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7-03  14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沾锡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


背景技术:

2.为提高导线的连接性能(压接、插接或锡焊接),并防止导线线芯发散短路,通常在导线切断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没有压接端子的一端线芯外露部分进行沾锡,在沾锡时通过传送装置将导线的线芯外露部分送入锡炉进行沾锡,但是传统的锡炉是由加热管直接进行加热,融化的锡液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会影响沾锡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底端面螺栓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柱,所述下壳体的底端面一体化连接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一导热壳体,所述电加热柱的伸入第一导热壳体的内部,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存锡炉体,所述存锡炉体的底端面一体化连接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二导热壳体,所述第二导热壳体套设在第一导热壳体的外周,所述存锡炉体的外表面中部一体化连接有框形板,所述上壳体的底端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框形凸起,所述下壳体的上端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二框形凸起,所述框形板抵接在第一框形凸起与第二框形凸起之间,且框形板、第一框形凸起以及第二框形凸起三者之间螺栓连接有若干锁紧螺栓,所述存锡炉体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上壳体与存锡炉体之间连接有排杂管,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料口,料口的内部铰接安装有盖板,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端面铰接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盖板的上端面铰接,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排杂管的左端贴合。
6.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与存锡炉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下壳体与存锡炉体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棉。
7.优选的,所述存锡炉体的左右端面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转动伸入存锡炉体的内部,且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若干转动叶片。
8.优选的,所述存锡炉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层。
9.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动推杆的信号输入端、第二电动推杆的信号输入端、第三电动推杆的信号输入端、电加
热柱的信号输入端以及电机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第一导热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硅胶层,所述第一导热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硅胶层。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装时,电加热柱插入第一导热壳体的内部,之后将底座与下壳体螺栓连接,然后将存锡炉体放入下壳体的内部,再将上壳体放在存锡炉体的上方,最后将第一框形凸起、框形板以及第二框形凸起螺栓连接,从而实现本装置进行安装,通过电加热柱对存锡炉体进行加热,使锡料融化,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可带动盖板上下转动,进而在不使用本装置时可将盖板合在上壳体的上端,避免锡液与外界空气接触,同时避免外界灰尘等落入到存锡炉体中,进而提高锡液质量,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可带动刮板向排杂管方向移动,进而可将氧化的锡液刮出,设置的第三电动推杆可带动密封板上下移动,进而可将排杂管密封,避免外界空气通过排杂管进入;设置的保温棉可对存锡炉体进行保温;在本装置使用时,可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杆与转动叶片转动,进而可使锡液均匀加热;通过第一导热硅胶层与第二导热硅胶层可弥补空隙,避免电加热柱的热量传递到存锡炉体内部。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的主体结构正视截面示意图;
13.图2为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的主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14.图中:1-底座,2-存锡炉体,3-下壳体,4-第二框形凸起,5-第一框形凸起,6-框形板,7-第一电动推杆,8-刮板,9-支撑板,10-第二电动推杆,11-上壳体,12-盖板,13-第三电动推杆,14-密封橡胶层,15-密封板,16-排杂管,17-电机,18-第二导热壳体,19-第一导热硅胶层,20-电加热柱,21-第二导热硅胶层,22-第一导热壳体,2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3,所述下壳体3的底端面螺栓连接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柱20,所述下壳体3的底端面一体化连接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一导热壳体22,所述电加热柱20的伸入第一导热壳体22的内部,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3之间设置有存锡炉体2,所述存锡炉体2的底端面一体化连接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二导热壳体18,所述第二导热壳体18套设在第一导热壳体22的外周,所述存锡炉体2的外表面中部一体化连接有框形板6,所述上壳体11的底端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框形凸起5,所述下壳体3的上端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二框形凸起4,所述框形板6抵接在第一框形凸起5与第二框形凸起4之间,且框形板6、第一框形凸起5以及第二框形凸起4三者之间螺栓连接有若干锁紧螺栓,所述存锡炉体2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7,所述第一电动推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刮板8,所述上壳体11与存锡炉体2之间连接有排杂管16,所述上壳体11的上端面开设有料口,料口的内部铰接安装有盖板12,所
述上壳体11的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右端面铰接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10,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0的输出端与盖板12的上端面铰接,所述上壳体11的上端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13,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5,所述密封板15与排杂管16的左端贴合。
