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2.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水分、空气和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当土壤遭受土传病害时,会对土壤内部的微生物造成巨大的损害,进而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因此在治理土传病害的同时对土壤的修复也至关重要。
3.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应用十分广泛,具有使用简单,方便携带的优点,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修复装置通常是将药物喷洒在土壤表面,经土壤自身吸收,到达土壤内部达到对土壤修复的效果,但现有的修复方式,普遍存在土壤自行吸收不仅效率低,且土壤与药物无法充分融合,治理效果不佳且造成大量药物浪费的问题,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具有通过液压杆调节破土钉耙的高度,到达对土壤深层粉碎目的,通过搅拌轴使药物与土壤充分融合,进而达到治理速度快,避免药物浪费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容纳箱,所述容纳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修复机构;
7.所述修复机构包括气缸、液压杆、破土钉耙、药箱、电磁阀、喷头和搅拌轴,所述容纳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部固定安装有破土钉耙,所述容纳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药箱,所述药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容纳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搅拌轴。
8.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活动安装有万向轮,两个所述万向轮均位于底座的底部,所述防护板呈矩形,所述防护板的数量为两个,后侧所述防护板位于容纳箱的后侧。
9.优选地,所述容纳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容纳箱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药箱的左右两侧,所述气缸位于左侧挡板的左侧。
10.优选地,所述液压杆的外部套接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的底部延伸至容纳箱的外部且位于底座的前侧,所述液压杆位于底座的前侧且延伸至防护筒的外部,所述液压杆位于左侧挡板的左侧。
11.优选地,所述破土钉耙位于底座的底部,所述破土钉耙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粉碎刀片,所述药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药箱的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底部与电磁阀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水管。
12.优选地,所述输水管位于药箱的内部且输水管的底部延伸至药箱且延伸至容纳箱的外部,所述喷头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喷头的顶部均与输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搅拌轴位于右侧挡板的右侧且位于药箱的右侧,所述搅拌轴的底部延伸至容纳箱的外部,所述搅拌轴位于底座的前侧,所述药箱位于液压杆和搅拌轴之间,所述喷头位于破土钉耙和搅拌轴之间。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5.1.通过在底座的顶部设置防护板,防护板的作用是对容纳箱进行防护,避免在地质较差的路段由于行走导致容纳箱倾倒,进而损坏内部的修复机构及各零件,容纳箱的作用是方便稳定修复机构,底座的作用是通过底部的万向轮带动修复机构行走,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气缸的作用是通过液压杆调节破土钉耙的高度,进而达到使土壤深层次粉碎,方便药物的渗入,液压杆的作用的增加破土钉耙下行的深度,方便对土壤深度粉碎,破土钉耙的作用是方便粉碎土壤,并通过后侧的粉碎刀片增加碎土面积,加速土壤的粉碎,药箱的作用是方便储存药物,并通过喷头喷出,达到土壤治理修复的目的。
16.2.电磁阀的作用是方便调节药物的流速,更加精确的掌握药物的需求量,减少药物的浪费,容纳箱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输水管的作用是支撑喷头,并且为喷头输送药物,喷头的作用是通过多个喷头加速药物的喷洒,使药物快速进入粉碎后的土壤内部,搅拌轴的作用的通过搅拌轴的叶片搅拌,加速药物与土壤的融合,加快了微生物修复的速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三维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修复机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底座、2防护板、3容纳箱、4修复机构、401气缸、402液压杆、403破土钉耙、404药箱、405电磁阀、406喷头、407搅拌轴、5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容纳箱3,容纳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修复机构4;
24.修复机构4包括气缸401、液压杆402、破土钉耙403、药箱404、电磁阀405、喷头406和搅拌轴407,容纳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401,气缸4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402,液压杆402底部固定安装有破土钉耙403,容纳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药箱404,药箱4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405,电磁阀40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喷头406,容纳箱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搅拌轴407。
25.在图1和图2中,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底部均活动安装有万向轮,两个万向轮均位于底座1的底部,防护板2呈矩形,防护板2的数量为两个,后侧防护板2位于容纳箱3的后侧,防护板2的作用是对容纳箱3进行防护,避免在地质较差的路段由于行走导致容纳箱3倾倒,进而损坏内部的修复机构4及各零件,容纳箱3的作用是方便稳定修复机构4。
26.在图2和图3中,容纳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挡板,两个挡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容纳箱3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两个挡板分别位于药箱404的左右两侧,气缸401位于左侧挡板的左侧,底座1的作用是通过底部的万向轮带动修复机构4行走,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气缸401 的作用是通过液压杆402调节破土钉耙403的高度,进而达到使土壤深层次粉碎,方便药物的渗入。
