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7-17  89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


背景技术:

2.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连接件是用于对建筑框架进行连接的部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在建设中开始采用模块化进行搭建,这就需要使用到,模块化建筑连接件,但是现有的模块化建筑连接件,在对拐角处进行连接时,连接件的角度是固定的,一般呈90度,对于不同角度的拐角,需要采购不同的连接件,会增加采购数量和影响工程进度,同时,由于现有的模块化建筑连接件,角度无法进行调整,造成特殊角度的拐角无法固定,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固定,后期难以维护,无法满足使用者对于模块化建筑连接件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建筑拐角处不同的角度进行固定,无需采购多种角度的连接件,增强了通用性,便于使用的模块化建筑连接件。
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包括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和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一铰接于固定板二上,所述调节组件设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连接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块一、连接杆一、连接框一、螺纹套块一、双向螺纹杆、转板、螺纹套块二、连接框二、连接杆二和连接块二,所述调节组件设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连接处,所述连接块一设于固定板一上,所述连接块二设于固定板二上,所述连接杆一铰接于连接块一上,所述连接杆二铰接于连接块二上,所述连接框一设于连接杆一上,所述连接框二设于连接杆二上,所述螺纹套块一设于连接框一上,所述螺纹套块二设于连接框二上,所述双向螺纹杆贯穿螺纹套块一和螺纹套块二设置,所述转板固定套接于双向螺纹杆上,转动双向螺纹杆带动螺纹套块一和螺纹套块二相互靠近或远离,螺纹套块一和螺纹套块二带动连接框一和连接框二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带动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移动,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带动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转动,对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能够对建筑拐角处不同的角度进行固定,无需采购多种角度的连接件,增强了通用性。
5.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上设有嵌槽,所述嵌槽上均匀嵌设有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贯穿嵌槽和固定板一、固定板二侧壁设置。
6.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的方向相互垂直。
7.优选地,所述连接框一和连接框二为中空腔体式结构。
8.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转动双向螺纹杆带动螺纹套块一和螺纹套块二相互靠近或远离,螺纹套块一和螺纹套块二带动连接框一和连接框二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带动连接杆
一和连接杆二移动,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带动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转动,对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能够对建筑拐角处不同的角度进行固定,无需采购多种角度的连接件,增强了通用性。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的整体结构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的固定板二处的嵌槽的俯视图。
11.其中,1、固定板一,2、固定板二,3、调节组件,4、连接块一,5、连接杆一,6、连接框一,7、螺纹套块一,8、双向螺纹杆,9、转板,10、螺纹套块二,11、连接框二,12、连接杆二,13、连接块二,14、嵌槽,15、安装孔一,16、安装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包括固定板一1、固定板二2和调节组件3,固定板一1铰接于固定板二2上,所述调节组件3设于固定板一1和固定板二2的连接处;调节组件3包括连接块一4、连接杆一5、连接框一6、螺纹套块一7、双向螺纹杆8、转板9、螺纹套块二10、连接框二11、连接杆二12和连接块二13,调节组件3设于固定板一1和固定板二2的连接处,连接块一4设于固定板一1上,连接块二13设于固定板二2上,连接杆一5铰接于连接块一4上,连接杆二12铰接于连接块二13上,连接框一6设于连接杆一5上,连接框二11设于连接杆二12上,连接框一6和连接框二11为中空腔体式结构,螺纹套块一7设于连接框一6上,螺纹套块二10设于连接框二11上,双向螺纹杆8贯穿螺纹套块一7和螺纹套块二10设置,转板9固定套接于双向螺纹杆8上。
15.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板一1和固定板二2上设有嵌槽14,嵌槽14上均匀嵌设有安装孔一15和安装孔二16,安装孔一15和安装孔二16贯穿嵌槽14和固定板一1、固定板二2侧壁设置,安装孔一15和安装孔二16的方向相互垂直。
16.具体使用时,首先转动转板9,带动双向螺纹杆8转动,双向螺纹杆8带动螺纹套块一7和螺纹套块二10相互靠近或远离,螺纹套块一7和螺纹套块二10带动连接框一6和连接框二11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带动连接杆一5和连接杆二12移动,连接杆一5和连接杆二12带动固定板一1和固定板二2转动,对固定板一1和固定板二2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能够对建筑拐角处不同的角度进行固定,无需采购多种角度的连接件,增强了通用性,将螺栓插入
到安装孔一15和安装孔二 16内,使得固定板一1和固定板二2与模块固定,便可以实现对模块拐角处的内侧进行固定的效果。
1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和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一铰接于固定板二上,所述调节组件设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连接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块一、连接杆一、连接框一、螺纹套块一、双向螺纹杆、转板、螺纹套块二、连接框二、连接杆二和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一设于固定板一上,所述连接块二设于固定板二上,所述连接杆一铰接于连接块一上,所述连接杆二铰接于连接块二上,所述连接框一设于连接杆一上,所述连接框二设于连接杆二上,所述螺纹套块一设于连接框一上,所述螺纹套块二设于连接框二上,所述双向螺纹杆贯穿螺纹套块一和螺纹套块二设置,所述转板固定套接于双向螺纹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上设有嵌槽,所述嵌槽上均匀嵌设有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贯穿嵌槽和固定板一、固定板二侧壁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的方向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一和连接框二为中空腔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建筑连接件,包括定板一、固定板二和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一铰接于固定板二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块一、连接杆一、连接框一、螺纹套块一、双向螺纹杆、转板、螺纹套块二、连接框二、连接杆二和连接块二,所述调节组件设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连接处,所述连接块一设于固定板一上,所述连接块二设于固定板二上。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能够对建筑拐角处不同的角度进行固定,无需采购多种角度的连接件,增强了通用性,便于使用的模块化建筑连接件。件。件。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燕 李波 张亮 何绘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松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443.html

最新回复(0)