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码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7-09  1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码锁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码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密码锁广泛用于酒店、公寓、住宅等,随着密码锁功能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隐藏式密码锁,在按键之前需要触碰一下按键屏,按键数字才能显示再进行输入密码,实现了密码锁的隐藏性。而按键密码锁在完成制作之后,并在出厂之前需要进行可靠性测试以防止不良品流出市场,密码按键的耐用性,长时间使用的灵敏度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密码锁测试一般采用人工按键测试的方法,采用人工手动按压密码,而人工测试存在测试的效率低。
3.目前在触摸笔上添加驱动设备,以此来移动触摸笔,从而对密码锁进行按键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4.但此类测试设备测试的密码锁尺寸单一,无法对不同规格的密码锁进行夹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码测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进行密码锁性能测试的过程中,不便于对不同规格的密码锁进行夹持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密码测试装置,所述密码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测试模块、限位条、固定板、夹持组件、滑轨、移动块和抵持组件,所述测试模块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限位条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限位条分别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均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条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的数量为两组,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夹持组件对称设置,所述滑轨与所述限位条固定连接;
7.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条、调节弹簧和导向板,所述夹持条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所述调节弹簧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条固定连接,每根所述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夹持条固定连接,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内,所述夹持条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所述抵持组件。
8.其中,所述抵持组件包括抵持块和调节弹簧,所述限位条上具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抵持块与所述调节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抵持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
9.其中,所述密码测试装置还包括按压柱和延伸弹簧,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分别设置有所述按压柱,所述延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条固定连接,所述延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按压柱固定连接。
10.其中,所述密码测试装置还包括放置板、减震弹簧、贴合板和半圆柱,所述放置板
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贴合板固定连接,所述半圆柱与所述贴合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贴合板的上方。
11.其中,所述测试模块包括支撑架、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连接块、第二电动推杆、第二连接块和触摸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触摸笔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码测试装置,通过测试人员对密码锁进行测试时,先将所述固定板在所述限位条上滑动,直至所述夹持条的一端从所述限位条露出,在所述抵持组件的作用下,将所述夹持条的位置进行固定,测试人员将密码锁对准所述导向板的弧面,并施加按压力,密码锁接触所述导向板的弧面,并对所述导向板进行挤压,多根所述调节弹簧随密码锁的宽度进行压缩,并具有回弹力,在所述调节弹簧的回弹力下,所述导向板将密码锁进行夹持,夹持完毕后,测试人员滑动所述固定板,将密码锁移动至所述测试模块处,使用所述测试模块对密码锁进行测试,在所述固定板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夹持条上的所述移动块在所述滑轨内滑动,所述移动块和所述滑轨相配合,限制所述夹持条移动轨迹,从而提高所述固定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实现了便于对不同规格的密码锁进行夹持。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密码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密码测试装置的俯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码测试装置的结正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a线结构剖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19.1-工作台、2-测试模块、3-限位条、4-固定板、5-夹持组件、6-滑轨、7-移动块、8-抵持组件、9-放置板、10-减震弹簧、11-贴合板、12-半圆柱、13-支撑架、14-第一电动推杆、15-第一连接块、16-第二电动推杆、17-第二连接块、18-触摸笔、19-第一卡槽、20-第二卡槽、21-夹持条、22-调节弹簧、23-导向板、24-抵持块、25-复位弹簧、26-安装腔、27-按压柱、28-延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2.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码测试装置,所述密码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1、测试模块2、限位条3、固定板4、夹持组件5、滑轨6、移动块7和抵持组件8,所述测试模块2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限位条3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限位条3分别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并均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固定板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条3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5的数量为两组,每个所述夹持组件5分别与所述固定板4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夹持组件5对称设置,所述滑轨6与所述限位条3固定连接;
23.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夹持条21、调节弹簧22和导向板23,所述夹持条21与所述固定板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4的外侧壁,所述调节弹簧22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调节弹簧22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条21固定连接,每根所述调节弹簧22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2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7与所述夹持条21固定连接,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6内,所述夹持条21具有安装腔26,所述安装腔26内设置有所述抵持组件8。
24.在本实施方式中,测试人员对密码锁进行测试时,先将所述固定板4在所述限位条3上滑动,直至所述夹持条21的一端从所述限位条3露出,在所述抵持组件8的作用下,将所述夹持条21的位置进行固定,测试人员将密码锁对准所述导向板23的弧面,并施加按压力,密码锁接触所述导向板23的弧面,并对所述导向板23进行挤压,多根所述调节弹簧22随密码锁的宽度进行压缩,并具有回弹力,在所述调节弹簧22的回弹力下,所述导向板23将密码锁进行夹持,夹持完毕后,测试人员滑动所述固定板4,将密码锁移动至所述测试模块2处,使用所述测试模块2对密码锁进行测试,在所述固定板4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夹持条21上的所述移动块7在所述滑轨6内滑动,所述移动块7和所述滑轨6相配合,限制所述夹持条21移动轨迹,从而提高所述固定板4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实现了便于对不同规格的密码锁进行夹持。
