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
背景技术:2.夜间的安防日渐重要,这一现象使得安防行业对监控镜头的夜间成像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使用时表面容易形成薄雾,且会堆积灰尘,若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清晰度,在夜间不法分子进行违法活动时经常会将镜头进行遮挡,因此我们技术人员提出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用以解决该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包括承载座与镜头本体,所述镜头本体安装在承载座的底部,所述承载座的内部设置有给风机构,所述承载座的内部集成有单片机,所述承载座的内部设置有警示机构,所述给风机构与警示机构均与单片机信号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给风机构包含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承载座的内部,所述安装槽的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承载座的顶部,所述安装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两个出风口,两个所述出风口的底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承载座的底部,所述承载座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引风机,两个所述引风机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并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承载座的内部集成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引风机与温度传感器均与单片机信号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槽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均位于两个出风口相对的一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承载座的正面与背面均可拆卸式连接有滤板,两个所述滤板分别位于两个引风机相背的一侧。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警示机构包含有圆槽,所述圆槽开设在承载座的底部,所述圆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承载座的底部,所述圆环的外圈上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圆槽的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所述圆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齿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环相啮合,所述承载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报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警报器均与单片机信号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圆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环,所述导环的内壁固定连接在圆环上。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本实用新型通过给风机构的设置可以实时对温度进行监测,当镜头本体所处区域温度影响镜头本体作业时,给风机构便会自动运作,且给风机构可以将镜头本体表面的灰
尘吹掉,从而提高镜头本体的清晰度,警示机构的设置可以对镜头本体一周进行监测,避免镜头本体被遮挡后未能及时发现,当镜头本体被遮挡后警示机构会发出警报声,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此装置的安全性能,解决了以往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实用性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17.图中标号说明:
18.1、承载座;2、镜头本体;3、给风机构;301、安装槽;302、半导体制冷片;303、出风口;304、引风机;305、温度传感器;4、单片机;5、警示机构;501、圆槽;502、圆环;503、距离传感器;504、驱动电机;505、齿环;506、警报器;6、弧形板;7、滤板;8、导槽;9、导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包括承载座1与镜头本体2,镜头本体2安装在承载座1的底部,承载座1的内部设置有给风机构3,承载座1的内部集成有单片机4,承载座1的内部设置有警示机构5,给风机构3与警示机构5均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
21.本实用新型中,在镜头本体2正常运作时,给风机构3会实时对镜头本体2所处区域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4,单片机4对数值进行比较,当给风机构3监测到温度过低时,单片机4则会控制给风机构3通电工作,给风机构3通电后产生吸力将外部空气内部,外部空气温度开始上升,随后喷向镜头本体2表面,从而使得镜头本体2表面温度上升,去除镜头本体2表面的雾气,同时还可以将镜头本体2表面的灰尘去除,提高镜头本体2的清晰度,给风机构3的设置可以实时对温度进行监测,当镜头本体2所处区域温度影响镜头本体2作业时,给风机构3便会自动运作,且给风机构3可以将镜头本体2表面的灰尘吹掉,从而提高镜头本体2的清晰度,在镜头本体2正常运作时,警示机构5围绕镜头本体2进行圆周运动,当有人距离镜头本体2过近或将镜头本体2遮挡起来时,警示机构5会监测到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4,单片机4接收信号后控制警示机构5通电,警示机构5通电后产生警报声,对附近人员起到警示与提醒的作用,警示机构5的设置可以对镜头本体2一周进行监测,避免镜头本体2被遮挡后未能及时发现,当镜头本体2被遮挡后警示机构5会发出警报声,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此装置的安全性能,解决了以往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实用性不佳的问题。
22.请参阅图1~4,其中:给风机构3包含有安装槽301,安装槽301开设在承载座1的内部,安装槽301的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302,半导体制冷片302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承载座1的顶部,安装槽301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两个出风口303,两个出风口303的底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承载座1的底部,承载座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引风机304,两个引风机304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并延伸至安装槽301的内部,承载座1的内部集成有温度传感器
305,半导体制冷片302、引风机304与温度传感器305均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
23.本实用新型中,在镜头本体2正常运作时,温度传感器305会实时对镜头本体2所处区域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4,单片机4对数值进行比较,当温度传感器305监测到温度过低时,单片机4则会控制引风机304与半导体制冷片302通电工作,半导体制冷片302通电后其位于安装槽301内部的制热面开始升温,从而使其附近空气温度上升,引风机304通电后产生吸力将外部空气抽入安装槽301内部,外部空气接触到半导体制冷片302后温度开始上升,随着引风机304的持续工作热空气开始通过出风口303喷向镜头本体2表面,从而使得镜头本体2表面温度上升,去除镜头本体2表面的雾气,同时还可以将镜头本体2表面的灰尘去除,提高镜头本体2的清晰度,给风机构3的设置可以实时对温度进行监测,当镜头本体2所处区域温度影响镜头本体2作业时,给风机构3便会自动运作,且给风机构3可以将镜头本体2表面的灰尘吹掉,从而提高镜头本体2的清晰度。
24.请参阅图2与3,其中:安装槽301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弧形板6,两个弧形板6均位于两个出风口303相对的一侧。
25.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板6的设置可以对进入安装槽301内部的气体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避免空气进入安装槽301内部直接就涌入出风口303内部排出。
26.请参阅图1,其中:承载座1的正面与背面均可拆卸式连接有滤板7,两个滤板7分别位于两个引风机304相背的一侧。
27.本实用新型中,滤板7的设置可以对进入安装槽301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使得气体中的灰尘吸附在滤板7上,防止灰尘进入安装槽301内部堆积。
