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术后护肩

allin2024-07-06  92



1.本实用新型属于肩部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功能术后护肩。


背景技术:

2.现在的人们在生活的压力下忙于奔波,容易导致膝关节、踝关节、颈椎等关节容易出现损伤,尤其是肩部长期劳累后出现劳损,甚至发炎的症状导致患者抬不起手来,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而在现有的市场上有许多各式各样针对人体各个关节部位的保健护具,主要用来保护和稳定关节、关节消炎消肿等作用,但是大部分护具的功能太过于单一,实体舒适度有待改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术后护肩。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多功能术后护肩,包括用于肩部保护的护肩本体,还包括用于手臂支撑的肩托,所述护肩本体包括左护肩和右护肩,所述左护肩和右护肩上均设有固定连接且可充气膨胀用于颈部支撑的颈部气囊,所述肩托包括用于颈部气囊充气的手捏压力球,所述手捏压力球内设有多个固定连接且用于支撑弹性的弹簧,且手捏压力球出口处设有相连通且用于颈部气囊充气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出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充气管开合的控制阀,位于阀门外侧的所述充气管侧壁上设有单向进气阀,位于单向进气阀外侧的所述充气管内设有单向排气阀。
6.优选的,所述颈部气囊充气膨胀后的形状能够将头部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
7.优选的,所述左护肩和右护肩上均设有用于护肩上半部连接固定的连接卡扣,且左护肩和右护肩上还设有用于护肩与手臂连接固定的连接带。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带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魔术贴连接或纽扣连接中的一种。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卡扣之间可拆卸式的卡扣连接,所述连接卡扣上还设有用于单个护肩固定的固定带。
10.优选的,所述左护肩和右护肩上均设有用于手捏压力球悬挂卡合的卡杆,所述手捏压力球两端设有对称分布且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用于悬挂卡合在卡杆上的卡带。
11.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延伸端为可弯曲的软管,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用于充气管充气端卡合固定且呈u形的卡框。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内均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可转动的调节轴,所述卡带均匀缠绕在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上还设有用于卡带自动回收的尺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4.在原有的护肩上加装可充气膨胀的颈部气囊,利用膨胀的气囊,既能够有效的将
颈肩处,进行连接密封,防止冷气流进入,同时膨胀的颈部气囊,也能够实现对头部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效果,既能够方便对脖子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在用户在无法躺平睡觉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使用户在坐着睡觉时,进行良好的支撑,提高睡觉的舒适性;
15.同时将原有的肩托,采用手捏压力球进行代替,能够实现了颈部气囊充气装置的良好隐藏,更加便于携带,同时手捏压力球,也能够实现肩托支撑的效果。
16.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17.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18.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左右护肩同时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右护肩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手捏压力球与充气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说明:11、左护肩;12、右护肩;13、卡带;14、卡杆;15、连接带;16、连接卡扣;17、固定带;2、手捏压力球;21、固定板;22、弹簧;23、单向进气阀;24、充气管;25、单向排气阀;26、控制阀;27、卡框;28、调节轴;29、调节槽;3、颈部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术后护肩,该多功能术后护肩包括用于肩部保护的护肩本体,还包括用于手臂支撑的肩托,所述护肩本体包括左护肩11和右护肩12,所述左护肩11和右护肩12上均设有固定连接且可充气膨胀用于颈部支撑的颈部气囊3,所述肩托包括用于颈部气囊3充气的手捏压力球,所述手捏压力球内设有多个固定连接且用于支撑弹性的弹簧22,且手捏压力球出口处设有相连通且用于颈部气囊3充气的充气管24,所述充气管24出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充气管24开合的控制阀26,位于阀门外侧的所述充气管24侧壁上设有单向进气阀23,位于单向进气阀23外侧的所述充气管24内设有单向排气阀25。
28.单向进气阀23和单向排气阀25的设计,使手捏压力球2,能够实现充气的功能,而控制阀26的设计,使手捏压力球2在需要实现肩托这种支撑功能时,通过控制阀26关闭,手捏压力球2内部的气体和弹簧22的结合,能够更好的进行支撑,实现支撑的效果,而且可以通过控制手捏压力球2内部气体的多少,控制手捏压力球2支撑的力度,控制支撑的距离,整体的控制更加的方便快捷。
29.进一步,所述颈部气囊3充气膨胀后的形状能够将头部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这样的设计,使颈部气囊3在充气膨胀后,能够实现枕托的效果,使用户能够在坐车时,坐着睡觉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
30.进一步,所述左护肩11和右护肩12上均设有用于护肩上半部连接固定的连接卡扣16,且左护肩11和右护肩12上还设有用于护肩与手臂连接固定的连接带15。
31.连接卡扣16和连接带15的设计,使护肩能够稳定的固定在肩部,提高护肩使用的稳定性。
32.进一步,所述连接带15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魔术贴连接或纽扣连接中的一种。
33.进一步,所述连接卡扣16之间可拆卸式的卡扣连接,所述连接卡扣16上还设有用于单个护肩固定的固定带17。
34.连接卡扣16的可拆卸连接,使左护肩11和右护肩12在同时使用固定在肩部时,通过连接卡扣16之间的卡合连接,即可实现两个护肩的同步固定,固定更加的简单,当只使用一个护肩时,即可采用固定带17连接固定的方式,实现单个护肩的固定。
35.进一步,所述左护肩11和右护肩12上均设有用于手捏压力球悬挂卡合的卡杆14,所述手捏压力球两端设有对称分布且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上均设有用于悬挂卡合在卡杆14上的卡带13。
36.卡杆14和卡带13的设计,使原有的肩托(即手捏压力球)在进行支撑时,能够利用卡带13固定在卡杆14上的方式,实现使用的稳定性。
37.进一步,所述充气管24延伸端为可弯曲的软管,所述固定板21底部设有用于充气管24充气端卡合固定且呈u形的卡框27。
38.将充气管24延伸端设置可弯曲的软管,使充气管24在充气时,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卡框27的设计,使充气管24在不使用时,直接通过卡合固定在卡框27上的形式,实现充气管24的固定,有效的防止了充气管24过长,出现缠绕的现象,影响整体的使用。
39.进一步,所述固定板21内均设有调节槽29,所述调节槽29内设有可转动的调节轴28,所述卡带13均匀缠绕在调节轴28,所述调节轴28上还设有用于卡带13自动回收的尺簧。
40.调节轴28和尺簧的设计,实现了卡带13的隐藏,在卡带13不需要使用时,通过尺簧
的弹性回收卷绕在调节轴28上,在使用时,直接从调节槽29拉出,即可,方便快捷,不影响使用。
41.进一步,所述单向进气阀23位于单向排气阀25与控制阀26之间。
42.进一步,所述手捏压力球2为方形,且手捏压力球2内壁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板,所述弹簧22设置在支撑板之间。
43.支撑板的加入,使手捏压力球在对手臂进行支撑时,支撑板,能够提供很好的支撑点,使弹簧22的弹性分布更加的均匀,支撑更加的有效舒适。
44.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45.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46.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