25.进一步地,所述抵持组件8包括抵持块24和复位弹簧25,所述限位条3上具有第一卡槽19和第二卡槽20,所述复位弹簧25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条2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腔26内,所述抵持块24与所述复位弹簧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抵持块24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19和所述第二卡槽20相适配。
2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块24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19和所述第二卡槽20相适配,当所述夹持条21移动至所述抵持块24与所述第一卡槽19或所述第二卡槽20相连通时,在所述复位弹簧25的回弹力下,所述抵持块24弹入至所述第一卡槽19或所述第二卡槽20内,使得所述固定板4与所述限位条3相对固定,从而对密码锁进行测试。
27.进一步地,所述密码测试装置还包括按压柱27和延伸弹簧28,所述第一卡槽19和所述第二卡槽20内分别设置有所述按压柱27,所述延伸弹簧28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条3固定连接,所述延伸弹簧28的另一端与所述按压柱27固定连接。
28.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抵持块24弹入至所述第一卡槽19或所述第二卡槽20内后,测试人员对应的所述按压柱27,使得所述按压柱27推动所述抵持块24,使得所述抵持块24从所述第一卡槽19或第二卡槽20移动至所述安装腔26内,此时测试人员可移动所述固定板4,在所述延伸弹簧28的作用下,所述按压柱27回到原位,以便下一次按压所述按压柱27。
29.进一步地,所述密码测试装置还包括放置板9、减震弹簧10、贴合板11和半圆柱12,所述放置板9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减震弹簧10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减震弹簧10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板9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减震弹簧10的另一端与所述贴合板11固定连接,所述半圆柱12与所述贴合板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贴合板11的上方。
3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块24弹入至所述第一卡槽19时,密码锁与所述贴合板11相贴合,在测试人员对密码锁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所述减震弹簧10吸收所述导向板23受到的震动,从而减少所述导向板23晃动程度,以便达到减震效果,提高测试人员在对密码锁进行测试的过程中的使用感。
31.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模块2包括支撑架13、第一电动推杆14、第一连接块15、第二电动推杆16、第二连接块17和触摸笔18,所述支撑架13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4与所述支撑架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5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6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17与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触摸笔18与所述第二连接块17固定连接。
3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摸笔18上设置有驱动气缸,从而驱动所述触摸笔18来回移动,以便对密码锁进行点触,使用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4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6,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所述支撑架13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4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6体调节所述触摸笔18的位置,从而对密码锁进行测试。
3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密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测试模块、限位条、固定板、夹持组件、滑轨、移动块和抵持组件,所述测试模块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限位条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限位条分别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均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条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的数量为两组,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夹持组件对称设置,所述滑轨与所述限位条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条、调节弹簧和导向板,所述夹持条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所述调节弹簧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条固定连接,每根所述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夹持条固定连接,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内,所述夹持条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所述抵持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组件包括抵持块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条上具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抵持块与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抵持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测试装置还包括按压柱和延伸弹簧,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分别设置有所述按压柱,所述延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条固定连接,所述延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按压柱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测试装置还包括放置板、减震弹簧、贴合板和半圆柱,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贴合板固定连接,所述半圆柱与所述贴合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贴合板的上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模块包括支撑架、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连接块、第二电动推杆、第二连接块和触摸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触摸笔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码锁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码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测试模块、限位条、固定板、夹持组件、滑轨、移动块和抵持组件,测试模块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每个限位条分别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限位条滑动连接,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条、调节弹簧和导向板,夹持条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固定板的外侧壁,每根调节弹簧的一端与夹持条固定连接,每根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导向板固定连接,移动块与夹持条固定连接,并滑动设置于滑轨内,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便于对不同规格的密码锁进行夹持。不同规格的密码锁进行夹持。不同规格的密码锁进行夹持。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燕 王海 罗万民 周存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融恒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2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