28.请参阅图1~4,其中:警示机构5包含有圆槽501,圆槽501开设在承载座1的底部,圆槽50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圆环502,圆环502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承载座1的底部,圆环502的外圈上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503,圆槽501的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504,圆环5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齿环505,驱动电机504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环505相啮合,承载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报器506,距离传感器503与警报器506均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
29.本实用新型中,在镜头本体2正常运作时,驱动电机504通电带动齿轮转动,与齿轮相啮合的齿环505开始转动,从而使得圆槽501内部的圆环502同步转动,圆环502外部的距离传感器503随之转动,距离传感器503围绕镜头本体2进行圆周运动,当有人距离镜头本体2过近或将镜头本体2遮挡起来时,距离传感器503会监测到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4,单片机4接收信号后控制警报器506通电,警报器506通电后产生警报声,对附近人员起到警示与提醒的作用,警示机构5的设置可以对镜头本体2一周进行监测,避免镜头本体2被遮挡后未能及时发现,当镜头本体2被遮挡后警示机构5会发出警报声,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此装置的安全性能。
30.请参阅图2与3,其中:圆槽501的内壁上开设有导槽8,导槽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环9,导环9的内壁固定连接在圆环502上。
31.本实用新型中,当圆环502转动时导环9也会在导槽8内部转动,导槽8与导环9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圆环502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使得圆环502始终位于圆槽501的内部保持转动,且可以减小圆环502与圆槽501内壁之间的摩擦。
32.工作原理:在镜头本体2正常运作时,温度传感器305会实时对镜头本体2所处区域
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4,单片机4对数值进行比较,当温度传感器305监测到温度过低时,单片机4则会控制引风机304与半导体制冷片302通电工作,半导体制冷片302通电后其位于安装槽301内部的制热面开始升温,从而使其附近空气温度上升,引风机304通电后产生吸力将外部空气抽入安装槽301内部,外部空气接触到半导体制冷片302后温度开始上升,随着引风机304的持续工作热空气开始通过出风口303喷向镜头本体2表面,从而使得镜头本体2表面温度上升,去除镜头本体2表面的雾气,同时还可以将镜头本体2表面的灰尘去除,提高镜头本体2的清晰度,给风机构3的设置可以实时对温度进行监测,当镜头本体2所处区域温度影响镜头本体2作业时,给风机构3便会自动运作,且给风机构3可以将镜头本体2表面的灰尘吹掉,从而提高镜头本体2的清晰度,在镜头本体2正常运作时,驱动电机504通电带动齿轮转动,与齿轮相啮合的齿环505开始转动,从而使得圆槽501内部的圆环502同步转动,圆环502外部的距离传感器503随之转动,距离传感器503围绕镜头本体2进行圆周运动,当有人距离镜头本体2过近或将镜头本体2遮挡起来时,距离传感器503会监测到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4,单片机4接收信号后控制警报器506通电,警报器506通电后产生警报声,对附近人员起到警示与提醒的作用,警示机构5的设置可以对镜头本体2一周进行监测,避免镜头本体2被遮挡后未能及时发现,当镜头本体2被遮挡后警示机构5会发出警报声,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此装置的安全性能,解决了以往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实用性不佳的问题。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包括承载座(1)与镜头本体(2),所述镜头本体(2)安装在承载座(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的内部设置有给风机构(3),所述承载座(1)的内部集成有单片机(4),所述承载座(1)的内部设置有警示机构(5),所述给风机构(3)与警示机构(5)均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给风机构(3)包含有安装槽(301),所述安装槽(301)开设在承载座(1)的内部,所述安装槽(301)的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30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02)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承载座(1)的顶部,所述安装槽(301)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两个出风口(303),两个所述出风口(303)的底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承载座(1)的底部,所述承载座(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引风机(304),两个所述引风机(304)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并延伸至安装槽(301)的内部,所述承载座(1)的内部集成有温度传感器(305),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02)、引风机(304)与温度传感器(305)均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01)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弧形板(6),两个所述弧形板(6)均位于两个出风口(303)相对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的正面与背面均可拆卸式连接有滤板(7),两个所述滤板(7)分别位于两个引风机(304)相背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机构(5)包含有圆槽(501),所述圆槽(501)开设在承载座(1)的底部,所述圆槽(50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圆环(502),所述圆环(502)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承载座(1)的底部,所述圆环(502)的外圈上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503),所述圆槽(501)的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504),所述圆环(5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齿环(505),所述驱动电机(504)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环(505)相啮合,所述承载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报器(506),所述距离传感器(503)与警报器(506)均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501)的内壁上开设有导槽(8),所述导槽(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环(9),所述导环(9)的内壁固定连接在圆环(502)上。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彩夜视内聚焦镜头,属于镜头技术领域,包括承载座与镜头本体,所述镜头本体安装在承载座的底部,所述承载座的内部设置有给风机构,所述承载座的内部集成有单片机,所述承载座的内部设置有警示机构,所述给风机构与警示机构均与单片机信号连接。该实用新型,当镜头本体所处区域温度影响镜头本体作业时,给风机构便会自动运作,且给风机构可以将镜头本体表面的灰尘吹掉,从而提高镜头本体的清晰度,警示机构的设置可以对镜头本体一周进行监测,避免镜头本体被遮挡后未能及时发现,当镜头本体被遮挡后警示机构会发出警报声,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此装置的安全性能。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此装置的安全性能。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此装置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阳承宇 阳群斌 阳世杰 文玉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成宇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3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