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7-16  10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开挖的边坡形成以后,经常需要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但是传统的生态护坡往往拆装不便,并且不能对水的冲击压力进行缓冲,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土坡本体和导流槽,所述土坡本体表面种植有生态绿植,所述导流槽位于生态绿植顶部,所述导流槽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顶部固定连接有砂石层,所述土坡本体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共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共有四组,所述第二分隔板共有三组,三组所述第二分隔板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限位板相对侧,三组所述第二分隔板均垂直于四组所述第一分隔板,每组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每组所述第二分隔板相对侧开设有种植腔,两组所述限位板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位于种植腔下侧,所述土坡本体左侧固定连接有土地本体。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板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板,两组所述减震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缓冲板内腔固定连接有钢筋,所述钢筋共有若干组,每组所述钢筋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缓冲板内腔顶部和底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所述限位板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侧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限位板左侧外壁,所述固定板位于土地本体上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组所述种植腔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四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于种植腔四侧内壁。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和土地本体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共有若干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导流槽、过滤网和砂石层,可以在雨水侵入土坡时,利用砂石层吸附一定水分,利用过滤网将垃圾隔离,利用导流槽将剩余渗透的水分排出,极大的减少了水土的流失,并且避免了生态护坡绿植根部垃圾堆积的情况,延长了绿植的生命周期;通过若干组螺栓对固定板和土地螺纹连接,增加了连接时的稳定性,并且便于拆装。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减震板、加强筋和钢筋,当水对缓冲板冲击时,减震板和加强筋会将压力进行缓冲,避免水流冲击对土坡上的绿植冲刷导致根部脱离,钢筋可以增加缓冲板的强度。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种植腔和防护网,可以通过防护网对种植腔内的绿植进行保护,避免大风天气风吹导致根部不深的绿植飞起。
附图说明
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的正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的种植腔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的缓冲板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土坡本体;2、导流槽;3、生态绿植;4、过滤网;5、砂石层;6、限位板;7、第一分隔板;8、第二分隔板;9、种植腔;10、缓冲板;11、土地本体;12、减震板;13、加强筋;14、钢筋;15、固定板;16、防护网;1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是参考,可以通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土坡本体1和导流槽2,所述土坡本体1表面种植有生态绿植3,所述导流槽2位于生态绿植3顶部,所述导流槽2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顶部固定连接有砂石层5,所述土坡本体1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共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7和第二分隔板8,所述第一分隔板7共有四组,所述第二分隔板8共有三组,三组所述第二分隔板8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限位板6相对侧,三组所述第二分隔板8均垂直于四组所述第一分隔板7,每组所述第一分隔板7与每组所述第二分隔板8相对侧开设有种植腔9,两组所述限位板6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0,所述缓冲板10位于种植腔9下侧,所述土坡本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土地本体11,通过将固定板15放置到土地本体11上侧连接,在种植腔9内进行种植生态绿植3,当雨水等侵入生态绿植3前,
砂石层5会对水分进行吸附,过滤网4将垃圾进行清理,避免生态绿植3底部被垃圾腐蚀,剩余渗透的水分会通过导流槽2流出到远处地表,当河水涌上坡时,缓冲板10对河水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水流冲击力过大在冲刷时对生态绿植3造成伤害。
2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缓冲板10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板12,两组所述减震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3,所述缓冲板10内腔固定连接有钢筋14,所述钢筋14共有若干组,每组所述钢筋14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缓冲板10内腔顶部和底部,通过缓冲板10内的减震板12和加强筋13会对河水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水流冲击力过大在冲刷时对生态绿植3造成伤害,钢筋14可以增加缓冲板10的强度。
2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两组所述限位板6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右侧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限位板6左侧外壁,所述固定板15位于土地本体11上侧,通过固定板15和土地本体11连接可以将限位板6置于土地本体11右侧。
2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每组所述种植腔9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6,所述防护网16四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于种植腔9四侧内壁,通过避免生态绿植3根部不深在大风天气被吹起。
2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固定板15和土地本体11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栓17,所述螺栓17共有若干组,通过若干组螺栓17将土地本体11和固定板15螺纹连接,便于拆装。
26.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监控电脑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27.在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使用的时候,将固定板15放置到土地本体11上侧,利用若干组螺栓17将土地本体11和固定板15螺纹连接后,在种植腔9内进行种植生态绿植3,当雨水等侵入生态绿植3前,砂石层5会对水分进行吸附,过滤网4将垃圾进行清理,避免生态绿植3底部被垃圾腐蚀,剩余渗透的水分会通过导流槽2流出到远处地表,当河水涌上坡时,缓冲板10内的减震板12和加强筋13会对河水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水流冲击力过大在冲刷时对生态绿植3造成伤害,钢筋14可以增加缓冲板10的强度,在大风天气时通过防护网16避免生态绿植3根部不深而被吹起,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用性强。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土坡本体(1)和导流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坡本体(1)表面种植有生态绿植(3),所述导流槽(2)位于生态绿植(3)顶部,所述导流槽(2)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顶部固定连接有砂石层(5),所述土坡本体(1)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共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7)和第二分隔板(8),所述第一分隔板(7)共有四组,所述第二分隔板(8)共有三组,三组所述第二分隔板(8)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限位板(6)相对侧,三组所述第二分隔板(8)均垂直于四组所述第一分隔板(7),每组所述第一分隔板(7)与每组所述第二分隔板(8)相对侧开设有种植腔(9),两组所述限位板(6)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0),所述缓冲板(10)位于种植腔(9)下侧,所述土坡本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土地本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0)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板(12),两组所述减震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3),所述缓冲板(10)内腔固定连接有钢筋(14),所述钢筋(14)共有若干组,每组所述钢筋(14)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缓冲板(10)内腔顶部和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限位板(6)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右侧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限位板(6)左侧外壁,所述固定板(15)位于土地本体(11)上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种植腔(9)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6),所述防护网(16)四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于种植腔(9)四侧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5)和土地本体(11)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栓(17),所述螺栓(17)共有若干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结构包括土坡本体和导流槽,所述土坡本体表面种植有生态绿植,所述导流槽位于生态绿植顶部,所述导流槽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顶部固定连接有砂石层,所述土坡本体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共有两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导流槽、过滤网和砂石层,可以在雨水侵入土坡时,利用砂石层吸附一定水分,利用过滤网将垃圾隔离,利用导流槽将剩余渗透的水分排出,极大的减少了水土的流失,并且避免了生态护坡绿植根部垃圾堆积的情况,延长了绿植的生命周期;通过若干组螺栓对固定板和土地螺纹连接,增加了连接时的稳定性,并且便于拆装。装。装。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鑫 张征 戎水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晟玖大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4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