过灯座使照明灯的灯光倾斜向上射出,并经车顶架上的顶板反射后,实现对车厢内照明,经反射后的灯光照射范围更广,灯光更柔和,不刺眼,使车厢内的照明效果更好,使风道整体效果简洁、美观,产品档次更高。产品档次更高。产品档次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魏黎 林敏 孙超 孙奕 马强 蔡明华 李伟 马龙龙 肖菊旺 罗栋栋 覃盛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