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47.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48.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术后护肩,包括用于肩部保护的护肩本体,还包括用于手臂支撑的肩托;所述护肩本体包括左护肩和右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肩和右护肩上均设有固定连接且可充气膨胀用于颈部支撑的颈部气囊,所述肩托包括用于颈部气囊充气的手捏压力球,所述手捏压力球内设有多个固定连接且用于支撑弹性的弹簧,且手捏压力球出口处设有相连通且用于颈部气囊充气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出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充气管开合的控制阀,位于阀门外侧的所述充气管侧壁上设有单向进气阀,位于单向进气阀外侧的所述充气管内设有单向排气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术后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气囊充气膨胀后的形状能够将头部进行的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术后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肩和右护肩上均设有用于护肩上半部连接固定的连接卡扣,且左护肩和右护肩上还设有用于护肩与手臂连接固定的连接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术后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魔术贴连接或纽扣连接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术后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扣之间可拆卸式的卡扣连接,所述连接卡扣上还设有用于单个护肩固定的固定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术后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肩和右护肩上均设有用于手捏压力球悬挂卡合的卡杆,所述手捏压力球两端设有对称分布且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用于悬挂卡合在卡杆上的卡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术后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延伸端为可弯曲的软管,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用于充气管充气端卡合固定且呈u形的卡框。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术后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内均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可转动的调节轴,所述卡带均匀缠绕在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上还设有用于卡带自动回收的尺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术后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气阀位于单向排气阀与控制阀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术后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捏压力球为方形,且手捏压力球内壁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板,所述弹簧设置在支撑板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术后护肩,包括用于肩部保护的护肩本体,还包括用于手臂支撑的肩托,所述护肩本体包括左护肩和右护肩,所述左护肩和右护肩上均设有固定连接且可充气膨胀用于颈部支撑的颈部气囊,所述肩托包括用于颈部气囊充气的手捏压力球,所述手捏压力球内设有多个固定连接且用于支撑弹性的弹簧,且手捏压力球出口处设有相连通且用于颈部气囊充气的充气管,在原有的护肩上加装可充气膨胀的颈部气囊,利用膨胀的气囊,既能够有效的将颈肩处,进行连接密封,防止冷气流进入,既能够方便对脖子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在用户在无法躺平睡觉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使用户在坐着睡觉时,进行良好的支撑,提高睡觉的舒适性。提高睡觉的舒适性。提高睡觉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羽佳 彭琪 杨艳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0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1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