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紫菜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坛紫菜丝状体壳孢子囊枝成熟的方法。
背景技术:2.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栽培经济海藻,有40余年全人工栽培生产的历史,目前主要栽培在浙江、福建和江苏部分地区。我国对坛紫菜从苗种生产、海上养殖到加工销售,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商业化程度较高。
3.坛紫菜全人工栽培过程包括果孢子或自由丝状体接种贝壳、培育贝壳丝状体、促熟放散壳孢子、壳孢子附着网帘、幼苗萌发、养成等环节。其中贝壳丝状体壳孢子囊枝促熟,随后壳孢子放散、附着和萌发是人工育苗的关键。现有技术中培育贝壳丝状体的技术已有相关的报道,例如公开号为cn103931482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坛紫菜贝壳丝状体促熟和采苗的方法》,其中公开了贝壳丝状体常规促熟的条件变化,比如提升温度、改变氮磷比、调节缩光等技术特征。公开号为cn102415329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坛紫菜种苗的室内育苗方法》,公开了育苗池中贝壳丝状体串育苗管理方法。
4.目前栽培技术主要关注后面的几步,认为放散的同步性、放散量、附着和萌发率直接影响到紫菜育苗效果。但是发明人经过5个月的丝状体培育期后的促熟过程中发现,壳孢子囊枝的成熟度影响到了壳孢子的质量和数量,如果不能充分成熟或成熟不一致,将对随后的放散和附着,以及苗种质量和养殖产量都会造成影响。
5.而且,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海藻栽培出现北移现象,坛紫菜栽培延伸到江苏,甚至山东等北方海区。但是由于北方海区升温不明显,达不到足够的积温量,会不利于丝状体壳孢子囊枝的成熟。因此,在现有的促熟条件下通过增加化学干预加快成熟,能够帮助提高成熟度,增加壳孢子放散的同步性。
技术实现要素:6.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坛紫菜丝状体壳孢子囊枝成熟的方法,即一种促进坛紫菜贝壳丝状体或自由丝状体壳孢子囊枝成熟发育的化学干预方法,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7.本发明所提供的促进坛紫菜丝状体壳孢子囊枝成熟的方法,是将接种有坛紫菜丝状体的贝壳或自由丝状体在添加有脱落酸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8.所述的脱落酸在培养液中的添加浓度为1-20μmol/l;
9.所述的培养基,作为优选,其中p:n比例1:5-10;
10.所述的磷元素和氮元素是通过添加kno3和/或k2hpo4进行调节;
11.所述的培养,其一种具体的培养条件如下:温度25-28℃、光照强度300-800lx;光周期8-12h l/12-16h d;
12.所述的培养液,作为实施例的一种具体记载,为过滤的盐度为25
‰
的海水;
13.作为优选,所述培养液中的脱落酸的浓度为2.5μmol/l。
14.作为优选,所述培养条件如下:温度26℃;营养液p:n比例1:5ppm;光照强度500lx;光周期10l:14d。
15.本发明通过添加终浓度为1-20μmol/l的脱落酸在培养溶液中,可有效提高坛紫菜丝状体壳孢子囊枝的成熟,达到人工干预的同步促熟,减少环境造成的成熟度不足的问题;有助于成熟后壳孢子的放散和附着;大大增加了壳孢子的放散质量,成为控制优质坛紫菜的养殖种苗采苗,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
16.而25℃时贝壳丝状体生长过快,藻丝过于密集,贝壳丝状体不能同步成熟,壳孢子也不能大量集中放散
附图说明
17.图1:不同浓度脱落酸处理丝状体后,促熟4周后的照片图,其中a为0μmol/l,b为1μmol/l,c为2.5μmol/l。
具体实施方式
18.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培养液选用过滤的盐度为25
‰
的海水,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基础上,选用适于坛紫菜丝状体培育的任一培养液;以及适应的培养方法。
19.其中培养液中的p:n比,
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1.实施例1
22.将660.8mg脱落酸溶解于5ml无水乙醇中,再用灭菌海水配制成1mmol/l的母液;将自然过滤的盐度为25
‰
的海水中加入上述的脱落酸母液,配制成脱落酸终浓度为2μmol/l的培养液。
23.当接种丝状体的文蛤壳培养至丝状体已布满整个文蛤壳内壳面时,将文蛤壳浸没入含有脱落酸的海水溶液的育苗池中,调节池水温度27℃;p:n比例1:10;光照强度500lx;光周期8h l/16h d。一个月后观察壳孢子囊枝的成熟情况。结果表明与未加脱落酸的贝壳丝状体相比,成熟率增加15%。
24.实施例2
25.将132mg脱落酸溶解于1ml无水乙醇中,再用0.22μm过滤海水配制成1mmol/l的母液;将自然过滤的盐度为25
‰
的海水中加入上述的脱落酸母液,配制成脱落酸终浓度在1和2.5μmol/l的培养液。
26.将生长状态良好的自由丝状体从原先的培养液中取出,分别加入到含有不同浓度脱落酸的海水培养液中,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培养,调节培养箱温度26℃;p:n比例1:5;光照强度700lx;光周期9h l/15h d。4周后观察壳孢子囊枝的成熟情况,并记录成熟度。如图1所示,未加脱落酸的丝状体膨大率为30.1%,1μmol/l脱落酸刺激膨大率为36.4%,2.5μmol/l脱落酸刺激膨大率达到48.3%。
技术特征:1.一种促进坛紫菜丝状体壳孢子囊枝成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将接种坛紫菜丝状体的贝壳或自由丝状体在添加有脱落酸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落酸在培养液中的添加浓度为1-20μmol/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落酸在培养液中的添加浓度为2.5μmol/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液中磷元素p:氮元素n比为1:5-1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元素和氮元素是通过添加kno3和/或k2hpo4进行调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条件如下:温度25-28℃、光照强度300-800lx;光周期8-12h l/12-16h d。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条件如下:温度26℃;营养液p:n比例1:5ppm;光照强度500lx;光周期10l:14d。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液为过滤的盐度为25
‰
的海水。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坛紫菜丝状体壳孢子囊枝成熟的方法,是将接种有坛紫菜丝状体的贝壳或自由丝状体在添加有脱落酸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所述的脱落酸在培养液中的添加浓度为1-20μmol/L。本发明通过添加终浓度为1-20μmol/L的脱落酸在培养溶液中,可有效提高坛紫菜丝状体壳孢子囊枝的成熟,达到人工干预的同步促熟,减少环境造成的成熟度不足的问题;有助于成熟后壳孢子的放散和附着;大大增加了壳孢子的放散质量,成为控制优质坛紫菜的养殖种苗采苗,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敏 骆其君 杨锐 陈娟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4.06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