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秸秆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7-03  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除杂装置,特别是涉及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属于秸秆除杂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
3.而现有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通过在水池中浸泡进行除杂,上下料时的劳动强度较大,且上下料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上下料劳动强度大且上下料不方便的问题,而提供小麦秸秆除杂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6.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包括除杂清洗箱,所述除杂清洗箱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两个端盖,所述端盖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盘,两个所述转动盘之间设有清洗笼,所述端盖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转动盘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部套接有隔柱,所述除杂清洗箱内部的两端均设有喷水盒以及与所述喷水盒连通的进水管,所述除杂清洗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沥水槽,所述沥水槽的内部设有贯穿所述除杂清洗箱的导杆,所述除杂清洗箱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电动机的架体,所述传动轴的外侧设有多个卡板。
7.优选的,所述除杂清洗箱顶部设有半圆形的盖板。
8.优选的,所述除杂清洗箱和所述沥水槽的底部均设有底座。
9.优选的,所述隔柱包括一个杆体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杆体上的柱体。
10.优选的,所述除杂清洗箱和所述沥水槽内部的底部均设有排水盒。
11.优选的,所述排水盒贯穿所述除杂清洗箱和所述沥水槽,且在所述排水盒上开设有进水孔,在所述排水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
12.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水阀。
13.优选的,所述导杆包括拉板、限位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拉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板并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拉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板、沥水槽和除杂清洗箱。
14.优选的,所述拉板位于所述沥水槽的外部,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沥水槽的内部。
15.优选的,所述拉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柱。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通过转动清洗笼,能够对小麦秸秆进行快速和高效的清洗,同时相对的现有技术不能直接对清洗后的秸秆进行沥干,通过导杆能够带动清洗笼进行滑动,方便将清洗笼拉出,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上料和下料,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清洗笼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除杂清洗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排水盒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隔柱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导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除杂清洗箱;2、盖板;3、端盖;4、转动盘;5、沥水槽;6、导杆;601、拉板;602、拉柱;603、第一连杆;604、第二连杆;605、限位板;606、第三连杆;7、排水管;8、排水盒;9、底座;10、进水管;11、清洗笼;12、喷水盒;13、进水孔;14、水阀;15、电动机;16、架体;17、隔柱;18、传动轴;19、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6.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包括除杂清洗箱1以及设在除杂清洗箱1顶部的半圆形的盖板2,能够用于遮挡灰尘等,除杂清洗箱1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两个端盖3,端盖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盘4,转动盘4在端盖3的内部转动,两个转动盘4之间设有清洗笼11,用于放置待清洗的小麦秸秆,端盖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5,电动机15的输出端贯穿转动盘4连接有传动轴18,传动轴18的外部套接有隔柱17,除杂清洗箱1内部的两端均设有喷水盒12以及与喷水盒12连通的用于连接外部水源的进水管10,通过两端的喷水盒12对小麦秸秆进行喷洒,加快对小麦秸秆的除杂速度和效率,除杂清洗箱1和沥水槽5的底部均设有底座9,对除杂清洗箱1和沥水槽5进行支撑,除杂清洗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沥水槽5,通过沥水槽5能够接取小麦秸秆上残余的水,沥水槽5的内部设有贯穿除杂清洗箱1的导杆6,导杆6用于对清洗笼11进行支撑,同时方便进行上料和下料,除杂清洗箱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电动机15的架体16。
2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隔柱17包括一个杆体以及均匀分布在杆体上的柱体,在传动轴18的外侧设有多个卡板19,使传动轴18在杆体的内部滑动,同时通过电动机15带动隔柱17转动,在对小麦秸秆进行清洗时,通过隔柱17对小麦秸秆进行搅拌,增加除杂的效
果以及效率。
2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除杂清洗箱1和沥水槽5内部的底部均设有排水盒8,排水盒8的内部设有可拆卸的滤网,能够对清洗后的水进行过滤,增加水的循环利用,排水盒8贯穿除杂清洗箱1和沥水槽5,且在排水盒8上开设有进水孔13,在排水盒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7,排水管7上设有水阀14,通过水阀14对水的开关进行控制,方便对水进行收集。
