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减噪机构及低噪音马达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7-03  89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尤其涉及一种马达减噪机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马达一般包括转子、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前支架以及后支架,定子绕组设置于定子铁芯上,转子设置于定子铁芯内,前支架设置于定子铁芯的前端,后支架设置于定子铁芯后端。而转子的中心轴的前端则会穿过前支架向外伸出,转子的中心轴的后端会容置于后支架内。在马达运行的过程中,转子转动的同时会产生轴向串动,如果这种串动过大,会使得转子的中心轴与后支架发生撞冲击,从而使马达发生较在的震动,并且伴随较大的噪音,从而降低马达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缓冲马达转子中心轴的轴向串动,以减小马达的噪音的马达减噪机构。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震动少,噪音低的低噪音马达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达减噪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弹性垫圈及中间垫圈,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设有供马达的转子的中心轴容纳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从底部向上依次设置所述弹性垫圈及所述中间垫圈。
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中心孔内从底部向上依次设置弹性垫圈及中间垫圈,所述中间垫圈可以与马达的转子的中心轴抵触,避免转子的中心轴直接与弹性垫圈接触而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而所述弹性垫圈又可以对转子的中心轴进行缓冲,极大地减小转子的中心轴发生轴向串动,因此,有效降低马达震动,减小马达的噪音。
7.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心孔同心的第一安装孔,以安装轴承。
8.较佳地,所述弹性垫圈为纤维垫圈。
9.较佳地,所述中间垫圈为peek垫圈。使用peek材料制成的垫圈具有耐高温、自润滑、机构强度高的性能,既可以保证使用寿命长,又可以降低马达的转子的中心轴在转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从而进一步减少马达的噪音。
10.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架的外周围绕所述第一支架的中心轴周向地设有连接孔。
11.一种低噪音马达,包括转子、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第二支架以及马达减噪机构,所述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前端,所述马达减噪机构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后端,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的前端穿出所述第二支架外,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的后端插于所述中心孔且端面与所述中间垫圈抵触。
12.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心孔同心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一轴承以承载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的后端;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二轴承以承载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的前端。
13.较佳地,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周向地设有平行于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的通孔,所述定子铁芯、第二支架以及所述第一支架三者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通孔。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噪音马达的结构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噪音马达中的马达减噪机构的结构图。
16.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马达100包括转子1、定子铁芯2、定子绕组3、第二支架4以及马达减噪机构5,所述定子绕组3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2,所述第二支架4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2的前端,所述马达减噪机构5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2的后端,所述马达减噪机构5包括第一支架51、弹性垫圈 52及中间垫圈53,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中部设有供马达的转子1的中心轴11容纳的中心孔511,所述中心孔511内从底部向上依次设置所述弹性垫圈52及所述中间垫圈53。所述转子1的中心轴11的前端穿出所述第二支架4外。所述转子1的中心轴11的后端插于所述中心孔511且端面与所述中间垫圈53抵触,所述中心轴11的该端面为向外突出的弧形面,以为其与所述中间垫圈53接触的接触面积减少。
19.再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弹性垫圈52为纤维垫圈,纤维垫圈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功能,可实现对所述转子1的中心轴11缓冲。所述中间垫圈53为peek 垫圈。使用peek材料制成的垫圈具有耐高温、自润滑、机构强度高的性能,既可以保证使用寿命长,又可以降低马达的转子1的中心轴11在转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从而进一步减少马达的噪音。
20.再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心孔511同心的第一安装孔512。所述第一安装孔512内设有第一轴承6以承载所述转子1的中心轴11的后端;所述第二支架4的中部设有第二安装孔41,且所述第二安装孔41内设有第二轴承7以承载所述转子1的中心轴11的前端。
21.再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支架51的外周围绕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中心轴周向地设有连接孔513。所述第二支架4的外周围绕所述第二支架4的中心轴周向地设有连接孔42。所述定子铁芯2的外周周向地设有平行于所述转子1的中心轴 11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与所述第一支架51的连接孔513以及所述第二支架 4的连接孔42三者相互连通,利用一螺栓8穿设置于上述三者中,使得所述定子铁芯2、第二支架4以及所述第一支架51三者连接固定起来。
22.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中心孔511内从底部向上依次设置弹性垫圈52及中间垫圈53,所述中间垫圈53可以与马达的转子1的中心轴11抵触,避免转子1的中心轴11直接与弹性垫圈52接触而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而所述弹性垫圈52又可以对转子1的中心轴11进行缓冲,极大地减小转子1的中心轴11发生轴向串动,因此,有效降低马达震动,减小马达的噪音。
23.本实用新型低噪音马达100所涉及到的定子绕组3以及转子1的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2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马达减噪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弹性垫圈及中间垫圈,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设有供马达的转子的中心轴容纳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从底部向上依次设置所述弹性垫圈及所述中间垫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减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心孔同心的第一安装孔,以安装轴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减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圈为纤维垫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减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垫圈为peek垫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减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外周围绕所述第一支架的中心轴周向地设有连接孔。6.一种低噪音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第二支架以及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马达减噪机构,所述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前端,所述马达减噪机构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后端,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的前端穿出所述第二支架外,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的后端插于所述中心孔且端面与所述中间垫圈抵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噪音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心孔同心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一轴承以承载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的后端;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二轴承以承载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的前端。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噪音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周向地设有平行于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的通孔,所述定子铁芯、第二支架以及所述第一支架三者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马达减噪机构及低噪音马达,其包括第一支架、弹性垫圈及中间垫圈,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设有供马达的转子的中心轴容纳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从底部向上依次设置所述弹性垫圈及所述中间垫圈。本实用新型马达减噪机构可缓冲马达转子中心轴的轴向串动,以减小马达的噪音。以减小马达的噪音。以减小马达的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刘竹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国亮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0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