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灌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2.现有建筑模板的固定主要是通过人手工上紧,并且会在横穿过模具,建完的墙体也会留下孔洞,拆模时不方面,还要人工干预拧螺丝,并且对墙体上留下的孔洞自行二次填补,耗时耗力。
3.因此,针对以上需通过人手工上紧,并且会在横穿过模具,建完的墙体也会留下孔洞,拆模时不方面,还要人工干预拧螺丝,并且对墙体上留下的孔洞自行二次填补,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缺陷,有必要开发并提出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以上需通过人手工上紧,并且会在横穿过模具,建完的墙体也会留下孔洞,拆模时不方面,还要人工干预拧螺丝,并且对墙体上留下的孔洞自行二次填补,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也就是说: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装置包括模具机器人,所述模具机器人的灌浆口处设置有第一位置识别器;
7.所述装置还包括灌浆机器人,所述灌浆机器人的输浆口处设置有第二位置识别器;
8.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灌浆机器人往所述模具机器人实时灌浆作业。
9.进一步地,所述灌浆机器人与所述模具机器人之间设置有浇筑管;
10.所述灌浆机器人通过所述浇筑管往所述模具机器人实时灌浆作业。
11.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中还设置有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以及用于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作业的第二控制器。
12.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中还设置有第一距离阈值;
13.若所述灌浆机器人与所述模具机器人之间的位置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下旋转作业,并锁紧;
14.若所述灌浆机器人与所述模具机器人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上旋转作业,并解锁。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识别器具体为rfid识别模块或磁铁感应组件;
16.所述第二位置识别器具体为rfid识别模块或磁铁感应组件。
17.进一步地,所述磁铁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模具机器人的灌浆口处的第一感应
磁铁,以及设置于所述灌浆机器人的输浆口处的第二感应磁铁。
18.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中设置有第二距离阈值,以及用于实时控制所述灌浆机器人往所述模具机器人实时灌浆作业的控制电路。
19.进一步地,若所述灌浆机器人与所述模具机器人之间的位置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所述控制电路导通,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实时控制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下旋转作业,并锁紧;
20.若所述灌浆机器人与所述模具机器人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所述控制电路断路,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上旋转作业,并解锁。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通过所述装置包括模具机器人,所述模具机器人的灌浆口处设置有第一位置识别器;以及所述装置还包括灌浆机器人,所述灌浆机器人的输浆口处设置有第二位置识别器;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灌浆机器人往所述模具机器人实时灌浆作业;
23.可以实时控制对单边螺杆进行紧固和放松,实现固定装置的自动化拆装,并且通过设置模板上竖向的孔洞进行固定,固定时不会在横穿墙体,在墙体留下孔洞,不需要二次填补,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框架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一直建筑模板固定装置之实施例具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之螺杆及螺纹孔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机械臂底座;2-灌浆机器人;3-机械臂;4-浇筑管;5-模具机器人;6-浇筑口;7-固定装置;8-固定螺杆;9-固定环;10-模具;
31.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
33.本实用新型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34.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
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5.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其次,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37.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模具机器人5,所述模具机器人5的灌浆口处设置有第一位置识别器;
38.所述装置还包括灌浆机器人1,所述灌浆机器人1的输浆口处设置有第二位置识别器;
39.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灌浆机器人1往所述模具机器人5实时灌浆作业。
40.所述灌浆机器人1与所述模具机器人5之间设置有浇筑管2;
41.所述灌浆机器人1通过所述浇筑管2往所述模具机器人5实时灌浆作业。
42.所述装置中还设置有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以及用于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作业的第二控制器。
43.所述装置中还设置有第一距离阈值;
44.若所述灌浆机器人1与所述模具机器人5之间的位置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下旋转作业,并锁紧;
45.若所述灌浆机器人1与所述模具机器人5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上旋转作业,并解锁。