27.在图2和图3中,液压杆402的外部套接有防护筒,防护筒的底部延伸至容纳箱3的外部且位于底座1的前侧,液压杆402位于底座1的前侧且延伸至防护筒的外部,液压杆402位于左侧挡板的左侧,液压杆402的作用的增加破土钉耙403下行的深度,方便对土壤深度粉碎。
28.在图3和图4中,破土钉耙403位于底座1的底部,破土钉耙403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粉碎刀片,药箱4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药箱404的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隔板的底部与电磁阀405的顶部固定连接,电磁阀40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水管5,破土钉耙403的作用是方便粉碎土壤,并通过后侧的粉碎刀片增加碎土面积,加速土壤的粉碎,药箱 404的作用是方便储存药物,并通过喷头406喷出,达到土壤治理修复的目的。
29.在图3和图4中,输水管5位于药箱404的内部且输水管5的底部延伸至药箱404且延伸至容纳箱3的外部,喷头40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喷头406 的顶部均与输水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电磁阀405的作用是方便调节药物的流速,更加精确的掌握药物的需求量,减少药物的浪费,容纳箱3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5,输水管5的作用是支撑喷头406,并且为喷头406输送药物。
30.在图3和图4中,搅拌轴407位于右侧挡板的右侧且位于药箱404的右侧,搅拌轴407的底部延伸至容纳箱3的外部,搅拌轴407位于底座1的前侧,药箱 404位于液压杆402和搅拌轴407之间,喷头406位于破土钉耙403和搅拌轴407 之间,喷头406的作用是通过多个喷头406加速药物的喷洒,使药物快速进入粉碎后的土壤内部,搅拌轴407的作用的通过搅拌轴407的叶片搅拌,加速药物与土壤的融合,加快了微生物修复的速度。
31.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万向轮带动底座1行走,方便寻找病灶,当到达指定地点时,气缸401启动,通过与液压杆402配合调节破土钉耙403的高度,从而达到对土壤深度粉碎的目的,方便药物进入土壤,粉碎完成后,药物经药箱404进入输水管5中为喷头406提供药物,同时电磁阀405会调节药物在输水管5中的流速,达到减少药物浪费的目的,最后喷药完成,搅拌轴407 启动,对土壤进行搅拌使药物与土壤融合更充分,即可达到快速治理土传病害土壤,修复微生物的效果。
3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容纳箱(3),所述容纳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修复机构(4);所述修复机构(4)包括气缸(401)、液压杆(402)、破土钉耙(403)、药箱(404)、电磁阀(405)、喷头(406)和搅拌轴(407),所述容纳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401),所述气缸(4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402),所述液压杆(402)底部固定安装有破土钉耙(403),所述容纳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药箱(404),所述药箱(4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405),所述电磁阀(40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喷头(406),所述容纳箱(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搅拌轴(4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活动安装有万向轮,两个所述万向轮均位于底座(1)的底部,所述防护板(2)呈矩形,所述防护板(2)的数量为两个,后侧所述防护板(2)位于容纳箱(3)的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容纳箱(3)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药箱(404)的左右两侧,所述气缸(401)位于左侧挡板的左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402)的外部套接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的底部延伸至容纳箱(3)的外部且位于底座(1)的前侧,所述液压杆(402)位于底座(1)的前侧且延伸至防护筒的外部,所述液压杆(402)位于左侧挡板的左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土钉耙(403)位于底座(1)的底部,所述破土钉耙(403)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粉碎刀片,所述药箱(4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药箱(404)的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底部与电磁阀(40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40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水管(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5)位于药箱(404)的内部且输水管(5)的底部延伸至药箱(404)且延伸至容纳箱(3)的外部,所述喷头(40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喷头(406)的顶部均与输水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07)位于右侧挡板的右侧且位于药箱(404)的右侧,所述搅拌轴(407)的底部延伸至容纳箱(3)的外部,所述搅拌轴(407)位于底座(1)的前侧,所述药箱(404)位于液压杆(402)和搅拌轴(407)之间,所述喷头(406)位于破土钉耙(403)和搅拌轴(407)之间。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理土传病害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容纳箱,所述容纳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修复机构;所述修复机构包括气缸、液压杆、破土钉耙、药箱、电磁阀、喷头和搅拌轴,所述容纳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部固定安装有破土钉耙,所述容纳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药箱,所述药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喷头。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液压杆调节破土钉耙的高度,到达对土壤深层粉碎目的,通过搅拌轴使药物与土壤充分融合,进而达到治理速度快,避免药物浪费的效果。避免药物浪费的效果。避免药物浪费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鲁李潇潇 张虎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华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