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导杆6包括拉板601、限位板605、第一连杆603、第二连杆604和第三连杆606,拉板601位于沥水槽5的外部,限位板605位于沥水槽5的内部,第三连杆606的一端固定在拉板601的一端上,第三连杆606的另一端贯穿限位板605并固定在端盖3上,第一连杆603的一端固定在拉板601的另一端,且第一连杆603的另一端贯穿限位板605、沥水槽5和除杂清洗箱1,拉板6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柱602,通过拉柱602能够方便的拉动导杆6,进而将清洗笼11拉出,方便对清洗笼11内部的秸秆进行上下料,通过限位板605能够对清洗笼11的滑动位置进行限定,同时通过多根连杆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增加清洗笼11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31.步骤1:首先,通过进水管10与外界的水管连接,然后将清洗笼11从除杂清洗箱1中拉出,然后将需要清洗的小麦秸秆倒入到除杂清洗箱1中,启动喷水盒12和电动机15;
32.步骤2:电动机15带动清洗笼11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喷水箱进行喷水,对清洗笼11中的小麦秸秆进行清洗,将小麦秸秆表面的杂质冲洗下俩;
33.步骤3:清洗完成后,将清洗笼11拉出,将多余的水分沥到沥水槽5中,然后将清洗完成的小麦秸秆倒出。
34.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通过转动清洗笼11,能够对小麦秸秆进行快速和高效的清洗,同时相对的现有技术不能直接对清洗后的秸秆进行沥干,通过导杆6能够带动清洗笼11进行滑动,方便将清洗笼11拉出,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上料和下料,通过两端的喷水盒12对小麦秸秆进行喷洒,加快对小麦秸秆的除杂速度和效率,通过沥水槽5能够接取小麦秸秆上残余的水,导杆6用于对清洗笼11进行支撑,同时方便进行上料和下料。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杂清洗箱(1),所述除杂清洗箱(1)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两个端盖(3),所述端盖(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盘(4),两个所述转动盘(4)之间设有清洗笼(11),所述端盖(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5),所述电动机(15)的输出端贯穿所述转动盘(4)连接有传动轴(18),所述传动轴(18)的外部套接有隔柱(17),所述除杂清洗箱(1)内部的两端均设有喷水盒(12)以及与所述喷水盒(12)连通的进水管(10),所述除杂清洗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沥水槽(5),所述沥水槽(5)的内部设有贯穿所述除杂清洗箱(1)的导杆(6),所述除杂清洗箱(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电动机(15)的架体(16),所述传动轴(18)的外侧设有多个卡板(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清洗箱(1)顶部设有半圆形的盖板(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清洗箱(1)和所述沥水槽(5)的底部均设有底座(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柱(17)包括一个杆体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杆体上的柱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清洗箱(1)和所述沥水槽(5)内部的底部均设有排水盒(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盒(8)贯穿所述除杂清洗箱(1)和所述沥水槽(5),且在所述排水盒(8)上开设有进水孔(13),在所述排水盒(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7)上设有水阀(1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6)包括拉板(601)、限位板(605)、第一连杆(603)、第二连杆(604)和第三连杆(606),所述第三连杆(60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拉板(601)的一端上,所述第三连杆(606)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板(605)并固定在所述端盖(3)上,所述第一连杆(60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拉板(601)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连杆(60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板(605)、沥水槽(5)和除杂清洗箱(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601)位于所述沥水槽(5)的外部,所述限位板(605)位于所述沥水槽(5)的内部。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6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柱(60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小麦秸秆除杂装置,属于秸秆除杂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除杂清洗箱,除杂清洗箱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两个端盖,端盖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盘,两个转动盘之间设有清洗笼,端盖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贯穿转动盘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外部套接有隔柱,除杂清洗箱内部的两端均设有喷水盒以及与喷水盒连通的进水管,除杂清洗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沥水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清洗笼,能够对小麦秸秆进行快速和高效的清洗,同时相对的现有技术不能直接对清洗后的秸秆进行沥干,通过导杆能够带动清洗笼进行滑动,方便将清洗笼拉出,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上料和下料,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朱跃 仲勇 蔡新立 马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禾吉循环经济园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0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