46.所述第一位置识别器具体为rfid识别模块或磁铁感应组件;所述第二位置识别器具体为rfid识别模块或磁铁感应组件。
47.所述磁铁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模具机器人5的灌浆口处的第一感应磁铁,以及设置于所述灌浆机器人1的输浆口处的第二感应磁铁。
48.所述装置中设置有第二距离阈值,以及用于实时控制所述灌浆机器人1往所述模具机器人5实时灌浆作业的控制电路。
49.若所述灌浆机器人1与所述模具机器人5之间的位置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所述控制电路导通,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实时控制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下旋转作业,并锁紧;
50.若所述灌浆机器人1与所述模具机器人5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所述控制电路断路,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上旋转作业,并解锁。
51.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方案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配套设
备:灌浆机器人1、模具机器人5、rfid感应、嵌入式模块、单边螺杆的传动装置。
52.实施例1:在模具机器人5灌浆口出安装rfid识别模块;
53.在灌浆机器人1输浆口出安装rfid模块;
54.实现步骤:
55.自动上锁:当灌浆口处rfid识别模块感应到灌浆机器人1的rfid模块时,输出指令传输至嵌入式模块,嵌入式模块发送指令至单边螺杆的传动装置,使单边螺杆向下旋转,从而达到锁紧的目的。
56.自动解锁:当灌浆口rfid识别模块识别不到灌浆机器人1的rfid模块时,输出指令传输至嵌入式模块,嵌入式模块发送指令至单边螺杆的传动装置,使单边螺杆向上旋转,从而达到解锁的目的。
57.实施例2:在模具机器人5灌浆口出安装磁铁开关;
58.在灌浆机器人1输浆口出安装磁铁;
59.实现步骤:
60.自动上锁:当灌浆口处磁铁开关被灌浆机器人1的磁铁吸附时,电路通路,因为单边螺杆与磁铁吸附开关所处同一电路,因此单边螺杆的电机开始转动,使单边螺杆向下旋转,从而达到锁紧的目的。
6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通过所述装置包括模具机器人5,所述模具机器人5的灌浆口处设置有第一位置识别器;以及所述装置还包括灌浆机器人1,所述灌浆机器人1的输浆口处设置有第二位置识别器;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灌浆机器人1往所述模具机器人5实时灌浆作业;
62.可以实时控制对单边螺杆进行紧固和放松,实现固定装置的自动化拆装,并且通过设置模板上竖向的孔洞进行固定,固定时不会在横穿墙体,在墙体留下孔洞,不需要二次填补,节省人力物力。
6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模具机器人,所述模具机器人的灌浆口处设置有第一位置识别器;所述装置还包括灌浆机器人,所述灌浆机器人的输浆口处设置有第二位置识别器;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灌浆机器人往所述模具机器人实时灌浆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机器人与所述模具机器人之间设置有浇筑管;所述灌浆机器人通过所述浇筑管往所述模具机器人实时灌浆作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还设置有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以及用于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作业的第二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还设置有第一距离阈值;若所述灌浆机器人与所述模具机器人之间的位置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下旋转作业,并锁紧;若所述灌浆机器人与所述模具机器人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上旋转作业,并解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识别器具体为rfid识别模块或磁铁感应组件;所述第二位置识别器具体为rfid识别模块或磁铁感应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模具机器人的灌浆口处的第一感应磁铁,以及设置于所述灌浆机器人的输浆口处的第二感应磁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设置有第二距离阈值,以及用于实时控制所述灌浆机器人往所述模具机器人实时灌浆作业的控制电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灌浆机器人与所述模具机器人之间的位置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所述控制电路导通,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实时控制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下旋转作业,并锁紧;若所述灌浆机器人与所述模具机器人之间的位置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所述控制电路断路,所述装置则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实时控制所述单边螺杆传动机构使单边螺杆向上旋转作业,并解锁。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灌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建筑模板固定装置,通过所述装置包括模具机器人,所述模具机器人的灌浆口处设置有第一位置识别器;以及所述装置还包括灌浆机器人,所述灌浆机器人的输浆口处设置有第二位置识别器;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灌浆机器人往所述模具机器人实时灌浆作业;可以实时控制对单边螺杆进行紧固和放松,实现固定装置的自动化拆装,并且通过设置模板上竖向的孔洞进行固定,固定时不会在横穿墙体,在墙体留下孔洞,不需要二次填补,节省人力物力。节省人力物力。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研发人员:于尧臣 邓家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天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