17.在本存锡装置安装时,电加热柱20插入第一导热壳体22的内部,之后将底座1与下壳体3螺栓连接,然后将存锡炉体2放入下壳体3的内部,再将上壳体11放在存锡炉体2的上方,最后将第一框形凸起5、框形板6以及第二框形凸起4螺栓连接,从而实现本装置进行安装,通过电加热柱20对存锡炉体2进行加热,使锡料融化,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10可带动盖板12上下转动,进而在不使用本装置时可将盖板12合在上壳体11的上端,避免锡液与外界空气接触,同时避免外界灰尘等落入到存锡炉体2中,进而提高锡液质量,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7可带动刮板8向排杂管16方向移动,进而可将氧化的锡液刮出,设置的第三电动推杆13可带动密封板15上下移动,进而可将排杂管16密封,避免外界空气通过排杂管16进入。
18.所述上壳体11与存锡炉体2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下壳体3与存锡炉体2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棉。
19.设置的保温棉可对存锡炉体2进行保温,避免存锡炉体2内部热量过快消耗。
20.所述存锡炉体2的左右端面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远离电机17的一端转动伸入存锡炉体2的内部,且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若干转动叶片。
21.在本装置使用时,可启动电机17,电机17带动转杆与转动叶片转动,进而可使锡液均匀加热。
22.所述存锡炉体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层14,设置的密封橡胶层14可避免上壳体11与存锡炉体2间隙的空气进入到存锡炉体2中。。
23.所述上壳体11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3,所述控制器23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动推杆7的信号输入端、第二电动推杆10的信号输入端、第三电动推杆13的信号输入端、电加热柱20的信号输入端以及电机17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24.所述底座1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第一导热壳体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硅胶层19,所述第一导热壳体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硅胶层21。
25.通过第一导热硅胶层19与第二导热硅胶层21可弥补空隙,便于电加热柱20的热量传递到存锡炉体2内部。
26.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3)的底端面螺栓连接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柱(20),所述下壳体(3)的底端面一体化连接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一导热壳体(22),所述电加热柱(20)的伸入第一导热壳体(22)的内部,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3)之间设置有存锡炉体(2),所述存锡炉体(2)的底端面一体化连接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二导热壳体(18),所述第二导热壳体(18)套设在第一导热壳体(22)的外周,所述存锡炉体(2)的外表面中部一体化连接有框形板(6),所述上壳体(11)的底端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框形凸起(5),所述下壳体(3)的上端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二框形凸起(4),所述框形板(6)抵接在第一框形凸起(5)与第二框形凸起(4)之间,且框形板(6)、第一框形凸起(5)以及第二框形凸起(4)三者之间螺栓连接有若干锁紧螺栓,所述存锡炉体(2)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7),所述第一电动推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刮板(8),所述上壳体(11)与存锡炉体(2)之间连接有排杂管(16),所述上壳体(11)的上端面开设有料口,料口的内部铰接安装有盖板(12),所述上壳体(11)的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右端面铰接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10),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0)的输出端与盖板(12)的上端面铰接,所述上壳体(11)的上端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13),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5),所述密封板(15)与排杂管(16)的左端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与存锡炉体(2)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下壳体(3)与存锡炉体(2)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锡炉体(2)的左右端面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远离电机(17)的一端转动伸入存锡炉体(2)的内部,且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若干转动叶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锡炉体(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层(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3),所述控制器(23)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动推杆(7)的信号输入端、第二电动推杆(10)的信号输入端、第三电动推杆(13)的信号输入端、电加热柱(20)的信号输入端以及电机(17)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第一导热壳体(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硅胶层(19),所述第一导热壳体(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硅胶层(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沾锡机打端扭线用存锡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底端面螺栓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柱,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存锡炉体,安装时,首先将底座与下壳体螺栓连接,然后将存锡炉体放入下壳体的内部,再将上壳体放在存锡炉体的上方,最后将第一框形凸起、框形板以及第二框形凸起螺栓连接,从而实现本装置安装,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可带动盖板上下转动,进而在不使用本装置时可将盖板合在上壳体的上端,避免锡液与外界空气接触,同时避免外界灰尘等落入到存锡炉体中,进而提高锡液质量,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可将氧化的锡液刮出,设置的第三电动推杆可将排杂管密封。密封。密封。


技术研发人员:赵丕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宝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0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