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拉马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07-13  27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马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轴承拉马。


背景技术:

2.轴承是机械行业中常用的配件,根据需要分别由内缘或外缘配合安装在轮轴或轴套上,由于轴承的安装间隙为紧配合安装,又受到壳体或各种连体部件的遮挡,拆卸时异常困难。因此在拆卸时经常需要用到拉马进行辅助拆卸,拉马也称为顶拔器。用于拆卸轴承外圈的拉马通常由拉马座、设于拉马座上的螺杆和至少2个拉爪组成,拉杆用于向上提起轴承外圈。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轴承的尺寸各有不同,因此经常需要调节拉爪之间的距离以配合不同规格的轴承。但是,现有的拉马在调节拉爪之间的间距时,需要一个拉爪一个拉爪地进行调节,调节起来比较麻烦、浪费时间,而且在对拉爪进行分别调节时,由于操作人员对距离的把握不准,甚至还会产生两侧拉爪距螺杆的距离不均的现象产生,需要反复多次进行调整,调节起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同步对拉爪进行调节的轴承拉马。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拉马,包括拉马座,所述拉马座上螺纹连接有拉马螺杆,所述拉马螺杆垂直贯穿拉马座设置;所述拉马座的两侧还分别对称设有拉爪,两个所述拉爪通过调节件与拉马座连接;所述调节件能够带动两个拉爪同步运动,使得两个拉爪相靠近或远离。
5.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移动座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水平贯穿过拉马座的左右两侧,且调节螺杆的中部与拉马座呈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位于拉马座的左右两侧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移动座为两个并分别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杆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拉爪分别对应设于两个移动座的底部。
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与调节螺杆平行设置,且所述调节滑杆的中部与移动座呈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调节滑杆的滑动腔,所述移动座通过滑动腔与调节滑杆滑动连接。
7.作为优化,所述滑动腔的尺寸大于调节滑杆的尺寸,且所述滑动腔内转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调节滑杆上设有与移动轮相配合的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沿调节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移动轮能够于移动轨道上往复移动。
8.作为优化,所述调节滑杆为矩形结构。
9.作为优化,所述调节螺杆和调节滑杆的两端侧还分别设有用于防止移动台脱离的限位台。
10.作为优化,所述调节螺杆的任意一端侧设有转柄。
11.作为优化,所述拉爪的底部设有拉板,所述拉板的顶面上设有橡胶垫。
12.作为优化,每个滑动腔内的移动轮均为两个,并分别分布于滑动腔的上下两侧。
13.作为优化,所述拉马螺杆的顶部设有转柄;所述拉马螺杆的底部设有顶头,所述顶头的底部渐缩形成锥形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承拉马,通过设置调节件能够带动两个拉爪同步移动,仅通过转动调节螺杆就可以带动两侧的拉爪相互靠近或远离。结构简单,调节起来十分方便,不需对拉爪进行一个一个地调节;且由于两个拉爪同步移动,避免了两个拉爪与螺杆之间的距离不均的现象产生,无需反复进行调节,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说明
15.图1为第一实施例整体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第二实施例整体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第二实施例整体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拉马座,2、拉马螺杆,3、拉爪,4、转柄,5、顶头,6、拉板,7、调节件,8、橡胶垫,701、移动座,702、调节螺杆,703、调节滑杆,704、调节手柄,705、限位台,7011、螺纹腔,7012、滑动腔,7013、移动轮,7014、移动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第一实施例: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轴承拉马,包括拉马座1以及设于拉马座1上的拉马螺杆2和拉爪3。拉马螺杆2竖直贯穿设于拉马座1上并与拉马座1呈螺纹连接,拉马螺杆2的顶端固定有转柄4,通过转动能够使得拉马螺杆2相对于拉马座1上下移动。在拉马螺杆2的底部设有顶头5,顶头5的底部渐缩形成锥形结构,用于抵紧转轴(图中未示出)的顶面。拉爪3为两个并对称分布于拉马座1的左右两侧,在每个拉爪3的底部设有垂直设有拉板6,拉板6用于抵靠轴承(图中未示出)的下侧。
23.在本实用新型中,拉爪3通过调节件7与拉马座1连接,以便能够调节两个拉爪3之间的间距,便于适应不同直径的轴承(图中未示出)。
24.调节件7包括两个移动座701,以及两个平行且呈水平设置的调节螺杆702和调节滑杆703,调节螺杆702和调节滑杆703均垂直贯穿过拉马座1的左右两侧,使得两者的轴线方向均与拉马螺杆2的轴线方向相垂直。其中,调节滑杆703的中部与拉马座1呈固定连接,而调节螺杆702的中部与拉马座1呈转动连接,使得调节螺杆702可相对于拉马座1转动。调节螺杆702位于拉马座1的两侧均设有螺纹,且两侧的螺纹呈反向设置。
25.两个移动座701分别设于拉马座1的左右两侧,且每侧的移动座701上分别设有贯穿移动座701左右两侧的螺纹腔7011和滑动腔7012,使得移动座701通过螺纹腔7011与调节螺杆702螺纹连接,并通过滑动腔7012与调节滑杆703滑动连接。两个拉爪3分别对应设于每个移动座701的底部,由此,当需要根据轴承(图中未示出)的直径调节两个拉爪3之间的距
离时,转动调节螺杆702,即可通过移动座701带动两个拉爪3相互靠近或远离,由于调节滑杆703的存在,可避免拉爪3随调节螺杆702打转。
26.在调节螺杆702的任意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调节手柄704,以便通过调节手柄704可以很顺利地转动调节螺杆702。
27.本实施例对调节滑杆703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可为柱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但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滑杆703为柱形结构。
28.为了防止移动座701脱离调节螺杆702和调节滑杆703,在调节螺杆702和调节滑杆703的两端侧均设有限位台705,位于调节螺杆702上的限位台705的直径大于调节螺杆702的直径,位于调节滑杆703上的限位台705的直径大于限位滑杆703的直径。
29.在拉板6的顶面上还设有橡胶垫8,以便在利用拉板6拉动轴承(图中未示出)时,减少拉板6对轴承(图中未示出)所产生损伤。
30.在调节螺杆702上位于拉马座1的两端侧的部分还分别设有限位片,限位片706用于防止调节螺杆702相对于拉马座1产生轴向位移。
31.第二实施例:
32.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滑动腔7012的尺寸大于调节滑杆703的尺寸,并在滑动腔7012内转动连接有一个小的移动轮7013,移动轮7013的轴线垂直于调节滑杆703的长度方向,在调节滑杆703上与此移动轮7013相对应的位置上内凹形成有移动轨道7014,移动轨道7014沿调节滑杆703的长度方向设置,移动轮7013能够于移动轨道7014内往复移动,以便使得移动座701能够相对于调节滑杆703更顺畅地进行移动,减小移动阻力。
33.移动轮7013的数量可为1个也可为若干个,移动轮7013可以设于滑动腔7012内任何一处。
34.但在本实用新型中,移动轮7013的数量为2个,并分别分布于滑动腔7012的上下两侧。
35.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滑杆703优选为矩形结构,且位于调节滑杆703上的限位台705也为矩形结构,相比于柱形结构的调节滑杆703,矩形结构的调节滑杆703能够更便于移动轮7013的安装和移动。
36.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